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权、李秉龙、李军著的《中国肉羊产业市场绩效研究》主要以产业组织理论、经济效率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与农产品价格形成、波动与传递理论为基础,构建中国肉羊产业市场绩效研究的整体分析思路。综合“结构主义”学派以及“绩效主义”学派的观点.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静态单向分析思路转变为动态交互性分析,以宏观肉羊生产结构特征为分析切入点。从宏观层面分析肉羊生产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从微观层面分析肉羊生产的经济绩效与质量绩效,并结合羊肉市场价格变动与贸易冲击来综合评价产业运行绩效,最终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肉羊产业整体发展势头较好。表现为产业总量稳步提升、生产布局趋于合理、规模结构持续优化,肉羊产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中重要的支撑产业,未来提升空间依然较大;②肉羊生产的成本与收益均保持较快增长,各主要投入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则有所差异,其中生产成本上升主要源于物质与服务费用以及人工成本的推动;③肉羊生产技术效率整体提升显著,但技术效率损失与区域间差异依然存在;④肉羊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在波动变化中趋于平稳,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且主产省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有限:⑤农户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配置效率损失相比技术效率损失更加突出;⑥农户肉羊生产质量是由其生产质量控制行为、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与养殖模式改变所共同决定的,标准化生产是提升肉羊生产质量的关键;⑦羊肉市场价格受国内需求增加、草原、草场政策调整、突发性灾害与疫病以及国际市场冲击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整体上表现为波动上涨特征.且区域间变动差异显著,价格变动具有显著的季节性与波动集群现象;⑧羊肉市场价格纵向关联效应显著、主产区横向市场间羊肉价格整合程度逐步加强:⑨羊肉出口国际竞争力不强、进口增长较快,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生效进一步抑制出口、促进进口。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肉羊产业市场绩效的经济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基本经济理论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肉羊生产结构特征分析
3.1 肉羊生产的区域结构特征分析
3.2 肉羊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3.3 肉羊生产的规模结构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肉羊生产的投入产出分析
4.1 肉羊生产成本变化情况分析
4.2 肉羊生产收益变化情况分析
4.3 肉羊生产单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省际肉羊生产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5.1 肉羊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2 肉羊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农户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
6.1 农户肉羊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6.2 农户肉羊生产的配置效率分析
6.3 影响肉羊生产经济效率的综合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肉羊生产质量控制行为及效果分析
7.1 肉羊生产的质量决定
7.2 肉羊生产质量控制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7.3 农户肉羊生产质量控制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7.4 肉羊生产质量控制行为的效果分析
7.5 良种育繁推体系建设与养殖模式改变对肉羊质量的影响
7.6 本章小结
8 羊肉市场价格变动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8.1 羊肉市场价格变动基本情况
8.2 羊肉市场价格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
8.3 羊肉市场价格变动主要原因分析
8.4 羊肉市场价格生产层面变动原因的实证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羊肉市场价格纵向关联与横向整合分析
9.1 羊肉市场价格纵向关联效应分析
9.2 羊肉市场价格主产区市场整合与传导分析
9.3 本章小结
10 CNFTA背景下中国羊肉贸易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10.1 世界与中国羊肉生产与贸易特征分析
10.2 中国羊肉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
10.3 中国羊肉进口变化特征分析
10.4 CNFTA背景下中国羊肉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10.5 CNrrA背景下中国羊肉进口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10.6 本章小结
11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1.1 主要研究结论
11.2 主要政策建议
11.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