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泰靖编著的《茅以升传》是一本影响孩子一生的传记故事。书中史料翔实,注重史料性与趣味性、可读性,深入浅出。家长可以从中思索成功教育的轨迹,善于模仿的孩子们看到土木工程学家茅以升成长的事迹后,将点燃心中热爱土木工程学的火炬,点燃他们探索精神的热情,照亮蒙昧的眼睛,思考关于人生的种种问题。
| 书名 | 茅以升传/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赵泰靖编 |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泰靖编著的《茅以升传》是一本影响孩子一生的传记故事。书中史料翔实,注重史料性与趣味性、可读性,深入浅出。家长可以从中思索成功教育的轨迹,善于模仿的孩子们看到土木工程学家茅以升成长的事迹后,将点燃心中热爱土木工程学的火炬,点燃他们探索精神的热情,照亮蒙昧的眼睛,思考关于人生的种种问题。 内容推荐 茅以升,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后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为桥梁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赵泰靖编著的《茅以升传》介绍了茅以升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个人经历和在科学领域的伟大成就,充满爱国主义教育和为国争光的正确导向。 目录 一 1.镇江茅家 2.好奇的幼儿 3.立下“奋斗”宏愿 4.刻苦的中学生 5.小小叛逆者 二 1.千里求学 2.向往革命 3.第一名 4.罗忠忱教授 5.李乐知同学 三 1.留学康奈尔 2.加里基工学院的第一位博士 3.创立中国工程学会 4.为圆周率写史 5.匹兹堡的“中国夜” 四 1.最受学生欢迎的年轻教授 2.东南大学工科主任 3.河海工科大学校长 4.创议教育改革 5.北洋大学校长 五 1.受命造大桥 2.险恶的钱塘江 3.组成建桥班底 4.精心设计 5.筹款曲折 6.开工典礼 六 1.“上下并进,一气呵成” 2.“八十一难” 3.不驯服的沉箱 4.浮运钢梁 5.建桥不忘育才 6.团结、高效的桥工处 7.战火催逼大桥成 8.炸桥又复桥 七 1.主持“流亡大学” 2.山沟里的文化城 3.从重庆到上海 4.“上海解放,你是有功劳的!” 八 1.“是科学家,非常欢迎!” 2.再倡教育改革 3.铁道科学研究院30年 4.两项伟大工程 5.开拓中国的土力学 6.“你不但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呢!” 7.志在创建新力学 8.在“文革”中 九 1.在科学的“春天”里 2.架起科技通向人民的桥梁 3.孩子们的茅爷爷 4.多年心血结硕果 5.两次访问美国 6.“最光荣的一天” 7.一座永远的桥梁 试读章节 同盟会积极在国内发展会员,扩大组织,开展武装斗争。从1906年到1908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先后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却点燃了革命的火种,越来越多的爱国者投入了革命的行列。 当时,严复翻译的进化论著作《天演论》在知识界非常流行。他用生物进化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规律来解释中国的现实,指出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如不奋起抗争,奋发图强,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在知识分子中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1907年,茅以升也读到了《天演论》,被书中新颖的思想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爱不释手,反复阅读,不但学到了生物进化的科学知识,而且还激发了爱国、报国之心。 他还经常阅读《新民丛报》和当时的革命书报《浙江潮》《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等,其中的革命思想强烈地感染了他。他还不理解什么叫“革命”,但他幼小的心灵里已开始萌发反叛精神。 1907年5月,巡警学堂监督、革命党人徐锡麟,谋划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在安庆起义失败,被剖心处死;与徐锡鳞约定同时起义的女革命家秋瑾,继续在浙江部署起义,因叛徒告密,被捕牺牲。 商业学堂的学生从《民报》上得知这一消息,都非常震惊,一时群情激愤,自发举行了悼念活动。茅以升和另一位同学裴荣在悼念会上慷慨陈词,痛斥清政府残杀爱国志士的暴行。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清政府下令全国举哀。商业学堂也设立了祭堂,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每天要举哀一次,行三跪九拜礼。进步的学生早已痛恨帝制,哪能忍受这些繁文缛节,在每次举哀时,以升和一些同学故意做出各种怪叫声,闹得祭堂乱哄哄的,使举哀活动变成了闹剧。 过后不久,裴荣带头把辫子剪掉了,以升也跟着剪掉了辫子。 要不要辫子在清朝可是个要不要命的大问题。汉族男人原来是头发全留,绾结在头顶上。清兵刚人关时,强迫汉人依从他们的风俗,剃掉脑袋前半部分的头发,把剩余部分的头发辫起来拖在身后,并把要不要辫子作为愿不愿归顺大清的一个标志,甚至提出“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口号。有无数不愿剃发留辫的人惨遭屠杀。 清末的革命党人,都以剪辫子来表示与清王朝一刀两断的决心。 以升和裴荣还在清王朝的统治之下,也效法革命党人剪掉辫子,按大清律法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要在以前可是杀头之罪。好在当时清王朝已自身难保,管不了那么多了。学校当局为了应付上面,给以升和裴荣记过处分了事。 但被处分总是不好的事,以升心里悒悒不乐。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把他叫到跟前,夸他有志气,做得对。以升打心眼里感激母亲的理解和支持。 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和黄兴又在广州发动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起义。黄兴率领敢死队冲进总督衙门,陷入清军的重围中,革命军100多人战死,起义失败。过后,革命党人找到了72位烈士的尸体,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并编写《七十二烈士传》,宣传他们的革命精神。他们中有许多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他们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令人敬佩。林觉民烈士起义前写给妻子的诀别书中,表达了他“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死而无憾的决心。喻培伦烈士在激战中胸前挂着一筐炸弹,边冲锋边投掷,身负重伤,被俘牺牲。 茅以升读着《七十二烈士传》,禁不住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他只恨自己年龄太小,不能立即投身到革命中去。 P14-16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