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燕玲、张萍主编的《依然忆南方(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文集2010-2016)》为《能不忆南方——<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文集(2001—2009)》的续集,收集了2010年-2016年《南方文坛》年度获得“《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的论文。所收入的论文经过了层层评选,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多为具体研究领域内的代表作品,是了解获奖批评家及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资料;同时,该书所收作品跨越7年之久,且承接《能不忆南方》而来,再现了多年来批评界的批评动向与理论发展,于文学批评这一领域意义重大。
| 书名 | 依然忆南方(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文集2010-2016) |
| 分类 | |
| 作者 | 张燕玲,张萍主编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张燕玲、张萍主编的《依然忆南方(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文集2010-2016)》为《能不忆南方——<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文集(2001—2009)》的续集,收集了2010年-2016年《南方文坛》年度获得“《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的论文。所收入的论文经过了层层评选,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多为具体研究领域内的代表作品,是了解获奖批评家及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资料;同时,该书所收作品跨越7年之久,且承接《能不忆南方》而来,再现了多年来批评界的批评动向与理论发展,于文学批评这一领域意义重大。 目录 2010年度 论中国式的乡村小说的生成 民族传统与“文学的世界性” ——以陈季同的《黄衫客传奇》为例 “除渣”与“去蔽” ——关于文学与民间记忆的思考 怎可如此颂秦皇 ——从《大秦帝国》看当下历史叙事的危机 反躬自省的“医生”与拒绝被动的“病人” ——从这个角度讨论文学中的医疗与卫生话语 知青小说如何“寻根” ——《棋王》的经典化与寻根文学的剥离式批评 2011年度 面对网络文学:学院派的态度和方法 中国当代文学中沈从文传统的回响 ——《活着》《秦腔》《天香》和这个传统的不同部分的对话 “当代”批评家的道德问题 《时文琐谈》十一则 回到语文学:文学批评的人文主义态度 “大时代”与“小时代” ——韩寒、郭敬明与“80后”写作 2012年度 网络时代:新文学传统的断裂与“主流文学”的重建 当代中国新科幻中的人文议题 非虚构女性写作:一种新的女性叙事范式的生成 鲁迅与当代中国的语言问题 真实:“花非花” ——一个问题、两部小说、三点启发 由对待丁玲历史问题的态度看周扬晚年的性别观念局限 2013年度 “理性万岁,但愿黑暗消灭”:别林斯基的批评 ——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读后(二) “先锋诗歌”的前世今生 ——从地方性知识和家族相似性的视角考察 “老去”的文学,“不算是学问”的学问 ——沈从文在1957一1959年 “在天空中凝结成一个全体” ——《凤凰》的风景发现和历史辩证法 晚年孙犁:追步“最好的读书人” 个体化与共同体危机 ——以“80后”作家上海想象为中心 2014年度 1982:“现代派”风波 赛珍珠: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 不彻底的改革和理性的抒情 ——重读《沉重的翅膀》 论当前文学人物形象的弱化与变异趋向 ——以格非《江南三部曲》为中心 重写现代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的阅读与反思 爱和怜悯的小说学 ——以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为例 2015年度 鲁迅杂文 知识结构变更或衰年变法 ——从这个角度看周作人、孙犁、汪曾祺的“晚期风格” 先锋文学与形式主义的迷障 文学史深处的精神暗河 ——昌耀诗歌论析 生命的亲证 ——论史铁生的宗教信仰问题 “生活”的有限性及其五种抵抗路径 ——以2014年短篇小说为例谈“80后”小说创作现状 2016年度 小资产阶级:阶级谱系与文化共同体 叙事的长度、美学与时间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与新时期的“科学”问题 ——再论新时期文学的起源 傅雷与刘海粟 村庄里的中国:城乡二元化结构中的“返乡”文学 ——以近年人文学者的非虚构写作为例 论海外“《解密》热”现象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