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丛书》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它们是: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本册为《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南阳唐河卷)》,由张果夫主编,收录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四大类。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读者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 书名 |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南阳唐河卷) |
| 分类 | |
| 作者 |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它们是: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本册为《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南阳唐河卷)》,由张果夫主编,收录神话、传说、故事、笑话四大类。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读者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内容推荐 张果夫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南阳唐河卷)》收录了唐河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三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目录 神话 天狗吃月亮 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 朝霞为什么是红色的 峨眉山的来历 天牛下凡 人的来历 锄钩为啥是弯的 没角捏 大禹导长江 选天帝 玉皇大帝是小偷 老天奶代天行旨 男人的咽喉为啥特别大 传说 人物传说 姜子牙火焚妻尸 孔子借粮 颜渊不贪外财 诸葛亮的天书 死治司马懿 诸葛亮搭船 关羽出世 关公的脸和胡子 桃园三结义 杨家为什么倮赵家 包公审鼓 包公巧断骗亲案 包公降妖 华佗妻子用狗心 孙思邈的传说 李时珍求学 马武扦担破柳州 海瑞巧断偷瓜案 李自成三打水湖流 郑板桥教婿 袁世凯的传说 红苋与洪宪 小蛇和真龙 冯玉祥的传说 石乌龟油灯 石头人 少拜寺 避蛛寺 涧岭店 二仙庙 无事冢 椿树为什么称树王 疙瘩柳 蝼蛄报信 桑树救刘秀 寒号鸟 汉王桥的传说 前刘与后刘鸡叫有先后 麦仁店 占风水 曹文衡作画自勉 火星庙为啥没有土地爷 牌坊底下不长草 劝师 棋盘桥 “小秀才”答对儿 这里祈雨为啥敲犁铧 “中了!” 舞刀受封 讨来的饭不香 狗庙 为民斩子 大牌坊 上楼村的来历 知县帮工 “去手” 小李爷奏本 吞金 百步灭塔洼 “白鹤冲天”和“吞莲败叶” 土地爷托梦 舞剑认皇亲 白云庄的传说 哭桐树 河南的风大 白马过河 大力士的传说 牛铁柱巧治恶衙役 孙毛义打赌 断鸡 一张文约 风物传说 紫玉山的传说 虎山的传说 西大岗 龟井寒泉 印池映月 龙泉 老龙潭 “青龙”归“潭” 泗州塔的传说 唐塔的来历 “唐塔倒了!” “敬德修唐塔”的传说 宋榆的传说 铁旗杆的传说 老鸹庙和肖公爷 华寺的由来 龙泉寺和耙和尚场 泌桥上为啥不落雪 断朝沟的传说 “龙地”埋母 黑狗和狸猫 断朝沟 代店的冢子 包冢的传说 金鸡冢 马武冢和黄瓜会 周勃墓 碗墓 黑龙镇 元宵节的传说 元宵节为啥扎彩灯 二月二的来历 端阳节为啥插艾叶 腊八粥的来历 熬年的传说 打狮子的来历 放风筝的来历 饺子的来历 牌位的来历 烧火纸的传说 白帮红后跟鞋的来历 狗头婴帽的来历 剪刀的尖为啥是秃的 驴蒙眼的来由 “舅舅”称呼的来历 戒指的传说 演戏的手板为啥是三块 动植物传说 乌龟的来历 鹖鸟的来历 萤火虫 小麦结穗为啥是歪的 葱、韭、蒜的传说 含羞草 故事 幻想故事 泥人媒 火神爷的传说 饿狼山 尤九早和胡祷告 狼心狗肺 不见黄河不死心 丑女的奇遇 吐金的石蛙 两个葫芦 高粱树 恶报与善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保险瓶” “天”赐的礼物 死后方知老娘亲 倒喊三句妈 还原泉 城隍庙搬迁 人不能说过天话 张员外选婿 聚宝盆和智慧袋 神画师 龙女赶集 青龙送子 鬼狐精怪故事 阴阳扇 站着的土地爷 打鱼人和水鬼 阿三打阎王 饿死鬼喝饭 颠倒筷,筷颠倒 人心不足蛇吞相 火红的铁碾盘 鸡冢的故事 毛狗的故事 人物故事 斗虎 除妖 卧冰 娶妻 红鲤鱼 蝎子山 聚宝盆 夜明珠 蜜蜂和彩轿 八百老虎闹京城 四大天王 巧送公鸡蛋 智审店主 才压“三江” 吴三桂的两个“哥哥” 卖油状元 吹破天 比说谎 刘根施礼 喝砒霜 两兄弟智斗财主 贪嘴的财主 商人和财主 智谢恩师 动物故事 牛为什么没有上牙 鳖盖为什么有十三块 狗为什么咬猫 好卖弄的青蛙 生活故事 小伙计与活阎王 “花鼓子”智斗老秀才 巧巧嫂 选当家 快嘴女 秀才出谜 老秀才买布 县官和村妇 戒酒 自己挣来的福才是福 郝介甫妙对惊皇上 七岁儿巧戏傲秀才 白举人答对 实心眼秀才吟诗 咏“风” 主考大人批白卷 回家咋见娃他母 好炫耀的财主 四兄弟吟诗 三兄弟作诗分猪 诗人兄弟 三个女婿对诗 三个女婿吟诗 各夸各 四妯娌作诗 羞状元 不打 清和桥 馋秀才吟诗 邢清风和王细雨 十串钱 仁义巷 以德报怨 公平交易 两好搁一好 宰相肚里能撑船 张公九世同居 “宝刀”计 农民和书生 巧治恶闺女 房檐滴水点点照 偷吃粪便的人 一副金镯 没良心 老措头的故事 吃盐 买菜 交友 过河 遗嘱 阴府 丈夫回来了 两封文盲信 一字千金 刘糊涂出游 三尺白布裹驴头 县官用人 爱疑心的人 傻女婿报喜 闭目空想的人 吹破天和喷塌地 俩秀才吊孝 权员外选婿 变戏法 见县官 土财主请客 知府招婿 刘知县骂笑 象牙筷弄穷人家 戴高帽 耳裂齿落 胡言请客 鸡杀人,鱼放火 小和尚与“老虎” 公公儿媳不答话 和尚与佳人 剃头匠的烦恼 笑话 文字之交 “天不管” 换靴 刮地皮县长 不要命 卖鳖人和商主 懒妇 急性子 材料伯 戒烟 留脸 敲盆子 才高折寿 “坏蛋” 富贵嘴 “谁叫你放屁” 年龄之争 骑马人问路 好吃的媳妇 试读章节 天狗吃月亮 讲述:李文玉 女 62岁 农民 不识字 记录:靖秋焕 女 18岁 学生 初中 1985年2月采录于湖阳镇新店村 唐河南部柳州”境内有两座山:紫玉山和唐梓山。相传这两座山是二郎神担山撵月亮时留下的。 那时候天上共有四十九个月亮。因为二郎神触犯了天规,给玉皇大帝压在云南境内的两座大山底下。天狗没主,心里烦躁,每天晚上都要撵吃月亮。眼看天上的月亮越来越少,人们都很着急,看见天狗追吃月亮,他们就要敲击拍子、锅盖、面盆,想惊扰天狗。可是天狗根本不理会。天上只剩下一个月亮的时候,人们又敲击,又喊,闹得很凶,让二郎神听到了.二郎神想:你这个畜生,心里鸣不平,也不能拿老百姓出气呀!一急,担起两座大山向天狗追去。路过唐河柳州地带,因用力过猛,扁担断了,两座山掉在地上。如今紫玉山和唐梓山之间,都伸出一段山脊,据说就是二郎神的断扁担留下的残迹。 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 讲述:王秀杰 女 75岁 农民 识字不多 记录:张果夫 42岁 干部 高中 1985年4月采录于古城乡张庄村 传说,太阳和月亮是姑嫂俩,月亮是妹。有一天,太阳嫂嫂对月亮说:“妹妹,你看咱们都赶在白天出去,天底下亮堂堂的,美归美,但是一到夜里,到处是黑咕隆咚,老百姓在黑暗里摸来摸去,多着急呀!我想跟你商量一下,从今往后,咱们一个人白天出去,一个夜里出去,不论白天黑夜,天底下都是亮的,老百姓办事就方便多了。”月亮一听很高兴,拍手说:“嫂嫂,你想的办法太好了!” 可是,一商量到值班的事,姑嫂二人发生了争执:她们都想赶在白天出去。 后来嫂嫂想出了好办法,她对月亮说:“妹妹,你看天下那些男人,一见女人,就色迷迷的,不眨眼地看。你是一个姑娘,又长得漂亮,一个人大白天出去,他们能不看你吗?”月亮想,嫂嫂的话很有道理。可是她又反转来为嫂嫂担心了:“嫂嫂,你哩?你长得年轻俊俏,不是同样被人看吗?”嫂嫂想了想说:“不怕!我头上有几把簪子,谁要看我,我就扎他的眼。”妹妹一听很有道理,就同意了。 从此,太阳和月亮就轮流在天空出现。人们偷看太阳嫂嫂的时候,嫂嫂就用簪子扎人们的眼睛,人们不论怎样吃力也看不清她的脸。月亮呢,她总是等人脚定了,在天上悄悄出现。 朝霞为什么是红色的 讲述:立边18岁 学生 初中 记录:曲范杰30岁 干部 高中 1985年3月采录于上屯乡下屯村 犁山脚下,有个王家庄,庄上有个小伙子叫王小。王小为人忠厚,也很勇敢,人们都愿意和他在一块手活。 有一天中午,人们在田里千活,天忽然黑了下来,黑得啥也看不见。人们都喊王小,问他这是咋回事,王小也不明白这是咋回事。 第二天中午,在山口,他见到了一个白胡子老汉,看上去很像个仙翁,就施礼问:“老人家,昨天,天为啥突然变黑?”老汉对他说,犁山顶上有个大湖,湖里来了个黑龙,昨天,是他把太阳摘下来,放在湖里玩呢,所以天才变黑。 王小一听,就要上山除龙。老汉拉着他说:“除龙不难,但要一样东西。” “要啥?” “人血!把人血涂在太阳上,恶龙就害怕了。” 王小听了,二话没说,提着剑就朝山上爬。犁山很高,山顶插在云彩里。要翻九十九道岭,要过九十九道沟,才能爬上去。可是王小不怕,没黑没明地爬呀爬,饿了吃野果子,渴了喝山泉水;爬了七七四十九天,到了山顶。他到山顶,天就暗下来,原来恶龙又摘了太阳,正要往湖里放呢。王小大喝一声,一个箭步冲上去。恶龙一愣,王小已经把太阳夺在怀里。恶龙醒过神来了,也拿出了剑,扑过来夺太阳。两个人都不相让,在湖边大战起来。 王小战了一阵,力气不支。眼看恶龙要夺回太阳,他忽然想起白胡子老汉的话,猛地把利剑插入自己的胸膛。立刻,鲜血四溅,恶龙吓得潜入湖底,王小也流尽了鲜血倒下了。这时正是黎明的时候,沾了鲜血的太阳缓缓升上东天,霞光像血一样的红。 峨眉山的来历 讲述:高福云女25岁职工家属高中 记录:张果夫 1985年6月采录于古城乡大张庄村 从前有对小夫妻,脾气不搁”,常为些鸡毛蒜皮的事,闹得鸡飞狗上墙。媳妇脾气更坏,一拌嘴就拿孩子出气。好日子不得好过,眼看一家人就要忽隆”。 这事惊动了王母娘娘。夜里,她等媳妇睡了,把两丸药搁到她床头说:“这两丸药,你两口每人一丸,吃了就会熄火,往后就不生气了。”媳妇醒了一看,床头上真的搁着两丸药。她想:“常听人说,王母娘娘的药,吃一丸,长生不老,吃两丸,仙体升天。”她不管小伙咋弄,把两丸一起吞了。 打那,她就升天了。小伙急得到处找她,找不着。 眨眼,娃长到八岁。他去上学,别的娃们欺负他说:“没娘娃也上学哩!”他回家问他爹:“人家都叫我没娘娃儿,我妈哩?”一问,戳了爹的伤疤。男子汉也忍不住直哭鼻子。 太白金星不忍心看他爷俩受苦,就变成个白胡子老汉下凡,对孩子说:“你想你妈不?” P3-5 序言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 罗杨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后记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南阳·唐河卷》是按照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市“故事全书”编委会的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通过县编委、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编纂成书的。唐河县是个民间文学蕴藏量十分丰富的大县,能将这种原始状态的民间文学遗产抢救出来,编纂出书,很久以来就是全县人民的迫切愿望。本书就是从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发掘出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建国以来,县内对传统文化的开挖工作从未停止过。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县文化馆就设立了民间文学专业采编人员,负责对全县民间文学的采录、收集和整理。除向上级有关单位推荐作品以外,还择优在县内刊物《唐河文艺》上发表,并从中发现了张殿卿、李明谦等优秀的故事讲述者和一批富有潜力的采录、收集、整理和编纂人员。在不断扩大民间文学专业队伍的前提下,先后编辑出版了唐河县《风物传说》《曹都堂民间文学专集》等五本民间文学资料。特别是1984年5月至90年代初期,县内的文化工作者,把国家下达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收集、整理和编纂工作当成一件重大工程来办,首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全面普查,共从全县20个乡镇中收集到民间文学作品10余万份,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民间基层,对重点故事、传说进行收集,收集到许多民间文学珍品,终于1992年在姚保中、程秀海等11位台胞的鼎力相助下,慷慨解囊,共捐助台币75000元(约合2900美元,兑人民币16762元),完成了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出版工作。在此期间,县内民间文学工作者申光亚、曲范杰、张果夫、赵云生等都曾付出过艰辛劳动,作出了卓越成绩。《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南南阳·唐河卷》就是在“三套集成”的基础上,又通过专业人员的再普查、收集、整理、补漏编纂而成的。在卷本编纂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拨发专款,保证了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编纂人员更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勤奋工作,埋头苦干,足迹踏遍全县大部分乡镇进行采访和拍照,尽力占有第一手资料,终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卷本的编纂工作。此书既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晶,也为我县保存了一份较为完整的原始形态的民间文学卷本。 在卷本付梓之际,我们谨向关注此书出版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领导,向南阳市丛书编纂委员会、市文联领导以及县内各乡镇关注和支持此书出版工作的领导和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的编纂水平有限,难免出现错误和纰漏,还望各界专家学者、民间文学同仁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教。 编者 2006年1月12日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