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草甸/中国原创儿童生态文学精品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许廷旺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原创儿童生态文学精品书系》系旨在打造中国原创儿童生态文学特色文化品牌和文艺精品工程。包括刘先平的“大自然探险奇遇”、黑鹤的动物小说、金曾豪的动物小说和生态散文、牧铃的生态童话和科幻作品等。作品通过少年文学体裁形式,反映当下儿童与自然息息相关的生活状态,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作品能够潜移默化地将生态观植根于少年儿童心中,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让少儿学会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待自然万物,学会尊重和善待每一个生命,同时培养他们善良、正直、勇敢的品性。由许廷旺著的《大草甸/中国原创儿童生态文学精品书系》为该系列丛书的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大草甸/中国原创儿童生态文学精品书系》是许廷旺老师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许廷旺老师用他独有的语言文字为广大读者描述了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大草甸。在这片草甸上生活着老猎人图坦、少年沁鲁和老猎犬毛告吉拉。两个人,一条狗守护着这一片甸子,努力保护着这里的生态平衡。他们对抗过无耻的偷猎者、吓退过盗窃天鹅蛋的无知游客。虽然在旁人看来他们衣着破旧、行为古怪、不近人情。但老猎人依然坚持着自己心中那可贵的责任心——对这片大草甸的责任。

目录

一 春天的风

 沙尘暴

 天鹅群

 天鹅伊呐歌

 雁 群

 野 鸭

二 老猎犬毛告吉拉

 惩 罚

 与狼格斗

 与熊搏杀

 半个月后

三 夏季的雨

 幼 雏

 夏季牧场

 洪 水

 孤岛生活

四 老猎人图坦

 年轻妻子

 爷 爷

 被救助

 失子之痛

五 秋季的水

 鸟 群

 鼬的侵扰

 狐的猎杀

 迁徙

六 少年沁鲁

 唯一的狼

 满都麦

七 冬季的冰与雪

 冬季围猎

 冰上黄羊

 暴雪后

代价

后记

试读章节

沁鲁把草穗撒在水泡边,又特意在天鹅冢附近多撒了几棵。

老猎犬毛告吉拉一直颠着碎步跟在沁鲁身后,知道沁鲁做什么,特意套了一个很大的圈,沿途洒下尿液。随后,老猎犬毛告吉拉蹲坐在地,举头仰望,目光在沁鲁手指间忽起忽落,仿佛记住被丢下的每棵草穗的位置。它仍不放心,特意跑到某棵草穗旁边,低下头,嗅闻着。随后跑到第二棵草穗附近,动作如出一辙。之后是第三棵、第四棵……老猎犬毛告吉拉确信安全了,才来到天鹅冢。

这是个微不足道的土堆。草甸里,像这样的土堆不计其数,但它却有着非常的经历,与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一人一犬心头挥之不去的伤感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

老猎犬毛告吉拉在天鹅冢停留了很长的时间。足够长的时间是为了天鹅冢附近能留下它的浓浓气息,即使草地上最凶猛的狼闻到它的气味都会逃之天天。期间,老猎犬毛告吉拉与土堆面对面,翕动嘴角,无声交流着,就像面对一位伙伴。最终,老猎犬毛告吉拉发出含糊不清的叫声,算是与这位沉睡多时的伙伴打过招呼,跟在沁鲁身后,一步一回头,向泥房子走去。

沁鲁一直耐心等待着老猎犬交流完毕,才离开天鹅冢。

老猎人图坦坐在泥房子前,温暖的阳光仿佛长了脚,钻进身体里,游走在身体里的每个角落,从里到外都舒坦极了。不知不觉间,老猎人进入了梦乡。其实,他无法酣然入睡,总是醒来,看一眼东南天空。

那里的天空始终明明朗朗。

沁鲁和老猎犬的脚步声醒惊了老猎人。他很满意沁鲁的表现,这段日子,是沁鲁最忙碌的时候。也难怪,草甸长年孤寂的生活,让沁鲁变得像他一样话少,唯有候鸟们到来,大草甸才热闹起来。啁瞅的呜叫,频频掠过天空的身影,驱走了笼罩在大草甸上空的寂寞与单调。沁鲁游走在水泡附近,目光热切地投向鸟儿们,高兴之余,与它们对唱起来。不知是因为处在变声期,还是长时间展示歌喉的结果,沁鲁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浑厚。随之变化的还有,沁鲁上唇生出一层浓浓的短髭。身子长高了,一头卷曲的浓发下,闪动着一双明亮、略显深沉的眸子,刀削的鼻梁,向里凹进的嘴角。这是一个倔强的少年。

空气中有了一丝微弱的风。

水泡上生起一层涟漪,由里向外扩散,渐渐融入水中。一团团金光随着涟漪轻轻跳动着,最终也融入渐行渐远的水光中。

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随着风向与风力,时而聚拢,时而散去。

老猎人图坦又进入了梦乡,有着足够的耐心等待着天鹅们的出现。

沁鲁有些焦急,目光老是停留在东南天空。阳光越来越强烈。长时间凝视,令沁鲁有种头晕目眩的感觉,不得不闭上眼睛。当他再睁开眼睛时,光影中跳动着无数的黑影,黑影变化着、扩大着。沁鲁不由得失声喊了出来。

老猎犬毛告吉拉睁开眼睛,看了一眼身边的沁鲁,喉咙里咕哝出一种含糊不清的声音,好像埋怨沁鲁搅乱了好梦。

P3-P5

序言

不远的逝去

我时常沉浸在童年的记忆中:村子附近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潺潺流淌。时而有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身子与阳光交错瞬间反射出金灿灿的光晕,令童年的记忆总是充满暖色。小河的一面是绿油油的耕地,一面是开阔平坦的草地。草地的尽头是连绵起伏的土丘。因土丘的出现,一马平川的草地有了线条般的柔美,更因绿色深浅不一的变换,配合阳光的亮与暗,即使单一的碧绿色也变得异常丰富。

站在土丘上,眺望远处,绿色中点缀着明亮的水面——隐藏在牧草中,面积大小不一的水泡。或者说原一片本明亮的水面,因不小心绿色的渐入,打破了整体如一的水面。总之,水泡与草地交相辉映。那上面总有鸟类的翅膀为其添光增彩。而鸟类的天籁之音,配合夏虫的鸣叫,有种空旷、久远之感。水泡与草地相间的尽头仍是土丘。如果有足够的体力和时间,一直走下去,那依然是完美,而又变化多端的翻版吧。

童年中,我出于好奇,曾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寻找它们的尽头,那只不过让我很失望,但也令我很兴奋的一次寻找。它让我的童年模模糊糊地认识到,如果它们有尽头,那也是天与地的交接处。这次寻找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后来,我多次去草地深处游历,见证了我童年的那个梦想:她的确没有尽头,永远值得你去寻找。如果你心里还有梦想的话!

后来,随着我的儿童文学创作倾向于动物小说。我认识到,童年我所认识的特殊地形,用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形容:湿地。但当地人更喜欢称它为“草甸”。

湿地、森林是地球之肺。

的确,那时生存环境很美,生活很清贫,但幸福指数却是最高的。人们对生活知足,心态平静,对物质没有过高的奢求。尽管很多物质唾手可得,但人的愿望只是用来满足温饱就足以了。孩子们的生活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与无忧无虑,像接近母体一样接近大自然,熟知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童年是最初的生命体验,这种体验恰恰与大自然结合,除了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与印象外,更多的是难以用语言描绘与大自然的亲近感,那是对生命,对大自然的敬畏。

我是在这段时间里,认识了草地上的小动物,甚至包括草地上的大型动物——狼。我还认识了来自天空的鹞与鹰。天空应该是草地的一部分吧。但很遗憾,我也很诚实的承认,至今对于一些小动物,我无法确切叫出它们的名字,只能依据当时的习惯命名。这种习惯更多的是来自于父辈们对它们的认识与命名,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与传承下去。当然,对于这些至今仍无法叫出确切名字的小动物,并非它们是多么的难得一见,而是很普通。知识上的残缺并不只限于动物,还有包括身边的草类与野花,那是极其普通的。至今在城市里仍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但我却无法用准确的名字称呼它们。尽管如此,但并没有影响到我对它们的钟爱。

自然永远是广袤与博大的。

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生活日渐改善,而且日渐富裕。这是人所希望的,社会发展的结果。当我再去小河看看时,随着岁月的流逝,河岸变矮了;河床长高了,最终与耕地融为一体,甚至有的已过早地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应归功于风与水的作用吧,水的消失,令风搬来了尘土。一句广告词说的非常好,“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人的力量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尤其是带着某种目标时,人能改变自然。

与小河相继消失的还有草地、水泡、土丘……最终,草甸变成了耕地。当然,随着草甸消失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植被与动物。植被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随着草甸消失,我仍能一如既往地看见它们的身影。动物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但很遗憾,这一庞大家族的种类与数量正日渐萎缩。草甸消失后,我多年去草地深处寻找它们的身影,但令我失望的是,我没有清晰地看到过它们的身影,即使匆匆相随,它们倏的跳出草丛一瞬间,留给我更多的是模糊的身影和惊悚。如果没有童年这段经历,这段经历没有给我留下鲜活的记忆,连我都难以相信,原来草甸有如此丰富的地形与地貌,还有多得数不清的小动物。但这些动物随着草甸彻彻底底的消失了。让我只能在记忆中,一次又一次回忆起它们的容貌。

前年,我去草地游历,无意中又见到了童年记忆中的草甸,但无论它的面积,还是地形,都变得单一而又单调。它坐落在几乎是四周环抱的土丘间。翻过土丘是一望无际的耕地,没有水泡,也没有草地。土丘起伏不定,因干旱少雨,大部分土丘裸露,这与我童年里土丘的容貌大相径庭。不过,那一片偌大的水泡,水泡中茂密的芦苇与蒲草,让童年的记忆变得鲜活,而且充满绿意。从我眼前一掠而过的水鸟,及时添补了记忆的空白。那时,它们常常被我忽略掉,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而我更喜欢飞鸟大家族中高傲的物种——鹰与鹞。

在这里,我还看到了童年里不曾看到一件物品,而且草地上随处可见——围栏。偌大的一片草地,被一个个封闭的围栏围了起来。这象征草地属于某个家庭。有了围栏的保护,牧草长势旺盛。

即使水泡这里,依然有围栏。围栏已深入到水泡中央——那里,也被分割开了。的确,这种承包式的草地,既能够很好的保护草地,又避免了无节制地开发,与己与大自然,都是件好事。

水泡四周散落着一些住户。住户的居住不是象征古老游牧民族的蒙古包,是砖木混合的永久建筑,与小镇上的房屋没有本质区别。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这好像印证了一个当下的道理:富裕生活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

但愿不是这个道理。

书评(媒体评论)

许廷旺一直生活在内蒙古东部那片大草甸子上,生活在那里的大人和小孩子中间。他的作品因此格外地真实、真切、真挚。在细腻地描绘独特的草地风光、独异的民族风情的同时,把当下的生态危机写到好,令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质感,巧妙地使自然生态腾挪为社会生态,由少年正气展示出时代正气。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张锦贻

许廷旺的《大草甸》是一部优秀的生态小说,大草甸的独特自然风光与自然生命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老猎人及少年的形象也跃然纸上。这部小说里,有作家对大草甸的爱,也有对自然生命的敬畏,还有对草甸人的人性的揭示,它是自然文学、生态小说、人性小说和童年故事的结合,给读者多重阅读体验,也给读者丰富的美与认识。

——著名诗人、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谭旭东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9: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