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慢性毒药
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一生中,列出了无数个宏伟的计划,而且每个计划都那么激动人心,如果真正能够实现,人生必然会为之改变。但遗憾的是,这些人把计划做好之后,执行了一段时间,发现遇到了一些困难,很快便半途而废,重新去准备另外一个计划;或者干脆就不执行,把原计划束之高阁。
于是,年复一年,这些人的大好年华都浪费在无休止的计划当中。
和这些善于制订计划的人交往,人们可能会被他们表面的雄心壮志所迷惑,老板也会认为他们是难得的栋梁之材。而事实上,他们眼高手低,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宏伟的梦想中。长此以往,他们不会做出什么成就,曾经的雄心壮志难免会变成同事们茶余饭后的玩笑。除非他们幡然悔悟、奋起直追,否则,等待他们的往往是慢慢沉沦,或者跳到其他的单位去继续发牢骚,即使这样,同样的悲剧也难免再次上演。
小蓓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外语系,她一心想进入大型的外资企业,最后却不得不到了一家成立不到半年的小公司“栖身”。心高气傲的小蓓根本没把这家小公司放在眼里,她想利用试用期“骑马找马”。
在小蓓看来,这里的一切都不顺眼——不修边幅的老板,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土里土气的同事……自己梦想中的工作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啊。
就这样,小蓓天天抱怨老板和同事,双眉不展,牢骚不停,而实际的工作却常常是能拖则拖,能躲就躲,因为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根本就不在她的思考范围之内,她梦想中的工作应该是一言定千金的那种。啊,梦想为什么那么远呢?
试用期很快过去,老板认真地对她说“我们认为,你确实是个人才,但既然你对我们小公司这么不满意,我们也没有理由挽留你。对不起,请另谋高就吧!”
被辞退的小蓓这时才清醒过来,当初自己应聘到这家公司也是费了不少力气的,而且,就眼前的就业形势,再找一份像这样的工作也很困难啊!初次工作就以“翻船”而告终,这让小蓓万分失望与后悔。可一切都已晚矣!
有些员工则与小蓓不同,他们也有很美的梦想,但他们不会每天都深陷于幻想中难以自拔。他们会制订好切实可行的计划,从现在的工作开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并毫不松懈地坚持下去。
就这样,他们一步步地默默努力着,终于有一天,他们晋升成为公司的骨干,所有人都不禁会大吃一惊。但仔细回想,这一切其实纯属正常,毕竟天助自助者。梦想对于他们,已经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大学一毕业,丽莎就飞到了南方,并且顺利地进入一家跨国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她就发誓要让自己成为公司里的不可或缺者之一。 丽莎这样想着,也按这样的想法一步一步去做。她在公司从事的是档案管理工作,资源管理专业出身的她很快就发现了公司在这方面存在的弊端。她开始连夜加班,大量查阅资料,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写出一份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将公司内部工作运行流程、市场营销方式以及后勤事务的规范,也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方案,然后一并发到行政经理的电子信箱中。
没过几天,行政经理就请她到公司的餐厅喝咖啡,离开时语重心长地拍了拍她的肩头:“公司对勤奋的人,向来是给予足够的空间施展才华的,好好努力。”
丽莎看到自己的心血终于得到认可,工作更加努力。公司想竞标一个大商厦周围的霓虹灯方案,同事们整天翻案例找朋友,忙得焦头烂额。丽莎白天做自己分内的工作,晚上却通宵不眠熬红了眼做方案文书。经过一番辛苦,丽莎终于在竞标前一天把自己的方案交上去。竞标的当天,各种方案一下子被否决掉好几份,公司高层开始紧张,决定试试丽莎的方案。这一试就让丽莎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天,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公司,大家都知道了人事资料管理科有个叫丽莎的人不简单。
一个月之后,公司人事大调整,原来的部门经理调去别的部门,新来的行政任命文件上赫然印着丽莎的名字。在同事们艳羡的眼光里,丽莎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迈着稳健的脚步走进了18层那间漂亮得有点离谱的办公室。
想一想你周围的人们,像小蓓或者丽莎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应该都不在少数。也许你会对那些刚开始豪情万丈的人充满由衷的向往,忍不住在心中勾画起自己的蓝图来。
这样做是没有错,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但理想一定要切合实际,更重要的是,你要做好行动的计划和准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因此,我们应更加注意那些像蜜蜂般踏实努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人。毕竟,每个人都是要做一些事情的,只有空想是不行的。如果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中,以至于耽误了正常的工作,到最后就只能是想做的还做不到,该做的又不去做,老板会继续需要你吗?同事们会视而不见,毫无怨言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辛勤耕耘才会有所收获。再宏伟的梦想,也不能只说不做;要想做大事,就要从小事做起。
……
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