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牧人
每次路过草原。嘹望无尽头的地平线,清香的野花和蚂蚱,还有头顶上的鹰,都让你满满感受到这样一个别样的国度,草原帝国,大陆主人,万水之源,众山之首。
草场退化,周边沙漠的线条逐渐逼近,这些感觉与自己无关的话题或者事件,现在出现了。春天混浊天空的扬沙,饥饿的羊子晚上开始嚎叫的时候,牧人感到心疼,更直觉地意识到,从前的日子所剩无几……
即将到来的不是世纪的迁徙,而是草原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件——定居。
草原具有可怕的化解能力和吞噬肠胃,几乎所有不用运走或者运不走的东西,都抛在了草原,那些啃干净的羊骨头、牛头,还有动物的死尸,都弃置草原,或暴露阳光下,自然晒化,粉末被强劲的风吹走,或者在低洼的地方掩埋,那些可能滋生的病菌就不会生存,而油脂的动物尸骨恰恰是草原上的肥料,就是一点腥昧,也被风吹得远远的,消失在草原蓝色的海子上空……
迷失于草原的事件,可能永远不会发生,因为被规划过的草原有了标识,有了地标性的识别客体。迷失于草原,这听上去浪漫至极的事情不会发生了。有了定位系统,可以测定人与有水、食物地点的距离,来决定自己的方向、行走时间,以及所要耗费的能量。一切都是安全的,除非是连牧人都很少涉足的草原深处。狼已经不可能来吃你了,因为它面临的危险远远超过了你。少了狼,那些混迹于草原的一些家伙就欢喜起来,丑陋的豺、火红的狐狸、狸猫,还有可爱的野兔,.它们在天堂般的绿毯上过起自己的日子。牧人一般是不会猎杀它们的,食物已经足够了,虽然草场退化,羊群减少,但各种各样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古老的畜牧传统手工艺制作,开始逐一消失,幸运的是,它们尚能变成一些劣质的工艺品、装饰品。老人垂暮,匠人改行,孩子在内地上大学,女儿先是在城镇打工,勇敢地开始养活自己,然后成家,带着丈夫和孩子回来数日,重新回到他们城镇上的小窝。无垠的草原夜晚少了婴儿的啼哭和女人的喘息,如同死了一半。从来没有过这样僵硬无情的草原之夜……
许多夜晚,手工活也慢慢停下来,一停,就很难再捡起来。工具散失,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手也生了。最重要的是,这些手工的东西,已经用不上了。没有意义再做了。大量的、便宜的、耐用的东西纷纷涌现。
这是畜牧文明的挽歌,这是一个沉醉在创造美、歌颂美、欣赏美、追求美的民族致命的洪灾,只是,认识到的人还不多,惋惜、叹息、失意的人不少,但是,真正从某个角度或者高度,呐喊、呼吁、发火的人寥寥无几。 热闹的定居点上,人们开始选一些花被子。曾经厚重的羊毛被子被放在柴火房里,不久,就被扔了,见不到阳光,不着体肤、不翻晒的皮袄是会发臭的……
于是,许多博物馆相继诞生,意义非凡。建造类似这样的博物馆非常艰辛,人们总以为无非是收集一些不用了的旧东西,很难找到的老古董、爷爷辈的火枪、奶奶们出嫁时的辫套、变了形的靴子、一两块叫不上名字的兽皮……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