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的飞絮》这本散文集编选了著名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徐鲁近些年来创作的,富有当代生活气息和成长励志主题的许多名篇新作,包括《春天的楠竹林》、《细雨中的沙湾镇》、《村路带我回家》、《年年秋风吹起时》、《写给女儿的一封信》、《雨夜来访的少女》、《一朵花能不能不开放》等近50篇。
| 书名 | 芦花的飞絮/徐鲁作品系列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徐鲁 |
| 出版社 | 安徽少儿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芦花的飞絮》这本散文集编选了著名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徐鲁近些年来创作的,富有当代生活气息和成长励志主题的许多名篇新作,包括《春天的楠竹林》、《细雨中的沙湾镇》、《村路带我回家》、《年年秋风吹起时》、《写给女儿的一封信》、《雨夜来访的少女》、《一朵花能不能不开放》等近50篇。 内容推荐 《芦花的飞絮》这本散文集选编了著名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徐鲁近些年来创作的富有当代生活气息、以成长励志为主题的许多名篇佳作,包含了少年回忆、感恩亲情、热爱自然、校园书香等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题材。纯真而清新的故事,典雅而婉约的风格,显示了一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温润的人文情怀和他所孜孜追求的母语之美。作家的文笔明净柔和,浓浓的书香、淡淡的诗意,给读者带来童心的浸润,也带来了阳光、希望和真、善、美的启示。 目录 新版自序 布谷声声里 春天的楠竹林 江南可采莲 采莲南塘秋 小宝的泼水节 编钟小队 采茶鹧鸪天 细雨中的沙湾镇 布谷声声里 小书店之歌 红枫叶咖啡馆 村路带我回家 刺猬灯 村路带我回家 故乡的山泉 一瓣心香 游戏里的小童年 怀念小时候的游戏 飞翔的蝉声 啊,很久很久以前 打年货 新年絮语 只有一次生命 年年秋风吹起时 只有一次生命 月光小巷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 写给南京的小朋友们 雨夜来访的少女 教师节小札 诗人和少女 一棵珍贵的红枫树 沧桑的碎片 早春的草叶 怀念书声琅琅的时光 伊萨河畔的书香 相信童话 永恒的追梦少女 播下热爱母语的种子 走遍天下书为侣 怀念书声琅琅的时光 科学是美丽的 永不褪色的“小经典” 为什么要学《弟子规》 阿公的红龟店 永远的小布头 思想猫的故事 一朵花能不能不开放 少年有梦且缤纷 试读章节 春天的楠竹林 江南三月,细密的雨声中传递着温煦的杏花消息。这时候,应和着天边隐隐滚过的隆隆雷声,青青的楠竹林里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爆笋时节。 竹林爆笋,那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生命景象!经过了一个漫长冬天的默默积蓄,泥土下的幼笋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破土而出的力量。伴随着淅沥的春雨,迎着和煦的南风,应和着隆隆的春雷的呼唤,一株株粗壮的幼笋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了一股伟力,奋力拱开了在泥土和腐叶的覆盖下纠结交错的竹鞭,甚至哗的一声就顶开了压在地面上的巨大顽石。像鸡雏顶破蛋壳,像幼蝉冲破蝉蜕,那一株株幼笋是一种静谧的、绿色的生命力的爆发。它们从厚积的枯叶和泥土下脱颖而出,在一瞬间,似乎只有一个念头、一个目标:冲破束缚自己的箬壳,展开翅羽状的枝叶,向上,向上,再向上!——哦,这似乎已经不是在生长,分明更像是在飞翔。 张爱玲曾这样描述茶花:“它不问青红皂白,没有任何预兆,在猝不及防间,整朵整朵任性地鲁莽地不负责任地骨碌碌地就滚了下来,真让人心惊肉跳。”她写的是茶花的凋谢。而我想说的是,在春天的楠竹林里看爆笋,同样也让人觉得惊心动魄、蔚为壮观。 在八百里洞庭湖边,我见过竹竿上有着紫褐色斑点的斑竹,即传说中的“湘妃竹”。也许是因为传说故事本身的悲情,我觉得这种竹子缺少一种清新和挺拔的朝气。在四川广安乡村,在云遮雾罩的川西坝子一带的农家院落里,我见过一丛丛的慈竹。慈竹虽美,竹竿却过于纤细,只适宜栽植在窗前宅后,装点庭园居所。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兄弟村寨里,我见过美丽的凤尾竹,又叫观音竹。但凤尾竹只喜欢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不耐强盛的阳光和风雪严寒,而且株丛密集、竹竿矮小,也只适宜充当低矮的绿篱。在赣南井冈山地区,我也见过满山满岭的毛竹,即老作家袁鹰散文里写到的翠竹。然而,众多品种的竹子里,最让我难忘的,还要数遍布鄂南大地的楠竹。 是的,在竹子的高大、茁壮和挺拔的风采上,也许只有赣南的毛竹能与鄂南的楠竹相媲美。 每年的清明和谷雨时节,是楠竹林里幼株茁壮、老竹吐翠的季节。这时候,走进生机勃发、绿意荡漾的楠竹林,抚摸着青青的、粗壮的竹竿上的新鲜粉霜,仰望着直指青天、高人云端的萧萧竹梢,你才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吞吐大荒,睥睨寒岁”,什么叫“不折不从,坚贞魁伟”,什么叫“天地与立,剑叶葳蕤”,什么叫“骨节凌云,寸心春晖”。 20世纪70年代,诗人郭小川在鄂南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楠竹歌》。诗人喜爱楠竹,把楠竹比作南方的秀丽少女,赋予了她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风采:“她的忠贞本性,世世代代不变易:一身光洁,不教尘土染青枝;一派清香,不许歪风留邪气。她永远保持的是——蓬勃朝气!风来雨来,满身飒爽英姿;霜下雪下,照样活跃不息……”诗人对楠竹的自然生命力也了然于胸:“一株幼笋出生,半月升高十尺;一月长成大竹,几年就是战士。”这既是抒情,也是写实。楠竹的生长力正是这么旺盛、这么迅猛。 如果拿一株楠竹与一棵树木相比,要长到同样的高度,树木需要60年的话,楠竹却只需要60天。因此,在中国南方的大地上,青青的楠竹林随处可见。它们不仅是广袤大地上的青葱植被和自然物产,也是大地母亲赐予江南山乡的丰厚的经济资源。P3-5 序言 新版自序 这本散文集编就之时,正是全国文艺座谈会召开的日子。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像吹过祖国大江南北的金色秋风,温煦而浩荡,让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顿感一种秋空爽朗的清明气息,看到了美好的文学艺术所应该拥有的,像秋天的大地一样高远、宽广的前景。 习总书记强调说,文学艺术创作是铸造人类灵魂的工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文学艺术是“美”的事业,一切美好的作品,都能给人们的灵魂带来“洗礼”,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因此,作家、艺术家们应该到广阔的天地间、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习总书记还举出了大量他所热爱的苏俄文学作品为例,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善美的和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学。例如,他喜欢普希金的爱情诗和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喜欢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他通过仔细的阅读,真切地感受到了普希金写得美,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得深,托尔斯泰写得广,肖洛霍夫则把大时代的变革、人性的复杂写得非常深刻。 我体会到,习总书记是在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具体例子,启发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应该志存高远,努力去写得更美一些、更深一些、更广一些。不然,我们就会永远处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尴尬状态。 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尤其使我激动和自豪的是,习总书记在和与会的文艺家们交谈的时候,真诚地对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儿童文学很重要。”是的,儿童文学很重要!我感到,习总书记这是站在祖国、民族和人类的明天与未来的高度上来看待儿童文学的价值和意义的。这也使我联想到不久前我去瑞典访问时所获得的一个强烈的感受:瑞典文化委员会的一位朋友告诉我,瑞典政府十分重视儿童文学,乃至一切与儿童成长有关的文化项目。政府每年用于扶持文学项目的津贴,总会对两个方面的申请予以“优先考虑”,摆在第一优先位置的就是关于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和文化权利的项目;其次是关于国家各个地区整体文化发展,尤其是有利于边缘和落后地区文化平衡发展的项目。 我想,习总书记这一句“儿童文学很重要”,也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文学艺术界的重视。我们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总是把儿童文学视为“小儿科”的偏见。其实,稍微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明白,“小儿科”的地位一点也不比其他各科低、弱。在任何一家医院里,“小儿科”往往会受到更加充分的重视,因为,它是直接关乎我们的孩子安全、健康地成长的大事情。儿童文学也是如此,它是直接关乎孩子们心灵、精神成长的大事情,是直接关乎我们的明天与未来的大事情。既明于此,能不察之,敢不慎乎?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还特别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我体会到,总书记这是在要求我们,自觉地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创作出首先能经得起一代代读者的评价、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然后又能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好作品。 在儿童文学界,毋庸讳言,一些作家和作品也难脱当市场的奴隶和沾染了铜臭气的诟病。这是创作与出版越来越商业化、市场化的结果。但是,作为作家,必须为自己设置最鲜明、最敏感的“道德底线”。作家不应该一味去迎合、俯就市场趣味和商业欲望,更不应该被市场和出版商“绑架”而去,变成拉低和弱化儿童文学品质的“合谋者”。真正的作家永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引领、提升市场和社会趣味、大众阅读水准的使命。儿童文学作家更是担负着引领和滋育未成年人的心灵的圣洁使命。甚至可以说,儿童文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既是“天使”,又是“圣母”。儿童文学从它诞生之初,就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这是因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最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无论是对儿童的心灵成长、文学审美,还是对儿童生活趣味的感染、滋润和引导,它都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因此,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人,应该比一般的作家更富有慈爱之心和善良之心,更富有神圣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瞄准星星,总比瞄准树梢要打得高远一些。”作家们要有自律意识,要让自己写得慢一些,写得少一点,写得再精致一些,这样或许可为提升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水准和品质带来一点空间与可能。 苏俄儿童文学界曾有一段名言:“有朝一日,后代的人们会恍然大悟:世界上曾有这样一些人,‘狡猾’地把自己称为‘儿童文学作家’。表面上看,他们是在写些东西给孩子们看,其实他们是在悄悄地训练一支坚不可摧的‘红色近卫军’哪!”我想,这应该也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们的理想和使命。 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静下心来,精益求精地创作出更多有风骨、有道德、有温度、有美感的优秀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这正是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带给我的最深切、最美好的感受。 徐鲁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