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1世纪中国大学肖像--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型
分类
作者 许美德//李军//林静//查强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21世纪中国大学肖像--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型》四位海外学者许美德、李军、林静、查强独辟蹊径,从学生、教师、领导者及机构变化等多向角度,首次以国际视野全面刻画与比较12个类型迥异的个案,深度探析中国大学在迈向大众化急剧变革中的文化脉络、组织转型及全球挑战,向读者展现它们丰富多彩的立体肖像。

目录

引言

 一、研究设计

 二、21世纪中国大学的肖像

第一章 从政策视角理解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一、中国高等教育扩招和大众化

 二、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三、中国大众化高等教育政策的决策基础

 四、扩招政策的实施:政府的角色和学者的角色

 五、讨论和结论:中国决策类型的理论模式

第二章 平等及组织变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学生

 一、引言:大学扩招如何影响学生

 二、分析框架:马丁·特罗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变化类型

 三、方法:量表、抽样程序及其局限性

 四、调查结果:学生的入学和就学体验及对大学组织变化的看法

 五、对调查结果的讨论:对马丁·特罗框架的再次分析及大众化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六、结论:政策建议

第三章 北京大学:引领文化的旗帜

 一、历史沿革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北大:实证层面的概述

 三、愿景和战略方向

 四、教师和教学科研

 五、北大学生的观点

 六、结语:文化引领和北大精神

第四章 南京大学:重振学术辉煌

 一、历史与背景

 二、南大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实证综述(1990—2005)

 三、愿景与战略方向

 四、教师及教学与科研问题

 五、学生的体验

 六、结论

第五章 厦门大学:东南之星

 一、历史与脉络

 二、课程发展与注册学生数的增长

 三、愿景与战略方向

 四、教师对于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过渡的看法

 五、学生对于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的看法

 六、结论

第六章 华东师范大学:引领教育的先锋

 一、历史与背景

 二、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的经验概述:1990—

 三、大众化高等教育进程中的构想和战略发展方向

 四、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问题

 五、学生的观点和关注

 六、结论:21世纪新型师范大学

第七章 西南大学:不寻常的合并与新挑战

 一、历史和所处环境

 二、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西南大学:实证综述(1990一2005)

 三、发展愿景与战略

 四、师资和教学科研问题

 五、学生的体验

 六、结论

第八章 延边大学:通过多元文化认同找到一个位置/林静李军朴泰洙

 一、历史与背景

 二、延边大学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证综述(1990—2005)

 三、大学的神圣使命:致力于多元性的构建和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

 四、教师:保证教学质量和创建文化研究的中坚

 五、学生的心声

 六、挑战与未来

第九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加帅I理工学院模式能否植根于中国土壤?

 一、历史与背景

 二、中国科大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实证研究

 三、愿景与战略方向

 四、师生视角中的教学和科研

 五、结束语

第十章 华中科技大学: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周光礼

 一、历史与背景

 二、华中科技大学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证综述(1990—2005)

 三、愿景和战略方向

 四、教职工及教学与科研事务

 五、学生的视角

 六、结论:华中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第十一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所巨型农业大学?

 一、历史与背景

 二、西农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证的叙述

 三、愿景和发展战略

 四、师生眼里的教与学

 五、结束语

第十二章 黄河科技学院:民办高等教育的先驱

 一、创始人的故事

 二、课程特色

 三、学生背景及前景

 四、师资、教学和科研

 五、财务状况

 六、治理结构

 七、结论:民办高校的新风貌

第十三章 西安外事学院:化鱼成龙

 一、历史与背景

 二、西安外事学院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证综述(1990—2005)

 三、愿景与战略方向

 四、治理和管理模式

 五、教师及教学与研究方面的问题

 六、学生经历

 七、结论

第十四章 江西科技学院:服务于社会边缘群体的大学

 一、江西科技学院及其创办者简史

 二、校园

 三、打造一支本领过硬的领导团队

 四、管理结构

 五、创建江西科技学院的特色优势:以实践为导向办教育

 六、专业和课程

 七、财务

 八、招生

 九、教师招聘、培训和福利

 十、学生管理

 十一、教师的观点

 十二、学生的观点

 十三、同情残疾人

 十四、科研的困境

 十五、与政府的关系

 十六、挑战和未来展望

第十五章 是否存在一种新兴的中国大学模式?

 一、引言

 二、现代中国大学的演变:对于西方模式一个世纪的探索

 三、影响中国大学的文化核心是如何构成的

 四、探索新兴的中国大学模式

 五、结论

 致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