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春流浪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冰戈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献给最亲爱的知青战友们!

当2017年11月初冬到来的时候,一群头发花白的人相约聚集在了一起,像孩子一样拍手击掌,像年轻人一样热烈相拥……冰戈著的《青春流浪》讲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群知青告别故乡,奔向那遥远的黑龙江,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那片神秘、浪漫、艰苦、冰寒的北大荒的成长故事。

内容推荐

冰戈著的《青春流浪》讲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群知青告别故乡,奔向那遥远的黑龙江,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那片神秘、浪漫、艰苦、冰寒的北大荒的成长故事。本书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刻画了刘学峰、吴启凡、沈玉兰等主要人物,响应党的号召远赴北大荒、建设边疆的青春经历,并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展现了远赴北大荒知青正青春时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

目录

自序

引子:上山下乡大潮起

第一篇 青春流浪

 一 这就到了北大荒

 二 偷闯虎林惹祸端

 三 黎明不再静悄悄

 四 为了战争的胜利

 五 炉火红红雪飞扬

 六 神秘的大青山上

 七 演出大约在冬季

 八 莽莽荒原火之殇

 九 大鞭子一甩嘎嘎响

 十 喊他一声瓦西里

 十一 冰花飞溅不觉寒

 十二 大寒过去又一年

 十三 钢铁就这样炼成

 十四 是生存还是毁灭

 十五 天下好汉莫过于此

 十六 好马不能放南山

 十七 边境线上的运动场

 十八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十九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二十 再见了,我的大学!

第二篇 魂牵梦萦

 一 狼搬草

 二 狼记仇

 三 牛醉了

 四 牛蹄子

 五 大拜年

 六 他,就在北大荒! ——怀念范国栋先生

 《是冰是火北大荒 》诗三首

 还是想念北大荒

 那一年 · 那一天

 种地· 站岗· 扛大枪

 《别梦营盘》诗三首

 回营

 别梦萦

 旧照春芳

 《漫步偶得》诗三首

 漫步平沙

 雨滴四季

 品读· 倾听

 后记

试读章节

再看这位陈副队长,在灰黄光硬的连队土道上,在大犁翻过的垄沟地,就跟长了飞毛腿似的,走起路来噌噌的,快得不得了。刘学峰他们几个男知青还好,基本能跟上趟,可个个解开了大蓝棉袄,提溜着棉帽子,大冬天的愣是热得汗水淋淋,看那架势就跟热透了的老玉米热气腾腾,更像是拼命张飞似的。

那些个女知青可就更甭提啦,一身蓝棉袄、蓝棉裤穿在她们身上,把马淑惠她们这一个个原本苗条瘦溜的女孩子,活生生地放大、放宽起来,慢慢走还真是一道缓缓流动的蓝色风景线。这快步行走就热闹非凡了,说跑非跑,想快快不了,踢里踏拉、嘻嘻哈哈,你瞧,还真有点革命乐观主义!

队里的人都说,能跟得上陈副队长跑连队、跑地号,那可是真不简单了!还别说,北京来的这伙子知青甭管男女,这几天无论是就近跑机务油库、转粮库场院、看猪马号,还是往远处踩地号、溜泡子、钻林子,风风火火的,愣是没被落下,并且状态十分良好!

其实,刘学峰他们心里非常明白,跟着陈副队长,这哪是参观介绍情况啊,整个就是个跑啊!就是个马拉松啊!就是对知青的一次见面小考哇!他和李海几个男知青,跟马淑惠她们几个女知青一琢磨,妥!今后在北大荒这疙瘩,天地简直是太广阔了,地面简直就是无边无垠,跑地号那肯定就是家常便饭哪!

诸位问了,北大荒农垦队的地号有多大个啊?它干吗叫地号哪?咱们简而言之,至今天下荒原第一的北大荒,主要特点就是土地极其肥沃辽阔,人员极其稀疏罕见。它的地号到底有多大?形象地说,刘学峰他们这些知青,这几天跑的地号,基本上是,早上从离队近的这边下地出发,到了将近中午就算是走到了这个地号的另一端,三里五里的就是它了!你要是再从那边走回队,差不多也就该下班了!

因此,在北大荒要想科学开垦、科学管理、科学作业,那就必须大地块、大面积、大机械、大作业!每个队的土地面积达几万亩,都很庞大。为了便于管理,就根据地理方位、种植规划等情况,把全部土地划分成若干面积相当的地块,编制成号,于是地号就产生了。由于开垦之初地大车少,农垦人下地作业全凭两条腿跑,就美其名日:

所以,面对着跑地号这档子事儿,咱北京知青那可是从毛主席身边来的,在北大荒的第一次考验中,决不能怂包!决不能掉链子!一定要坚持跑到底,跑出个名堂来!

几天下来,就连沈指导员都纳了闷啦,原本还怕那个老陈疯跑起来没谱,别把知青们给累蒙了,就特意过来看看大家。一看刘学峰、李海、马淑惠这些个知青情绪挺高涨,就说:“同学们,陈快腿儿这回嘴上没吭声,可是看他那高兴劲儿,保准儿对你们这批知青相当满意!队里研究决定,这两天大家就好好休息一下,准备过新年!”  一听指导员宣布休息,准备过新年,知青们一下子就欢呼起来!好家伙,就好像从小到大,没休息过,没过过新年似的,愣是乐个没完!

可也是啊,自打从北京出发到北大荒,到了586农场23队,就一直处于亢奋状态的知青们,想静都静不下来,想做和该做的事儿都没做,欠债太多!这下子可好,可有时间还债了。

头一天,这些个知青们基本上都是在写信。特别是赵晓萍、沈玉兰这些女知青,一边写着一边笑,一边笑着一边哭,一边哭着一边写,哭完了笑,笑够了再哭;家人的、同学的、老师的、朋友的、发小的——在床边一通猛写,好像这辈子的信非得一下子写完似的,好像这一天不写吧,过几天就没时间写、就不让写似的!

刘学峰、吴启凡、孙大力他们男生也写,不过他们可不像女生那样闷头猛写。这帮小子属于溜溜达达型的,一会儿写一会儿睡,一会儿睡一会儿写,写着写着就迷糊着了,等醒了吧就再写,不小心一歪脑袋就再睡!他信也不像女生那样整得挺长,大多是嘁里咔嚓大笔一挥,一会儿一封,好像是到了北大荒,没有点儿北大荒的帅劲儿就对不起谁似的。也就是那位话不太多的张强,写信慢慢悠悠的,不知道他在琢磨些啥!

年龄最小、精力旺盛的董平平,净忙着逗弄着这些大哥哥们迷迷糊糊、半睡半醒的窘态,不老老实实地坐那写信。等他闹够了,再看他给家里写的信,也就是开头的一句:“爸爸妈妈你们好!我很想念你们,想念爷爷奶奶,想念姐姐,还有弟弟——”看他那个鼻涕眼泪的样子,真不知道这是哭还是笑——

就这么着,到了下午乃至晚上,您就听吧!整个知青宿舍就剩下鼾声一片了,直接就迎来了第二天的灿烂黎明乃至艳阳高照!P9-11

序言

当2017年11月初冬到来的时候,一群头发花白的人相约聚集在了一起,像孩子一样拍手击掌,像年轻人一样热烈相拥。

他们时而热泪盈眶,时而谈笑风生,时而表情凝重。他们回想起了五十年前,同样是11月初冬到达北大荒、到达连队营房的那个时候;他们回想起了那如冰似火、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时,刚刚十六七岁的他们,乘坐着装满同样青春鲜活、血气方刚年轻人的北上列车,歌唱着奔赴那片神奇的土地——北大荒。

作为这个队伍里的一员,我和这些在那儿度过了三年五年抑或十年八年以及更长岁月的同学、战友们一样,绝不会忘记北大荒那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广袤洪荒的自然环境以及工作、生活都十分艰苦的生存状态,更不会淡忘北大荒人那战天斗地、热火朝天、艰苦奋斗,自觉作出青春奉献、生命奉献的精神状态。

北大荒人精神、知青岁月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对北大荒这种冰火相融状态的亲历体验、咀嚼体昧以及深刻反思!

半个世纪前的那段时光,这些个面庞略显稚嫩、肩膀并不宽阔的年轻人,依然斗志昂扬、依然激情燃烧。在冰封万里中挺起镇守边关的脊梁,在亘古荒原里种植丰收的希望,在莽莽沃野上轻拂北风磨炼刚强,在沉甸甸的果实里让爱的血液默默地流淌!这些个当年十六七岁奔赴北大荒,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如今业已年近七旬的老者却依然思念着北大荒。他们以不同的理由、不同的方式,从全国各个城市乃至海外各地以几乎同样的心情、同样的神往,汇聚于那依然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的北大荒。

《青春流浪》一书记录的事儿,正是他们,也是我的难忘经历。作为那段生活与历史的亲历者,谨以该书献给我永远的北大荒,献给我敬爱的北大荒人,献给我最亲爱的知青战友们!

半个世纪弹指而去,新时代迎面扑来,让我们一起拥抱新时代、创造新生活。翩翩耄耋寻梦去,跌跌撞撞好风光!

冰戈

2017年11月

后记

2017年11月的北京,尽管秋意绵绵但是那绿褐相间或金黄、火红的各色树叶,在略感寒意的秋风中依然顽强的摇曳飘荡。为了半个世纪难忘记忆而著的《青春流浪》一书,在中国言实出版社各位编辑老师们的精心编审、细致制作下,如约而至,实为感动、感激!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由于50年前我们的国家还很贫穷落后,普通人家乃至大多数人很少拥有照相机、更是很难买得起或买得到胶卷。故,那个时候也很少照相,很难留有照片。

所幸,本书所采用的许多照片,均来自知青兵团战友们的难得摄制、有心保存、深情提供。

其中封面照片及大部分照片,来自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三十七团宣传干事侯玉华先生,另有邹辉煌、那连生、张欣等各位战友,也为我提供了多幅照片,还有部分照片由不曾知名的知青朋友们提供。

作者在此一并衷心感谢,如有不当万望指教、敬请见谅!感谢对此书的创作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的所有朋友!感谢悉心编校、同是知青、共同战斗生活的我的夫人!

在广大知青朋友奔赴北大荒五十周年纪念的时候,希望这本书能被大家喜欢,能够不忘初心,能够青春岁月虽逝去、激情依然在燃烧!

冰戈

2017年11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