当代艺术,较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是:观念上,文化走向多元并存(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族文化);表现形式上,主体和客体的互动,即在客体的参与下共同完成作品;媒介采用上多元化 。《非艺术(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作者徐琛集结近十年发表的评论文章,深度观察以20世纪90年代为节点及至今天,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全书从当代艺术之变、探寻及田野调查三个方面来展现这复杂的30多年。
| 书名 | 非艺术(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作者 | 徐琛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当代艺术,较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是:观念上,文化走向多元并存(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族文化);表现形式上,主体和客体的互动,即在客体的参与下共同完成作品;媒介采用上多元化 。《非艺术(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作者徐琛集结近十年发表的评论文章,深度观察以20世纪90年代为节点及至今天,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全书从当代艺术之变、探寻及田野调查三个方面来展现这复杂的30多年。 目录 第一部分 艺术之变 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 怎样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模样?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流媒体所呈现的 一个特殊的年代:1978 ——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界点 大山子、观音堂和上海艺术机构的实验模式 美术研究所:“缺席”还是“出场”? 耍酷?技拼?还是博弈? ——由2007“艺术北京”所想到的 创世纪的历史人物: 20世纪中国艺术教育与艺术设计先锋 论抽象艺术的精神象征:兼谈周氏兄弟在美国的成功 什么是“物派”? ——观“东京艺术工程”展览 抽象艺术的精神性 ——中西抽象艺术之异同比较 质疑“艺术批评” 经典:艺术的永恒魅力 第二部分 艺术寻绎 是智力游戏?还是儿童闹剧? 在哪里?——现代艺术的未来 谁在收藏当代艺术? “招安”气氛笼罩下的当代艺术 女性艺术的现代性意义 ——兼谈女性艺术创作的极端化和个人化走向 现代艺术的意义在哪里? ——兼谈经典艺术之后的艺术走向 声音、图像与生命的权利 ——评唐人艺术中心“¥%?…@¥!#饿¥日”当代艺术展 是纪实?是观念?还是其他? ——记中国当代摄影论坛 几大病:艺术·经济的“怪”症状 “问题主义”消失了吗? ——中国海安“523”当代艺术思想论坛评述 “新启蒙”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 新“格局”变动之后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中国当代艺术 论艺术意义的“第三条”选择 “停滞”还是“前行”?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研究 从“传统”到“当代” 从“西方”到“东方” ——“当代艺术史书写”国际研讨会 第三部分 艺术田野 时代与使命 ——2013中国当代艺术研讨会综述 时尚与流行经典 2009:值得记忆的艺术界几件事 山里的国际“包豪斯建筑” ——记“上苑艺术馆”与驻馆艺术家们 现代艺术:一种文化现象 李迪访谈:一个海外生活的艺术家看中国 男权统治下的中国史学体系 城市里的“波西米亚” ——对天通苑画家群的记叙 中国现代主义进程中的“夏娃”们 关于“艺术区”现象 主流、非主流与边缘 ——评中国文化界艺术界的几种现象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