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风家训品读/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精选作品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许多有名的家训为人称道。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法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编的这本《家风家训品读》收录《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楹联中的家风”、“家训品读”、“红色家风”等栏目文章,全面展现优秀家风家训。

内容推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本刊自2015年12月起相继开设《家训品读》《楹联中的家风》《红色家风》栏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权威机构专家或各地纪委,从家训、楹联中挖掘传承故事,汲取营养智慧。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编的这本《家风家训品读》精选家风家训相关栏目的部分文章,通过一副副凝聚治家理念的楹联、一条条饱含齐家智慧的家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家风故事,生动展现家风家训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深远影响,为党员干部加强家风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目录

家训品读

 周文王训子:民为上 守中道

 孔子教子孙:学诗礼 以立身

 司马谈遗训:传使命 撰《史记》

 马援诫侄:慎交友 戒妄议

 樊宏诫子:戒盈溢 不苟进

 王昶诫子侄:崇谦实 去浮华

 曹操“诸儿令”:择贤能 不徇私

 诸葛亮诫子:淡名利 志高远

 颜之推诫子孙:重实学 涉世务

 柳砒诫子孙:门第高 不可恃

 白居易家训:善其身 济天下

 司马光训子:尚节俭 勿奢靡

 欧阳修诫子:玉不琢 不成器

 范仲淹诫子:自奉俭 不营私

 陆游示儿:学终身 忧国民

 陈淳训子孙:遵德礼 致孝亲

 王阳明诫族人:抵恶俗 拒物诱

 袁了凡教子:勿怠忽 勿计较

 吕坤诫儿:应知耻 善择交

 高攀龙告诫子孙:重行义 慎择友

 曹端家诫:端言行重 身教

 朱柏庐教子:期质朴 有义方

 陈龙正治家:重蒙养 善自治

 曾国藩家训:知“畏慎” 以进德

 于成龙族规家训:奉礼孝 存仁廉

 蔡世远示子弟:严义利 守志节

 张英示后人:守安分 讲谦和

 张履祥教子:守耕读 尽职分

楹联中的家风

 清白传家为上策 四知处事是良图

——东汉名臣杨震及其后人的家风故事

 文官不爱钱 武官不惜死

——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家风故事

 家秉三尺法 官省五条刑

——江西德安义门陈的家风故事

 移孝即忠养廉惟俭 义方是训经正则兴

——郑义门里的家风故事

 处事无他莫若为善 传家有道还是读书

——豫商康百万家族的家风故事

 处物要吃亏立身要吃苦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

——晚清重臣阎敬铭的家风故事

 一等人忠臣孝子 两件事读书耕田

——晚清“百官楷模”马丕瑶的家风故事

 积德勤绍佐时理物 建策忠谠兴利惠民

——清末帝师朱益藩的家风故事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及其后人的家风故事

 教子读书无致临时搁笔 治家勤俭勿使开口告人

——华侨领袖陈嘉庚及其后辈的家风故事

 慎交友勤耕读 笃根本去浮华

——晚清名臣左宗棠的家风故事

 尽黜才华见真性 总来辛苦为黎元

——严复及其后人的家风故事

 居室以勤俭为本 力田与孝弟同科

——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家风故事

 孝友渊源传作家政 诗书根柢蔚为国华

——清朝名将甘国宝的家风故事

 文章千古事 忠孝一生心

——晚清中国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的家风故事

 已甘常悯先人苦 能俭犹防后世奢

——江西南昌汪山程家的家风故事

红色家风

 毛泽东的家风故事

 周恩来是如何过好“亲属关”的

 刘少奇的严明家风

 朱德的“五心”家规

 董必武的朴素家风

 丝毫不允许搞特殊化的任弼时

 罗荣桓家风:不要搞特殊

 彭德怀家风:任何时候都要清正廉洁诚实

 夏明翰家风:誓将真理传人寰

 方志敏的清贫家风

 吉鸿昌家风:爱国恤民刚直清正

 谢觉哉家风:做人民的勤务员

 杨靖宇家风:碧血青蒿两千古

 徐特立家风:每一时都不要只为自己着想

 谷文昌的清廉家风

 邓稼先家风:为国奉献简朴生活

 焦裕禄家风: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试读章节

周文王姬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是领导周人战胜商人的关键人物,被先秦学者尊奉为圣王。他所创的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其为“一代之英”。

在家训方面,周文王也颇有建树,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子孙的训诫,在古代文献中有不少记载。其中《逸周书》中的《大开》《小开》《文儆》《文传》诸篇以及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竹简中的《保训》篇等都记有周文王对子孙后人的训示。

在殷商时期,周国地处偏远的关中,是臣服于商王朝的地方小国。周文王励精图治,广行仁政,关注民生,为百姓所称道。此时,商王朝正逢商纣王当政,商纣王好兵黩武,滥用刑罚,引起朝廷贵族和外部诸侯的不满。所以,有很多人都投奔到周国,支持周文王。崇城国君崇侯虎发现周文王很得民心,就向商纣王进谗言,说文王太得民心会威胁到商王朝的统治。商纣王就把周文王抓起来,囚禁在美里城。后来,经过闳夭、姜尚等人的极力奔走,用美女宝物贿赂纣王,文王才得以获释。

文王回到周国,表面上维持对商王朝的归顺,实际上却在为对抗商王朝做积极的准备,除了发展经济、加强军事、联络诸侯之外,还宣扬周人接受了天命,以俘获人心。

作为边远地区的一个小国,若要战胜商王朝,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周文王显然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对族人、子孙的教育和训示也不断加强,他希望通过各种机会,把国家的制度、政策和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传授给他们。

周文王最重要的训示是要以民为本。周文王是一个现实而理性的政治家,他认为“民何向非利”“信何向非私”,即承认百姓行为具有自利性。周文王并不逆转百姓的这种本性,而是主张利用人民关注利益的本性,循循善诱。他对太子发说:“汝慎守勿失,以诏有司,夙夜勿忘,若民之向引。”意在劝诫儿子时刻不要忘记,要顺着人民的本性施政。周文王还强调人民的作用,认为人民是社会的根本,他用颇具哲学思想的语言说道:“非本非标,非微非烽。壤非壤不高,水非水不流。呜呼,敬之哉!倍本者槁。”意思是,没有根本就没有枝叶,没有低微就没有高贵,上面的土高是因为有下面的土为基,前面的水流是因为有后面的水推动。因此,你一定要谨慎,舍弃根本就要枯萎。

他在对子孙的训诫中,还强调遵循外在的规矩和规律,要求子孙克制内心的欲望,服从外在的价值标准。为此,周文王多次举行仪式,把国家的相关规仪教授给子孙,要求他们在宗族、生产、训练、守备等方面遵守已有的规定,把已经形成体系的“八做”“五戒”“三极”“九因”等不断申述给子孙,让他们传习。他要求子孙不能自以为是、放弃规矩而自我放纵,“儆我后人,谋兢不可以臧”,以此来提醒他们要遵循规矩,不要有争执之心,他认为,人若是有争心,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除了要求子孙做到克制内心的欲望,周文王还告诫他们应当认清并遵循人类的社会行为、经济生产的相关规律,提出“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唐不卵,以成鸟兽之长”“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堕四时”。即砍伐树木、捕捞鱼虾、猎捕鸟兽都遵循时节,以保护资源,最终达到“工不失其务,农不失其时,是谓和德”的目的,这其实是民利为上、慎守中道的前提条件。

最典型反映周文王强调遵守外在规范、规律思想的,是他的临终遗言《保训》。这是周文王去世之前对其子武王的训诫,文中所含“中”的观念,或称中道,是《保训》全篇的中心,它与儒家后来所说的“中庸之道”有着内在的联系。他认为,人如果遵守规矩、恪守道德,则会“贾粥不雠”,像拥有粥饭的人不用兜售就会有人自动来买一样,福佑自来:如果不遵守规矩与规律,那么就会“不索祸招”,即祸患自来。

P3-5

序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这是一个激荡人心的时代。“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在这砥砺奋进的五年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深情寄语,按照委部机关宣传工作统一部署,立足中央纪委机关刊职能定位,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开展采编工作;注重“宣传、解读、阐释、引导”,紧跟中央部署及时宣传、围绕社会关切深入解读、结合工作实际准确阐释、针对舆论杂音积极引导;突出“深、新、专、杂”特色,把“深”作为杂志的立身之本和最大优势,把“新”作为看齐跟上的必然要求和努力方向,把“专”作为姓党姓纪的具体体现和有机统一,把“杂”作为期刊的本质属性和独特魅力,朝着力求使宣传报道既接天线又接地气,让不同读者都能各取所需、各有所获的目标努力。特别是2014年7月改刊名以来,杂志的指导性、时效性、可读性和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有了新提高,机关刊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近年来连续两次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百强报刊”。刊登稿件的转载率、二次传播率大幅增长,发行量连年上升,2017年订数超过百万,在全国党刊中名列第二,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和好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工作报告予以肯定。

昨天、今天和明天,历史、现实和未来,从来都是一脉相承。在举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九大之际,我们精选近年优秀作品汇集成书,集中展示办刊成果,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壮阔历程的阶段性回顾,也是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献礼。这套丛书着力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主题,力求成为兼具指导性、实用性和收藏价值的精品图书和纪检监察业务参考用书。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将树牢“四个意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

2017年9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0: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