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斯坦·贾德著、萧宝森译的《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是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
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 书名 | 苏菲的世界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挪威)乔斯坦·贾德 |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乔斯坦·贾德著、萧宝森译的《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是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 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内容推荐 乔斯坦·贾德著、萧宝森译的《苏菲的世界》讲述了: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奇异的信: ——你是谁? ——世界从哪里来? 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达尔文、弗洛伊德等哲学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目录 伊甸园 ……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 魔术师的礼帽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神 话 ……善与恶之间脆弱的平衡…… 自然派哲学家 ……没有一件事物可以来自空无…… 德谟克里特斯 ……世界上最巧妙的玩具…… 命 运 ……算命者试图预测某些事实上极不可测的事物…… 苏格拉底 ……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雅 典 ……废墟中升起了几栋高楼…… 柏拉图 ……回归灵魂世界的渴望…… 少校的小木屋 ……镜中的女孩双眼眨了一眨…… 亚里士多德 ……一位希望澄清我们观念的严谨的逻辑学家…… 希腊文化 ……一丝火花…… 明信片 ……我对自己实施严格的检查制度…… 两种文化 ……避免在真空中飘浮的唯一方式…… 中世纪 ……对了一部分并不等于错…… 文艺复兴 ……啊!藏在凡俗身躯里的神明子孙哪…… 巴洛克时期 ……宛如梦中的事物…… 笛卡尔 ……他希望清除工地上所有的瓦砾…… 斯宾诺莎 ……上帝不是一个傀儡戏师傅…… 洛 克 ……赤裸、空虚一如教师来到教室前的黑板…… 休 谟 ……将它付之一炬…… 柏克莱 ……宛如燃烧的恒星旁一颗晕眩的行星…… 柏客来 ……曾祖母向一名吉卜赛妇人买的一面古老魔镜…… 启 蒙 ……从制针的技术到铸造大炮的方法…… 康 德 ……头上闪烁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范…… 浪漫主义 ……神秘之路通向内心…… 黑格尔 ……可以站得住脚的就是有道理的…… 祁克果 ……欧洲正迈向破产的地步…… 马克思 ……在欧洲游荡的幽灵…… 达尔文 ……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艘小船…… 弗洛伊德 ……他内心出现那股令人讨厌的自大的冲动…… 我们这个时代 ……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 花园宴会 ……一只白色的乌鸦…… 对位法 ……两首或多首旋律齐响…… 那轰然一响 ……我们也是星尘…… 试读章节 伊甸园 ……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 苏菲放学回家了。有一段路她和乔安同行,她们谈着有关机器人的问题。乔安认为人的脑子就像一部很先进的电脑,这点苏菲并不太赞同。她想:人应该不只是一台机器吧? 她们走到超市那儿就分手了。苏菲住在市郊,那一带面积辽阔,花木扶疏。苏菲家位于外围,走到学校的距离是乔安家的一倍,附近除了她家的园子之外,没有其他住家,因此看起来她们仿佛住在世界尽头似的。再过去,就是森林了。 苏菲转了个弯,走到苜蓿巷路上。路尽头有一个急转弯,人们称之为“船长弯”。除了周六、周日的时候,人们很少打这儿经过。 正是五月初的时节。有些人家的园子里,水仙花已经一丛丛开满了果树的四周,赤杨树也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每年到这个时节,万物总是充满了生机。这岂不是一件奇妙的事吗?当天气变暖、积雪融尽时,千千万万的花草树木便陡地自荒枯的大地上生长起来了。这是什么力量造成的呢? 苏菲打开花园的门时,看了看信箱。里面通常有许多垃圾邮件和一些写给她妈妈的大信封。她总是把它们堆在厨房的桌子上,然后走上楼到房间做功课。 偶尔,也会有一些银行寄给她爸爸的信。不过,苏菲的爸爸跟别人不太一样。他是一艘大油轮的船长,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外面。难得有几个星期在家时,他会上上下下细心打点,为苏菲母女俩把房子整理得漂亮舒适。不过,当他出海后却显得离她们遥远无比。 今天,信箱里却只有一封信,而且是写给苏菲的。信封上写着:“苜蓿巷三号,苏菲收”。仅此而已,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贴邮票。 苏菲随手把门带上后,便拆开了信封。里面只有一小张约摸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 你是谁? 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没有问候的话,也没有回信地址,只有这三个手写的字,后面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苏菲再看看信封。没错,信是写给她的。但又是谁把它放在信箱里的呢? 苏菲快步走进她家那栋漆成红色的房子里。当她正要把房门带上时,她的猫咪雪儿一如往常般悄悄自树丛中走出,跳到门前的台阶上,一溜烟就钻了进来。 “猫咪,猫咪,猫咪!” 你是谁 苏菲的妈妈心情不好时,总是把他们家称为“动物园”。事实上,苏菲也的确养了许多心爱的动物。一开始时是三只金鱼:金冠、小红帽和黑水手。然后她又养了两只鹦哥,名叫史密特和史穆尔,然后是名叫葛文的乌龟,最后则是猫咪雪儿。这些都是爸妈买给她做伴的。因为妈妈总是很晚才下班回家,而爸爸又常航行四海,很少在家。 苏菲把书包丢在地板上,为雪儿盛了一碗猫食。然后她便坐在厨房的高脚椅上,手中仍拿着那封神秘的信。 你是谁? 她怎么会知道?不用说,她的名字叫苏菲,但那个叫做苏菲的人又是谁呢?她还没有想出来。 如果她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呢?比方说,如果她叫做安妮的话,她会不会变成别人? 这使她想起爸爸原本要将她取名为莉莉。她试着想象自己与别人握手,并且介绍自己名叫莉莉的情景,但却觉得好像很不对劲,像是别人在自我介绍一般。 她跳起来,走进浴室,手里拿着那封奇怪的信。她站在镜子前面,凝视着自己的眼睛。“我的名字叫莉莉。”她说。 镜中的女孩却连眼睛也不眨一下。无论苏菲做什么,她都依样画葫芦。苏菲飞快地做了一个动作,想使镜中的影像追赶不及,但那个女孩却和她一般的敏捷。 “你是谁?”苏菲问。 镜中人也不回答。有一刹那,她觉得迷惑,弄不清刚才问问题的到底是她,还是镜中的影像。 苏菲用食指点着镜中的鼻子,说:“你是我。” 对方依旧没有反应。于是她将句子颠倒过来,说:“我是你。” P1-3 书评(媒体评论) 《苏菲的世界》一书读来清新可喜。作者乔斯坦·贾德不仅文笔不俗,也是一位绝佳的教师,使读者能以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浏览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二十世纪的整部世界哲学史,而不觉枯燥厌烦。 ——马德兰·蓝格尔 这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对于未曾修习哲学概论者而言,本书是最佳的入门读物,对于修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而言,本书有助他们重新温习…… ——新闻周刊(国际版) 贾德这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可谓空前的创作。他证明了哲学不一定是一些与现实脱节的学院人士躲在象牙塔里所写的东西。 ——德意志星期日汇报 哲学不是万灵丹,但是从来不去留意爱好智慧的重要与前人的心得,那么注定将会陷于心灵之封闭与终结。这或许是本书在世界各国广受欢迎的原因吧。为了使人从困惑到觉悟,本书提供了一盏明灯。 ——哲学教授 傅佩荣 《苏菲的世界》可以当作哲学启蒙书来阅读。它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体自觉过程则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让人更加心胸开阔,这不正是哲学爱智最古典的定义吗? ——知名作家 南方朔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