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蚀(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平野启一郎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平野启一郎著的《日蚀(精)》为第120届日本芥川奖获奖作品。

皮埃尔面不改色地站起来,慢慢向炼金炉走去。望着他魁伟的背影,我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为了人类而背叛神、盗取火种、忍受着万劫之苦却坚韧不拔的异教巨人形象……

《日蚀(精)》折射现代主义瓦解,再构建古典秩序的“贤者之石”。

神圣信仰与邪恶魅惑共生·斗争的隐喻。

平野启一郎,23岁处女作荣获芥川奖“三岛由纪夫转世”天才。

内容推荐

平野启一郎著的《日蚀(精)》一书,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欧洲中世纪末与文艺复兴将发端的过渡时期,一位崇尚托马斯神学的巴黎大学神学生尼古拉,为了寻求一本神学异端书籍《赫密斯派文献》,踏上了去佛罗伦萨的旅途。在到达里昂后,他受到当地主教的指引,去探访一个藏书丰富、精通异端理论的炼金术士。在路途中的村落他遇见了包括信仰堕落的神父、受侮辱的铁匠、处决巫女的监察者等各色人物,见闻了地方上的传教活动,并思考了民众的信仰问题。在与炼金术士皮埃尔的接触中,他第一次体会到炼金术的神秘力量,同时还发现了被皮埃尔藏在山洞中的双性同体人。由于地方上旨在消灭异端的巫女处决运动的高涨,双性同体人被作为带来灾难的异端女巫,被判处以火刑处死。在行刑中,双性同体人在烈焰中结晶化为了一块金子,可以说火刑无意间完成了炼金术士皮埃尔最后的炼金实验。在观看火刑中,主人公尼古拉体会到自己心中信仰的矛盾性。之后,炼金术士皮埃尔也因为女巫嫌疑被捕而死于狱中,主人公尼古拉遵照其遗言获得其全部藏书从事研究。三十年后,精通神学的主人公尼古拉成为了地方主教,开始了炼金术实验,再次去体会所谓异端神学的神秘之处。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这些毫无道理的忠告,自然不是我所希望的。

我无意否定异端审判制度。但是,我们从当时业已失败的审判制度那里寻求到了能够阻止异端邪说泛滥的力量吗?事实上,谋求金钱利益的女巫审判横行,一部分审判甚至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就委托给俗权。当然,我并不是说事态全都如此。纵然审判制度能正常发挥作用,逮捕异端者并处以火刑,但引导人们走向异端的思想却被搁置一旁,甚至延续了命脉,如此一来,问题仍未能得到解决。

说到底,我的初衷并非要排斥异端哲学,从前面的叙述也可以看出,我是想将其纳入吾辈神学体系之中,并使其从属于吾辈之神学。事实上,异教徒们的哲学考察,一部分是具有真实性的。然而由于他们的无知,总不免会陷于谬误之中。因此,我们应该对照其教义逐一审查,只对其谬误之处加以驳斥。

我之所以这样主张,是因为我认为要完全放逐一种思想是不可能的。带有哲学正当性却被放逐的思想,终会因其正当性而复活。到那时,其中谬误的部分也会作为正当的思想随之复活。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指出其谬误之处,而使其正确的哲学思想作为一个整体臣服于我们的教义之下。虽然排斥它,但绝不允许其留存于我们的教义之外而放任不管。正所谓即使有毒的水,我们也要将其变成葡萄酒——我相信这是可能的。因为《圣经》的教义的确具备使这成为可能的巨大而深远的力量。

但是,有的人却与我的说法针锋相对,还如此反驳道:

“那是你的傲慢之见!如你所言,《圣经》的教义的确无比深远。与此相比,无知的异端哲学是何等地谬误啊!但是,为了驳斥他们的谬误,面对如此广博的世界,你总要说出个所以然吧!然而,身为一个渺小的神的创造物,你又如何能认识并阐明神创造的这个完美世界的秩序呢?更别说以此来认识神了……”

对这样的看法表示理解并颔首赞同的人不止一二。我之前特意引用了众所周知的葡萄酒的比喻,正是因为那些人必将如出一辙地引用波那文都的这一名言。

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样就代表虔诚。看到他们因冷笑而歪曲的嘴唇,让我觉得他们更加可鄙。他们颤动着苍白枯萎的薄唇,与两三个同僚交换着眼色,既担心伤了自尊,又要表现出轻视对方的姿态,他们的这种行径让我打心底里觉得厌恶。——不过,我之所以感到他们这番话是卑屈与怠惰的表现,根本来说是因为我们的主张存在分歧。

当时我的处境,三言两语很难交代清楚。这次旅程表面上看只是区区半年的小型朝圣,但是对于刚拿到学位就确定了教授之职的我来说,竟然被毫无挽留地允许开始这样一段旅程,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当时的处境了。如此任性的申请,原本是不会得到允许的。因此,虽说是允许我外出,但是回来后能否留住职位却是极不确定之事。

P8-11

后记

平野启一郎这个谜

三浦雅士

平野启一郎还是个谜一般的作家。

《日蚀》的出版是在1998年,而《一月物语》的出版是在1999年。前者取材于中世纪面貌尚未消失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炼金术士,后者则取材于日本近代文学滥觞时期一位诗人的山地彷徨。

一言以蔽之,这两部作品都是反时代的。主题,不用说是与现代相去甚远的;文体,可以说都是拟古文的形式。而且一部以西洋古典为背景,另一部则以中国古典为背景。跨度非常大。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也未必就是令人想起玄学的著作——如果这样的话,趣味性就过强了——但是,知识的积累并不肤浅。

然而,尽管如此,必须说的是,两部作品均超乎理解,为什么会是十五世纪法国一位修道僧的故事呢?为什么会是患了精神病的明治一位青年诗人的故事呢?作家究竟为何,又是出于何种必然性,创作这些作品的呢?全然搞不明白。或者,也许有的读者搞明白了。但是,人们通常都试图从山脊的最低处翻越过去。之所以觉得弄明白了,或许是很快便发现了主峰过于雄伟吧!

令人困惑的是,继这两部作品之后,平野启一郎2002年出版了《葬送》,2008年又出版了《溃决》,那些似有似无的困惑,更为深刻了。两部作品均是分为上下两册的长篇小说,前一部2500页,后一部1500页。一部取材于十九世纪法国的肖邦与德拉克洛瓦,如果说它是标准的艺术家小说的话,那么另一部则以二十一世纪日本网络社会为背景,是一部惊险十足的犯罪小说。《日蚀》《一月物语》之后,为什么必须是《葬送》和《溃决》呢?完全不得其解。而且在主题与方法上,《葬送》与《溃决》比《日蚀》与《一月物语》更为悬殊。

然而,并不能说不明白,就置之不理了。因为以上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出色的成果。《葬送》中,尤其是肖邦演奏钢琴那一段描写,令人赞叹不已,《溃决》中,到最后的最后都没明确犯人是谁,他那抓住读者的手腕,不得不令人感到是一种娱乐的极致。

难道不是被恶魔玩弄于股掌中的感觉吗?不这样怀疑反倒不自然了。主题与方法如此扩散,而且如此充实,除了用“异常”一词来形容外别无他法。这是一个作家不可为之事。不,如果结合社会规范,更为正确地来说的话,这又是一个作家必做之事。因为作为小说家的同一性尚未确立,必然存在复数的平野启一郎。

……

站在这样的立场,平野启一郎才发表了以载人火星探查与美国总统大选为题材的近似科幻小说的《曙光号》,小说所探究的以及探究方式便朦胧地浮现出来。2009年出版的新近长篇小说也是一部长达千页的力作,继艺术家小说《葬送》、犯罪小说《溃决》之后,这部作品的创意,多少有些SF的意味。复数的平野启一郎更为过激地拓展开来,但是在此,复数性本身却成了主题。在2030年代的网络社会,任何个人(individual)都拥有多个分人(dividual),这一认识已成为一般常识,不仅仅是人,就连社会,也是庞大的物语的集合、梦的集合。社会本身就像是一部由数量庞大的写手写就的小说。可以说库尔特·冯内古特、路德维希·蒂克开辟的领域向更深层次推进了,但是,这原本也都归结于人本身,即语言的问题。小说就是人的界限问题,人的问题又是语言界限的问题。

综观而言,显然平野启一郎将作品放在了海岸刚刚触碰到波浪的地方。然而,在语言这片海岸边,相继而起的波浪的准确动向——例如时间——现在一点也没弄清楚。也就是说,还是一个谜。

平野启一郎之所以还是个谜,正是因为我们太想描摹出这个巨大的谜团。毋庸赘言,这个谜仍在向纵深发展着。

(平成二十二年十二月,文艺评论家)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4: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