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创研部认为,优良的文学选本对创作的示范、引导、推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读者的潜移默化作用也是十分突出的。除了示范、引导价值,它还具有文学史价值、资料文献价值、培育新人的价值等等。作者不会忘记许多著名选本对文学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作者也希望这套选本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2016年中国随笔精选》收录了本年度的优秀随笔作品。
| 书名 | 2016年中国随笔精选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作协创研部认为,优良的文学选本对创作的示范、引导、推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读者的潜移默化作用也是十分突出的。除了示范、引导价值,它还具有文学史价值、资料文献价值、培育新人的价值等等。作者不会忘记许多著名选本对文学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作者也希望这套选本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2016年中国随笔精选》收录了本年度的优秀随笔作品。 内容推荐 这套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每年一套,准备长期坚持下去。 中国作协创研部的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作者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2016年中国随笔精选》是该套书之一,收入了《贺兰山麓的仓央嘉措》《人在草木间》《在遂宁,谈谈陈子昂,谈谈观音——在遂宁市船山区“莲香成渝”全民阅读活动上的讲演》等文章。 目录 人物影像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我眼中的杨绛先生 贺兰山麓的仓央嘉措 忆陈忠实,一位用血写作的作家 我去地坛,只为能与他相遇 一次“闪访”引发的舆论风暴 凌云行思 杨沫,渐远渐近 我的父亲节、母亲节 你的世界是一把漏雨的伞 虚幻的鱼骨 生命情思 我们的家园 飞去来的滋味儿 谈读书(外一篇) 我的“天资” 一个人的方式 浦口火车站 来自陌生人的美意 纸上的岛屿 云物如故乡 人在草木间 白牡丹令 谁截新篁听泉鸣 如何从火灾现场逃生 马拉松双城记 一颗牙齿的疼痛 文化点击 在遂宁,谈谈陈子昂,谈谈观音——在遂宁市船山区“莲香成渝”全民阅读活动上的讲演 晋双城 老话中的智慧 节气是一个一个的美学格子 书海漫步 鹦鹉 读书笔记三题 砚边信手(二) 行走天下 在恒河岸边的“大台阶”上 灰绿 守住秘密的舞蹈 李庄掠影 住在香港岛 杭州的柔和与坚硬 试读章节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 ——我眼中的杨绛先生 铁凝 五月二十七日晨,在协和医院送别杨绛先生。先生容颜安详、平和,一条蓝白小花相间的长款丝巾熨帖地交叠于颈下,漾出清新的暖意,让人觉得她确已远行,是回家了,从“客栈”返回她心窝儿里的家。 二○一四年夏末秋初,《杨绛全集》九卷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二百六十八万字,涵盖散文、小说、戏剧、文论、译著等诸多领域,创作历程跨越八十余年。其时,杨绛先生刚刚安静地度过一百零三岁生日。 这套让人欣喜的《杨绛全集》,大气,典雅,厚重,严谨,是热爱杨绛的出版人对先生生日最庄重的祝福,也是跨东西两种文明之上的杨绛先生,以百余岁之不倦的创造力和智慧心,献给读者的宝贵礼物。现在是二○一六年的七月,我把《杨绛全集》再次摆放案头开始慢读,我愿意用这样的方式纪念这样一位前辈。这阅读是有声的,纸上的句子传出杨绛先生的声音,慢且清晰,和杨绛先生近十年的交往不断浮上眼前。 一 作为敬且爱她的读者之一,近些年我有机会十余次拜访杨绛先生,收获的是灵性与精神上的奢侈。而杨绛先生不曾拒我,一边印证了我持续的不懂事,一边体现着先生对晚辈后生的无私体恤。后读杨绛先生在其生平与创作大事记中写下“初识铁凝,颇相投”,略安。 二○○七年一月二十九日晚,是我第一次和杨绛先生见面。在三里河南沙沟先生家中,保姆开门后,杨绛亲自迎至客厅门口。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薄羽绒背心,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她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洁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她一身的新鲜气,笑着看着我。我有点拿不准地说: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杨绛先生?杨绛奶奶?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生略带顽皮地答曰:“何不就叫杨绛姐姐?” 我自然不敢,但那份放松的欢悦已在心中,我和杨绛先生一同笑起来,“笑得很乐”——这是杨绛先生在散文里喜欢用的一个句子。 那一晚,杨绛先生的朴素客厅给我留下难忘印象。未经装修的水泥地面,四白落地的墙壁,靠窗一张宽大的旧书桌,桌上堆满了文稿、信函、辞典。沿墙两只罩着米色卡其布套的旧沙发,通常客人会被让在这沙发上,杨绛则坐上旁边一只更旧的软椅。我仰头看看天花板,在靠近日光灯的地方有几枚手印很是醒目。杨绛先生告诉我,那是她的手印。七十多岁时她还经常将两只凳子摞在一起,然后演杂技似的蹬到上面换灯管。那些手印就是换灯管时手扶天花板留下的。杨绛说,她是家里的修理工,并不像从前有些人认为的,是“涂脂抹粉的人”,“至今我连陪嫁都没有呢。”杨绛先生笑谈。后来我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描述过那几枚黑手印,杨绛先生读了那篇文章说:“铁凝,你只有一个地方讲得不对,那不是黑手印,是白手印。”我赶紧仰头再看,果然是白手印啊。岁月已为天花板蒙上一层薄灰,手印嵌上去便成白的了。而我却想当然地认定人在劳动时留下的手印必是黑的,尽管在那晚,我明明仰望过客厅的天花板。 我喜欢听杨绛先生说话,思路清晰,语气沉稳。虽然形容自己“坐在人生的边上”,但情感和视野从未离开现实。她读《美国国家地理》,也看电视剧《还珠格格》,知道前两年走俏日本的熊人玩偶“蒙奇奇”,还会告诉我保姆小吴从河南老家带给她的五谷杂粮,这些新鲜粮食,保证着杨绛饮食的健康。跟随钱家近二十年的小吴,悉心照料杨绛先生如家人,来自乡村的这位健康、勤勉的中年女性,家里有人在小企业就职,有人在南方打工,亦有人在大学读书,常有各种社会情状自然而然传递到杨绛这里。我跟杨绛先生开玩笑说,您才是接“地气”呢,这地气就来自小吴。杨绛先生指着小吴说:“在她面前我很乖。”小吴则说:“奶奶(小吴对杨绛先生的称呼)有时候也不乖,读书经常超时,我说也不听。”除了有时读书超时,杨绛先生起居十分规律,无论寒暑,清晨起床后必先做一套钱钟书先生所教的“八段锦”,直至春天生病前,弯腰双手可轻松触地。我想起杨绛告诉我钱先生教她八段锦时的语气,极轻柔,好像钱先生就站在身后,督促她每日清晨的健身。那更是一种从未间断的想念,是爱的宗教。杨绛晚年的不幸际遇,丧女之痛和丧夫之痛,在《我们仨》里,有隐忍而克制的叙述,偶尔一个情感浓烈的句子跳出,无不令人深感钝痛。她写看到爱女将不久于人世时的心情:“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送别阿圆时,“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摧垮杨绛,她还要“打扫现场”,从“我们仨”的失散到最后相聚,杨绛先生独自一人又明澄勇敢、神清气定地走过近二十年。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也是一个爱的奇迹。 我还好奇过杨绛先生为什么总戴着一块圆形大表盘的手表,显然这不是装饰。我猜测,那是她多年的习惯吧,让时间离自己近一些,或说把时间带在身边,随时提醒自己一天里要做的事。在《我们仨》中杨绛写下这样的话:“在旧社会我们是卖掉生命求生存,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如今在家中戴着手表的百岁杨绛,让我看到了虽从容却严谨的学者风范。而小吴告诉我的,杨绛先生虽由她照顾,但至今更衣、沐浴均是独自完成,又让我感慨:杨绛先生的生命是这样清爽而有尊严。 二 有时候我怕杨绛先生戴助听器时间长了不舒服,也会和先生“笔谈”。我从茶几上拿过巴掌大的小本子,把要说的话写在上面。这样的小本子是杨绛用订书器订成,用的是写过字的纸,为节约,反面再用。我在这简陋的小本子上写字,想着,当钱钟书、杨绛把一生积攒的版税千万余元捐给清华大学的学子们,是那样地毫不吝啬。我还想到作为文学大家、翻译大家的杨绛先生,当怎样地珍惜生命时光,靠了怎样超乎常人的毅力,才有了如此丰厚的著述。为翻译《堂吉诃德》,她四十七岁开始自学西班牙语,伴随着各种运动,七十二万字,用去整整二十年。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五日,杨绛参加了邓小平为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王后举行的国宴,邓小平将《堂吉诃德》中译本作为国礼赠送给贵宾,并把译者杨绛介绍给国王和王后。杨绛先生说,那天她无意中还听到两位西班牙女宾对她的小声议论,她们说“她穿得像个女工”。“她们可能觉得我听不见吧,我呢,听见了。其实那天我是穿了一套整齐的蓝毛料衣服的。”杨绛说。 P3-5 序言 每个年度,文坛上都有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体裁的新作涌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它们之中不乏熠熠生辉的精品,然而,时间的波涛不息,倘若不能及时筛选,并通过书籍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这些作品是很容易被新的创作所覆盖和湮没的。观诸现今的出版界,除了长篇小说热之外,专题性的、流派性的选本倒也不少,但这种年度性的关于某一文体的庄重的选本,则甚为罕见。也许这与它的市场效益不太丰厚有关。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于繁荣和发展文学事业的目的,不计经济上一时之得失,与我部合作,由我部负责编选,由他们负责出版,向社会、向广大读者隆重推出这一套选本,此举实属难能可贵。 这套丛书中的中篇小说卷、短篇小说卷、报告文学卷、散文卷、诗歌卷和随笔卷六种由我们编选。 我们的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我们认为,优良的文学选本对创作的示范、引导、推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读者的潜移默化作用也是十分突出的。除了示范、引导价值,它还具有文学史价值、资料文献价值、培育新人的价值等等。我们不会忘记许多著名选本对文学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我们也希望这套选本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这套书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编选,雷达同志总负责,具体的分工是: 中篇小说卷由牛玉秋同志负责; 短篇小说卷由胡平同志负责; 报告文学卷由李朝全同志负责; 散文卷由韩小蕙同志负责; 诗歌卷由霍俊明同志负责; 随笔卷由纳杨同志负责。 中国作协创研部 后记 小启 本套《2016年选系列丛书》,收录了本年度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在编选过程中,我们及各选本主编已尽力与大多数作者取得了联系,没有联系上的作者见此小启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奉上薄酬并样书。 联系人:钱梦洁 电话:027—87679027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