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文化,用心行走在人文景观,感受12国文化风情魅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帮你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遍历不同的人文风景,在行走中思考,在文化的长河中纵览每一座城市的人文风情,静下心来去感受不同的文化,体会不同的文化哲思。
子力著的《流淌的文化(12国风情纵览)》文笔细腻生动,感性描绘中不失理性思辨,可带给读者愉悦的审美体验。
本书在描写各国文化的同时,凝神与深邃的文化哲思,探索文化背后的哲学性,不仅描述中西文化差异,又提出借鉴融合的观点。
作者运用文化人的独特视角,在行走中观察思考,视通千仞,笔意纵横,谈古论今,文中资料翔实、论证透彻,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对所到各国景致及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度阐释,为读者呈现了一道文化盛宴。读者亦可随作者的足迹游历西方诸国,了解异域文化,欣赏异域风情,增加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
本书内芯采用大量作者拍摄的图片,全彩印刷,形象直观地再现了作者的游历足迹与观察视角,增强了本书的阅读价值。大气的开本与素雅装帧可体现本书的文化气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是和读书一样增长阅历和见识。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买了多少东西,看了多少风景,而是在旅行过程中达到心灵的富足。
子力著的《流淌的文化(12国风情纵览)》为世界诸国文化游记。作者游历于美洲、欧洲、亚洲各国,用文化人的视角感受德国、意大利、梵蒂冈、希腊的优雅;走进巴西、阿根廷、迪拜的神奇;守望尼泊尔、印度的虔诚;追寻芬兰、瑞典、丹麦的诗意。在行走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流淌的文化,书中作者学贯中西,述古论今,在行走中思考,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方方面面对各国人文景观及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度阐释,同时对中西文化差异和借鉴融合提出了耐人寻味的观点。
小狗熊与森林之都
13日柏林一天的参观,从早上7点半开始到晚上9点半去柏林机场结束。如饥似渴地看了众多景点,期间只花半小时吃了一碗肉丝面,连我自己都被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感动了。头天晚上住在柏林西部最繁华的大街库达姆大街(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中国人按语音把它称为“裤裆大街”,这使我想到了人们按造型戏称的中央电视台“大裤衩”)的一个四星级饭店,一进门就见到一个举着双手表示欢迎的小熊,熊是柏林的象征性动物,柏林这个地名就是由德语“小狗熊”演化而来的。
柏林是一个世人关注的城市,特别是近代以来,它时而魅力四射,时而面目狰狞;时而生机勃勃,时而枯萎凋敝;时而叱咤风云,时而任人宰割;时而使人仰慕,时而令人同情。过去它曾对欧洲的命运产生重大的影响,现在对全世界仍然举足轻重。然而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是从1701年勃兰登堡君主晋位为普鲁士国王,柏林被定为首都开始。此后经历了拿破仑占领柏林,38个邦国组成松散的德意志联邦,通过成立关税同盟形成柏林主导的德意志市场经济,到19世纪中叶普鲁士在“铁血宰相”俾斯麦带领下于1871年统一德国,德皇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加冕诞生“德意志第二帝国”,柏林进而成为第二帝国的首都,实现了柏林这座城市的第一个辉煌轮回。
果戈理有一个精辟的提示:“当音乐和传说都缄默时,只有建筑还在说话。”勃兰登堡门、夏洛腾堡宫、威廉皇帝纪念堂和胜利柱等,正是这段历史时期凝固的文化。
勃兰登堡门建于1788年,它是当年这座拥有18座城门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古城西大门,高26米,宽66.5米,以希腊雅典卫城柱廊式山门为蓝本筑成。我之所以首先介绍它,是因为人们都说它是柏林的标志。其次我臆测这座门之所以叫勃兰登堡门,是为了纪念普鲁士及以后的德国最初是由一个叫勃兰登堡的小国发展而来的,体现了德国的历史沿革。再者它的确见证了关系到德国命运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门顶驾着四马战车,高约5米的胜利女神青铜像,头戴桂冠,背伸双翅,象征着普鲁士国王统一德意志战争的胜利。1807年这尊胜利女神被拿破仑掠到法国,7年后又被法国送还,它承载了拿破仑占领柏林和最终又被普鲁士打败的德法两国历史恩怨。1940年希特勒就是在勃兰登堡门前发出了“征服世界”的号令。1945年它又被炮火击毁,13年后得以恢复。1961年它被筑起的柏林墙隔在大墙以东的几十米处,目睹了一城被分为两国的无奈。29年后人们在这里欢庆柏林墙的倒塌,它又成了德国重新统一的象征。200多年来勃兰登堡门就这样耸立在那里,向我们诉说着民族的悲欢、历史的沧桑、文明的进程。
柏林西南部夏洛腾堡宫始建于1665年,是选帝侯腓特烈为其妻索菲亚·夏洛特建造的一座夏宫。腓特烈成为普鲁士国王后增建了圆顶,腓特烈二世继位后建了洛可可风格的厢房。1810年威廉一世又在这里为爱妻路易莎皇后在御花园里修建了陵墓,威廉一世等普鲁士君主及属臣也埋葬在这里。夏洛腾堡宫全长505米,正中有威廉的骑马铜像,是柏林现存最美丽的皇家宫殿。现在这座美丽的建筑是一个博物馆,瓷器陈列室摆满了中国青花瓷器。豪华的挂毯,众多的绘画艺术珍品,富贵奢华的巴洛克风格,使这座宫殿到处都散发着高贵优雅、铺张华丽的气息。
库达姆大街之所以被戏称为“裤裆大街”,我想可能与街中间的这个抽象派雕塑不无关系,从这个“裤裆”中间望去的那座建筑就是建于1895年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是为了纪念德意志的开同皇帝威廉一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被炮火削去了顶层的塔楼,人们有意保留其被毁的废墟形象,成为战争警示的纪念碑。现在这座教堂被称为“纪念教堂”,我想其含义可能是后者。这次我来看时它的顶部已被遮围了起来,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要做一些保护性维修。1916年它的旁边兴建了一座透光墙壁的现代教堂,供教徒做礼拜等使用。P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