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明末清初大变局/王朝拐点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姜越编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阅读姜越编著的《明末清初大变局/王朝拐点系列》,使您看到的不仅仅是明末清初的历史兴衰故事,而且还让您从中感受到历史的风云变幻,感受到历史人物的风采故事,从中体味人生哲理,从而懂得如何对待人生,让您摆脱狭隘的生活态度,走向幸福辉煌的明天!

内容推荐

姜越编著的《明末清初大变局/王朝拐点系列》讲述了从明武宗到崇祯继而到清康熙年间的诸多大事,分为八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结合史料,简洁概括地将明末清初的那些事儿再现出来,并阐述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加以评价。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明末清初历史,避免混淆,书中的时间采用了皇帝年号纪年和公元纪年相结合的方式。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相信阅读本书不仅能让你丰富历史知识,而且书中的智慧也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目录

第一章 腐败透顶的明末政治

 武宗乱政

 “立地皇帝”刘瑾专权

 奸臣弄权

 徐阶与高拱罢官

 万历荒政

 崇祯间党派之争

第二章 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

 正统、成化年间农民起义

 正德年间农民反抗斗争

 万历年间农民起义

 天启年间白莲教起义

 张献忠起义

 李白成起义

第三章 女真族的崛起与努尔哈赤

 女真族的崛起

 智勇双全的努尔哈赤

 创建八旗

 统一大业

 努尔哈赤之死

第四章 汗位之争

 努尔哈赤的儿女们

 储位之争

 皇太极巩固政权

 松锦之战

第五章 无力回天的崇祯

 时局暂稳

 崇祯乱中求治

 自毁长城

 两难境地

 崇祯之死

第六章 清兵入关与南明政权的覆灭

 入关之战

 短暂的皇帝梦

 入主北京

 血腥暴行

第七章 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

 农民军余部抗清斗争

 北方人民的抗清斗争

 南方人民的抗清斗争

第八章 康熙大帝开启盛世

 康熙即位与四臣辅政

 智擒鳌拜

 统一战争

 休养生息,发展科教

试读章节

武宗乱政

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大肆排挤托孤重臣,荒淫无度,终日不理朝政。正德二年(1507)八月,明武宗在刘瑾等宦官的蛊惑下,开始修建豹房,整日纵情玩乐,甚至借出巡之名,广招各色女子以供其玩乐。此间皇室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武宗派兵镇压了叛乱,宁王被处死。正德七年(1512),武宗又令扩建豹房200多间,耗银数万两。武宗的怠政加之大肆挥霍,致使国库虚空。正德十六年(1521),穷奢极欲的明武宗暴死在豹房。至此,他十几年的荒淫透顶的统治结束了。

排挤托孤重臣

明武宗(1491一1521),即朱厚照,孝宗长子,母亲为张皇后,弘治五年(1492)武宗被立为皇太子。据说,当年张皇后夜梦白龙入腹而后生下朱厚照,巧合的是朱厚照的生日也很特别,他的出生年月日时用干支表示正好是:辛亥年甲戌月丁酉日申时。按照时、日、月、年的顺序读恰好与地支中的“申、酉、戌、亥”的顺序巧合,在命理上被称为“贯如连珠”,是大富大贵之兆。

朱厚照自幼聪明过人,但因孝宗的溺爱,朱厚照从小不爱读书,却好飞鹰走狗,骑马射箭,尤其热爱行军打仗。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十八,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一个15岁的顽童,御殿登基皇位,这便是武宗朱厚照,年号为“正德”。朱厚照在历史上是个出了名的荒唐昏庸之君。武宗是明孝宗的独生子,年仅两岁便被立为太子。孝宗怕太子的顽劣天性会败坏朱家的天下,故在弥留之际,将年幼的太子托付给得力的宰辅——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等人,请他们精心辅政,并要好好教导未成年的太子。然而,武宗即位后,一意孤行,纵情玩乐。他在位的16年中,从不谈及政事,将大部分时间在游玩中度过。其玩乐方式多而离奇,令臣僚们不知所措。武宗对朝中政务则敷衍了事,甚至撒手不管。宦官们乘此机会,祸乱朝纲。随着这位顽童当政,使中期的明王朝走向了低谷。

自武宗即位以后,顾命大臣大学士刘健常教导他“应勤奋学习,打理朝政,不要荒废不学”。武宗虽当面听从,但只要被宦官包围,便沉溺于玩乐之中。正直的大臣遭冷落,诱惑他的宦官被当作心腹,尤其是刘瑾,因博得武宗欢心,被升职为内官监太监,进而总督十二团营,掌握了守卫京城军队的兵权。宦官们上的奏章,武宗竟然事事依从,按照他们的意愿做出批示。刘健、谢迁等人想按照孝宗的遗诏,剔除先朝留下的积弊,但由于这些方案直接侵犯了宦官们的利益,章疏奏上,随即便被篡改,结果积弊不仅没有剔除,反而有所扩大。例如,京城及地方上的宦官本该尽早裁汰,但这些人非但没被裁,反而各宦官衙门、仓库、城门及各地镇守的宦官数量却暗中增加。刘健等虽受命于先帝,辅佐朝政,但实际上徒有虚名。  吏部尚书马文升,在武宗继位后不久,曾裁汰了一些传奉官,宦官们便撺掇武宗重用他们所点名的7个人。马文升因不同意任用,被诬以抗旨的罪名,于是,马文升便请求告老还乡。当时,给事中陶谐、户部尚书韩文等人正接连上奏章揭发宦官的恶行,刘健、谢迁等极力支持,并率领文武百官跪在朝前,指责刘瑾为首的宦官“唯知蛊惑君上,以便私己”,对皇家天下的兴乱毫不关心。刘健等进一步指出,宦官祸国已有前例,若不赶快治理,一定会祸国殃民的。由于言辞激烈,武宗看到章疏后乃至“惊泣不食”,立刻传司礼监太监,到内阁议事。

P3-4

序言

天下之势,盛极必衰,乱极必治。古今之事,概莫能外。

在封建社会中,一个朝代替代另一个朝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朝代更替的过程中,都有这样一种现象,开国皇帝往往都比较开明,在建国早期都能励精图治,强国富民,立志建立千秋霸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朝的统治者一一更替,然而等到最后的皇帝时,国家已内忧外患,动乱不堪。自秦至清,无不如此。

明王朝自太祖皇帝朱元璋至末位皇帝朱由检,历时276年。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明王朝是由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建立的,而最后也是被农民起义灭亡的。明朝期间,虽然有明君,有“仁宣之治”,但是各地农民起义还是连绵不断。据载,明朝是历史上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尽管它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第六次盛世,但也避免不了走向衰弱、走向灭亡的命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常被用来形容新的事物必将代替旧的事物。明朝末年,国势急速衰落,君王无作为,诸王叛乱,朋党林立,奸臣弄权,宦官专政,忠良之臣不得重用。在这样的统治下,生灵涂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以为生。当年陈胜曾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农民没有了退路,自然要奋死一搏,诸多农民起义便应时而生。与此同时,满族铁骑践踏中原,西方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此时的明朝已无力抗衡内患,抵御外敌,终在1644年灭亡。然而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夺取政权之后,完全忘记了自身处境,贪图享乐,将夺得的江山拱手让出,落得个名败身死。

在中国历史中,努尔哈赤是一位很神秘的人物,他靠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并建立了政权“后金”(1636年皇太极将“后金”改称“清”)。虽然各部落没能亲自人关,却奠定了清朝的基业。然而,在后来的权力争夺之中,他的后代却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冷酷与残忍,幽弟杀子,全然没有兄弟之情、骨肉之情。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宫廷之中无父子。皇权的争斗的确比战争还要残酷。此后的入关战争中,皇太极坐收渔翁之利,顺治入主北京,之后康熙帝南征北战,内平三藩,除鳌拜,灭义军余部,收复台湾,外剿噶尔丹,征蒙古,御沙俄,逐步统一了全国,开创一代盛世。

本书讲述了从明武宗到崇祯继而到清康熙年间的诸多大事,分为八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结合史料,简洁概括地将明末清初的那些事儿再现出来,并阐述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加以评价。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明末清初历史,避免混淆,书中的时间采用了皇帝年号纪年和公元纪年相结合的方式。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相信阅读本书不仅能让你丰富历史知识,而且书中的智慧也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回味历史,体悟当下。不管是在清晨坐在柳荫湖畔,还是在夜晚寂静时分,捧着此书,静心读之,亦是一种享受。历史就是一堂教育课,能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0: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