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龙、齐平著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股最优比例问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时代背景,聚焦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国有股最优比例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国有企业国有股比例的优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本书共7章节,内容包括绪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逻辑、国有企业国有股最优比例的理论分析、对国有股最优比例理论研究的扩展——国有股比例与产能过剩等。
| 书名 | 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股最优比例问题研究/区域经济重点学科系列丛书 |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 作者 | 陈俊龙//齐平 |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陈俊龙、齐平著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股最优比例问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时代背景,聚焦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国有股最优比例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国有企业国有股比例的优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本书共7章节,内容包括绪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逻辑、国有企业国有股最优比例的理论分析、对国有股最优比例理论研究的扩展——国有股比例与产能过剩等。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文献综述 1.2.3 基于混合寡占模型的国有股最优比例研究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逻辑 2.1 尝试探索时期(1978~1992年) 2.1.1 改革的内容 2.1.2 改革评价 2.2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阶段(1993-2002年) 2.2.1 改革的内容 2.2.2 改革评价 2.3 股份制改革改革阶段(2003-2012年) 2.3.1 改革的内容 2.3.2 改革评价 2.4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新时期(2013年至今) 2.4.1 改革的内容 2.4.2 改革评价 2.5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规律 第3章 国有企业国有股最优比例的理论分析 3.1 国有、非国有资本效率差异与国有股最优比例 3.1.1 模型构建 3.1.2 模型分析 3.1.3 小结 3.2 国有企业分类与国有股最优比例 3.2.1 问题的提出 3.2.2 模型构建 3.2.3 模型分析 3.2.4 小结 3.3 员工安置、非国有资本进入与国有股最优比例 3.3.1 问题的提出 3.3.2 模型构建 3.3.3 模型分析 3.3.4 小结 3.4 国有银行国有股最优比例分析 3.4.1 问题的提出 3.4.2 模型构建 3.4.3 模型分析 3.4.4 小结 第4章 对国有股最优比例理论研究的扩展——国有股比例与产能过剩 4.1 国有股比例与产能过剩关系的内在逻辑 4.2 关于产能过剩的文献综述 4.3 管理授权、产能过剩与国有股最优比例 4.3.1 问题的提出 4.3.2 模型构建 4.3.3 模型分析 4.3.4 小结 4.4 软预算约束、产能过剩与国有股最优比例 4.4.1 问题的提出 4.4.2 模型构建 4.4.3 模型分析 4.4.4 小结 4.5 沉淀成本、产能过剩与国有股最优比例 4.5.1 问题的提出 4.5.2 模型构建 4.5.3 模型分析 4.5.4 小结 第5章 国有股比例对国有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中国商业银行为例 5.1 研究设计 5.1.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1.2 指标选择 5.1.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5.2 实证分析 5.2.1 模型构建 5.2.2 回归结果分析 第6章 国有企业国有股比例优化的有利条件和现实障碍 6.1 国有企业国有股比例优化的有利条件 6.1.1 政策上的有效指引 6.1.2 政府具有推进制度变迁的动力 6.1.3 具有优化国有股比例的企业条件 6.2 国有企业国有股比例优化面临的障碍 6.2.1 国有股流转和定价面临高昂的交易成本 6.2.2 行为心理因素对国有股比例形成和优化的阻碍 第7章 优化国有企业国有股比例的对策建议 7.1 完善产权制度,促进国有股权高效流动 7.2 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改革环境 7.3 进一步推进产权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7.4 分类、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7.5 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去产能改革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