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拯救月熊/我们和它们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英)吉尔·刘易斯
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我们和它们”系列聚焦濒临灭绝的野生保护动物,以月熊,海豚,鱼鹰和红鹮等动物为背景,揭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同时深度刻画人性,并包含了很多社会热点话题。

被称为“中国引进的符合科学、合乎逻辑地描写动物心理及行为的小说”,自然展现了人们、尤其是孩子对动物的真挚情感。

吉尔·刘易斯著的《拯救月熊》荣获德国儿童文学环保贡献奖。

邀请墨西哥插画家,博洛尼亚国际插画展获奖者大卫·埃尔南德斯为书系绘制封面。

内容推荐

黑暗的房间,狭窄的铁笼,伤口流血、目光黯淡呆滞的月熊。

如何,才能拯救它们?

吉尔·刘易斯著的《拯救月熊》讲述了十二岁的老挝男孩阿丹被迫搬离祖辈生活的森林,到城里的养熊场打工。他痛恨“医生”提取熊胆汁的残忍方式,却又无力改变什么。男孩阿康一家的关照和来自故乡的幼熊“好运”的陪伴,是每个纠结挣扎的黑夜里仅存的亮光。

终于,为了治好将军的女儿萨瓦,“好运”也难逃厄运,成了采胆熊……

在萨瓦和“咬人魔”的帮助下,阿丹历尽艰辛,成功将好运带回森林。但此时,一路追捕而来的将军的直升机,也出现在了山顶上方……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场暴风雨

我的爷爷和爸爸都是养蜂人。他们会和蜜蜂说话。他们了解蜜蜂,也懂得它们的习性。

每逢夜晚,天上看不见月亮的时候,他们就会爬上蜜蜂树光滑的树干,去采野蜂蜜。蜜蜂会告诉他们一切:哪里可以打到野味,森林里的果子什么时候成熟,什么时候会下雨。

爷爷总是对我说,我们能从蜜蜂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冬天的傍晚天气湿冷,雨水穿过山谷淙淙流下,噼里啪啦地砸向地面,跳入炉火后嘶嘶作响。我往身上裹了一条毛毯,偎到爷爷身旁。

“给我讲讲南鹏的故事吧。”我说。

爷爷总是笑眯眯地说:“南鹏?是谁呀?”

“南鹏就是那只最勇敢的蜜蜂呀。”

“哼!”爷爷说,“它不过是一只小蜜蜂,有什么好讲的。”

“请给我讲讲吧,”我恳求道,“给我讲讲南鹏的故事吧。”

爷爷用树叶卷起一颗槟榔,慢慢地嚼了起来。“好吧。”他说,“那我就讲讲。”

我把下巴抵在蜷起的双膝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炉火,望着炉中的火苗。火苗跳跃着、摇曳着,仿佛也在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爷爷开始总是会说,“天下欣欣向荣,一条大河从白山奔流而下。大河养育了森林,森林里到处都是老虎、大象、月熊、日熊、云豹、石纹猫、鼷鹿、猕猴和织巢鸟……”爷爷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还有许许多多动物,我有生之年也说不完。森林里的树木直入天际,积雨云就挂在树梢。很快,溪流都汇入了大河,河里的鱼儿不计其数。”

“可后来妖怪来了,对吗?”我问。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

爷爷皱了皱眉,接着点点头:“但是,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个妖怪。天色尚未放亮时,这个叫作八赖的妖怪大摇大摆地走进森林,吃掉了许多动物和树木,还把骨头和木髓吐到地上。它边走边吃,吞掉了沿途所有的东西。动物们有的跑、有的飞、有的游,想要逃往森林深处。但妖怿还是追了上来,不仅撕开了大地,还喝干了大河。河里只剩下几滴水,鱼儿在泥浆里拼命挣扎、奄奄一息。到了晚上,只有一座小山上还孤零零地余下几棵树木。‘请把这片树林留给我们吧。’动物们七嘴八舌地哀求道,‘我们只剩下它了。’但妖怪还没有吃饱,并且突然挺直了身体……”

每当爷爷讲到这里,我就会站起身来,抖动毛毯,在身后投下一个巨大的黑影,然后深吸一口气,大声吼道:“我是八赖!我是八赖!看你们谁敢挡住我的去路!”  爷爷假装蜷成一团:“所有的动物都躲了起来,就连老虎和熊也不是妖怪的对手。但是,正当八赖拽住离它最近的一棵大树,准备连根拔起时,一只小蜜蜂从树丛里飞了出来,径直来到八赖而前。

“‘我是南鹏。’这只蜜蜂说,‘我要挡住你的去路。’

“妖怪一把抓起南鹏,仰天大笑。‘就凭你?’它叫嚣道,‘你这个小不点儿!就算被你蜇一下,我身上顶多起个包。’

“南鹏在它的魔爪中嗡嗡地说:‘我是南鹏,我一定要挡住你的去路。’

“当森林里的其他蜜蜂听到南鹏如此无畏时,它们的心中一下子充满了希望和勇气。它们不是也能像南鹏一样勇敢吗?

“八赖一边龇着牙,一边捏住南鹏的翅膀,恶狠狠地瞪着南鹏的眼睛。四周的天空陡然阴沉了下来。‘你算老几,小蜜蜂?你胆敢来我的面前,不是因为你有多勇敢,而是你太愚蠢。在我把你捏碎之前,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南鹏吓得浑身发抖,但仍然直视着妖怪的眼晴。‘八赖……”之说。

“‘大声点儿!’妖怪咆哮道,‘我根本听不见你在说什么。’

“‘回头看看。’南鹏说,‘你得回头看看。’

“‘回头?我?’八赖不屑地哼厂一声,‘既然这是你的遗愿……’

“八赖回头看了看。

“只见它的面前盘旋着一团巨大的‘黑云’。一大群愤怒的蜜蜂首尾相接、遮天蔽日。

“八赖顿时瘫倒在地。

“‘我虽然个头儿很小,’南鹏说,‘但我可不是单枪匹马。你听到峰群的声音了吗?’”(P1-4)

序言

自孩提时代起,我们就和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牙牙学语时的看图识字,到父母带着我们游览城市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再到包括学校和社会在内的现代教育,有关动物的话题始终受到人类的密切关注。

一方面,“我们”和“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我们人类也是动物的一分子,属于灵长类动物,跟“它们”有着或远或近的共同祖先;另一方面,“它们”也是“我们”认知自然、感受自然最直观、最形象的对象。

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很多动物。有一些是我们饲养的宠物,比如最常见的猫、狗,老人们喜欢的画眉、八哥,老北京人玩的蝈蝈儿、蛐蛐儿;还有一些是会让我们反感甚至害怕得避之不及的生物,比如蝎子、蛇。它们就在我们看得到的城市郊野,或者我们看不到的密林荒漠里生存着,是我们认知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它们的典故、成语、寓言陪伴着一代代孩子长大成人,又作为认识自然的载体帮助我们继续教育着下一代,千百年来,周而复始。

虽然相知如此深厚,但是在它们身上,我们曾经犯过许多错误。我们不明白它们对我们的重要性,不明白它们对维护生态平衡的意义,让它们在我们的手下痛苦挣扎,含恨离去。比如华南虎,20世纪50年代,人们盲目地砍伐森林、扩大耕地,导致野猪、野牛、獐子等动物无家可归,数量大幅减少,华南虎因为缺少猎物转而捕杀家禽家畜,甚至伤害人类。我们不得不拿起武器去猎杀它们,保护自己,从而直接导致了野生华南虎的灭绝。还有在长江生活了两千多年,被称为“长江女神”的白暨豚,由于人类在长江流域大量地捕鱼、筑坝、轮船运输,导致白暨豚的食物短缺,再加之捕杀、水体污染等原因,白暨豚最终也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也正在用实际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失。比如,通过保护天然林,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大熊猫的现存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千八百只,脱离了濒危物种名单。

所以,在大自然面前,在这些比我们存在于地球上的时间长得多得多的它们面前,我们还稚嫩得很。我们应该学会如何与它们和谐相处,而不是简单而粗暴地毁灭它们,或是通过破坏它们的栖息地间接使它们灭绝,最后导致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人类与动物之间如何和谐、正确地相处,始终是那些已经或正在觉醒的“我们”心中永久的课题。那么,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让我们的孩子、让青少年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动物保护和生态环保的理念,无疑是能让这一课题长久实现下去的最好方法。

吉尔·刘易斯就是这样一位能在“我们”与“它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作家。她曾是一名兽医,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对动物的关爱使她孕育出许多鲜活的灵感,创作出“我们和它们”这套聚焦野生动物保护的心灵成长书系。其中《追鹰的孩子》是她的处女作,也是影响力最大、荣获奖项最多的一部作品,之后的《海豚湾天使》《拯救月熊》和《红鹮之羽》也广受读者好评。

“我们和它们”作为一套少见的以濒危野生动物为主题,同时又深度刻画人性的文学作品,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将动物一味地拟人化,而是自然展现了人们尤其是孩子对动物的真挚情感。不论海豚、月熊,还是人们不太熟悉的鱼鹰、红鹮,书中的每一种动物都以最真实的状态存在着,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也描写得十分质朴、细腻,书中的四位主人公在与动物相知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心灵的成长与蜕变。虽然这些故事可能并没有发生在你我身边,但我们与它们之间的情感却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足以打动所有人的心灵。

在动物与自然之外,“我们和它们”也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关爱弱势群体,在折射现实生活的同时,启发读者去思考特殊群体(比如书中出现的儿童自闭和脑瘫患者)的生存状况,为青少年带来具有广度和深度的阅读体验。同时,作品中还融入了许多现代科技和生活元素,与时俱进的风格让读者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尽管所涉话题十分广泛,作者在创作中依然游刃有余。生动形象的文字、拿捏得当的细节、清晰缜密的结构,使读者在阅读这套书时,眼前呈现的不仅是一行行文字,更像是一部部充满画面感的电影。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这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文学佳作。

国家动物博物馆首任副馆长

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学委员会秘书长

黄乘明

书评(媒体评论)

吉尔·刘易斯不光是一名讲故事的高手,还是一位为儿童与动物发声的斗士。隆重推荐!

——英国《卫报》

这是一个富有力量、发人深省的故事。它并没有用强烈的口诛笔伐去抨击那些虐待、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而是以一个孩子的道德准则来震撼、唤醒那些失去灵魂的人们,让他们有机会重新去选择。

——美国《出版者周刊》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