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纵使期待得到宏观的把握,也需要限定语境与视域。道教作为历史悠久且复杂多样的宗教形态,对之进行研究更要聚拢目光,与宗教最为贴合的当属文化,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宗教本就是一种文化形态。无论二者是否具有逻辑上的归属关系,宗教的理念和外在形态都塑造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笔者郭硕知并不否认道教历史发展的多元因素,但仅将关注的重点放置在文化史的视域内。历史是人类真实的经验,它沿着时间的河道流动,似乎可以感受到从古至今的延展过程,此是对历史的正叙。《边缘与归属--道教认同的文化史考察》更关注的则是历史趋势及其中的群体过程,只要以文化作为对象,并在人类经验的范畴之内,都可以算作文化史的范畴。尽管文章中存在历史性的描述,但其目的是以理论建构为取向展现出道教多与一的矛盾,而非完整重构道教历史。因而本书更多地将文化史视为一种场域,在其中展开对道教认同的研究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