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主编的《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018年版)》在编写内容上主要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标准和规范,参考国际相关标准,并结合手术室专科护理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实践经验。2018年版指南全部内容共分为九篇,在2017年版指南的基础上增加了手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手术室质量控制指标、巡回护士及洗手护士职责、同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术中护理、手术室废物的管理、间歇式充气压力装置、气压止血带、手术体位视频共八部分内容,并对第一篇:手术区皮肤消毒的图片及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其中,每篇内容均包含了概述即对本指南涉及的内容及范围进行说明;术语用于对本指南的理解;专业内容分别介绍了无菌技术、手术体位、电外科安全、手术隔离技术、患者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手术物品清点、感染控制管理、手术室人员管理等相关操作的原则、方法与注意事项;规范性引用文件依次列举了所参考的标准与规范。同时,随书另增加了无菌技术操作、手术体位摆放等网络视频资料。
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及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2018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应全力承接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继续建设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护士队伍。全面落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工作重点内容,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
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专业委员会在中华护理学会的领导下,围绕学会的工作重点及国家的行业政策,为手术室专业搭建各种交流平台,为全国的手术室护士提供专业服务,提升手术室专业发展水平。做到上传下达、桥梁枢纽及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同时,紧密围绕中华护理学会理事会提出的“凝心聚力、再攀高峰”的工作精神,秉承“以学术为本、搭建平台、辐射全国、走向世界、有所作为”的指导思想,2013年8月在中华护理学会领导的支持下及中华护理学会学术部的组织下,启动了《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的学术项目工作,由手术室护理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编写,并开展学术推广活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在预防、临床、康复等医学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对手术室护士的技术和专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不可忽略常规基础操作技术。手术室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障手术及患者安全,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积极掌握各种护理措施以减少手术病人并发症的出现,解决重要的手术安全问题,确保每位患者得到恰当的手术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