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升级版)
分类
作者 吴文君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出门看雨,连夜作画

让孩子感到快乐的,与其说是那些白天或晴天所发现不了的景致,不如说是孩子的独自探险、独自寻找和独自发现。

自从女儿有了自己晚上走路回家的经历后,我们开始相信她,给她更多空间,让她去探索。话虽这样说,但每次遇到事情后回想,还是有些后怕的。

有年夏天,一天晚上,雷雨交加,在家里就可以听到外面肆虐的风雨声。9点多,女儿说房里很闷,想出去走走。当时,我手头正忙着什么,不能陪她去,就顺口说:“哦,去吧,早点回来。”

她说:“好的,我转一个小时就回来,我要出门去看看雨。”

女儿走了。等我忙完自己的事情,已经10点了。这才发现,我做了一个很冒险的决定:这么晚了,而且还有风有雨,她一个人在小区里转,会不会碰到什么呢?小区房子稀疏,人也少,晚上的路灯都很暗。会不会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吓着她?我越想越怕,甚至有点慌乱起来。

我让先生跟我一起去找找,他说:“这么大的小区到哪儿去找,没事的,她一会儿自己就会回来的。”他不陪我去,我一个人也有点怕怕的,就只好坐在家里等,心里不断地想象着很多可能发生的可怕事情。比如,漆黑的地方突然跳出一个人,或者某家门口突然响起的狗叫,把她吓到……

反正我的脑子里没有一点愉快的景象。就这样,我心里七上八下地等着,焦虑得直在房间里打转,耳朵听着走廊里的脚步声。

直到快11点了,我才听到女儿特有的脚步声从走廊传来,我冲到门口打开房门,看到了女儿那张充满惊奇的、红通通的脸。

“妈妈,我有了很多惊奇的发现!我看到了一处特别特别美的花。哇,在路灯下,美得不得了!还有一丛特别特殊的叶子,在路灯的照耀和雨水的浇灌下显得特别美,我从来没发现过那么美的叶子!”她一口气大着嗓门跟我述说着她路上的所闻所见,一副万分欣喜的忘情状态。

我的心落了地,也被她的情绪感染,附和着她,开始询问更详细的情况。

女儿脱下已经潮湿的衣服,坐下来手舞足蹈地描述她走的路线都有哪些发现。那些发现都是白天或晴天所发现不了的,那些特殊的景致让她心情大好。而我明白,她独自探险、独自寻找、独自发现的快乐是她更大的“快乐源”。我听她讲着,心里的恐惧慢慢淡去,也开始好奇路灯下那束最美的花是什么样子?在哪里呢?还有,如此风雨交加的晚上,她一个人走在小区里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个“贼大胆”真的没有恐惧,还是探奇的热情战胜了恐惧?我问她,有没有见到巡夜的保安,或者哪一家突然走出一个人来吓到她?  她定定地看了我一眼,说:“你真莫名其妙,哪有那么多可怕的事情!”

我知道又是自己内在的恐惧在作怪了,她在自我探寻的乐趣中,会把一切都赋予美好的、神秘的色彩。

她讲完后,满脸热情地望着我:“我带你去好不好?我带你去看看那些很别致的景色好不好?”

本来很晚了,我也有些困了,但是女儿那么热情地邀请,我实在不忍拒绝。我知道这份美好的感觉是最宝贵的,支持她、陪伴她、跟她一起去享受这个过程,也许是对她最好的一份肯定。

犹豫了一下,我还是答应了,跟先生打了一声招呼,我们两人各撑一把伞又出门了。这会儿她是向导,她带着我循着刚才的路,给我指点着她在每个地方的惊奇发现,路灯下雨中的花、雨中的草和树。我发现她观察它们的角度很独特,往往是要弯下腰去转过头来才看得到的别致的景致,难怪平时白天里、晴夜中看不到。

我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跟在她身后,被她拉着跑来跑去,找来找去,由她引导着从独特的角度去看这个熟悉的小区里的树和花,还有那尊雕塑。她在引导着我从孩子的眼中去观察这个世界,观察成人不会如此用心、如此冒险地在不该出门的夜里看到的一切。

有些景致我能感受到独特和美妙,而有些我却看不出什么不同。我如实地向她表达,不过总引来她的不屑。我们一路走走停停,直到把她发现的每一处景致都看完了,她才觉得心满意足,带我回家了。

回到家里,我们两个又拉着先生,向他描述了一次我们共同探险的经历。先生有些羡慕,同时又忍不住地说:“两个疯家伙。”女儿越来越兴奋,这时已快12点了,我们实在太困了,要睡觉,可她说她睡不着,她要创作。我们跟她商量半天她还是不改决定,我们只好先睡了。她一个人坐在过道里,找来了颜料、画纸开始她的创作。

不知道她弄到什么时候,第二天早晨起床后,我看到过道里摆着好几幅画。那些画是她印上去的脚印,那个38码的大脚印在几张纸上:红的、绿的、蓝的、黄的。奇妙的是,每个脚印已经变成一幅幅有创意的画,她或是在每个脚趾肚上画上不同的图案,或是在脚掌上画上不同的图案。最

奇妙的是,有一幅画中,三个脚印凑在一起,而她分别在三个脚印上画上了一男、一女、一个孩子的图像,她把这幅画命名为《一起看世界》,或叫《行走》,描绘的是一家三口人共同的行走。我看着这些画,啧啧称奇。不知道她是在怎样一种高亢的创作激情中,用自己那双大脚涂上颜料踩在纸上,再把每一幅脚印创作成作品的,也不知道她忙到几点。我感动于这个孩子以如此大的热情和激情去好奇地观察生活,认真地表达她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这是多么宝贵的状态啊。也许她牺牲了睡觉的时间,也许她感受到了风寒,可这些与她得到的、体验到的所有快乐和兴趣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她起床后,我请她给我讲每幅画的含义。她指着那个黄色的脚印和脚趾上那些小鸡告诉我:这是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去探险。每只小鸡因为脚趾肚的大小不同而显得憨态可掬。真不知她内心竟有这样美好的画面,而她又能如此形象地将这些画面表达出来。

她又指着另外一幅蓝色脚印画,说这是“夏夜的星空”。这幅画有点儿像那幅名画《星空》,她把它渲染得很是深邃沉静,同时多了很多梦幻的感觉,显得比那“星空”更有活力。

还有那一家三口的三个图像,她说是“带着我们的脚印去远行”。她指着图画说:“这个是爸爸,这个是妈妈,这个是孩子。”她讲得头头是道,非常沉醉。我听了有很多惊喜,很多感动,我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并告诉她,她真了不起。

P4-7

后记

从去年4月开始编写这本书,一转眼,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这一年中,经历了很多事。女儿已经在外读书八个月了。前几天她在电话中,跟我分享最近的收获,一直纠结的高考选专业的事,终于有些眉目了。她发现自己内心深处,一直有“学艺术很难找工作的‘恐惧”’,当跟几个不同国家的同学沟通、交流后,她发现这是“中国式的”“中国学生的群体恐惧”。她明白自己为什么一直不想学艺术了。原来自己害怕被别人轻视,原来自己一直努力学数学、学物理,是为了向老师和同学证明“我也是好学生,一等的好学生”(她说在国内读书时,感觉很多人都认为,一等学生学理科,二等学生学文科,只有三等学生才去学艺术。她一直不甘心变成三等学生,所以一直把画画当成纯粹的玩乐)。

当同学们提醒她“艺术潜能”与“物理”“数学”潜能一样,也是对人类有贡献的,她好像突然从以往的恐惧中跳了出来,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每天可以待在画室里六个小时到八个小时不觉得累和孤单。出国后她自学油画,每幅画都那么有感觉。她终于接受自己对画画和艺术的爱好,这有可能成为她未来的职业方向了!她变得轻松了很多。我感觉到她仍有些紧张,就一字一顿地对她说:“宝贝,妈妈郑重地告诉你,你的任务就是去寻找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事,用这些来服务这个世界!你不需要用考名校向我们证明任何东西,我们也决不让你为了谋生去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一辈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你只管去尝试好了,不需要只活在生存的压力和恐惧里,人活着只是为了谋生,这定位太低,太可怜了!人来到这世界是要用自己最适合、最擅长的特质,为这个世界服务的!去做喜欢的事、擅长的事,你会带着热爱和激情,你会完全地投入,你会忽略对物质的依赖,你怎么会找不到工作呢,你怎么会养不活自己呢?我都不相信!要是你真的因为选择了自己的事业和爱好,无法谋生,你放心,爸爸妈妈会养你!”听了我这段话,女儿在那边长舒了一口气,马上说:“谢谢妈妈!这我就没有担心了!”

放下电话,我内心有很多感慨。孩子在一个多元的文化平台中,开始放松,开始愿意接受真正的自己了,这真的太好了!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改造和帮助这个世界”,这个大的志向,必须以她对自己的负责和真诚为前提,她只有找到自己的特质,才可能真的做自己,真的为这世界做点有用的事;她从生存的恐惧中解放出来了,才真的会全力以赴做她自己,她开始这个探索了,真的为她高兴!

我们带着爱和祝福,分享她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探索。

当我又一次修改这本书稿时,很多章节仍然让我怦然心动。我在女儿成长的17年的时间线回顾中,对生命、命运,突然有了一份更清晰的认识和了悟!一路上所发生的每件事,遇到的每个人、每一个时空转换,都恰到好处,超越了好坏、对错、是非的评判,一切都是绝妙的巧合,所有都是本该如此的必然!

做父母,就是一个如此美妙的生命历程:呵护一颗生命的种子,给予她适宜的时间和空间,让她经历风吹雨打的磨砺,看她发芽、看她抽枝、看她向着阳光,一路向上舒展、绽放,除了欣赏,只有陪伴,还要捆绑,相信她的生命力,相信她要履行她自己独特而唯一的使命,允许她长成一棵独立的树!在陪伴和欣赏中,我也重塑了自己,丰富了自己,再一次体验了生命的美丽!

说不尽的感恩,为所发生的一切!

说不尽的感恩,对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给予我们生命的爸爸妈妈,你们是我最好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把生命传给我们,让我们有机会做爸爸、做妈妈!也谢谢你们把善良和勤劳传给我们的女儿!

给予我智慧的李中莹老师,谢谢您对我的爱护与指导,也帮我女儿种下了爱艺术的种子!

给予我所有信任的学员朋友,谢谢你们对我的推动和支持!

感恩爱我们、爱我女儿的所有亲友!

感恩女儿的所有老师,是你们的爱和肯定让她安全、自信!

感恩吴守云老师和她的先生,在百忙中帮我校读这本书稿,感恩苏志芳老师帮我最后定稿!

感恩马百岗编辑,为我重新修改书稿,提出了很多独到的意见和建议,让这本书可以服务于更多有需要的人。这本书属于所有人!

感恩,鞠躬!

冉宪海吴文君

2012/4/19

目录

再版序

推荐序

前言

第一章 不设限

 孩子比你想的更优秀

 上学是孩子自己的事

 出门看雨,连夜作画

 独自外出是最好的生存教育

 顺应天性去“追星”

 “挫败和痛苦,请让我自己尝试”

 独立的孩子有颗坚定的心

 自己的未来自己把握

第二章 放手

 让孩子成为她自己

 正面暗示,让女儿爱上数学

 给女儿办人生第一次画展

 骑在围墙上看书的孩子

 父母要及时反省自己的局限

 鼓励孩子参加心理培训

 尊重她的放弃,陪伴她的挑战

 推动梦想诞生:“我要当农场主”

 有效沟通必不可少

 有助考试的心理辅导

 关于生命的深层对话

第三章 你相信什么

 孩子就能成为什么

 仓鼠事件:成长中的危机公关

 零花钱与做家务

 生活比电脑和网络更有趣

 用自信迎接小升初考试

 相信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练琴伤害了母女关系”

第四章 你的爱

 要让孩子看得见、摸得到

 有一天我有了孩子

 记载点滴感动的早教记录

 跟着爸妈去扎根

 相同的爱,不同的教育方式

 给爸爸的生日礼物

第五章 给孩子空间

 她就能创造奇迹

 老社长的重托

 成为社长候选人

 正式走马上任

 有爱的学校和老师

 丰富的社团活动和实践

 平衡社团工作与学习

 小小的工作,大大的改变

 花房的“家庭顾问团”

 当社长的回顾与反思

第六章 妈妈才是

 那个需要改变的人

 妈妈是最好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释放自己,就是释放孩子生命的活力

 放下自己的负累,孩子的心魔也会消失

 七彩能量的调和让全家人受益匪浅

第七章 我向女儿学习什么

 孩子是父母的天使

 长途旅行中的泪水—加拿大留学趣事

第八章 读大学,逛纽约

 选纯艺,因为爱

 对舍友的付出与分享

 欧洲穷游和冰岛之旅

 做义工,中国孩子的引领者

 孤独而又热闹的行走者

附录

 附录1 国旗下的讲话—根植大地,幼芽破土

 附录2 环保社社长感言 Chairman's Thoughts

 附录3 14岁的自白

 附录4 带着“农场梦”走进世界联合书院——高二女生“非典型”成才路的启示

序言

女儿小时,我就有一个心愿:要给她写一本书,记录她成长的过程,为她留一段成长的回忆。所以从她出生起,我就开始为她写成长记录,写了几大本;也帮她录过几段录像,拍过一些照片,但写书的计划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

2011年3月,女儿参加了世界联合书院(UWC)的面试并入选,已于当年8月底远赴加拿大,开始她的留学生活。女儿面试成功,许多人都为我们高兴,并给予我们无数的祝福,让我们体会到陪伴孩子成长的这份收获和快乐。与此同时,很多朋友则催促我分享我跟女儿的故事,盛情难却,我便利用课堂、朋友小聚或电话、微博做了分享。不过,大家感觉还是不够,他们催促我把女儿成长的故事写成书,这样就能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父母了。以往我在课程中偶尔分享的我陪伴女儿成长的故事,一直被大家相互转述,也一直有朋友催我将这些整理成册。在这种情形下,我想是时候静下心来整理女儿成长的故事了。

女儿冉鑫安是我们的第三个孩子。第一个孩子在我们刚刚结婚、各种条件都不具备时就有了。当时我们夫妻还没有准备好去迎接一个孩子的到来,无奈之下我们选择了人工流产。第二年同一时间又一个孩子孕育了,当时我们很渴望能留下这个孩子,但不足两月,孩子还是自然流掉了。

1993年,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我们开始期待新生命的到来。

1994年的4月27日,在北方一场大大的春雪之后,女儿冉鑫安来到了这个世界,从此我便经历了一个与她相伴成长的过程。这本书记录的是女儿17年成长经历中的一些重要琐事和点滴、在陪伴女儿成长中我自己的成长、女儿带给我的诸多惊喜和礼物等。与其说这本书是“女儿的成长故事”,不如更准确地说是“亲子共同成长的故事”。

2002年,在我的生活处在极大压力下的时候,女儿的焦虑、紧张状态给了我很大的提醒。不想让女儿重复我的命运,要让她过轻松快乐的人生,是我内心坚定的信念,也是这个信念推动着我走进了李中莹老师的“简快工作坊”,开始了一段重要的人生成长历程,开始了一个女人学习做妈妈的过程,开始了亲子导师的学习成长过程,更因此引发了我作为亲子培训导师成长,并以此为业的过程。

在这本书里,我以故事和案例记录了女儿和我的成长,这是生活中的自然记录,没有修饰,没有掩饰。我想呈现给你一个真实的我眼中的女儿和我自己的酸甜苦辣的故事—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家庭中的亲子故事,一个每天都在成长和变化着的妈妈和女儿的寻常故事。但愿这些能让打开这本书的你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改变的可能,看到改变后的不同和希望;希望它会给你一点启发,让你感受到一些爱的光,让你相信生命和成长,也帮你增强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信心和力量。  在书里我也整理了女儿的一些文字和她创作的作品,这些文字和作品是她乐在其中、陶醉其中的自发行动的成果。不管是作为环保社的一员,还是刻图章,或者是画漫画、玩摄影,她都用这样的方式感受着美和快乐,表达着内心的某种心声和愿望。这本书的文字她没有看,她说这些只是我眼中的母女关系,并不能完全代表真正的她。她不肯写什么,我就用了她的作品代表她的某一部分,表达和说明她。这部分对仍然在行走中、在成长中的她来说,仍不是她的全部,因为她每天都在变化,都有不同。

这就是我写的关于女儿和我的书。我写这些,只为记录女儿成长的17年岁月,只为纪念我与女儿相伴成长的17个春秋,只为记录女儿成长中我

的所看、所听、所思、所行。这算是我在女儿出国后对我们的共同行囊的一次整理,也算是我跟好朋友在烛光下的一次夜话分享。

如果这本书能顺便给予所有亲子导师更多分享的案例,让亲子导师们在自己的亲子关系中,以及自己的亲子导师课堂里有更多精彩的发现和体会;能激发更多感人的亲子故事分享,而创造出更多不同版本的亲子成长故事,将是我非常开心的事。

女儿已经远行,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她生命的新旅程,这是完全属于她自己的未来航程,我们再也无法做她的翅膀为她遮风挡雨,她也早就等不及要开始检验、锻炼自己能力的新飞行!尽管不舍,尽管无奈,我们还是含着微笑送她启程。转眼之间,女儿外出求学已近一年。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女儿通过网络和电话传递给我她在外学习、生活的很多信息,让我未出国门,也开了眼界。同时,我也把这些信息分享给更多的学员、亲友,让她“为这世界做些什么”的心愿种子开始落地,并在更大的空间里播撒和延续。她主动承担起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而我则是在享受和传播她的体验,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我们更加互相推动着共同成长。

再回首,我感恩我的父母给予我的一切,感恩我的公公婆婆给予我先生的一切,让我们有如此多的力量和如此多的爱,养育一个独特的、有力量的、有爱的女儿。女儿的肩上洒满了所有爱她的亲人和朋友的祝福与支持,她有资格去活出属于她自己的、精彩而独特的人生!

站在女儿身后,我们祝福她,永远地陪伴和支持她!宝贝,我爱你!我们祝福你!

2012/3/1于苏州

内容推荐

吴文君著的《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升级版)》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中的亲子故事,是一个每天都在成长着的妈妈和女儿的寻常故事。吴文君老师用款款深情的文字记述了22年来自己陪伴女儿成长的点滴琐事,记述了从一个怀揣“农场梦”的淘孩子到一步步走进世界名校,走向艺术创作之路,独立成长的故事。

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家教个案。这是一种值得每个普通家庭学习和借鉴的教育模式:陪伴成长,在孩子遭遇困境与挫折的时候,给予安慰与支持;放手养育,不随便界定、不轻易设限,让孩子顺应天性,自然快乐的成长。吴老师的女儿冉鑫安正是这种教育模式成果的验证者。全书几乎都是故事性叙述,充满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和满满的信任,即使教育理念也是在这种感觉下娓娓道出的,文笔生动,感人,令人有畅快、愉悦的阅读体验。

编辑推荐

吴文君著的《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升级版)》是全国十佳心理教师22年陪伴成长手记,新增3万字海外求学内容全新升级。

只陪伴,不设限,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信任和最好的爱。

华人世界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亲笔作序真诚推荐!

卖点分析:

1一个非常成功的家教个案,值得每个普通家庭学习和借鉴;

2故事性叙述,家庭教育理念娓娓道出,令人耳目一新;

3作者全年在全国开设亲子课程,粉丝拥趸众多;能量巨大;

4经典畅销书再版,加入最新成长内容;给予读者更强烈的购买欲望。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