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花果山石猴称王 菩提洞悟空拜师
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日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名山,唤为花果山,山中草木四时不凋,花果八节不断。山顶之上,更有一块仙石。其石高有三丈六尺五寸,周围长二丈四尺,生有九窍八孔,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自开天辟地以来,此石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久而久之,有了灵通之意。一日进裂,产一圆球状的石卵,迎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天地。这日玉皇大帝上了灵霄宝殿,正聚集仙卿,见下界东方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前去查看。二将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花果山初生一石猴,眼运金光。待他吃了人间水食,金光自会消失。”玉帝笑道:“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一日,天气炎热,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去山涧中洗澡。见那涧水奔流,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今日闲来无事,不如顺着这山涧寻寻它的源头,玩个痛快!”喊一声,都扶老携幼,呼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竟是一股瀑布飞泉。真是“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好生壮观!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还不伤身体,我们就拜他为王。”连喊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只见他瞑目蹲身,纵身一跃,径直跳人瀑布之中!再睁眼抬头一看,那里边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石猴跃上桥头,再走再看,真个好所在。但见那——
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
带雨,浑然像个人家。
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上面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喜不自胜,急忙抽身往回走,又瞑目蹲身,跳出水外,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何以见得?”石猴笑道:“这股水是从桥下冲出,倒挂下来正好做了山洞的门帘。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窝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正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很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这里边——
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薰。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府给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了,都老老实实,排队站好,朝上礼拜,齐呼“大王千岁”。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嫌“石”字儿不好听,就叫美猴王。
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是以——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
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美猴王自此成日享乐,不止三五百载,不想一天,与群猴喜宴时,忽然愁上心头,流下泪来。众猴慌忙拜道:“大王为何烦恼?”猴王道:“眼下是高兴了,可想到以后,还是让人忧心。”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们日日欢会,在这仙山福地里,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被人间帝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是无量之福,以后有什么可忧心的?”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类拘束,不惧禽兽凶猛,可将来老了,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哪里还能在人间享福?”众猴听了这话,想到终有一死,不由得悲从中来,个个掩面啼哭。只见那朝班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只有三种人,不伏地府阎王管。”猴王问:“哪三种人?”猿猴说:“只有神、仙、佛,能躲过轮回,不生不灭,寿与天齐!”猴王听了,满心欢喜:“我明日就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寻访到这三种人,学一个不老长生,躲过那阎王老子。”
次日,众猴采来奇花异果,大设筵席,轮番向猴王敬酒送别。痛饮之后,美猴王便命折枯松作筏,取竹竿作篙,备足了果子干粮,告别了猴子猴孙,独自登筏,用力一撑,飘飘荡荡,流向那海波之中。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