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羽叶茑萝/现代性五面孔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于晓威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羽叶茑萝

五月初,刘老汉的隔壁新搬进一户人家。夫妻俩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男的模样斯文,女的表情文静,就连他们幼小的孩子,也很少能听见一声响亮的啼哭。日子如风一样悄然而有序地掠过,刘老汉的心境,并没有被新来的邻居激起一点嘈杂不宁的涟漪。

隔着褐红的砖墙,刘老汉曾听到夫妻俩议论过,一个要莳弄点芸豆,一个要栽点牵牛花。一个说可以吃,一个说能欣赏。夏末,刘老汉看见墙那边长起来的,不是芸豆,也不是牵牛花,是比牵牛花还要好看和雅致的羽叶茑萝。仰头看起,粉红的花瓣衬着嫩绿的叶蔓和空隙中湛蓝的天空,疏疏密密,横横斜斜,竟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感觉意味无穷。

林未渊是在放暑假前的某一天,忽然想起办一个作文辅导班的。

那时候,小琬正在厨房剥一棵葱。林未渊叫了一声。林未渊的叫声让小琬吓了一跳,她以为林未渊又是被鱼刺戳着嗓子了。那种在长度超过半尺的鱼类中价格最低的明太鱼,骨刺是很坚硬的。小琬刚刚放下葱,林未渊又叫了一声。

“哎,”林未渊就是这样喊的,“我们暑假办个小学生作文辅导班吧?”

“谁?”

“我们俩。”林未渊说。

“净扯,能行吗?”小琬嗔了一句。林未渊知道,小琬只要在说完话加上一个“能行吗”,就表示她的心中已有行的可能和倾向。林未渊说:“当然。”

小琬轻轻地笑了。她希望这件事能成。大学毕业后,小琬被分配在县内一所高中教语文。兢兢业业,含辛茹苦,可他们的生活并未显出怎样宽裕,倒像是一条无形的绳索捆缚在身,越挣扎越紧了。小琬知道,这不是由于她和林未渊缺乏生活经验,把工资在不合理的用项上磨蚀掉了;也不是由于林未渊好逸恶劳,无所事事。不是的。小琬这样想。

林未渊在大学里一直潜心于戏剧创作。如果不是为了维系和小琬的爱情,他是会去到另一座城市里的。他在《剧本》和《创作舞台》上发表过作品,还曾搞过一个实验话剧,在他就读大学的城市里做了几场演出,反响相当良好。当然,这已成为过去了。毕业后,林未渊随着小琬回到县里,在县内唯一一家剧团做编剧。就是这一年,剧团几乎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无法苛责在首都一些剧院尚且门可罗雀、那么在一个县级剧场里又会光顾几个观众这一事实。剧团内一些年届中年、富有表演才能的演员被相继流动到其他部门,剩下的和重新招聘的一些年轻女演员,在装潢一新的演艺厅里以伴舞和被点歌为职业。林未渊置身这里,惶惶然无所适从的情状可想而知。

林未渊没有好嗓子,握不起麦克风。他也没有纤长的手指,拨动不了电贝斯。他能记忆起,唯一用过自己手中笔的,是为节目主持人撰写几段互不重复的开场白。

哪怕,林未渊想,要我写出一段剧情简介呢!哪怕!

他郁郁不乐。小琬没计较这些。在她从容的、平和的心里,一直深爱着林未渊。小琬记起《圣经》中开始的一句话: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哦,光。林未渊是她的光。

林未渊就是在一个普通的中午,小琬转身在厨房剥葱的时候,盯着桌子上无人动过的汤匙出了一会儿神,忽然想起要办一个作文班的。

“不行,你这样做显然不行。”在教育局一间办公室内,一位负责普通教育的人员对林未渊说。

他是昨晚看了林未渊自费在县电视台做的招生广告后,特意在清晨上班时把林未渊叫到这里的。电视台那边,他已经通知不准重播。

“为什么?”林未渊说。清晨未及打开窗户的室内空气让林未渊感觉出一种文件柜的味道。

“上面已经多次重申,假期不许随意办学生辅导班,就是这样。”

P1-3

书评(媒体评论)

于晓威几乎所有重要作品都是由我们《收获》杂志刊发的,比照他的艺术水平而言,他有可能是一位被低估了的作家。

——程永新

于晓威是当下中国为数不多的、真正体味和深谙了现代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构思技巧和审美品格的作家之一。

——李敬泽

毫无疑问的是,于晓威是国内非常优秀的青年作家。

——孟繁华

目录

我的文学与生命观(自序)/ 于晓威

羽叶茑萝

夜色荒诞

恶讯

手式

溢欲

火车上的速写

畸道

刘寄奴

弥漫

太阳与斑马线

让我们说说现代性吧(访谈)/ 张鸿 于晓威

序言

我的文学与生命观

多年来从事文学创作,似乎一直思考的是,文学能为现实做什么,但当2016年马上过去,新年即将来到——无论从历史、传统、旧俗,还是从个人生命和心理意义上讲——需要总结些什么的时候——尤其是面对这本小书,需要写一份自序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恍惚怔忡、不知如何言说的困惑:对于文学,就我自己而言,我为它做了什么?

从世俗的角度来说,对于文学,我做得还真是不少。初中时因为它,我学习偏科,除了语文,其他科目全部自愿放弃,忍受着老师们无数的责骂不说,还害得我毕业留级,最终连正儿八经的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了一所职业高中的美术班打发青春期了事。二十岁左右,刚在县城文化馆参加工作时,承蒙一位好心的、爱才的邮电局局长相中我,他费了好大的劲儿,经过市里和省里两级主管邮电部门特批,调我去县城邮电局人事科工作,给我福利分房。我去干了三个月,百般不适,深感背叛文学,无暇伺候它,于是厚着脸皮找到局长大人,要求调回原单位,楼房我也不要了。后来的下场是我与妻子辛苦积攒了十年工资,才自己买了一个楼房。因为调回文化馆,又有时间可供支配了,再加上那时候一贯受到深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法则影响,自己主动跑到偏僻农村体验生活,搜集素材,却因连日奔波疲劳,于一个细雨飘飘的下午,竟在江上行驶中的木船的甲板上睡着了,醒来后浑身瘙痒,遍布湿疹,此后见风落泪,遇水浮肿,于是一个叫作“顽固性荨麻疹”的怪病折腾了我足足十五年。其间喝了无数汤药,寻了无数偏方,皆不抵用。冬天不敢出门,雨季不敢赴约,为此错过了多少与异性们聚会雅坐的机会。好在此症于十年前,不知不觉中,它自己竟完全消失遁形,让我康复如初。再后来,遭遇过多次唾手可得、明确之极的步入仕途和攀升的机会,皆被我一一婉谢和放弃。

能说我为文学没做什么吗?

但是没用,你做出这些,文学不一定就觉得你顺眼,文学还要看你另一方面为它献出什么。

那就是作品。

说作品我气短,知道自己干得确实不像话,不够好。但是尽管这样,也还有点一以贯之的底线,什么是我能做出的。

没太写一套做一套。也就是说,没太一边在作品中塑造善良、公平、正直形象,一边在生活中见利忘义、虚伪猥琐、前倨后恭。

没太糟蹋汉语言文字。对它的热爱从里到外,从内容到形式。追求简洁、凝练、富表现力和张力的文字,并且一直坚持手写,以体现对其身心俱服,内外兼修。

没太重复自己。文学是一个高贵和聪颖的女子,你对她展示你的智慧和桥段,展示你的迷人空间,不可再三。那样不仅仅是亵渎对方的美丽,更是侮辱自己的智商。只习惯用一种方式说“我爱你”是无力的。

没太一心只写正确的故事,而慢待旁门左道、身体发肤与变态小我。再好的金銮殿旁边也得有厕所,城市没有垃圾场就意味着处处是垃圾堆。人去了感官什么都没有,血液也是流动的,想成为榜样和标本那是尸体。

没太考虑为金钱写作。这个真不是哪个生活中伟大导师教的。是天性。若说我不自量,那好,换句话说,那是文学本身教我的。

没太觉得自己一直会写。知道自己总有写不动、写不出来的那一天,但是很清醒地偷偷发现一个秘密,写不动的那一天,可以有一个办法让人家尽量不忘掉你,那就是多扶持和帮助更年轻、更后进的人,不要跟年轻人争风吃醋,争名夺利,使大家由着对你文字的喜欢转化为真正对你心性和品格的喜欢。

……

因为画画,我开始养成一种习惯,就是愿意观察和揣摩外界的景色以及一切物象了,而此前多年,我对一切自然景观是无感的、麻木的。每次外出开笔会或与朋友旅游,隔了不到一个月,我就想不起自己开会的地方是哪里,与谁同去,或者譬如,经常将在A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B地的。

因着这种为了绘画而养成的观察的习惯,二。一五年十月的一天傍晚,我在鲁迅文学院食堂吃完饭,独自在院子里散步。这时候,夕阳西下,暮色将合,我看到的院子里的银杏树和白杨树是那么美。我一个人来到树下,观察夕阳的光线打在树干上的色彩是怎样的,风吹动着叶片的线条流动是怎样的,我在全情而用心地欣赏它们。五分钟之后,突然,我的眼泪流下来了,我的内心深处回荡着一个真切而久违的声音,我相信是另一个我在对自己说的,要么就是上帝在耳语,它说:大自然是多么美啊,生活是多么美啊,而你不快乐的时间竟然太久了——太久了啊!

那时候,我知道我为什么突然画画了。抛却其他更多因素,单纯从职业、信仰、意识和行为的惯性而言,多年的文字历练使我越来越生命内敛,它像一群无数而看不清的“小人国”里的怪物,将我的生命向情绪里面拽,以致情绪大于生命,封闭,混沌,而一旦感受到外界看不清的空气和事物的蝶振.就会让我感到压抑和绝望。归根结底,我认为这是一种个人感知的文化意义的绝望。而绘画,它起码在物质和生理属性上,以色彩和瞬间能成的造型呈现,以及身体的动作,让我的灵魂向外舒展,与那些“小人国”里的怪物进行决绝的拔河。起码,它们是能够打个平手、保持平衡了。

我的心理由此安稳,我的灵魂由此正常。

也就是说,在那一瞬间,我,不仅知道我活过来了,而且绘画也拯救了我的文学。我自信我还会写得更好。

还有,如果说,我绘画的信仰是什么,我服膺莫奈说过的:“依靠教条是不能成画的……我常常为了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完全忘掉了最起码的绘画法则,如果这些法则依然存在的话。”同时我还愿意援引梵高说过的:“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一切为了文学,一切为了自由。

内容推荐

《羽叶茑萝》精选了于晓威近年新创作的中短篇小说10篇。于晓威的小说在艺术品格上,具有无端变化和迷人的可能性,他尽量摈弃了许多事物存在的习惯性法则,专注于人性心理边界的向内开拓。他以哲学意蕴的二律背反来逼近不可超脱的生活本相。在表达生命个体的时代欲望和忧伤方面,于晓威的小说弥漫着隐密的气质。

编辑推荐

第九届全国“骏马奖”获得者于晓威力作!当下中国为数不多的、真正体位到短篇小说构思的作家。

本书收录《羽叶茑萝》、《夜色荒诞》、《恶讯》、《溢欲》、《火车上的速写》、《刘寄奴》、《太阳与斑马线》等10篇小说。于晓威的小说在艺术品格上,具有无端变化和迷人的可能性,他尽量摈弃了许多事物存在的习惯性法则,专注于人性心理边界的向内开拓。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