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贤的儿童文学是诗意的,而且充满童趣,虽然警醒人心,但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警诫。他所创作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他的一些小说具有一定的醒世意义,是为了让读者在有趣的故事中能够获得深刻的反省。他写的故事是给那些将自己未能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子女的父母、那些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那些抱着“癞氏哲学”得过且过的人,以及在城里长大忘记大自然的小孩子们。《走进云里去》这本书里没有童话世界,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自己的世界,但它像童话世界一样动人,给人以现实的警醒。
| 书名 | 走进云里去(精)/戴明贤集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戴明贤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戴明贤的儿童文学是诗意的,而且充满童趣,虽然警醒人心,但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警诫。他所创作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他的一些小说具有一定的醒世意义,是为了让读者在有趣的故事中能够获得深刻的反省。他写的故事是给那些将自己未能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子女的父母、那些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那些抱着“癞氏哲学”得过且过的人,以及在城里长大忘记大自然的小孩子们。《走进云里去》这本书里没有童话世界,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自己的世界,但它像童话世界一样动人,给人以现实的警醒。 内容推荐 《走进云里去》收录戴明贤曾出版过的《岔河涨水》、《走进云里去》二书以及一些散见于报刊中关于儿童题材的文章。作者对这种题材进行的创作并不是严格的儿童文学,就像他说“写孩子的小说不一定就是给孩子看的‘儿童文学’;而写孩子的小说应该写得让成人也喜欢看。” 例如他的《金牌》,就是一篇极其适合父母看的小说,是作者对社会上各种培优、攀比、望子成龙等等风气的忧心之作。还有《报矿》一文,也是以一个农村小孩参加剧团招生考试为切入点,描述改革开放之初,“新动向”与“相反的力量”相博弈的局面。《走进云里去》特意安排了一个城里的小孩到山中体会乌蒙大山的生活,用他的眼睛观察充满着乐趣和新奇事物的山城和山民,也“描写几个小孩子对于一片小天地的感受”。 目录 金牌 叫山雀、鹦哥和母鸡的声音 泥沼的故事 报矿 岔河涨水 牵心的歌 走进云里去 试读章节 有一座深幽幽绿幽幽的森林,许许多多飞禽走兽在里面生活了许多年,别人不知道他们,他们也不知道别人。后来,这座小森林里突然出了个大名人,这是一只百灵鸟。她在一次盛大的世界森林歌手大奖赛上夺得了金牌,这块金牌有五十斤重,由七万只大头蚂蚁运送了四个月又十八天才送到她家里。她的名字写在三万二千一百张银杏叶——森林报纸上。她的歌声,用回声传送法传播到三千二百一十座山谷。她的爸爸妈妈被邀请到许多地方做客,演讲他们是如何培养出这个金奖歌手的。 于是小森林的家长们知道了唱歌是多么重要。家家都开始让孩子学唱歌。从此,森林里天天很热闹。 画眉、熊、啄木鸟和青蛙几家是近邻,家长们就让他们一起学唱歌。画眉唱高音,啄木鸟唱次高音,熊唱中音,青蛙唱低音。大家都很努力,从早到晚喊嗓,吵得连自己都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了。 小金龟子穿着绿闪闪的夹克衫,骑着电动汽车来瞧热闹,见他们唱得高兴,回去告诉了爸爸妈妈。老金龟子连忙让孩子也去学唱歌,还给他买了一台大三角钢琴,有半间屋子那么大。 唱了一个星期,他们才知道学唱歌没意思透了,一点也不好玩,除了小画眉,都向家长吵着不干了,不唱这破歌了。 金龟子爸爸说“不唱就不唱吧,这学唱歌就是没玩玩具痛快”。就给小金龟子又买了一大箱玩具:上链的、惯性的、装电池的、绞橡皮筋的,全有。小金龟子玩了几天就玩腻了,动手拆大钢琴玩儿,把那些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钢丝锯下来,横七竖八,扔了满地。妈妈见他开心了整整一下午,不吵不闹,连忙谢天谢地。爸爸进来,被钢丝绊了一跤,爬起来说:“这么小的孩子,能把这么大的钢琴拆了,本领真大!”又带着他上玩具店去买新玩具。 青蛙爸爸问小青蛙:“你不学唱歌,要干什么?”青蛙想想说:“学打鼓吧。”妈妈吓坏了,说:“打鼓多丢人呀!人家百灵唱歌得了金牌,你打鼓!打鼓谁给金牌呀?”爸爸说:“打鼓就打鼓,打鼓也不错。我也爱听打鼓。嘭,嘭,嘭,蛮带劲的。”于是小青蛙就跑到林子深处的池塘边,天天敲他的小鼓。 啄木鸟爸爸听了远处的鼓声,受了启发:孩子的嘴巴挺尖,让他学吹笛子准有出息。小啄木鸟得了笛子没吹,用尖嘴壳在笛子身上一点一点地啄,看有没有蛀虫躲在里面啃竹子。啄木鸟爸爸看见,又受了启发,这孩子倒不如学医去。于是小啄木鸟就跟着蜥蜴大夫学当医生去了。 只有小熊的爸爸妈妈发了很大的脾气:“怎么,不学唱歌?还要不要前途了!真不争气!不行!非得天天给我学唱歌去!”为提起小熊的兴趣,还给他买了一支金灿灿的圆号。这号很贵,熊爸爸熊妈妈为了攒圆号钱,伙食也俭省了,体重下降到七百多斤。每天早晨,爸爸吼着、妈妈哄着小熊去学吹号。小熊夹着号,走到最僻静的地方,扭着圆号玩儿。把那弯得像轮小太阳的号身扭直了,又扭回去,又扭直了,又扭回去。扭烦了就倒在草地上睡觉。睡醒了,见太阳还老高老高的,不敢回家,就拔小树玩儿。拔厌了,又抬起老大老大的岩石,搬过去又搬回来。不扭不拔不搬,浑身力气没处使,怪难受。傍晚才回家,爸爸夸奖:看孩子吹得这一身汗,真用功!号都吹瘪了,真不赖!叫妈妈做好东西给他吃。 六一儿童节,小森林举行了首届音乐会,几乎家家户户都让孩子参加独唱比赛,要夺那块十二斤三两重的金牌。正在满世界巡回演出的小百灵回乡担任主持人,还约来了她的老师和同学组成评审团。歌手一个一个登台演唱,从清晨唱到第三天清晨。 比赛结果,小画眉得了金牌。小百灵的老师上台祝贺他,说他的抒情男高音过两年准不比小百灵的花腔女高音差。小青蛙当了小画眉的伴奏员,打架子鼓,有一段华彩的鼓点打了四十三分钟又五十七秒,满堂鸦雀无声,最后掌声雷动。评审团临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给他伴奏金牌。啄木鸟当然没有参加比赛,但是小画眉第一次参加比赛,又当着小百灵和她的老师唱歌,太紧张,出场前背过气去,是啄木鸟用长喙敲击穴道疗法使他及时苏醒,顺利参加了比赛。于是,啄木鸟得到了小画眉献给的花束和评审团颁发的感谢状。 P1-3 序言 把收入本卷的几篇小说和童话数篇称为“儿童题材小说”,而不按习惯称之为“儿童文学”,是因为它们不完全符合通行的“儿童文学”定义。 “儿童文学”的定义自来不能十分明确,记得还引起过广泛的讨论。检《辞海》条目,是这样解释儿童文学的:“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诗歌、戏剧、小说、故事等。儿童文学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适应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的智力和爱好等,是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知识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现在把这种读物称为“童书”,我觉得很明确,很醒目。 另有一种作品,写的是儿童生活,但趣味是成人的。像废名的《桥》、列那尔的《胡萝卜须》、契诃夫的《万卡》、安徒生的《小鱼人》等等。我喜爱的正是这种“描写几个小孩子对于一片小天地的感受”(汪曾祺语)的文字。这类作品,与其说是儿童文学,毋宁说是有童心童趣的普通小说。 收入本卷的作品,也只是写儿童题材的普通小说,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我从年轻时候到现在,本能地喜爱天真未凿的幼儿,觉得他们特有的思维、语言和行为美妙无比。因此,我写儿童与规范的儿童文学概念不能尽同。在中篇小说《走进云里去》的序中,谈过这种观点: “写孩子的小说不一定就是给孩子看的‘儿童文学’,而写孩子的小说应该写得让成人也喜欢看。”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后记 这个小中篇写了两个来月,每天写一小段。然而酝酿却在很久以前。 特别是其中的三个小孩,在脑海里隐现多少年。如果他仨按正常规律长大,该是中年人了。离开乌蒙大山的岁月,远比在那儿生活的时间多多了,但我总忘不了那块又荒凉又富庶的土地,那些又勤又贫困的山民。总有点魂牵梦绕的感觉。终于写了出来,觉得松快了一点。 完稿后在毕节文联的《高原》上刊出(那正是我在书中描写的地区),在我家乡的《安顺晚报》上加以连载,现又承少年儿童出版社接受出版单行本。 青年画家杨笑明绘了插图。谨在此致以衷心的谢忱! 作者 二〇〇五年八月廿六日于贵阳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