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年选”从书中的一种,所选全为国内公开发表与报刊或网络的优秀杂文。文章论题广泛,有的是时下热门话题,有的是多年老话题,与当今为大众所注重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国计民生的事情有着密切关系,充满现实关切。
《2017中国杂文年选》由向继东编选。
| 书名 | 2017中国杂文年选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花城年选”从书中的一种,所选全为国内公开发表与报刊或网络的优秀杂文。文章论题广泛,有的是时下热门话题,有的是多年老话题,与当今为大众所注重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国计民生的事情有着密切关系,充满现实关切。 《2017中国杂文年选》由向继东编选。 内容推荐 综观全稿,选文大多是配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而鼓与呼的,个别批评文字,作者也是本着良善的初衷,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揭示病灶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对国家、民族与人民有益无害。 《2017中国杂文年选》由向继东编选。 目录 向继东 序 辑一 刘效仁 琼瑶的“身后事” 刘吉同 马尔科拉辞职了 吴非 别动辄“不瞑目”(外一题) 押沙龙 记者与皇帝 柳士同 莫挟名人以自重 马长军 住在小城镇的房子里向往幸福 汪强 库中鼠之险 卢礼阳 此风不可长 张心阳 你损害的正是你自己的利益 杨建业 衡中为什么会“成功”? 洪巧俊 屠呦呦“无意参选院士评选”深意 陈鲁民 文武相轻与文武相偕 刘兴雨 在这里谁能过好日子 唐辛子 “一根筋”的日本匠人 董联军 漫说“公鸡生蛋” 齐世明 “表演”年代 徐迅雷 从“涉县挑食”到“邯郸纠错” 张桂辉 贪官也想要尊严 彭友茂 闲看“征婚启事” 辑二 王跃文 想逃离的日子 宋志坚 官不扰民也是功德 侯志川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邵燕祥 “即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辨 谢泳 签名本管见 游宇明 在脸色面前闭上眼睛 陈扬桂 聂云台与《保富法》 吴营洲 柏杨与杂文 朱大路 没看懂 赵健雄 短章三则 闻云飞 狼说啥都有理 茅家梁 互举“卓异” 赵威 治贪的两种历史经验 张林华 学会有教养地应对被怀疑! 周彪 性情中人烛之武 冯磊 禁毁与底线 庞旸 说“铭印” 王晖 有一腿(外一题) 黄三畅 贾府的焦大 林永芳 患莫大于“有所恃”(外一题) 萧跃华 且信且疑话百度 施亮 夜读“英雄谱” 聂鑫森 文道与仕途 程学武 知足须忍痒 向继东 序 辑一 刘效仁 琼瑶的“身后事” 刘吉同 马尔科拉辞职了 吴非 别动辄“不瞑目”(外一题) 押沙龙 记者与皇帝 柳士同 莫挟名人以自重 马长军 住在小城镇的房子里向往幸福 汪强 库中鼠之险 卢礼阳 此风不可长 张心阳 你损害的正是你自己的利益 杨建业 衡中为什么会“成功”? 洪巧俊 屠呦呦“无意参选院士评选”深意 陈鲁民 文武相轻与文武相偕 刘兴雨 在这里谁能过好日子 唐辛子 “一根筋”的日本匠人 董联军 漫说“公鸡生蛋” 齐世明 “表演”年代 徐迅雷 从“涉县挑食”到“邯郸纠错” 张桂辉 贪官也想要尊严 彭友茂 闲看“征婚启事” 辑二 王跃文 想逃离的日子 宋志坚 官不扰民也是功德 侯志川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邵燕祥 “即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辨 谢泳 签名本管见 游宇明 在脸色面前闭上眼睛 陈扬桂 聂云台与《保富法》 吴营洲 柏杨与杂文 朱大路 没看懂 赵健雄 短章三则 闻云飞 狼说啥都有理 茅家梁 互举“卓异” 赵威 治贪的两种历史经验 张林华 学会有教养地应对被怀疑! 周彪 性情中人烛之武 冯磊 禁毁与底线 庞旸 说“铭印” 王晖 有一腿(外一题) 黄三畅 贾府的焦大 林永芳 患莫大于“有所恃”(外一题) 萧跃华 且信且疑话百度 施亮 夜读“英雄谱” 聂鑫森 文道与仕途 程学武 知足须忍痒 辑三 刘吉同 袜子的“妙用” 赵宗彪 如果大家都万岁 宋志坚 “政治资源”是什么 孙贵颂 永远美丽的日内瓦 柳士同 读什么 怎么读? 周 彪 败将的脸谱 0占 王国华 关于诚信的成本核算 梁 煖 我们需要更多的“不成功” 游宇明 让学问行走在大地上 丁 辉 孩子 你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傅国涌 看云——英伦随想 刘诚龙 你的苟且或是他的诗与远方 阮 直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邓跃东 托翁的第十三卷文集 沈 栖 “在官 俸金外皆赃也” 马长军 留住端午传统文化的仪式感 张桂辉 高育良 一面艺术的“镜子” 洪门雨露 摆渡人 辑四 黄 波 该不该褒美暗杀? 游宇明 “潜规则”里的曾国藩 乐 朋 翁同穌的觉醒 王俊良 光绪的诗与远方(外一题) 刘诚龙 彭玉麟的初心 游宇明 陈宝琛的风骨 许家祥 清末新政的夭折 徐 强 陆绩不仅仅是“清官” 理 钊 辜鸿铭看女人 傅国涌 梁启超的1927年 鲁建文 刘文典戒鸦片 马亚丽 死了也是硬道理 王东成 我的“藤野先生” 刘吉同 老蒋的“匹夫之勇” 卢礼阳 蔡元培剪报 郭庆晨 孙毅将军的“够不着” 鲁建文 作为学者的陈独秀 蒲继刚 他们非法同居 抓起来 高 昌 一个好人留下的火焰 宋志坚 从海昏侯墓说到后人与后事 张宏杰 为什么清王朝不公布《南京条约》 马 军 薛碹一身硬骨头(外一题) 朱大路 计六奇的胆 姚 宏 奕劻挨骂 辑五 王跃文 旁观者言 苏露锋 清廷坐稳天下有“两手”(外一题) 理 钊 请将伦理留在家庭 把社会还给契约 黄 波 “逼上梁山”考 沈 栖 中日同题《劝学篇》 马国川 扶桑读史三题 叶匡政 捣鬼术的破产 韩三洲 顾颉刚质疑禅让制引发的风波 丁 辉 讲道德与讲道理 安立志 马克思的国籍问题 柳士同 浅议文史研究中的假设 汪 强 生活中的反例(外二题) 周 实 短札一束 试读章节 前不久,阿根廷外长马尔科拉女士宣布辞职,理由颇为搞笑:丈夫目前居住在西班牙,“因工作原因长期与丈夫分居两地,她辞职后将前往西班牙陪伴丈夫”(新华网2017。5。30)。 这理由实在太拿不到桌面上了。 其一,没有大局。外长是一国内阁之“首席部长”,在美利坚则被称为国务卿,承载着国家的形象,代表国家在国际大舞台上或折冲樽俎,斗智斗勇;或播撒友谊,广交朋友,从而使本国利益最大化。足见其使命之重要乃至神圣。然而“陪伴丈夫”云云,连“小局”都说不上。如此理由,只差让人笑掉大牙。 其二,境界太低。常言道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个人能为国家做点事,尤其是做大事,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幸福和光荣。然而,马尔科拉却因为夫妻团聚而辞去外交部长,放弃为国家做贡献的机会。 其三,有些庸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多少政治家、外交家,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舍小家为大家,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相比之下,马尔科拉不是有些庸俗吗? 其四,不知珍惜。退一步讲,马尔科拉的做法也是太随意了,对自己的政治生命极不负责。她曾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办公室主任,还任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运营主管,曾在80多个国家指挥过人道主义救援活动。去年5月20日,阿根廷总统马克里,还郑重提名她竞选联合国秘书长,赞其“丰富的外交经验有助于应对联合国面临的各种挑战”。然而,这么一位优秀的外交大才,竟为了家庭而自毁大好前程。太可惜了,近乎让人不可思议。 当然,上之大都是些“高大上”的理由。不过,我还内藏着个“小人之心”:马尔科拉太愚蠢了。外长的待遇、地位和荣耀,以及能为家中七大姑、八大姨带来的看到和看不到的利益,直说吧,一千个、一万个家庭主妇的能量捆到一块,也不及人家之万一。《人民的名义》中那位省委副书记高育良和夫人吴慧芬,两人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但对外演示的仍是夫妻恩爱,以致都离婚了仍“秘而不宣”。何哉?就是因为这个名头后面,藏着巨大的明的和暗的利益。从这一点讲,马尔科拉实在是太愚蠢了。 不过,马尔科拉辞职的消息宣布后,新华社等全球各大媒体都迅速做了报道。媒体对她的选择很尊重,字里行间没有丝毫的贬低、指责和嘲笑之意。更无人像鄙人这样骂她愚蠢。这样的思维与上之“颇为搞笑”之类,很显然“不是一股道上跑的车”。那么,这又应该怎样理解呢? 窃以为需要调整视角。或许在马尔科拉看来,外长的工作重要,但家庭的美满也很重要,俺已经63岁了(马氏生于1954年),外长无涯,但人生有涯,在这美好的“夕阳红”时光里,老妇该好好享受一下夫妻恩爱了,否则。就没有机会了;当外长与做平民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孰重孰轻,谁尊谁卑,做外长光荣,做平民也同样光荣;外长只是一份工作,与每位公民所从事的那份工作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正像大家都有辞职的经历一样,对之不必大惊小怪;天下没有什么“舍我其谁”的人物,外长人才有的是。“死了张屠户,就吃带毛猪”,没有那回事。事实也确实如此,马尔科拉辞职后,阿根廷驻法国大使福列遂接任外交部长,谁又敢说他一定会比她差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这样也利于避免权力的人格化。 我甚至还有一个“阴暗”的猜想,马尔科拉之所以“说走咱就走”,与外长权力的“附加值”太小甚至没有关系极大吧?或许又是在度“君子之腹”,不过,我的这些“度”是阴是阳是对是错此处不论,想论的是:马尔科拉的辞职确实令人感觉很新鲜,而多看看外面的这些新鲜事,大有好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P3-4 序言 写作是一种存在方式,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渴求和坚守。 其实,生活无处不杂文。只要稍有一点对生活的热情,就会感到不吐不快,喷涌而来的就是杂文。 感谢杂文界的朋友们,不管是为长江版还是花城版编,十多年来都得到大家的鼎力支持,一直心存感激。在同样的环境下,我想把这个选本编得更有特色,更耐读一些。细心的朋友,也许发现我确实在努力着。譬如每年我总会发现一些新人,使选本每年都有新的血液在流动,有新的惊喜。这些新人,有的是新锐,有的已是大有文名的高手,只是本人目力所限,被遗漏了。比如首次入选本年选的周实先生,曾是二十年前的《书屋》杂志主编,我也曾以“方愚之”的化名客串参与。我知道周实先生写诗、写小说、写散文隨笔,但我一直以为他骨子里是一位诗人,其实他还是一位杂文好手。还有作为名记者的马国川先生已名满天下,采访了一系列高端文化名人,出版了好几本畅销书,没想到他还是一位很用心的读书人,一位杂文家…… 写还是不写?其实是与个人兴趣相关的。就如茶余饭后的嗜好,各有所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哪怕踽踽独行,说不定还有意外的收获。 每年编这样一个选本,总免不了要捣鼓一番。因篇幅所限等等原因,此选本难免会有遗珠之憾。值得安慰的是,即便这样,对检点一年来的杂文写作。也“蔚为大观”了。 马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言,说“未来三十年,我们要把机器变成人”。看来,人的存在本身,都成问题了。科技可以改变一切,杂文也会异化吗?我不知道。 是为序。 2017年12月,于羊城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