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是人类几万年来的忠诚伙伴,但是今天它们却被当作乖乖跟班儿或“长毛”的人类来对待。而事实是,狗狗们哪个都不是。
在约翰·布莱德肖著雷倩萍译的《狗的秘密(汪星人完全指南)》一书中,约翰.布拉德肖博士以全新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要如何跟他们四条腿的朋友们和谐相处,不仅仅是统治它们。通过解释为什么积极的强化比惩罚更能够有效的控制狗狗们的行为,以及发现一只狗的独特个性而非它所属品种的刻板形象是何其重要。狗狗们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个替它们说话的人,这个人能代言它们特殊的需要,而约翰.布拉德肖博士就是这个人。
| 书名 | 狗的秘密(汪星人完全指南) |
| 分类 |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宠物 |
| 作者 | (英)约翰·布莱德肖 |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狗狗是人类几万年来的忠诚伙伴,但是今天它们却被当作乖乖跟班儿或“长毛”的人类来对待。而事实是,狗狗们哪个都不是。 在约翰·布莱德肖著雷倩萍译的《狗的秘密(汪星人完全指南)》一书中,约翰.布拉德肖博士以全新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要如何跟他们四条腿的朋友们和谐相处,不仅仅是统治它们。通过解释为什么积极的强化比惩罚更能够有效的控制狗狗们的行为,以及发现一只狗的独特个性而非它所属品种的刻板形象是何其重要。狗狗们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个替它们说话的人,这个人能代言它们特殊的需要,而约翰.布拉德肖博士就是这个人。 内容推荐 请不要随便用个什么方法就训练我,训犬大师西萨·米兰的方法也不见得合适我,在训练之前还是先读读这本约翰·布莱德肖著雷倩萍译的《狗的秘密(汪星人完全指南)》吧!关于狗狗行为科学的最新研究,关于人狗关系的全新报告,关于狗狗起源的全新论证,为各种冲突的训狗理念提供选择,为评估训练手册、选择训犬师提供答案,每一只狗狗都是独一无二的,选择了就请对它终身负责。 目录 序 言 致 谢 前 言 1.家犬的起源 2.狼到犬的演变过程 3.为何狗会不幸地重回狼的队伍 4.棍棒还是奖励?话说科学训犬 5.小狗如何变为宠物 6.你的狗狗爱你吗? 7.狗狗的智力水平 8.情感的复杂性 9.一个充满气味的世界 10.家犬的血统问题 11.狗狗的未来 注 释 延伸阅读 试读章节 “卧室里的狼”,这幅震撼的画面是用来提醒狗狗的饲主,他们所信赖的伙伴本质上是一种动物而不是一个人。狗其实就是狼,至少从DNA的角度来看就是这样;这两种动物共同拥有的基因高达99.96%。根据相同的逻辑,你或许也可以说狼就是狗,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没有一个人会这么说。狼通常被描绘成野性而原始,而狗则代表了狼身上可控、服从的特性。然而就绝对数量方面,狗比狼要成功得多。因此,在知道狼与狗拥有共同的祖先后,我们能从中了解到些什么呢?很多有关狗狗行为的书籍、文章和电视节目都宣称了解狼是了解家犬的关键所在,对此我表示赞同。我的观点是了解家犬的关键首先在于你要去了解狗狗本身,这一点我与全世界的科学家达成一致。通过将狗作为独立的一种动物而不是狼的较小版本,我们就有机会史无前例地去真正了解它们并改善对待它们的方式。诚然,不可否认的是,狗与其他包括狼在内的犬科动物的确共享了许多基本特征。狗是从犬科动物演化而来的,所以它们拥有某些特征,如基本解剖学、精确的嗅觉、巡回猎物的能力,以及它们在这一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持久社会关系的能力。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将狗与它们的野生祖先相比较是具有启发性的,但如果当狼是唯一可以参考的对象时,那么我们对狗的理解就会变得不全面了。 从最基本的角度上看,狗与狼或其他犬科动物不同的是,它们在驯养的过程中适应了与人为伴。当狗通过驯养发生改变时,狼身上许多阴险世故的特征都被剔除了出去,成为外表像狼但内在已非狼的动物。与其他任何一种动物相比,驯化在狗身上所产生的巨大变化都是无法比拟的,其在形态和大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事实上,家犬的大小差异远大于所有其他种类犬科动物,而这绝不是驯化所唯一产生的深远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产生了与我们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能力,而这是任何一种其他动物难以企及的。因此探寻驯化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理解狗狗的关键所在。 要想完全了解家犬,我们需要超越犬类的驯化过程,甚至超越狼,去审视整个犬类家族的历史。我们需要知道狗起源于哪里以及它的所有祖先都长什么样子,而不仅仅着眼于它的近亲——狼。当然,无论是审查家犬的直接祖先(生活在一万多年前的狼),还是其更遥远的祖先(生活在几百万年前上新世的群居性犬科动物,它们是狼的祖先),我们基本上都不可能准确掌握它们祖先的行为举止。因为它们全都灭绝了。然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现今典型的群居性犬科动物的行为方式获得有关它们祖先行为的一些信息。可以确定的是,一项关于那些种类行为的详细审查不仅能对家犬的最早祖先做出解释,而且能帮助我们找到为何除了狼以外,所有其他犬类都不能被成功且永久驯化的原因。 基因分析法确定狗就是(或者几乎全是)灰狼(Canis lupus)的后代。首次对狗、狼和豺的母本DNA进行全面测序发表于1997年,当时没有证据表明除了狼之外,狗还有其他种类的祖先[1]。从那以后所完成的多项调查也没有对此提出任何异议;然而,我们仍然缺乏更难分析出来的父本DNA的数据,因此仍然存在有几种狗是通过它们的父系起源于其他犬科动物的可能性。 从遗传的角度来看,狗与狼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两种动物的基因有相当多的重复并不意味着它们拥有相同的行为特征。事实上,许多拥有相似基因的动物彼此之间大为不同,尤其是在行为方式上。我们知道这得益于DNA“螺旋”结构,人们开始对人类、犬科动物、猫科动物和其他动物种类的基因进行排序,许多这些排序展示了极大的相似性。例如,你和狗的DNA有大约25%的长度是相同的,这或许就是因为我们都是哺乳类型;同样的25%也存在于我们和老鼠之间。剩下的75%就解释了为何狗、老鼠和人类在外表和行为方面相差如此之远。 和狗狗更为相近的物种比起与我们有更相似的基因序列,因此可以假设它们的行为习惯必然因此处于同一范围内。但是基因并不直接控制行为,它是提高对蛋白质结构和细胞的其他成分做出具体指定,比如基因上一个小小的改变,从而引发行为上的巨大变化。在那些序列中,一个“字母”的改变就能对大脑运行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或者完全没有影响。我们如今还不太清楚基因和行为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们可以看看两种十分相近的猿类的例子: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虽然普通黑猩猩与倭黑猩猩共同拥有99.6%的基因序列,但这两种类人猿的社会行为却大相径庭。普通黑猩猩是杂食性的,常常会猎食其他猴子,而它们的社群是建立在雄性联盟的基础之上,这些雄性对外来者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甚至会在恰当的时机杀掉它们。而倭黑猩猩是植食性的,它们的社群建立在彼此相关的雌性基础上,很少会显示出攻击性,而且从来没有发现它们会在野外杀生。虽然在基因上几乎完全相同,但这两种类人猿在行为上却是极为迥异的。 与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一样,狗与灰狼共同拥有大部分的基因,但基于这一事实似乎没有理由去假设它们也必然拥有相同的社会系统。事实上,驯化作用似乎已经让狗遗忘了狼的大部分行为特征,而给它们留下了与一些稍远的亲缘种,如郊狼(Canis latrans)更为相似的行为特征,甚至还包括一些同科的远亲,比如亚洲胡狼(Canis aureus)。 即使是在早期生物学家的眼中,狗与狼之间的行为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狗并非是群居性动物(虽然它们偶尔会组成狗群),它们比狼更善于与人类搞好关系。多年以来,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甚至是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在内的许多杰出的生物学家,都被狗狗行为的灵活性以及最小与最大品种之间的体型差异所震惊。他们都认为家犬必然是两种,甚至多种犬科动物的杂交。洛伦兹在著作《人与狗》(Man Meets Dog)书中认为,狼在本质上太过独立,不能解释狗的友善,并提出欧洲的大部分狗主要源于豺的观点。但他后来撤回了这一观点,并开始意识到没有证据表明狗和豺之间会自发地进行异种交配(就像狗与狼之间容易发生的那样),而且豺的行为细节与狗并不相符(例如豺的嗥叫与狗的完全不一样)。 尽管这些科学家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判断为何狗的行为会与狼如此不同,但是这一谜团仍未解开,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明了。但如果我们向后追溯其演化历史或许能得到一些线索,即应该将我们的家犬作为灰狼的一个副产品而不是整个犬科家族的一个品种(这里使用犬科动物以避免与家犬混淆)。许多犬科种类有着复杂的社会生活,就可以潜在地解释狗狗行为的起源,例如土狼比狼更加滥交的特征就与狗的相符。虽然其他犬科动物的行为特征并没有像灰狼一样被很好地理解或宣传,但它们对狗的行为在何时以及如何起源上还是有启发意义的。 P13-16 序言 数万年来,狗狗一直都是我们的忠实伴侣。如今,狗狗常作为我们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员,生活在全世界人们的身边。对许多人来说,没有狗狗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的狗狗在不知不觉中已身处危机的边缘,它们必须努力赶上人类社会进化的步伐。直到一百多年前,大多数的狗狗还必须为生活而工作,通过几千年和很多代的培育,每一个品种和类型都与它们的培育目标越来越接近。首要的是,狗狗是人类的一种工具。它们的敏捷灵活、快速思考、敏锐感知以及独一无二的与人类进行交流的能力,促使它们可以参与各种工作,如捕猎、放牧、看门等,这些都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而言之,狗狗们必须要自力更生;除了那些富人怀中的少数玩赏犬之外,狗狗所给予的陪伴是偶然的,并不是它们存在的理由。到了几十代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开始发生改变,而且改变的速度逐渐加快。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狗狗不再工作了,它们的主要角色是作为家庭宠物。虽然许多工作犬已经成功适应了这一新的角色,但仍有一些品种无法适应。所以当你知道现在深受欢迎的家庭宠物品种中没有一种是特别培育的,你会惊讶不已。迄今为止,狗狗已经很好地适应了我们强加在它们身上的许多改变和限制,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善于交往。然而问题也开始出现。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变化,这个星球也变得更加拥挤,有迹象表明狗狗作为宠物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达到了顶点,它们必须艰难地适应另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城郊环境中。毕竟,狗狗无法像计算机或汽车那样每十年左右被更新一次。在过去,当狗作为工作犬生活在乡村时,它们被放任自由。而如今,宠物狗生活在受限的城市环境中,被希望既要比普通的小孩子表现得更好,又要像成人那样自力更生。好像这些新的义务还不够,我们现在还要求它们放弃一些特质。例如用来牧羊的柯利牧羊犬(collie)是牧羊人最好的朋友,而柯利宠物犬尝试驱赶孩子以及追逐自行车的行为对饲主来说则是一场噩梦。许多人不切实际地对待狗狗,原因是对关于何为狗以及它们应该做什么的根本误解。如果人类社会仍然需要狗,我们就必须更好地理解它们的需求和本质。 我们不断变化的期望并不是狗狗如今唯一要面对的挑战。如今我们控制它们的繁殖方式也会有害于它们的健康。在人类的历史中,狗都是根据人们赋予它们的角色而被有目的地培养的,但无论它们的职责是放牧、寻回猎物、看门或拉车,狗狗的稳定性和功能性都远比它们的品种或外表要重要得多。然而在19世纪晚期,狗被归并为各个独立的类群,彼此间设立了生殖隔离,每一类都被犬种协会设定了各自的理想外形或“标准”。这一严格的分类标准并未对许多狗起到很好的限制作用,反而对其作为伴侣这一新角色的需求产生了反作用。每一位育犬师并不是努力培育出最完美的宠物,而是在大赛中胜出的漂亮狗狗。这些胜出的狗对下一代的基因贡献过大,导致“纯种”的狗拥有理想外形,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在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品种仍然还有一个较为健康的基因变异范围;到仅仅20代至25代后的2000年时,许多繁殖出来的个体都具有数百种基因缺陷、疾病和暴露出来的缺点,这些都潜在地影响了每一只纯种狗的健康。在英国,育犬师与那些有关狗狗福利的事情之间日益增多的裂痕最终在2008年开诚布公了,导致人道慈善机构以及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从全国性的克鲁夫特(Crufts)狗展退出。然而这一抗议只是一个开始,只有当由过度繁殖带来的问题发生逆转并以狗狗的健康和在社会中的作用而不是它们的外表为培育目的时,狗狗自己才能真正受益。 如果想要改变狗狗的命运,人们就要改变他们的态度。然而直到现在,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饲主,先入为主的观念都没有受到关于犬类新科学的挑战。迄今为止,大多数关于远交与近交的优点比较或者训练方法有效性的大众争议,已经发展成为不过是对那些根深蒂固观点的声明与重述。这就是科学认识变得必要的地方,因为它可以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狗,以及它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科学是一个了解狗的最基本工具,但不幸的是,犬类科学对狗狗福利的贡献好坏参半。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犬类科学开始从理性角度思考何为狗,这个角度貌似比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更为客观,但往往被误读,甚至给了某些人利用科学对狗狗造成伤害的权利。 在应用比较动物学研究犬类行为时,科学不经意间对狗狗造成了最大的伤害。比较动物学是一种已经确立且具有普遍价值的研究方法,它通过种与种的比较来理解它们的行为与适应性。通过比较动物学,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些紧密相关但拥有不同生活方式的种,因为它们外表和行为上的区别反映了它们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同时也可以理解那些生活方式类似但遗传上毫不相关的种群。这一方法在帮助弄清演化机理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通过行为上的异同点与每一种DNA之间的不同点相比较,可以明确行为的基因源头。 应用比较动物学虽然有益于研究,但对狗狗造成的伤害也不少,原因是专家们都把它们的行为解释为好像它们的祖先狼,而且一点未曾改变,并一直被作为理解狗狗行为的唯一模型[1]。通常被刻画为险恶动物的狼,总是想要掌控它们族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这一见解必然会产生一个错觉,就是每一只狗总是试着操控制它的主人,除非它的主人一直在毫不留情地管束着它。狗与狼行为的相近性在书本和电视节目中被大肆宣传,但最近对狗和狼的研究显示,这不仅完全没有事实根据,而且那些与主人产生冲突的狗通常是因焦虑而引发的,而不是它们野心过度。由于这一根本的误解渗入几乎每一种关于狗狗行为的理论之中,所以本书第一次试着予以纠正。 如果恰当应用比较动物学理论的话,现在将会有更多的科学发现让狗狗获益。虽然犬类科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走向衰弱,但在90年代我们又看到了这一领域的复苏,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在近50年几乎被完全忽略之后,由于在侦查(诸如爆炸物、毒品和其他违禁物)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狗比任何机器都能更有效地嗅找到目标物),以及认识到我们应该更好地了解这些狗狗是如何完成这些任务的,人们对家犬的科学兴趣显著提升。得益于灵长类动物学家尝试在动物与人类思想的运作方式上获得新突破,人们的注意力也开始从黑猩猩向家犬转移。进一步的贡献来自兽医和其他临床医生,他们希望改善治疗方法,医治行为失调的狗。最后,我们不应该忘记,许多生物学家也同样是爱狗人士。一旦他们只专注于所谓人工动物的污名被澄清之后,这样的科学家通常就很乐意将他们的技术应用于改善狗狗的生活。 通过进一步揭示狗狗的内心生活,犬类科学为饲主提供了新的有关宠物的思考方式。幸亏有这一科学家团体的努力,我们现在对狗狗的思想是如何运作方面的理解有了极大的进步,特别是狗狗如何在人们周围获取和表达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以及它们是如何对变化的环境做出情感上的回应的。其中一些研究反映了狗与人之间令人惊讶的差别,显示出狗主人可以“随狗所想”,而不是仅仅以为狗必须随主人所想。 关于狗狗行为的新研究可以让它们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重回正轨,但直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些晦涩的学术文献。在本书中,我试着为普通读者和爱狗人士解释犬类科学中一些令人兴奋的新进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需要推翻大量关于狗狗以及我们该如何与它们交流的传统观念。在本书的前半部分,我展示了关于狗狗起源的最新报告,比起20年前我们所了解到的,如今再次证实狼确实是狗的唯一祖先,还揭示了一个更为不同的关于狗狗本质的情况。狗可能继承了狼的DNA,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具有狼的行为或思想;事实上,驯化作用已经改变了狗狗的心智和行为,所以这样的比较对我们真正理解宠物只会成为一种阻碍而不是一种帮助。 狗狗行为的新科学对我们有重大的启示——能更好、更人性化地选择训练狗狗的方式。然而这里需要提醒:本书并不是一本《训练手册》。当然了,其目的是向我们展示现代的训狗理念究竟源于哪里,这样饲主自己就可以有效地评估《训练手册》并选择训犬师。 在对狗的起源进行修正后,我将探索究竟什么是所谓的犬类“脑力”。科学家最近将注意力转向了饲主对于他们狗狗情感和智力水平的各种信念,发现这些信念是如此精准,但也是如此错误。人性中独特的一面就是我们不仅会对动物还会对非生命物赋予情感,例如谈到“愤怒的天空”或“残忍的大海”,而直到几十年前,谁都说不准不同的动物可能拥有什么样的情感。而且,许多科学家过去常常认为情感太过主观而无法纳入严肃的研究中。虽然动物的智力被研究了一百多年,但直到20世纪末人们才开始研究狗的智力。从那时起,这项研究大大改变了我们对狗狗心智的思考方式。新的犬类科学表明狗狗比我们所认为的要更聪明也更愚蠢。例如,它们具有几乎不可思议的能力,能够猜测出人们将要做什么,其实这是由于它们对我们的身体语言极度敏感,但它们也会被困在某一刻,不能及时通过我们向前或向后的动作来预测结果。如果饲主能根据真实情况而不是他们所想象的情况对狗狗的理解力和情感生活给予一定的赞赏,那么狗狗就不仅会被更好地理解,也会被更好地对待。 犬类科学揭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狗狗的心智,同时也告诉我们狗狗究竟是如何感受和解释它们周围的世界的。就地缘而言,一只狗狗与主人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会一起去同一个公园做运动,会乘坐同一辆车去旅行,也会与相同的朋友和熟人会面。然而,在以上每一种情况下,抵达狗狗和饲主大脑的信息类型却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是视觉性动物,而狗狗则依靠它们的嗅觉。平时我们将听不见的高音调噪音视为“超声波”(比如蝙蝠所发出的嗞嗞声),然而如果可以的话,狗狗肯定会讥笑我们无法听见这样的声音,而它们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听到。要想完全领会狗狗的世界,我们还需要知道它们所能或不能监测到的东西,以及什么让它们愉快、什么让它们反感。比如,狗不讨厌你装点房子的颜色,但它们灵敏的鼻子却可能受到油漆味道的伤害。 虽然对狗的本性缺乏了解通常会损害它们的健康,但都不及过度近亲繁殖来培育纯种狗所产生的问题。严格的犬种标准促使育种者消除掉不符合“完美”标准的所有性状。理论上这会让挑选出的特征更健康、更具适应性,但如果不统一的话,会导致大量具有遗传缺陷的动物出现,从而损害狗狗的健康福利。万幸的是科学能帮助狗狗的繁育重回正轨,但要想提供一份详尽的《犬类遗传手册》显然超出这本书的能力范围。就直接影响狗狗健康福祉的纯种繁育方面,本书第十章提出了育种者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 本书的最后一章着眼于探讨科学如何帮助狗狗适应21世纪的生活。如今,对育犬方面的注意力多数都集中在赋予它们外表而不是实用性的特征上。许多宠物狗都是育种者抛弃的、无法达到完美犬种标准、不具有冠军相的不合格产品。我们对狗的关注真的如此吗?作为主人和爱狗人士,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饲养狗狗,我们的主要目的不是牧羊、叼回猎物或在大赛中赢得冠军,而是让它们成为有益的、服从性好的、健康开心的家庭宠物。 写这本书就是要提高人们对狗狗在人类社会中所占有的特殊地位的理解和欣赏。如果这些目标能实现的话,就能在下一个10年里维持和加强与我们所挚爱的伙伴之间的关系了。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有关狗狗所有事情(情感、思想和品种)的有趣且思路清晰的书。约翰·布莱德肖的权威论断与丰富经验,通过其作品的思虑和人性得到了很好的传达。务必在将狗狗带入你的生活之前好好阅读此书。 ——亚历山德拉·霍洛维茨,《狗的内在》(Inside of a Dog)的作者 我们经常会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一位老朋友,我们会发现与老朋友之间的关系重新焕发光彩。约翰·布莱德肖向我们重新介绍了我们的老朋友——狗,他汇总了有关犬类起源的新信息、它们与原始狼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将我们与狗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团结合作之上,而不是那些有关支配的理论之上。狗狗以及爱狗人都能够从布莱德肖的见解中有所收获。 ——斯蒂芬·扎维托维斯基博士,CAAB,ASPCA科学顾问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