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田伯烈著的《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南京稀见文献丛刊》由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华记者田伯烈著,是较早记载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图书。全书分“南京的活地狱”、“劫掠屠杀奸淫”、“甜蜜的欺骗和血腥的行动”、“恶魔重重”、“华北的恐怖”、“黑暗笼罩下之城市”、“空袭与死亡”、“恶魔的阴谋”和“结论”九个章节。另有七篇附录:“南京暴行报告及一续、二续”、“国际委员会之书函文件”、“攻占各城市之日军部队”、“南京的杀人竞赛”、“请看日方之报道”等。郭沫若先生曾为该书作序并亲笔题写书名。译者杨明在书中附言,并搜集插入有关日军暴行照片三十多幅。
由田伯烈著的《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南京稀见文献丛刊》选取第三方的书信、日记与文件,以及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英美报纸,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揭露了1937-1938年侵华日军在华东、华北、华中、华南地区的抢劫、纵火、屠杀、奸淫、轰炸等罪行,是国际社会较早报道、记载日军暴行,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图书。
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八月、九月、十月间从上海附近和苏州、无锡等处以及在十一月、十二月间从杭州、镇江、芜湖、南京等处逃亡的难民,不下一千八百万人。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的中外人士,纷纷设立难民收容所,救济无家可归无路可奔的男女老幼。上海各收容所里的难民,最多时曾达四十五万人。
在华中战区内,死伤的中国士兵至少有三十万人,平民的死伤数目,恐怕也不相上下。四乡人烟绝迹,满目荒凉,日军则长驱直人:欲囊括中国所有的财富,并消灭正在撤退中的中国:军队,然而他们却大失所望。中国军队是撤退了,但几个貝之内又重新组织起来。中国的财富,最主要的是刻苦耐劳的人民,日军愈前进,就愈把中国的老百姓赶人内地,中国民族资本家所有的少数的工厂,也由于日军的猛烈轰炸丽同归于尽,所以日军可说是一无所得。
成千成万的难民,为死亡所威胁,为黑暗所包围,他们的一线曙光,只是希望能够达到一个外国人管理的安全区域。去年十一月间,上海饶神父曾在南市设立难民区,容纳二十五万人。这是一个不可掩饰的功绩。
也是在十一月间,南京若干热心公益的人士,曾经一度讨论是否可能在南京设立同样性质的难民区,对是否可避免空军的轰炸,也曾经过热烈的辩论,一时未获结果。可是日军愈迫近南京,这一个问题也就愈见其急切,终于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难民区的进行事宜,希望能够获得中日双方的承认与尊重,这委员会产生了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其主席为德商雷伯(johnD.H.Rabe)(委员会详细名单见附录之四),与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密切合作(详细名单见附录之四)。
这二十余位公正勇敢的人士,实在值得称道。所有南京的居民以及各国侨民均已纷纷设法逃避,他们却不顾各该国使领馆的劝告,仍愿居留危城。后来发生的种种事态,其性质之严重,固非他们当初意料所及,可是,他们都是富有经验学识的人士,对于自身所处地位的危险,当然早就洞察无余,他们的勇毅、大公无私、热诚,以及不辞赴汤蹈火来拯救难民的决心与精神,将永为本书的读者所敬佩。
南京难民区的面积及其位置,详见第三页附图。难民区国际委员会致日本当局及其它机关的许多信函,择要载人附录之四。日本当局从未有过书面答复,只在口头上偶尔表示不负责任的承认而已。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即在日军冲破了上海方面中国防线的一个月以后,日军攻人南京一一中国的首都。这不失为近代战史上的一个伟绩。可是,日军在占领区域内的暴行,却把这伟绩打下一个极大的折扣。当日军进攻南京的时候,日机曾散发传单,宣称“日军将尽力保护良善的人民,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十二月十日,日军总司令松井石根”大将在劝唐生智*将军不战而退的传单中,也这样说:“日军对于抗日分子虽然苛酷无情,但对于非武装的平民与不怀敌意的中国军队,则采取宽宏和善的态度。”日本军队对于自己的诺言,究竟履行到什么程度,下面的事实可以显示出来。这是南京一位最受尊敬、最有声望,态度极为公正的外侨”,于十二月十五日写给上海友人的一封信,把日军占领南京后几天内的情形,加以扼要而明白的叙述:
“南京的日本军队已经失去了声誉。日本军队本有极好的机会获取中国人民和外侨的尊敬,这机会也给他们抛弃了。
去年十二月间,日军攻陷南京后,对于中国的无辜平民,枪杀奸淫劫掠,无所不为。我以为身为新闻记者,职责有关,曾将所见所闻的日军暴行,拟成电稿,拍齜孟却斯德导报》(ManChester Guardian)。不料,上海的日方电报检查员,向当局请示后,认为内容“过于夸张”,加以扣留,屡经交涉,都不得要领。于是我决定搜集文件凭据,以证明我所发电稿的真实性,结果我从最可靠的各方面获得许多确凿的凭据,同时发觉事态之惨殊出人意表,因此我才想到这些凭据大有公诸世界的必要。这是我写成本书的原因及经过。
由上所述,足见本书之成,完全是我本人的意思,有几位朋友为我选择整理材料,给我极大的帮助,但本书的出版则由我完全负责。本书内所引录的文件,都是我费了很大的气力,向关系人恳商而得的。
还有一点也须预先声明,就是本书的目标决非挑拨对于日本人民的仇视。我有许多日本朋友,我非常尊敬他们,假使适宜的话,我很想指出他们的大名。其中有一位是重要的官员,还有一位(半官的),其情操与才智的高超,不易多见。他们都在上海,在人道的事业上,我和他们接触已不止一次,他们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仍然给我以同情的合作与友谊,我不能不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我还应该向日本某军官表示敬意:去年九月初头,日机轰炸松江附近的难民车,无辜平民惨遭屠杀,当时这位日本军官曾以私人资格,向我表示遗憾。这些人士实属难能可贵,倍值敬慕,因为像在目前这样非常的时候,万一他们的真情实意被人泄露揭发,就有杀身之祸,并为国人所共弃呵。
本书的目标,扼要言之,在于将日军如何对待中国平民的事实,向全世界公布,力求真确,不存偏见,使读者明白认识战争的狰狞面目,并剥夺战争的虚伪魔力,后者是好大喜功的军阀们所不能忘情的。
在任何战争中,交战国双方固各有不同的宣传方法,但“暴行录”一类的东西,较为读者所信任。本书搜集了许多记录、报告和文件,其中最重要的,均为绝对可靠的第三者所供给。所有私人信函,除纯属个人事件并仅涉亲友关系者,均照原文抄录,以存其真。为便利及安全起见,所有发信人及其它原作者的姓名,大多略去。附录之四内的正式文件,则引录全文。所有信函及文件的原本或副本,均经亲自审阅,妥为保存,所有照片影片及其它物证,也都可复查。
谨以本书贡献给全世界为集体安全的前途与战争恐怖的消除而奋斗的人士,并且向帮助我完成本书的朋友们表示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