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花朝手记(精)/著名女作家散文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晓风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在张晓风的散文里,乡愁有时像春风,有时也似冷雨,流浪漂泊的命运,成为她以生命的诗性阐释生活与人生的基础,从描写生活琐事,到抒写社会世态和家国情怀,都是她作品的内容。

《花朝手记(精)》精选她创作三十年以来脍炙人口的经典散文作品,让你感受其散文中的内涵。

内容推荐

《花朝手记(精)》精选张晓风创作三十年以来脍炙人口的经典散文作品。张晓风的散文文风清新优雅,情感细腻动人,既有叙写生活琐事的温馨,也有抒写家国情怀及社会世态的敏锐,并融入哲理,不断开拓,在内容和技巧上都有不断的发展和突破

目录

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

 母亲的羽衣

 音乐教室

 一个女人的爱情观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一句好话

 只因为年轻啊

 正如她的身体属于她的族人

 包子

 一番

 四个身处婚姻危机的女人

 不识

我知道你是谁

 大音

 半局

 一篇四十年前的文章

 那部车子

 一个东西南北人

 回家的感觉

 河出图

 二三事

 火中取莲

 仗美执言

 老师,这样,可以吗?

 可爱

 “浮生若梦啊!”他说

 只要让我看到一双诚恳无欺的眼睛

 光彩男子

 同巷人

 “可以!”

 “你欠我一个故事!”

 一半儿春愁,一半儿水

 在公路上撒“露奔”花籽的女子

从你美丽的流域

 好艳丽的一块土

 春之怀古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交会

 专宠

 山的春秋记事

 女子层

 六桥

 戈壁行脚

 山事

我在

 也是水湄

 大型家家酒

 我的幽光实验

 “它怕什么?”

 三个辣

 女人,和她的指甲刀

 小蛇事件

 五点半,赴汤蹈火的时刻

 什么东西在“大减价”?

 一碟辣酱

 “你的侧影好美!”

 生生

玉想

 月,阙也

 它们都不讲理

 一棵拔腹而起的松树

 一抹绿

 玉想

 色识

 “就是茶”

 “黄梅占”和稼轩词

 一则关于朝颜的传说

 戈壁酸梅汤和低调幸福

 我不知道该拿那从心所欲

 而又逾矩的大花紫薇怎么办

 小鸟报恩记

 自作主张的水仙花

 我有一根祈雨棍

有愿

 矛盾篇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我要去放风筝

 人体中的繁星和穹苍

 有愿

 一只丑陋的狗

 一张纸上,如果写的是我的文章

 生命,以什么单位计量

 老教授所悬的赏

 有个叫“时间”的家伙走过

 不朽的失眠

 有谁死了吗?

 “你好吗?”

 “来人哪!”

 “倒好嬉子!”

 一山昙华

 一只公鸡和一张席子

 一双小鞋

 四只手弹的钢琴

 正在发生

 回头觉

 平视,也有美景

 甘醴

 在D车厢

试读章节

母亲的羽衣

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

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把我坠得发疼:

“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

我一时愣住,只胡乱应道:

“你说呢?”

“你说,你说,你一定要说。”她固执地扳住我不放,“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

我是不是仙女变的?——哪一个母亲不是仙女变的?

像故事中的小织女,每一个女孩都曾住在星河之畔,她们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她们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得痴然如醉。

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换上了人间的粗布——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有人说她的羽衣被锁在箱子里,她再也不能飞翔了,人家还说,是她丈夫锁上的,钥匙藏在极秘密的地方。

可是,所有的母亲都明白那仙女根本就知道箱子在哪里,她甚至也知道藏钥匙的所在。在某个无人的时候,她甚至会惆怅地开启箱子,用忧伤的目光抚摸那些柔软的羽毛。她知道,只要羽衣一着身,她就会重新回到云端,可是她把柔软白亮的羽毛拍了又拍,仍然无声无息地关上箱子,藏好钥匙。

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

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

而狡黠的小女儿总是偷窥到那藏在母亲眼中的秘密。

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一个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

她在口琴背上刻了小小的两个字——“静鸥”,那里面有什么故事吗?那不是母亲的名字,却是母亲名字的谐音,她也曾梦想过自己是一只静栖的海鸥吗?她不怎么会吹口琴,我甚至想不起她吹过什么好听的歌,但那名字对我而言是母亲神秘的羽衣,她轻轻写那两个字的时候,她可以立刻变了一个人,她在那名字里是另外一个我所不认识的有翅的什么。

母亲晒箱子的时候是她另外一种异常的时刻,母亲似乎有好些东西,完全不是拿来用的,只为放在箱底,年年按时在三伏天取出来曝晒。

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

母亲晒些什么?我已不记得,记得的是樟木箱又深又沉,像一个混沌黝黑初生的宇宙。另外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以及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

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菜和红艳欲滴的小杨花萝卜,全幅上还绣了许多别的令人惊讶赞叹的东西。母亲一面整理,一面会忽然回过头来说:“别碰,别碰,等你结婚就送给你。”

我小的时候好想结婚,当然也有点害怕,不知为什么,仿佛所有的好东西都是等结了婚就自然是我的了,我觉得一下子有那么多好东西也是怪可怕的事。

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对我而言,那么美丽得不近真实的东西,一旦消失,是一件合理得不能再合理的事。譬如初春的桃花,深秋的枫红,在我看来都是美丽得违了规的东西,是茫茫大化一时的错误,才胡乱把那么多的美堆到一种东西上去,桃花理该一夜消失的,不然岂不教世人都疯了?

湘绣的消失对我而言简直就是复归大化了。

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她慢慢地看着那幅湘绣,那时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她的姿势细想起来,实在是仙女依恋地轻抚着羽衣的姿势,那里有一个前世的记忆,她又快乐又悲哀地将之一一拾起,但是她也知道,她再也不会去拾起往昔了——唯其不会重拾,所以回顾的一刹那更特别深情凝重。

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有时她胃痛,卧在床上,要我把头枕在她的胃上,她慢慢地说起外公。外公似乎很舍得花钱(当然也因为有钱),常常带她上街去吃点心。她总是告诉我当年的肴肉和汤包怎么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女生宿舍里早晨订的冰糖豆浆(母亲一再强调“冰糖”豆浆,因为那是比“砂糖”豆浆更为高贵的),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我每听她说起那些事的时候,都惊讶万分——我无论如何不能把那些事和母亲联想在一起。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己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擦锅饭就是把剩饭在炒完菜的剩锅中一炒,把锅中的菜汁都擦干净了的那种饭),我简直想不出她不吃剩菜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而母亲口里的外公,上海、南京,汤包、肴肉全是仙境里的东西。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她并不要把那个世界拉回来,我一直都知道这一点,我很安心,我知道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我们大家都不爱吃的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

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只是她藏好了那件衣服,然后用最黯淡的一件粗布把自己掩藏了,我们有时以为她一直就是那样的。

而此刻,那刚听完故事的小女儿鬼鬼地在窥伺着什么?

她那么小,她何由得知?她是看多了卡通,听多了故事吧?她也发现了什么吗?

是在我的集邮本偶然被儿子翻出来的那一刹那吗?是在我拣出石涛画册或汉碑并一页页细味的那一刻吗?是在我猛然回首听他们弹一阕熟悉的钢琴练习曲的时候吗?抑是在我带他们走过年年的春光,不自主地驻足在杜鹃花旁或流苏树下的一瞬间吗?

或是在我动容地托住父亲的勋章或童年珍藏的北平画片的时候,或是在我翻检夹在大字典里的干叶之际,或是在我轻声地教他们背一首唐诗的时候……

是有什么语言自我眼中流出吗?是有什么音乐自我腕底泻过吗?为什么那小女孩会问道:

“妈妈,你是不是仙女变的呀?”

P3-6

序言

散文·经典·女作家

阎纯德

散文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学史上连绵起伏的山脉,属于最原始的文学形式之一。诸子散文算是散文成熟的起点,其后无论是唐宋散文、明清小品,还是“五四”散文,都是中国散文天空里灿烂的星座。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不平凡的风雨岁月,“文革”反思之后,作家的创作驶上了文学正道,跨越世纪,名家辈出,女作家则成为文学大军驰骋至今的一支劲旅,为中国文学的辉煌崛起贡献了智慧。因此,无论是中国文学的前世还是今生,说文学不可不说女性文学,讲作家不能不讲女作家。

自秋瑾时代,女作家蜂起,她们的创作曾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同呼吸共命运,她们笔下除了小说、诗歌和戏剧,更有散文参与了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与发展。

当代散文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走出政治或准政治之门以后,解放之风将散文吹拂得花枝招展,尤其90年代出现的那股关注女性经验和生存状态的“身体写作”思潮,更为中国散文历史所难忘。“身体”从隐匿到发现,新的女性意识普遍进入女性创作视野是文学创作的一个进步。那些钟情于“身体写作”的女作家,笔下所呈现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身体经验的书写,意味着对女性独立精神尊重的“时尚”,曾是女性创作风靡一时的潮流。女性“身体写作,,是灵肉之写作,以独白或自语,用自己的肉体表达自己的思想,将爱情、婚姻、亲情、友情、温情、柔情、性具象化,但实际上是联系着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道德、法律的理性法则,所呈现的是属于女性的生命意义。“身体写作”所涉内容多为“青春的迷茫与痛楚,孕育的艰辛与幸福,死亡的残酷与升华,大胆地抵达了身体的本质,既关照自己,也关照他人”。这个讲述女性身体成长史的时间大约有十几年,与此同时,还有受到非议的所谓“小女人散文”盛行于世。那些书写“日常生活”的“小散文”并非没有意义,她们所写的日常生活和感受属于时代的投影,是那个时代历史的宝贵遗存。

之后,女性散文作者年轻化,开始了女性散文从“女性”到“新生代”和“网络写手”的过程,其作品的人格与精神也在迷茫中发生了一些嬗变。21世纪以降,在金钱的忽悠下,尽管文学比较疲软,但是作家依然以其忠勇驰骋疆场,那些走过“文革”,咀嚼了较多社会、历史、人生苦味的女作家,这时的创作更臻成熟、老道,更加深入历史和生活的肌理,文风也更为清丽、朴实而厚重。

天地岁月运行至今,仅就所观女性散文而言,不乏大家的经典之作。“大家”,当然不是从天而降,既不是别人所封,更不是自封,而是作家自己的创作百炼而成。一般说来,无论是沸腾喧嚣的生活,还是懒散平凡的生活,作家们只要无止境地追问社会、历史和人生,就可从生活、历史中寻找出思想和理想,并让真实、动人、温馨、睿智、冷峻、幽默变成文心,坚守住真善美,守望住文学的经典精神。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习很重要。就我所知,大凡有成就的作家都很在意学习、研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女作家筱敏说:“文学就像一个人在牢房里唱歌,阅读它就像收到一封传说中装在漂流瓶里在大海上漂泊已久的信。写作是单个人的事,阅读也是单个人的事,这是个人内心生活的需要,与外面的热闹无关。”生活、阅读、写作,是作家生命的三部曲,作家只有在生活里沉下心来,作品才会获得文学应得的大气场。

现在,这些资深女作家^凭借与生俱来的文学天分和捕捉人情世故的文学敏感,加之丰富的生活经历及家国意识、人间情怀,在照亮黑暗世界的理想光芒陪伴下,走向书写命运万千气象及人生有幸与不幸的作品经典。

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著名女作家散文经典”书系,是“女人的文学”,属于女作家心灵铸就的作品。以小说起家的张抗抗,她的《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等长篇小说及其中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淡淡的晨雾》和《北极光》等在当代文学史和读者的阅读视野里是一道美丽幽深的画廊。她除了右手绣出美丽的小说,左手还奉献出精美的散文。她笔下那些充满对于自然、女人、人生、社会思考的散文,以“大气魄”和“大艺术”令读者难以忘怀。这部《有女如云》以“女忆”“女行”“女书”“女声”“女友”“女思”的精心结构,展现了她对女性命运的极大关注。真挚与自然,记忆与叹息,“高山仰止,流水知音”成为她这部优美散文的特点。她这部散文的开篇《故乡在远方》只有1670字,但每个字都能捉住我的心。“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几十年来,我漂泊无定,浪迹天涯……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我不知道。”她的老家在广东新会,但老家对于她,“已无故乡的感觉”。“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后来他们扎根杭州,但在那里他们只是“一个过客”。外婆过世时“就带走了故乡”。她19岁离开出生地杭州,走向北大荒。“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乡在温暖的南方。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浪漫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她又时时想念曾融进她青春血汗的北方的原野。“那时的空气透明,风也透明。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这样的散文,令人动心动情。这就是张抗抗散文的精神力量。

赵玫亦是著名的多产作家。她的长篇小说《我们家族的女人》《朗园》《武则天》《高阳公主》《上官婉儿》等及《太阳峡谷》《岁月如歌》《我的灵魂不起舞》《寻找伊索尔德》等中短篇小说集,带我们漫游历史,在她的众多人物画廊里穿越和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人性。她是一位勤奋的作家,《一本打开的书》《从这里到永恒》《欲望旅程》《左岸左岸》《戴着镣铐的舞蹈》等二十来部散文随笔,为我们画出了一道“女人”“知识”“欲望”的美丽风景。

“美丽的女人及其美丽的精神生活”大约就是赵玫的自况。1986年的海边,她最早阅读伍尔芙,那是她不能忘怀的阅读。“从海边回来便开始思念伍尔芙”,于是伍尔芙成了她的理想,开始“在伍尔芙的引导下寻找文学中的那个我自己”,在近乎灰色的写作中,感受到思维的欢乐。在她的散文中,我们能感受到弗吉尼亚·伍尔芙、玛格丽特·杜拉斯等女性作家跃动的灵魂及普鲁斯特、乔伊斯和福克纳、劳伦斯等意识流大师沉思的音容。她深受她们和他们的影响。

赵玫一再申明自己是“女性作家”,“女性”是她散文的“根”。她的散文以女性的立场及私人化的独语方式“观察社会现实、观察文化精神、观察人性灵魂”,以诗性探索生活、社会和人生,诗情动人,理性睿智,情调平和而温馨,构成她鲜明的艺术风格。

《你就是那本散乱的花》这部集子的首篇《因为他,生活中才有了另一个可以扮演的角色》写女人与男人,如深沉的诗,梦幻般的意象美丽、动人,结尾说:“总记得那束散乱的花。是因为那句子造成的意象让人感动。就这样,它们,那些花,就冷冷地,散乱在那里。一枝一枝地,慢慢枯萎。后来,那花束成了某种意象,便有了另一种味道。从此它们不再枯萎。完成了这个从美丽到美丽的过程,就像凤凰涅槃,成为某种永恒……那便是女人想要扮演的角色——她们自己。”此中的思想和意蕴,令人想象无穷。

张晓风创作上是个多面手,小说、戏剧都有成就;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起,她给华人世界烹制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大餐。她的《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你还没有爱过》《初雪》《白手帕》《红手帕》《春之怀古》等篇什,以其精妙、柔情和厚重赢得文坛许多名家的赞美。大作家管管说:“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大诗人余光中在为她的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所写的序言里,称她的散文有“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有人又说她的散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张晓风曾说:“我的身体在台湾长大,可是我的心好像跟历史的中国衔接,不管是到南京或者是西安,我觉得都是我心灵的一个故乡。”在她的散文里,乡愁有时像春风,有时也似冷雨,流浪漂泊的命运,成为她以生命的诗性阐释生活与人生的基础,从描写生活琐事,到抒写社会世态和家国情怀,都是她作品的内容。

韩小蕙作为知名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著有《自嘲》《有话对你说》《悠悠心会》《体验自卑》《女人不会哭》《韩小蕙散文》《欢喜佛境界》《千克男女》《解读与被解读》等散文作品二三十部。

她是大记者,在她的眼睛里、感觉中和心坎上,所有所有的美,都在自己经过的路上,更在自己经历的人身上。在名家、大师面前,她以一棵小草的姿态,用崇拜或钦敬的眼光看着他们;对于百姓,她把自己当作一片温暖的阳光,“以善意,以明朗,以助力,以合作的心态待人以厚”;对于女性中的杰出人物,她倾心喝彩,打心底里热情赞美她们的天分、才华、成就、品质乃至美貌。她因为看清了世界与自己,厘清了与他人之间的绳墨,而“进入物我交感,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物我皆如行云流水的境界”。她以向日葵的品格,永远向着文学的太阳。她是个疾恶如仇的作家,又是个大爱无疆的作家,她整个的人生姿态,就是她的散文的姿态。从她的作品里,可以倾听到丰富的社会旋律和时代精神,以及对善的颂扬、对恶的鞭笞,社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女人、道德,都是她笔下寻常的散文话题。

卢岚在中山大学毕业后以笔名芦苇发表小说,开始了她的文学人生。著有散文集《乡眺》《凡尔赛的喷泉》《山盟水约》《巴黎读书记》《塞纳书窗》《文街墨巷》《笔走皇林村》《与书偕隐》及小说集《古堡迷幻夜》《把水留给我》等。

爱读书的卢岚在巴黎长居40余年,涉猎了东西方许多古今作家,使她在精神和文学修养上得到熏陶,生发旺盛的写作欲望和创作动力。“我写过,我释然,写作成为释放情绪的方法,写作成为引渡自己的一根篙。”这根“篙”,使她从此岸到彼岸,在书海、人海完满最好的人生。

卢岚的成就和影响在散文。而她的散文最令读者叹为观止的是被她称为包括文化随笔、书评、读书杂记的“书话”。她说这些写作是“在别人的成果上做文章,通过复述、感受、分析,从个人角度出发,带着个人色彩,来扮演作者、读者之间的中间人,完成一种情感、见地、审美的传递”。在她的字里行间,人们可以发现历史的智慧和文化的芬芳,“书情,世情,风情;文心,人心,慧心”,中外文坛的前世今生、往事近事,透过她的散文,都会引出一道道甘泉。

走在法兰西的文街墨巷,就像翻检自己书房里的藏书,心知眼见,每一页展现的都是这片天空下亲切的风景、风物与人物。“用美丽的文体描写美丽的对象”,是卢岚最惬意的人生;“把瑰丽灿烂的、气派宏大的风景浓缩在咫尺之间,让读者了解人间美丽的历史,欣赏她永恒的魅力”,这,就是卢岚文学世界的宿命。

2016年3月8日于病中

书评(媒体评论)

我真正爱的是文化、是语言、是文字。它们已经活了几千年了。虽然,有时候它也会遭践踏,遭鄙视,但是,它还是在那里。

我会继续崇敬属于这个民族的美丽、强悍,且温婉、条畅的语言和文字,我所写的每一个字都可以视为对这份传承的敬意。

——张晓风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