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林振宇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生应该走向何处?千百年来,这个永恒的人生话题或追求,人们各执一端,各有所见。实力派作家林振宇的《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作为一部人生哲学的社科类通俗读物,传承国学精髓,弘扬优秀文化,融合儒、释、道各家思想之所长,并能在人生哲学的命题上有所创新,从不同维度,诠释人生的究竟,启悟人生的真谛,对人生的种种问题予以智智地回答,能把复杂的人生道理简单化,引导我们破迷开悟,最终拥有一个至善完美的人生,具有指导的现实意义,因而被奉为人生的“圣经”。

内容推荐

哲人说:有大觉悟,才知人生是一场大梦。

释者说: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迷到觉的过程。

人生不在于过程的长短,而在于觉悟的早晚。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沉迷的人生充满了贪欲、失意、烦恼、困惑、痛苦、焦虑,等等,皆是因为对人生的真相看不透,又想不明白。

比如说,人为何而生?为什么人生的烦恼不断?怎样看待死亡?人生是苦的吗?如何才能获得快乐、幸福、智慧、成功的人生?人生应该走向何处?

种种这些人生的问题,在林振宇的《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中都相应做了启悟开扉的回答,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

从迷到觉,如梦方醒,只在一个“悟”字。那么,悟道有法何处求?不在他处,只在本心。人生若莲,因缘具足,自会开出觉悟之花。本书试图为读者提供这样一个契机,旨在引导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依据各自的人生经验和体悟,最终找到自身本来具有的人生智慧,然后从思悟起步,日行渐远,经过历练,扫清障碍,不断精进,方能觉醒,最后渐进到一个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

目录

第一章 思悟人生

 人生无闲事,便是好时节

 爱情是人生永不凋零的花

 人生需要文学来慰藉

 人生如登山,有志者至焉

 人生可以卑微,但不能自卑

 人生要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

 走自己的路,人生无畏人言

 读懂婚姻才能读懂人生

 人生应该成就怎样的事业

 衡量人生成功的标准

 荣誉是对人生的褒奖

 学会忘却,人生无忧

 别让情绪掌控了人生

 追求诗意的人生

第二章 智慧人生

 做人要低调

 沉默的人生是金

 人生难得糊涂

 技能是人生安身立命之本

 人生因环境而改变

 时运决定人生的际遇

 人生的命运是选择的结果

 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

 品牌的人生不同凡响

 人生之智在于有“度”

 做好简单的事,人生就不简单

 人生须有“三支箭”

 人生的出路由高度决定

 不争才是人生的王道

 目录

第三章 交际人生

 朋友是人生的一种缘

 随俗的人生不碰壁

 人生的教训是莫轻信

 人生交际的“五字”真诀

 理解是通往人生的桥梁

 真诚是人生最动人的一首歌

 宽恕是人生处世的一条准则

 交际人生,别把自己放在高处

 尊重是人生应有的修养

 人生随缘才自在

 有贵人相助的人生是幸运的

 关怀的人生最有力量

 人生如树,距离有度

 说话是人生交际的一门艺术

第四章 历练人生

 雪路人生

 旅行的意义

 坦然面对曲线的人生

 跨越苦难的人生终将苦尽甘来

 经得起历练的人生更精彩

 人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人生当在痛苦中升华

 挫折是通往人生成功的驿站

 失败是人生成功之钥

 人生当在绝境中奋起

 勇敢的人生柳暗花明

 坚韧的人生不言败

 耐得住寂寞的人生终见繁华

 奋斗成就人生梦想

第五章 精彩人生

 人生有梦不觉寒

 人生路上别忘带上希望

 人生的精彩源于自信

 兴趣是人生最美的音符

 习惯决定人生的成败

 人生因热情而不平庸

 勤可补人生之拙

 信念让人生站立起来

 人生的成功是经营出来的

 人生因坚持而美丽

 积极的人生不荒凉

 彰显个性,卓越人生

 人生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铸梦人生——我从小兴安岭来

第六章 觉醒人生

 有烦恼才是人生

 幸福的人生需要健康来呵护

 人生要以己为灯

 人生无畏死亦无憾于生

 浮躁是人生的绊脚石

 远离嫉妒便拥有幸福的人生

 人生无悔是惜时

 人生价值的追问

 面对金钱应有的人生态度

 人生如梦从容旷达

 人生不易,看淡放下

 成熟是对人生的一种彻悟

 走出沉迷的人生

 快乐的人生春暖花开

第七章 至善人生

 人生非学无以至善

 孝道是人生最根本的启蒙教育

 感恩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读书是人生中一件美好的事儿

 自省是人生的一种力量

 抱怨人生,不如改变自己

 骨气是人生的“精神之钙”

 朴素的人生最美

 人生要有大见识

 大器人生,必先大气

 舍得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独处的人生,别样的景致

 美好的人生境界在于修行

 选择善良,人生就赢了

试读章节

人生需要文学来慰藉

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潮流下,若是有谁不识时务,热衷于文学,就显得有点儿不合时宜了。

然而,人终究不只是靠物质活着,人也需要诗意般的精神生活,才不致沦为金钱的奴隶,像行尸走肉一样地存在。

所以,不能不谈到文学。因为文学是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守望,是生命里一道绝美的风景,可以让人的心灵找到寄托并获得愉悦和丰盈。

文学说到底是“为人生”的艺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文学便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因此,它很年轻,它从没有离开,也不会消亡。最初的文学,譬如诗歌,就诞生在早期人类的“劳动号子”里。当然,那时也会有占卜的说辞,还有关于人类图腾及神的传说故事。在文字没有产生以前,这类的文字只能靠语言来表达,我们不妨把这种文字看作“口头文字”。那时的文字和人类用石器刻在石壁上的图案一样,同是早期艺术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么,人类为什么要在劳动之余花费力气往石壁上刻画呢?就是因为人不同于动物,动物活着只是为了生存,而人生存是为了活着,又因为人有思想,需要借助外物来反映和表达他们的意识和情感,刻画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文学亦是如l比,只不过它是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达的一种艺术。

诚然,文学不解决生存问题,看似无用,但是文学能解决人们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则是物质无法替代的,足见文学之大用。

文学的功用往大了说是“载道”,往小了说是“言志”。它的功用是多方面的。在我看来,文学可以作为一种信仰,因为它能给人的心灵以抚慰和力量,给人的灵魂以净化和升华。因此,人生不能没有文学,没有文学的人生是不可以想象的。

文学给了我们另一双“眼睛”。借助这双眼睛,我们可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可以观天地于形内,融万物于笔端;可以看见别人司空见惯的现象,也能看到这背后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可以让我们世事洞明,练达人情;可以阅世间百态,品人间冷暖,历迥异人生。

文学给了我们另一个世界。它不是用钢筋水泥砌筑成的,而是用文字创造的新奇美妙的世界;它没有尘世中车水马龙的喧嚣,而是宁静的心怡的世界;它也不像现实世界那样人心险恶,尔虞我诈,而是真诚的、悲悯的世界;它并不单调,也不枯燥,而是一个丰富有趣、色彩斑斓的世界。行走在这个世界里,你就会看到天光与云影、落霞与孤鹜,这样的景致令人十分惬意,沉醉其中并流连忘返。

文学观照人生。它最垂爱于那些遭遇厄运、内心郁结的人。譬如吕不韦被贬,流放到蜀地,才有《吕氏春秋》流传世上;又如,司马迁受腐刑,才有《史记》藏之名山;像李白、杜甫、贾谊、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等,这些人大多是志不遂顺,借文字来抒发心中的郁愤,让后世了解他们,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看到他们留下的不朽的作品。

不仅如此,文学还是艺术的殿堂,它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在这扇门前,人人平等,不分种族、国籍、性别、贫富、贵贱,凡是有志于从事文学的人都可以走进来,施展才华,尽情演绎人生的精彩!

P8-10

序言

从思想者到觉悟者

——序林振宇和他的《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

冷冰

《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是思想者林振宇书写的一部阐释人生哲学的专著,是作者血凝汗铸的智慧结晶,可以帮助并引导人们最终走向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其所传播的人生哲学思想具有普世价值,可以看作是人生的“圣经”。

书中那些看似寻常的事例或故事,一经作者以思想者的角度全新阐释,便有了体系,有了规模,有了方向,有了灵魂,整部作品呈现了新气象,绽放出异样的光彩,亦如建构长城那无数普通的砖石,正是因为能工巧匠的血汗浇灌精心排布,才穿破了久远岁月之风蚀而矗立成旷世之奇迹。作者将这些散乱的“砖石”点石成金,巧妙排列,构筑起指引人生方向的雄伟航标,然虽雄伟,却仍质朴,你若伸手,仍可体会砖石之质感。此书化平淡为神奇,神奇而不失真实。你若细读深思,必有会心之处。

展读书稿,那种美妙的感觉,如临春风、如沐春雨。

那一刻起,心灵于润物无声中悄然苏醒,智慧的枝条充满活力,缓缓向无尽的天空伸展开去。

然后,你便意识到,人不应该看重物质并沉迷其中,而应看到诗意的远方,向着永恒的至善美好的精神境界进发。相应地,个体的成长,也当是一个提升认识,修养身心,由迷茫到觉悟的过程。而所谓的觉悟,乃是生命觉醒,不断体悟生命真谛直至洞悉人生终极意义。

这种由迷而悟的曼妙感觉,恰如书名所揭示:“大梦谁先觉”。

约略观之,这部充满东方特色,又甚合时代精神的著作,至少有以下显而易见的亮点:

书的名称,刚柔相济。正题“大梦谁先觉”,引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诗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寓意参透人生,洞悉于心、了如指掌,是对人生哲理的觉醒。此种设题之法,含蓄、深沉、大气,很是吸引人。副题“人生应该走向何处”,直截了当申明人生指引,语浅意明。

书的体例,独具匠心。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思悟人生、智慧人生、交际人生、历练人生、精彩人生、觉醒人生、至善人生,寓意人生之道须从思悟起步,日行渐远,经过历练,方能觉醒,不断精进,止于至善。这样的安排次序,不是随意的,而是对应着通往至善人生的七个阶段,依次循序渐进,与《大学》之三纲八目,异曲同工。

书的内容,精彩纷呈。该书从人生哲学的高度,着眼于人生的整个过程,针对当下社会,物欲横流,文化衰微,道德滑坡,人心浮躁,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压力下,在科技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许多人无不受到外界所扰,面临失意、烦恼、困惑、焦虑、痛苦,更不知道人生应该归于何处等等这些人生问题,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给人们以指引,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终极意义,最终抵达至善美好的人生境界。作者食古今而能化,汇中西而能通,博采中西典故,萃取文化精髓,融儒释道及基督教思想为一炉。尤其善者,作者从自身经验、体悟出发,又最终超越自我,以较圆融的理论阐释了人生的真谛。

《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已是赏心悦目,而作者林振宇,更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他的故事,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工人成长为世人瞩目的作家、思想者,其经历平凡而又曲折,颇有传奇色彩。

有艰苦拼搏的心酸血泪,有草根逆袭的成功喜悦,更有由浓烈趋于淡定的觉悟历程。

家境贫寒,仅能就读技校的70后林振宇,生于清贫,长于寒酸,却不因清贫而自弃,亦不因寒酸而自卑。

反而,他以清贫为镜,以困窘为砥,通过多年奋斗,把自己的人生乐章谱写得和他的书一样精彩:不懈的努力,使他跨越重重险阻,由工人逆袭为作家。

二十岁起,林振宇踏入社会,成了一名年轻的钢铁厂的工人。

十余年里,钢花与铁水为他的青春洗礼;高温与灼热为他的新生涅磐。十余年里,烧焦鞋底的高温,没有熔断他坚强的信念;烤糊衣裤的热浪,没有蒸干他奋斗的热忱。

在他的年轻的心底世界,一直涌动着强烈的生命张力,他渴望冲出平庸的生命常态。卑微给了他灰暗的现实,他却立志战胜卑微,努力突围,寻求生命的精彩和靓丽。

这,使他的内心如同一棵不安分的种子。而最初的梦想,注定要埋藏在最没有诗意的土壤里。

在火热的冶炼现场,在粉尘飞扬的厂房里,在机器轰鸣的噪声中,在年轻而暗淡的时光里,他的求知梦,文学梦开始生根,发芽,顽强地生长。

在迷茫中努力向上,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如同一棵生长在峭岩陡壁的树,他不但忍受着生活的贫瘠,还要忍受着凄风冷雨,酷暑寒冬,抵御着世俗冷嘲热讽的飞砂走石,顽强生长,不断长出光彩照人的鲜绿,增添一抹抹生命的亮色,直到倔强地开花结果,年复一年长成一片人们从远方就能看到的时代风景。

一篇篇作品的问世,使得他的文学之树现出无限生机,日渐枝繁叶茂。

林振宇实现了最初的理想,成了受人赞誉的作家、思想者。

三  为什么林振宇会有不蹈平庸的人生选择?为什么他会从工人成长为作家、思想者?这和他的一部部作品,尤其本书《大梦谁先觉》有着怎样的联系?

要想得到最切实的答案,只有将他的作品和人互相印证。因为每一部书,都融入了林先生的心灵感悟。

为了这个答案,至少,我们要追溯到十余年之前。

那一年,林振宇刚满30岁,他的第一部著作——散文集《思想者》出版了。

而此前,他已为梦想奋斗了十年。这段岁月,对于起点低微的林振宇而言,绝对是真正意义上的苦耕。

尽管生活压力重重,尽管收获微薄无几,尽管未来并不确定,他仍然日复一日笔耕不辍。甚至,到《思想者》出版时,他依然要穿着工装上夜班。这一阶段的林振宇,他的人生就像笔下描摹的《小草》《犟松》。如“崖上犟松”,扎根险崖绝地,却无条件地相信未来,坚韧抗争,不断成长,最终长成一道瑰丽罕见的风景,令人叹喟。

那么,这种执着精神和非凡韧劲从哪里来?

在《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之《铸梦人生——我从小兴安岭来》一文中,他这样写道:“……当时亲戚家的孩子都拿着玩具,而父亲却把一支黑色的钢笔塞进我手里,我就这样紧紧地攥着,那一幕永远定格在照片上,也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不难看出,正是父亲递过的那支充满象征意义的笔,指引了林振宇日后的人生。三岁看八十,可见,从遥远的童年起,理想就牢牢扎根在林振宇的心底。

尽管生活不富足,甚至一度非常窘迫,但这些来自亲人最初的爱,以及日后成长路上一直不曾缺位的师友的关怀,使林振宇一直心存阳光、心怀感恩。所以,无论遭遇怎样的冷语冰言,经历怎样的凄风苦雨,他都不曾放弃。

从现在看来,倒是那些人生遭际,不断磨砺着勇敢的奋斗者,成就了日后的思想者、觉悟者。

而《思想者》所记录的那些苦难,于今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苦难提供林振宇以思考和超越的机会。

后来的思想者,那时已初露端倪。

林振宇成为思想者的修行之路,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

以《思想者》为起点,此后的几年,林振宇陆续出版了《中国人的另一面》《让梦想站立起来》,以及这部《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等多部著作。

无需细读,光凭一串书名就能推定,林振宇一直坚持着思想者的本色,不停前行,不断探索。

当然,这种探索是很有成效的,林振宇脚下的道路越来越宽广。  《中国人的另一面》得到了著名学者、鲁迅研究权威林非先生的肯定,认为该著作“秉承了鲁迅的精神,闪耀着启蒙的光芒”。这部近三十万字的民族性研究专著,标志着林振宇终于由作家而成为真正的思想者,并赢得了中国的“阿瑟?史密斯”之美誉。

而《让梦想站立起来》,是国内第一部从个人维度阐释中国梦的专著作,则是一部契合时代、宣传中国梦的好书、奇书,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当代意识”,充满了民族情怀,受到媒体关注和读者青睐。

从写作《思想者》到成为思想者,林振宇由而立之年抵近不惑之岁,多年不懈地写作和思考,他的思想日渐成熟。

成名之后,林振宇始终不忘思想者改变现实的终极目标。

世界与我以荆棘,我赠世界以玫瑰。

他不辞劳苦,应邀到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伊春林校等地做事迹报告,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讲述自己人生的故事,激励他人。付出的爱心和汗水,为他迎来了鲜花和掌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的事迹被拍成专题片《“钢花”作家》《文学麦田的守望者》……

许多奋斗者的故事,往往到这里为止,因为接下来多是平庸和重复。

但林振宇的故事,精彩一直延续。

他没有自我陶醉,裹足不前。他知道,创作和探索之路,向来充满挑战,一路艰难。平凡之时,要超越平凡;成功之后,要超越成功。

因为,过往的奋斗经历,一路撒下的汗水,使他不忘奋斗者的本色,牢记思想者的宏愿。

他要继续超越自我,创造奇迹。

在后来铸梦人生的征程中,林振宇开始对世界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越来越以觉悟者的面目显现于世。

觉悟者,依然是思想者。

面对人生该往何处去这一古老且富有现实意义的人生哲学命题,林振宇如苦行僧一般修行在路上,且行且思,渐行渐悟。

于是,便有了《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这样一部觉悟者的警世劝勉之巨著,堪称人生的“圣经”。

尤其可喜的是,《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一如既往地体现了林振宇对自我的超越,以及对人生世相的深入思索。这在批量生产,自我复制之风盛行的当今时代,难能可贵。

而且,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追求,较诸前作,《大梦谁先觉》的超越之处,都可圈可点。

从近著《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出发,向上溯源,历经《让梦想站立起来》,然后是《中国人的另一面》,最后抵达《思想者》。再顺流而下观之。

若用河流为喻,《思想者》是一条不断突破险阻向往远方的小溪,那么小溪之前,那巨流的最初源头,是汇聚成小溪的一滴滴生活之水。它们长久地被囚禁在黑暗的泥土中,历尽千辛万苦,才艰难地涌出地面,汇成溪流。然后战胜重重险阻奋力蜿蜒前行,至《中国人的另一面》《让梦想站立起来》,则是奔腾的河流,一路吟唱前行。是曾经的真善美,是诗意远方的梦想,给了它奔流的动力。于是,越来越强的洪流,冲过岩石的重重阻拦,激起层层浪花,浩荡奔涌。而到了《大梦谁先觉》,境界就不同了,如长江涌出三峡,潮平两岸阔,一条平稳且深的巨流,从容不迫地静静流淌,汇成一片智慧的汪洋大海。

纵观林振宇的几部著作,恰如河流从发源到壮大的历程。

从迫切的抒情言志到剖析人生世相,再到由衷觉悟,是一种超越;从表现小我到审视世界,再至印证大我,是一种超越;从激昂慷慨到积极思考,再到从容平和,更是一种超越。

观《思想者》一书,检视林振宇早年的作品,举凡小品、杂谈、随笔、札记、童话、寓言等作品,文风朴实,内容直陈,都具有思想性。

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林振宇似乎深谙此理。他收集起命运赋予的苦涩浆果,用心灵观照,源源不断地酝成精神的佳酿。

到了《中国人的另一面》和《让梦想站立起来》这两部作品,历史与现实交织,现象与反思并重。看得出,作者视野渐趋广阔,思想日渐深邃。显然他已突破对个人命运遭际得失悲喜的抒发慨叹,而是将目光和思想直抵广阔的现实和厚重的历史。

前者,作者观察人生百态,循着鲁迅大师启蒙思想的方向,采用杂文的笔法,剖析人性的本真,拷问道德的滑坡,反思文化的衰微,力图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挖掘传统文化的痼疾,从历史的源流中清理国民性的某些病原,通过启蒙和革新,医治国人麻木病态的灵魂,以期使国人的精神强大起来。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脚步铿锵、从容自信地走向未来。

后者,则顺应时代潮流,从个人维度对中国梦进行阐发,论述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汇聚。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满怀激情且真诚地引导人们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个人梦想并应怎样实现梦想,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汇聚起磅礡的力量,铸成我们共同的期盼——中国梦。

我们仿佛看到,一条越来越宽广的河流,浩浩荡荡奔涌着,不但有着汹涌或欢乐的浪花,且承载得起民族性和中国梦之思考的巨轮了。

而近著《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和前几部专著不同。该书博大精深,既不囿于抒写个人志向,也不仅仅反思现实,更不只弘扬时代精神,而是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人生,把握人生,在方法论上指导人们如何解决人生面临的种种人生问题,从沉迷的人生中解脱出来,还启发人们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获取终极意义,抵达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

艺术风格上,作品放弃擅长的抒情描写和有针对性的议论,呈现出从容,平静的面貌,这正好诠释了什么叫“静水流深”。

从《思想者》到《中国人的另一面》、《让梦想站立起来》,再到《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林振宇历尽千辛万苦,以超越自我的勇气,由思想者终成为觉悟者。

人生应该走向何处?林振宇用他四十年的人生经验、智慧和体悟,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凝成的《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在当下人心沉迷,物欲横流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因为它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显得弥足珍贵。

若你渴望思想得到启迪,心灵得到慰藉,灵魂得到解脱,获得快乐、幸福、至善美好的人生,那么,《大梦谁先觉——人生应该走向何处》,可以成为我们一生美好的陪伴。

(冷冰,辽东学院讲师、传记作家。)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