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生的意义
人们生活在意义的国度中。我们所经历的并非单纯的环境,而是环境之于人的意义。即使身处最单纯的环境中,其意义也要以人类的目的加以衡量。木头指的是与人类有关的木头,石头则是能成为人类生活一部分的石头。若有人想要逃离意义的领域,而只想单纯生活在环境中,那么他将过得非常不幸福:这样无异于将自己与他人隔离开来,他的一切行动也不会对别人有任何作用。总而言之,这些行为都没有任何意义。然而,意义无处不在。我们所体会到的现实往往都是我们赋予该种现实的意义,是经过解读的,而非事实本身。因此,若假设这种事实总有偏颇,亦不完整,甚至永远都存在缺陷,也无可厚非。毕竟,意义的国度亦是错误的安身之所。
若问一个人,人生的意义几何?他可能无法给出笃定的回答。大多数人面对这个问题,要么避而不答,以免徒增烦恼,要么老生常谈,敷衍了事。的确,这个问题自人类有史以来便已存在。当今时代,无论年长还是年少,总有人高问苍天:“人为什么而活?人生意义何在?可相对而言,人们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才会有此一问。若万事一帆风顺,并无一波三折之坎坷,自然不会有人自寻烦恼。其实,每个人的行为举止无不透露着他对人生意义的解读。抛开一个人的言语,只观察他的行为,包括其姿势、态度、行为、表情、喜好、抱负、习惯和性格特质等,我们就能捕捉到他个人的人生意义。一个人的举止全然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看法,其行为背后是其对世界、对自己的见解。我是这样的,世界是那样的便是他的结论,是他赋予自己及生命的意义。
一千个人心中对生命的意义有一千种认识。然而,正如我们之前提过的,每种认识中都能看到错误的影子。实际上,没有谁能完全把握生命的意义,但所有对生活意义的解读也不会绝对错误。对于生活意义的解读均属;绝对正确绝对错误两个极端之间。然而,所有见解之中,我们总能看到区别,有些高妙,有些拙劣,有些只是小错误,有些则有大疏漏。继而,我们还能发现相对较好的见解中隐含的共同点,也能知道相对不如意的见解中缺少哪些内容。如此推演,我们便可得知生命意义的标尺,即真正意义的普遍标准,有助于人类认识与自身相关的现实。因此,我们必须牢记:真实意味着对人类的真实,对人类目标及计划的真实。除此之外,再无真实可言。若再有其他真理存在,我们也不必挂心,不必探究,因为它必然毫无意义。
每个人身上都维系着三条纽带。这三条纽带交织成人们面对的现实,因此必要将其铭记于心。一个人遇到的所有问题均由这三条纽带衍生而来,他也总要解决这些困扰着自己的问题。因此,恰恰是一个人给出的答案,带我们认识了他对生命意义的简介。第一条纽带告诉我们,人类居住在地球这个贫瘠的星球之上,除此之外,再无他处可居。我们必须在这一限制框架下生存,依靠地球赐予我们的资源生活。我们必须强健身体,丰盈心灵,以求今世延年,并确保人类种族的延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一问题,不可避免。无论做什么,我们的行为都是对人生境况的回答:它们揭示了在我们心中,哪些事情有必要,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可能发生以及哪些事值得拥有。此外,每一种回答都受到两个条件的限制:我们都是人类的一员;人类是居住在地球上的生物。
虑及人类身体的脆弱性以及我们所处环境的不安全性时,我们便会发现:为了自身生存以及人类的福祉,我们要界定自己的答案,百折不回,使之既有远见卓识,又相互呼应。正如我们面对数学问题,必须要孜孜不倦,以求解答。求解的过程既不能全靠运气,也不能心存侥幸,需得持之以恒,竭尽全力。虽然我们无法找到万全之策或希冀自己的答案有亘古适用之效,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力图无限接近答案:毕竟坚持不懈,寻求更完美的解答才是正途。此外,这一答案必须直接针对以下事实:我们仅能生活在地球这一贫瘠的星球上,时时处处被周围环境的利弊限制。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