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里,我也问过她:“真的想好为孩子放弃这几年吗?会不会后悔?”
小R笑得很坚定,她说:“亲爱的,你放心吧,就算我全职在家带孩子,我也不会放弃提升自己的。”
小R一直都是一个有主见的姑娘,我笑着祝福她一切安好。
后来,我们聊天时,我问起她的生活。她说孩子前三个月基本都以睡为主,只要他睡着了,自己就可以千其他事了,只要按时喂他、给他换尿片就可以了。如果很困,就陪着孩子睡一会儿;如果不困,就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工作那会儿,小R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反而在带孩子时,更有时间看几本书。
当孩子再大一些时,睡眠就逐渐减少了,但她看了很多育儿方面的书,把孩子的习惯培养得非常好,比别的孩子要省心得多。
又过了段时间,小R跟我说买了些编剧方面的书,想写一部关于家庭的剧本。
说实话,当时我并不是特别看好她,毕竟专业编剧那么多,都未必能把自己的作品搬上荧屏。面对我的提醒,小R的心态特别好,她说我只是想写这样一个故事,想学习如何写剧本,至于结果如何,我并不在意。
小R整整写了两年,特别用心,加了不少编剧群和影视群。
很多人都说小R的运气特别好,我想这大多是指她一个剧本能卖100万吧!关于这一点,连小R都不否认,但我知道如果没有她之前的努力,这份幸运不会降临到她身上。
庆功宴结束后,小R单独邀请我去喝咖啡,有些剧本上的问题想和我聊聊。
于是,我们又转战星巴克,我再一次恭喜她。
小R跟我说了心里话:“晚情,很多人恭喜我,是因为这个剧本卖了100万,但说句矫情的话,我收获最大的不是这100万,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在带娃的这几年里,因为有了寄托所以心态特别好,顺利度过了从职场回归家庭的不适。”
我懂她的心情,也许很多人觉得,因为这个剧本最后卖了100万,所以小R这两年的学习是值得的;如果最后什么都没有,就认为这一切都不值得。其实不是,小R最大的收获绝不是金钱,而是这份热爱使她在全职妈妈的生活里没有迷失自己、懈怠自己。有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她没有机会感受到带娃的苦闷,也不会将所有的精力放在老公身上,让对方窒息,而是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将生活过得游刃有余。
几年前,我在网上认识的另外一位朋友晓琳前几天发来喜讯,她终于开了自己的工作室。
晓琳也是一位妈妈,但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婆婆又瘫痪在床,公公要照顾生病的老妻,在带孩子一事上,无法给她提供任何帮助,而她当时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请保姆,夫妻两个商量后,决定由收入低的那方辞职带孩子。
刚刚辞职时,晓琳很不适应,总觉得年纪轻轻就做了家庭主妇,和自己的追求相差太远,更担心自己和社会脱节,无法和丈夫一起成长。
但她并非那种甘于现状的人。念书时,她对工笔画很有兴趣,还跟一位老师学过一阵子,后来因为不是本专业,就放下了。但现在,她心想:孩子那么小,又不能出去工作,如果能在家里做点事就好了。
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于是她从网上购来整套画具,开始练习,一开始由于多年不动笔,有些生疏。但她不气馁,仔细临摹,抓住一切空隙练习。渐渐地,她画的工笔画越来越好。晓琳是个有想法的姑娘,眼看着孩子的开销越来越大,自己辞职在家后,收入锐减,就想到:是不是能把自己的画卖出去贴补家用呢?
晓琳想到就做,带上自己画的几幅画,抱起孩子,打听了几家画廊的地址,就直接找了过去。
也许是对方觉得她的画真的不错,也许是见她抱着孩子,真的不容易,画廊老板一口气买下了四幅画,晓琳拿着那沓钱,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老板告诉她,只要画好,尽管拿来。
有了这句话,晓琳创作的热情更加高昂了,她把家里的客厅分成两块,一块是宝宝玩耍的地方,另一块是她努力作画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她画画的水平越来越好,卖的价格也越来越高。渐渐地,很多餐厅、酒吧、装潢公司都来预约买画,晓琳萌生了开自己的工作室的想法,此时,孩子已经四岁,可以上幼儿园了。
她曾在网上和我沟通过,我非常赞同她的想法,虽然开工作室会增加开支,但有一个更好的创作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