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大战巨人捕鸟蛛
巨翅请蜂后来给营地修电视机,谁知,当天晚上看的《雨林新闻》中的第一句话是:亚马孙河于明日暴发洪水,请水边居民马上转移!
昨天刀哥去捉箭毒蛙,被箭毒蛙追得到处跑,还好绿光及时来帮忙。但绿光的右前腿被箭毒蛙打伤了,眼看快烂了。蚊蝎蛉医生说,昆虫断一条腿无伤大雅,但要治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昆虫的行动能力肯定会受到限制。现在,亚马孙河要暴发洪水,“三虫旅行团”必须转移营地。义气的刀哥安慰绿光:“放心,你是团长,又是我的救命恩人。”绿光从容一笑,说:“我不会拖累你们俩的。现在,我的左中腿还剩三分之二,问题也不大。我们赶快整理行李吧!”
次日凌晨3点,绿光拖着他的烂腿带着他的队友小心翼翼地离开了河边的乱石堆。此时,大地仍然还在沉睡中。
到下午2点,他们离开河边已经11个小时,终于找到了一个平整的树桩。绿光在这里支起帐篷,安营扎寨。
“啊!”突然,巨翅听见刀哥的惨叫。原来,他落入了一个蛇洞大的洞穴中,并被一根丝粘住了。洞底,一只12厘米长的巨人捕鸟蛛正对着刀哥虎视眈眈。刀哥的个头并不小,有六七厘米长,而且他的前肢又尖又长。平常情况下,他与最大的蜘蛛——巨人捕鸟蛛可以说是势均力敌,能打个平手。可是,现在有蛛丝粘住了他的脚,捕鸟蛛明显占了上风。
“起飞吧!你顶多断半条腿。”巨翅提醒刀哥。可是昆虫飞行需要热量,刀哥走了大半天,已用光了热量.根本无法起飞。
紧急关头,绿光想出了主意:“巨翅,你快去有阳光的地方晒一会儿太阳,存储一下热量,准备飞到洞底去营救刀哥,我趁你存储热量的时间里,先去找根藤绳放下去试试能不能救刀哥。”
绿光将藤绳放了下去,刀哥还没抓住,就被捕鸟蛛抢了先,一口咬断了它。绿光急得焦头烂额,却无计可施。这时,晒完太阳的巨翅来了。“不管了,我有把握在热量用光前救出刀哥。”巨翅一头飞下了这个洞口。捕鸟蛛当然也不是好惹的,看到巨翅飞来立即进行阻拦。巨翅喷射化学毒液,捕鸟蛛在丝上左躲右闪,一一化解。化学毒液量不多,巨翅怕用得太快,就停止喷射,决定硬抢。可是,巨翅一下去。捕鸟蛛就扑倒了他,迅速给他打了一支“麻药”,并恶毒地打算挖了巨翅的毒液库。
眼看巨翅也被困洞底,绿光跳了下去。绿光的体型仅仅是捕鸟蛛的四分之一,可他凭着一身坚硬的盔甲,躲过了捕鸟蛛一次次的进攻。十几个回合后,勇敢的绿光竟然斩获了五只蛛眼、一根毒牙、两条蛛腿。打残了捕鸟蛛,绿光成功地将巨翅托上了树桩。
等到他再跳入洞内准备营救刀哥的时候,意外的一幕发生了。生命力超强的捕鸟蛛突然冲向了刀哥,要与绿光他们决一死战。但是绿光也算是勇敢的虫子了,他沉着冷静地先咬断了蛛丝,使刀哥重获自由,得以参与这场战斗。这时,捕鸟蛛已是火冒三丈,吐出蛛丝粘住了绿光的右中腿。被牵绊的绿光一心想挣脱,但想摆脱蛛丝最好的办法就是咬断自己的腿,但已经伤了半条左中腿和一条右前腿,再断一条腿,那以后就别想走路了,可能还会暴尸荒野。然而,横竖都是一死,不如就跟捕鸟蛛拼了。反正我死也不让她活!绿光心想。
就在绿光打算实施自己的断腿计划时,洞底的刀哥和洞外的巨翅抢先行动了。他们同时相向去撞击捕鸟蛛,可是捕鸟蛛一躲闪,刀哥和巨翅撞在了一起,而绿光被弹了出去。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如果捕鸟蛛认输了也就没有下文了。偏偏捕鸟蛛有着强烈的报复心理。可是已损失五只蛛眼的她,眼神不好,使绿光和刀哥逃了出去,只把巨翅当成绿光粘在了洞壁上。就在他们不知如何反抗捕鸟蛛的时候,捕鸟蛛已迅速地编织了一张大网封住了洞口。
然而,捕鸟蛛不知道上面又冒出了一个黑影。
P14-17
从阅读到写作
孩子能坚持写作,作为母亲还是挺开心的。当他说他要写小说的时候,我浅浅地回应他好,便没有再去干涉。等到他写完3本作文本的时候,我有点意外了,看了他写的故事,竟然还真有模有样,于是鼓励他继续。他手写我打字,因为我琐事多,打字的速度没有跟上他写的速度,等到他写完六本作文本后,我过了好长的时间才帮他打好.一看统计字数.挺惊讶的,竟然有3万多字。我从文学少年到文学青年再到文学中年,喜欢写点小文章,却还从未有一篇达过3万字的高度,而我的孩子,不到11岁的年纪就做到了。
世间最美好的事莫过于,你找到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源头。比如找到爱的人并与之执手到老,比如有一个孩子并与他一起快乐地阅读,一起·陕乐地写作。
在我的生命里,孩子的到来不算早。而立之年意味着自我的成熟,比起年轻时的轻狂,我开始懂得生命的意义以及对生命的责任。在孩子眼中的光芒之下,我的眼神里竟然多了一份慈祥。看着这个小生命一点点长大,我的欢喜却不止一点点。一天中最安宁的时光就是翻一本书.在他旁边念着,温柔的目光不时瞥到他的小脸蛋上,如果正好母子的目光能对上,便会有心灵的交流。
孩子在长大,学会认字,亲子阅读就不再是我念给他听,而是一盏灯下,我与他各捧一本书,偶尔抬头目光相遇也会有一些交流的片刻。成长路上遇到挫折,我和他都会焦虑,只有每天的阅读时光里,我们才会安宁下来。男孩子受到父亲的影响。喜欢动物、喜欢昆虫,父子的交流有了共同的话题。慢慢地,对知识的欲求越来越强烈,自然科学类的书就逐渐进入到我家。世上的知识都是相通的,接触自然后就会去了解地理,接着就是历史和文学,孩子的世界因为阅读而越来越大。
孩子在长大,学会写字,开始写作。他在家完成的每一篇作文,我总是第一个读者。读完后,我会告诉他我的读后感受,哪些地方我明白了,哪些地方我看不懂,哪些地方词句优美,哪些地方我有共鸣。无论我说什么,他都很高兴。他喜欢我与他有这样的交流。我了解这种情绪,因为每一个写作的人都希望有人读他的文字,希望有人与他分享感受。这样的交流多了,写作就成了一件喻快的事。有时我们一起外出,回来我和他写同题作文,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事情,看到和想到的未必一样,孩子有他的童真,而我因为阅历会多一些思考,各有千秋,各有体会。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麸同汲取生命的力量和精彩。
我很高兴孩子找到了能让自己快乐的源头。他在阅读和写作的时候是真的快乐的,他以自己的所知去想象世界,对自己的未知充满了强烈的探索的欲望。
马骏
2016年12月
经不住马姐的盛邀,我终于决定“以少卖少”一回,赶在《绿光亚马孙历险记》问世前写下一点文字,作为前餐或者预报,向青少年朋友们友情推荐朱起同学和他正在不断生长、拔节、开花的文字。
马姐也许自己都在惊喜,原来爱好文学是可以遗传的。朱起喜欢阅读,喜欢写作,因此,他的文笔已超越同龄人的视野,渐有《博物》杂志的风格,同时他未落纸上的思想亦显出一种自然张力。这一切都在说明这个孩子有何其宝贵的天赋和潜能,假以经过专门之训练,遇见一两位对路的导师,未来一定会形成自己的面貌。所以,作为母亲,马姐很愿意给朱起一个当季的礼物——一本由朱起平日的若干习作和练笔结集而成的《绿光亚马孙历险记》。
“姐姐,我在路边看见一大簇小黄花,很美的.比外公种的小黄花还漂亮呢。”马姐是我的学姐,当我读到她当年收录在《家住吴越山水间》里的文章,已是多年以后,这篇《放风筝》大约是她早期的作品。为什么我要从记忆中举小黄花的例子呢?因为小黄花在江南的春天司空见惯,家门前就有,许多人包括我管它叫迎春花。可是朱起不同,他觉得小黄花有好多种,未必都叫迎春花。于是,他通过查书,通过对花朵、叶片、茎的比对,断定自家门前的小黄花是迎春花,而舅舅家门前的却叫金钟花。坦诚地说,他是算认真的。因而读他的小说和小品文,我总感觉不似橘子原汁.而似乎有铁皮石斛汁的味道。尽管他的这一系列文章篇幅不长、题材较散,但言之有物,行文流畅,充满想象力,关键无模仿痕迹,兴趣所致,自成一路。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值得格外赞许。
正式与朱起打交道,是在我带队的“走读德清”活动中。他书中的《走读“民国小镇”》就写于此时,他对民国有些概念,但坐在蚕室听国学课却是第一次,从诵读传统经典到联系实验学校的校训“学做人”,真正做到了温故而知新。还有一次发生在乾元大家山俞平伯像前,一群同学,就他跑来问我:“俞平伯1919年毕业于北大,不知道五四运动的时候,他有没有参加?”他算是问对了人,我脑中在想,平伯先生少年时一定也如朱起这般饱读书、求甚解,乃有后来五四中的英姿勃发、人中翘楚。德清是有文学土壤的,何况又有优质基因,据我所知,朱起是实验学校第一位出书者,也是德清迄今最小的一位出书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用自觉、实绩和志向刷新了故乡文学史的记录:又一个文学少年,阳光炫目地向我们走来。
上大学以来,我一直坚持写作,贴近地面,逃脱藩篱,逐渐得到肯定,乘势出了两本书。这就意味着成功了吗?现在谈什么都为之尚早。回顾来路,比之于朱起,我汗颜于自己在他这个年纪毫无追求、尚未启蒙,欣羡于他出道之早、用心之专、积累之富,俨然后来者居上了。加之我是一个开窍很晚的人,阅读量也不是太多,与求说我有几部作品,毋宁说我和朱起还都在做练习生。
写作之路异常艰辛,能破蛹化蝶者毕竟是少数。眼下,我最想对朱起说的是,就这样,从汝所好,不忘初心,新变形记就在路上。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第三批新荷人才朱炜
2017年3月31日于莫干山麓
《绿光亚马孙历险记》是朱起的个人作品集,辑一讲述了中国浙江的昆虫标本复活,其中的步甲绿光和枯叶螳刀哥、美洲大蠊巨翅误入机场跟着游客到了亚马孙雨林。在异国他乡,三只英勇的昆虫与当地的昆虫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抗争,最终回到祖国。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孩童的天真,诠释了真善美最终战胜假恶丑的道理,而诙谐的语言更为故事增添了不少的趣味。辑二收录了朱起的一些习作,均为日常生活的有趣记录,作品文笔质朴,感情真挚,读来情趣盎然。
《绿光亚马孙历险记》是朱起的个人作品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了《绿光亚马孙历险记》作品,这部小说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诠释了真善美最终战胜假恶丑的道理。第二部分则收录了朱起有趣的日常生活记录,这些作品文笔质朴,感情真挚,读来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