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后一个匈奴(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高建群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曽引起金庸极大兴趣的奇书,以说书人的口吻,讲述中国式的人生道路,与《废都》《白鹿原》并称“陕军东征”的“三驾马车”。

由高建群著的《最后一个匈奴(精)》以现实主义的风格、宏大的历史视角,讲述了一个陕北家族的传奇故事。在这片黄土高原上,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刚勇血性、正直不阿、反抗强权、执着进取,得到最强烈的释放。

内容推荐

匈奴,一个崇拜狼的草原游牧民族,它的金戈铁马曾深深地震撼了欧亚大陆,却在最辉煌的时候突然消失……《最后一个匈奴》是著名作家高建群的代表作,是一部高原史诗,再现了陕北这块匈奴曾留下深深足迹的特殊地域的世纪史,谱写了三个家族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传奇。上千年之后,匈奴民族的血脉在黄土高原上仍然延续,以他们的“胡羯之血”为中华文明注入力量。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们执着进取、改变自身的命运。这片黄土高原上,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刚勇血性、正直不阿、反抗强权,得到最强烈的释放。本书自出版以来行销超过100万册,作者因此与贾平凹、陈忠实并称为“陕军东征的三驾马车”。

目录

楔子

上卷

下卷

尾声

后记

修订版后记

试读章节

第二节冒顿大帝的英雄业绩

头曼单于死后。冒顿杀了钦定的继承人弟弟胡月,成为匈奴大单于。那个或真或假的独耳黑狼传说,令冒顿着迷,他在他的令旗上画了匹独耳黑狼,作为令旗。这就是所谓的猎猎狼旗。狼旗所指,冒顿迅速地统一了匈奴各部落,接着又一统西域一十六国。期间,冒顿先是在山西雁北地区,将汉高祖刘邦的三十万大军包围。刘邦全军覆没,只带几百人逃到白登山上。是夜,刘邦买通了单于的妻子,才得以穿上士兵的衣服,从重重包围中逃脱。这就是中国史书上的汉高祖白登山之围。冒顿大帝又挥着他的猎猎狼旗,将大月氏王的头颅割下,镶上金银,挂在马鞍上充当他的酒具。冒顿还给汉文帝上书说,西域一十六国已尽在匈奴人的铁骑胡尘下,要求分疆而治。这就是著名的《冒顿文书入正是因为这个《冒顿文书》,才令汉王室知道了西域尚有那么辽阔的地域,并令汉中人张骞去探个究竟的。狂妄的冒顿大帝还有一句著名的话,那就是:我匈奴人的牛羊吃草到哪里,哪里就是匈奴人的疆界。公元前一百七十四年冬天,冒顿死,据传说葬于天鹅湖中。下葬时成千上万只白天鹅遮蔽湖面,久久不散。

第三节呼韩邪单干郅支单于

公元前四十五年左右的时候,匈奴人分裂为两个大的部落。一个部落以今天的包头(当时叫九原郡)为中心,史称南匈奴,匈奴王是呼韩邪。另一个部落当在今天外蒙古的鄂尔浑河流域一带,史称北匈奴或西匈奴,匈奴王是郅支。两个单于都想统一匈奴草原,这样便每有战事发生。呼韩邪大约是一个有心计的人,他曾两次前往长安城求亲。这样,他便迎得了后宫美人王昭君出塞。

第四节一个女人改变了匈奴人的历史

昭君美人这一天正在后宫闷坐,听得未央宫外马蹄囀囀胡笳声声,于是惨然一笑说:“迎接我的人来了。”于是起身走出门外,主动请缨,要求下嫁匈奴。昭君是一位绝色的江南女子,倾国倾城,人宫已经很久了,却还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宠幸,是个处女。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后宫中的美人实在是太多,汉元帝让宫廷画师毛延寿,将她们画成画像,供他每晚选择歇息处。王昭君自恃美貌,不愿贿赂画师,因此毛延寿将她画成了一个丑女。听说这个叫王嫱的丑妇愿意下嫁匈奴,也算资源利用,汉元帝也就是送呼韩邪单于一个人情,于是他给昭君封了一个名分,让她远去。待面见了昭君,汉元帝见竟是这样一个绝色美人,有些悔意,但是话既然已经出口,也就不好更改了。待迎亲的车马一走,元帝问清缘由,便将画师毛延寿杀了。

昭君从子午岭山脊的秦直道,横穿陕北高原,渡黄河,抵九原郡。先嫁呼韩邪单于,呼死后,再嫁他的继位者,接着,又嫁他的继位者的继位者。这就是昭君三嫁的故事。  昭君出塞,这样,南匈奴从理论上讲便成为汉王朝的附属国。汉王朝将郡治设在了九原。失势的北匈奴割袂断义,逐渐远离定居文明的地区,开始他们悲壮的迁徙。

第五节南匈奴的内附和北匈奴的迁徙

南匈奴从汉光武帝开始,从长城线外迁入长城线内,开始定居。这叫“内附”。朝廷在山西境内设河东六郡,安置匈奴。

在汉王室与南匈奴夹击下的失败者郅支单于,则率领他的北匈奴部落缓慢地向西方迁徙。这支匈奴在未来的年代里将要出现一位阿提拉大英雄,并在多瑙河畔建立他的匈奴大汉国。

P4-P5

序言

这本书首版时我三十九岁。如今这一次再版,我就要过六十二岁的生日了。唉,二十多年来我在成长、在经历,这本书也在成长、在经历。它刊出了二百多万册,它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它迄今为止还被认为是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尤其是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日北京《最后一个匈奴》座谈会的召开,引发了中国文坛的陕军东征现象。文学史是绕不开这一页的。那是纸质读物的最后辉煌。

我多次说过,作品一经出版,那么它便成为一个独立物,它便有了它自己的命运,或荣或辱,那都是它自己的事情。作为原作者,他这时候唯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站在阳台上,叼着一支烟,带着恶意的微笑,看着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魔鬼,夜半更深,去敲击千家万户的门扉。

这本书最初由作家出版社首版。尊敬的朱珩青女士给我写信说,能写出《遥远的白房子》这样惊世骇俗的中篇的人,如果让他写长篇,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这话给我以巨大的激励。该书给作家社带来了颇为丰厚的收益,这叫我觉得给朱老师有了一个交代。该小说继而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再版,并由《十月》杂志和《长篇小说选刊》刊出。继而,该书又以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的面目,在长江文艺出版社行走了五年。如今它再回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也就是读者朋友们所看到的这个二。一六年新版。

另外,为配合电视剧的播出,陕西人民出版社曾将《最后一个匈奴》《最后的民间》《最后一次远行》以大西北三部曲为名,出过一个版本。再另外,台湾联合报前主编陈晓琳先生,主持我的七部长篇的出版,《最后一个匈奴》也位列其中。

中央电视台改编成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盘龙卧虎高山顶》,播出后颇获好评。我的母亲不识字,我都写了一大堆书了,母亲一个字也没有看过。该电视剧播出时,母亲端着个小凳,坐在电视机前,脸上笑开了花。母亲有心脏病,每年一冬一春,要住一回院,这年春上,光顾看电视剧,连住院的事都忘了。对于一个文人,一个读书人、写书人,这是生活给他最高的褒奖。

央视著名制片人、作家李功达对我说:如果不把高老师《最后一个匈奴》这部中国文学的红色经典,变成一部电视剧,那是我们电视人的羞愧,是中央电视台的失职。他的话叫我感动。而在拍摄过程中,我看到自己作品那些虚构的人物,经过演员的二度创作,变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唯一叫人遗憾的,是名字的改变。播出前,广电总局打来电话说,片名中最好不要出现“匈奴”这个字眼,接电话的我顺便说出一句著名的陕北民歌歌词,“盘龙卧虎高山顶”。现在看来,名字的改变对收视率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谨赘言如上。

后记

第一,迄今回忆这本书的创作过程,我仍然不寒而栗。这本书断断续续地写了十年,后来的统稿又用了一年。这期间,发生过许多的事情,例如手稿丢失,例如父亲去世,例如在统稿的一年中,我掉了十三斤肉、掉了三颗牙齿,等等。而当这本书出版后,又发生过的大喜大悲的事情,更是枚不胜数。那么这里就不说也罢。作品一经出版。它便有了它自己的命运,那么,潇洒地挥手道别,让它自己去经历。

第二,这部作品最初的构思,是在一九七九年四月陕西作协恢复活动后的第一次座谈会上。当时,我与北京知青作家藏若华女士讨论共同写作这本书。后来她匆匆去了香港,于是这书就由我独立完成了。作为纪念和敬意,我在这本书中引用了她早期的作品《最后一支歌》。虽寥寥数千字,足可以令读者见到她当年的才华。一九九三年版《最后一个匈奴》出版后,我曾寄香港请她指正,她回信说:简直是一场梦一样。特此记此,以资纪念。

第三,本书修订中,我将第二十七章的部分文字重写了一遍.以抹掉一切有可能容易引起“对号入座”的痕迹。这里也做说明。

第四,本书修订中,我新写了两章,即《楔子.阿提拉羊皮书》和《尾声.赫连城的婚礼》,这样使作品更为厚重一些,历史感更深厚一些。这个建议是尊敬的景俊海先生提出的。他认为应该更有意识地展现出世界民族大融合这波澜壮阔的一页。

第五,在本修订中我不揣冒昧,画了十几幅插图在里面。我想把自己脑子里那些反复出现的,陪伴了我几十年的人物形象,用画笔展现出来。几十年来,它们一直如魔如幻地盘踞在我的心头。呼唤着要夺路而出。作为我,只是顺应它们的愿望,将它们援笔引出而已。

第六,本修订本的策划编辑张引墨女士,一九九三年的时候,曾在西安省作协大院采访我。这次联系出书时,她拿来我当年签名的书和她与我拍摄的合影。对着书和照片,我在一瞬间百感交集。于我,于她,这十三年来世界上发生了多少事情啊!张女士十三年前还是一个高中生,也是一名少年杂志的特约学生记者,如今,已经在世界游历一圈后,回到北京,成为一名作家和编辑了。

第七,我还想深深地感激我的所有读者们。我永远记得在西安钟楼前签名售书的情景。队伍顶着酷热,排了有一里多长。我觉得,这是对一个写作者的最高的褒奖。

第八,《最后一个匈奴》修订版完成了。那么,让它去经历它的命运吧!我这里是再也不去管它了。我再也不会重新去看这本书了,一个字也不看了。我们这一代人行将老去了,这场宴会将接待下一批饕食者。不过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未来的一些年以后,当后世的人们从尘封的书架上偶尔翻到一本叫《最后一个匈奴》的书时,他们也许会说,千万不敢小觑了那个年代,那个时代还是有一些深度的!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8: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