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道德经全智慧(一本书读懂人类道德论开山之作)/国学智慧全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诸葛文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道德经》虽然只有寥寥五千言,但是它却是一本奇书,因为它视角独特,思想深邃,文约意远,令人充满了好奇心和阅读欲,令人爱不释手。两千多年来,一代代人都在对它进行研读,没有穷尽。为了让《道德经》更通俗易懂、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积极地指导和影响我们的人生,诸葛文采用了这种原典、译释、解读三位一体的方式,来阐释道德经的内涵和主旨。在《道德经全智慧(一本书读懂人类道德论开山之作)》中,诸葛文插入了大量古代案例,并结合了现实生活,一边引“经”据典,一边借古明今,相信会让读者对老子的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内容推荐

《道德经》是老子对自然万物,对人生和社会等方面进行观察后所做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老子的人生观和自然观。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历史上的诸多学派都深受其影响。

如今,世界文化交流走向一体化,价值观多元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但是《道德经》仍然值得一读,其中所蕴藏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和智慧,能给浮躁迷茫中的人们吹去清风,提供借鉴。

正因如此,诸葛文编写了这本《道德经全智慧(一本书读懂人类道德论开山之作)》。为了让《道德经》更通俗易懂、更贴近生活、更积极地指导和影响我们的人生,本书采用了原典、译释、解读三位一体的方式,来阐释道德经的内涵和主旨。在书中,我们插入了大量古代案例,并结合现实生活,引“经”据典,借古明今,相信会让读者对老子的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目录

第一章 哲学之道:大道无形,顺其自然

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

以柔克刚,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

祸福相依,居安思危

贵贱相对,不自卑,不自负

道法自然,按规律顺势而为

无为,而无不为

第二章 修身之道:上善若水,修成敦厚圣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不可有傲气,不自矜者长

去除浅薄浮华,而取敦厚朴质

不视,不听,不搏

堂堂正正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自尊自爱,方可受他人之尊重与爱戴

德畜万物,以德养身

第三章 修言之道:出言须谨慎,希言乃自然

妄言自损,不如守中

沉默是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大辩若讷:反复争辩于事无益

轻诺必寡信,不要轻易许诺

第四章 养性之道:回归单纯,获得平和心境

想要成功,就要有绵长的韧劲

过分在意荣辱得失,则荣宠必惊

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被外界的纷扰左右

善战者不怒,掌控自我情绪,

守静笃:静下来,你才能明心见性

第五章 待人之道:以善待人,自得善待

圣人不伤人,以诚待之

以平等之心,杜绝区别待人

善行无辙迹,施恩莫望报

成人达己:以无私的心帮人,自己亦受益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挚友少而贵,交友要谨慎

第六章 成事之道:踏实勤干,万事水到渠威

脚踏实地为实,好高骛远是空

重视积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拈轻怕重,则日后多易必多难

善始善终,事情可成

第七章 领导之道:正确带人用人,实现无为而治

适才适用:圣人懂得正确地用人用物

最高的驾驭术不是威仪赫赫,而是谦下

满足下属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逆耳的往往是忠言

威信是领导力的第一要素

把复杂的管理简单化: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八章 圆融之道:刚柔并济,虚虚实实,进退有度

学神龙隐藏自我,练内敛功夫

留下余地,留点空间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变则通,挣脱主观臆断的枷锁z,

第九章 幸福之道:少私寡欲,适度.知足才能逍遥

贪欲是祸根:祸莫大于不知足

甚爱必大费,知止可以不殆

以超然清醒的心态看富贵如浮云

功成身退,见好就收

富贵的人骄奢,会自食其果

难得糊涂,当糊涂时且糊涂

试读章节

世间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有好的事情发生,就会有坏的事情发生;有难做的事情就会有易做的事情;有善良的人就会有邪恶的人……所以,当我们在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不必为它的表象所扰。因为任何事情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

认识到这一点,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当我们明白了世间一切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时,就不会刻意地去做一些事情,去抵抗不该抵抗的东西;就能认识到一些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利用这些给自己获得更好的机会,谋求更大的发展。

很多人都喜欢《狼图腾》这本书,很多人感觉读《狼图腾》就像是在读《红楼梦》一般,每读一遍都会有全新的感悟,为什么?因为它就像是一本来自大自然的百科全书,无论是对人生、梦想、环境、作战兵法,甚至是管理工作都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草原人要对狼群敬而远之。只要狼群不来祸害人畜,他们就任由狼群在草原上驰骋,捕杀野物。只有真正在草原上成长的人才能够真切体会到,人类要想在广饶的草原上生活,就必须有狼群为他们保持生态平衡。

就拿食量惊人,体型巨大的黄羊来说,它们每到一片草场,就会将那里啃得寸草不留。如果黄羊群数量有限还好说,吃了这片还有那片。但是,一旦黄羊的数量猛增,就会像稻田里发生蝗灾一样,整个草原都会被啃食殆尽,这对于人畜来说无疑将是危及生命的灾难。

草原上一旦有狼情况就不一样了。它们会时不时地围捕一群黄羊,黄羊多的时候一次围捕的猎物甚至一个冬天都吃不完,而这不仅为草原除掉了害虫,还给牧民带去了免费的黄羊肉与毛皮,有这样的草原好帮手在身边,草原人自然是乐得清闲,只需要将自家的羊群看好就是了。 草原人能够与狼群和谐相处,就在于草原人认识到了狼群自身的优势。狼群虽然会对牧民自家的羊群产生一定的危害,但是它们是食物链中非常必要的一环,关键时刻它们能消灭如蝗虫一样的黄羊,这样就能让整个草原保持和谐稳定地发展。

事物的发展总是在矛盾中保持统一。生活中,对于竞争对手,我们常常会抱着一种敌意的态度来看待对方,在我们看来,对手会同自己抢夺各种资源,会抢走市场份额,会从自己原本开拓出的巨大市场中分一杯羹。但是,我们可能没有想到,如果没有竞争对手,也许我们也会垮掉。

镇中心只有一条较繁华的街道,街道上有两家餐馆,一家是王七开的羊汤馆,一家是老六开的烧饼铺。王七家的羊汤是用祖传秘方熬制的,味道独特,顾客如织,生意兴隆。但他心里一直有个疑惑,虽然自己店里也出售烧饼,但来就餐的顾客还是愿意到老六的铺子去买烧饼。

好不容易得了空闲,王七踱进老六的铺子,哥俩儿畅聊起来。王七问老六生意如何,老六说:“托王哥羊汤之福,烧饼卖得不错,每月能挣3000元吧。”王七回来后,心中愤愤不平,向妻子抱怨道:“我这店里光伙计就有五六个,起早贪黑地忙碌,每月才勉强赚4000元,这老六夫妻单卖烧饼每月就能赚3000元,他们赚钱也太轻松了吧。”

王七因此愤然定下店规:“本店小本经营,谢绝自带烧饼!”这下可好,顾客全都被气走了,羊汤馆变得冷冷清清,最终倒闭。王七走了,一个叫赵五的在这里开了家馄饨铺,和对面的老六精诚合作。从此,顾客们喝赵五的馄饨,吃老六的烧饼,又恢复了往日的景象。

王七只关心个人利益,痛恨竞争对手,最终落得门庭冷落,生意惨败的结局;而赵五深谙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懂得合作才能共赢,所以能够和竞争对手和睦相处。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事情,而不是轻易为某件事定性。当我们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时,我们便不再排斥它们,而是依照客观规律,顺势而为,使事情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当我们能够理性地看待一切相辅相成的事物时,我们将不会再为失去而担心忧虑,不再为错过某事而痛苦难过,不再为得到某些名利而沾沾自喜,也将不再为失去某些名利而懊恼愤怒,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P4-6

序言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韩非子称为《周书》,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时则直呼《老子》,汉代的河上公所著《老子章句》,把《老子》整理为《道经》37篇,《德经》44篇,故有《道德经》之名。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道德经》一书写于他归隐时,途径函谷关,守将尹喜向他问道,于是老子才留下这部《道德经》。

《道德经》是老子对自然万物,对人生和社会等方面进行观察后所做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老子的人生观和自然观。它涵盖了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历史上的诸多学派都深受其影响。玄德观,为儒家始祖孔子所用,成为中国几千年德治的宗旨;天地观,经过庄子的阐发,为魏晋玄学所用,形成了自然旷达的人生观;用兵之道,为兵家的孙武所用,形成中国博大精深的兵家思想……所以,我们说老子的《道德经》是“万经之王”一点不为过。

《道德经》一书的核心思想是“道”。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它主宰着天地万物,“道”是无形无声的,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与佛祖释迦牟尼当年证得的“如来说是世界,即非世界;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也”一样。所以,他著了这简约的五千言,以示其真诚求“道”之心。

“道”无中生有,并统领万物,贯穿始终。所谓殊途同归,大道归一,无论做人做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道”都起着一定的作用。而“德”是修“道”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

《道德经》虽然只有寥寥五千言,但却是一本奇书,因为它视角独特,思想深邃,文约意远,令人充满了好奇心和阅读欲,让入爱不释手。两千多年来,一代代人都在对它进行研读,没有穷尽。人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对《道德经》进行解读,由此产生的文字卷帙浩繁,汗牛充栋。自《道德经》问世以后,皇家对老子的祭祀也一直延绵不断,就像他们对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样。历史上的汉桓帝刘志、魏文帝曹丕、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后梁太祖朱晃、宋真宗赵恒、宋徽宗赵佶八位皇帝都曾亲临老子的故里鹿邑朝拜老子。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兴起,《道德经》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唐贞观年间,《道德经》被玄奘翻译成梵文,流传到印度。16世纪初,《道德经》又被译为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等,流向欧美等地,其思想对西方大批哲学家如黑格尔、罗素等都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就连英国著名的摇滚乐队披头士都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道德经》第四十七章改编成了歌曲。

今天,世界文化交流走向一体化,价值观多元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道德经》仍然值得一读,而且,如今读《道德经》更有指导现实的意义。其中所蕴藏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和智慧,会给浮躁迷茫中的人们吹去一阵清风,提供某种借鉴。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

正因如此,我们编写了这本书。为了让《道德经》更通俗易懂、更贴近生活、更积极地指导和影响我们的人生,我们采用了原典、译释、解读三位一体的方式,来阐释道德经的内涵和主旨。在书中,我们插入了大量古代案例,并结合现实生活,一边引“经”据典,一边借古明今,相信会让读者对老子的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0: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