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货币谜题的再解释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王韧//马红旗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王韧、马红旗著的《中国货币谜题的再解释》主要包含了以下六方面内容:

一是概念的明晰。对货币化比率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详细解析了其与相关概念的异同,保证了后续研究的逻辑严密性;

二是标准的提供。围绕货币化比率的动态增长路径展开了相应的理论探讨与研究述评,为研究我国的高货币化比率问题提供了基本准绳;

三是成因的探索。梳理和总结了现在有关于我国高货币比率成因的“三条主线,十种观点”,构建了综合性分析框架,提供了总量互动和阶段调整的理论解读,并进行了两阶段的实证检验;

四是影响的剖析。解析了高货币化比率与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理论和现实关联,揭示出具体的传导路径和触发条件;

五是宏观的拓展。引入了快速转轨和快速开放这两个中国经济金融体系运行的独特变量,在此基础上考察国内货币供求环境的特殊性,拓展了传统货币数量论模型。

六是微观的探索。借鉴微观法与金融学理论的新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以投资者保护机制为起点,以国内企业投融资领域普遍存在的“破坏性成长”现象为重心,最终汇总到宏观货币现象的全新解释,进一步揭示了高货币化比率和高资金利率同时并存背后的微观形成机制。

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货币化比率的概念界定:内涵与增长路径

 2.1 货币化比率的概念界定:内涵及其演进

 2.2 货币化比率、货币流通速度与超额货币供给:概念的辨析

2.2.1 货币化比率与货币流通速度

2.2.2 “失踪的货币”、超额货币与“中国之谜”

 2.3 货币化比率的动态增长路径:理论探讨与研究述评

2.3.1 “货币化路径”假说及其实证

2.3.2 “最优货币化”理论及其发展

2.3.3 关于货币化比率动态增长路径的国内研究成果

第3章 中国的货币谜题:现状与研究述评

 3.1 中国的高货币化比率:历史的演进

 3.2 中国的高资金利率现象:现实的困扰

3.2.1 中国的资金利率体系:转型与多轨

3.2.2 利率指标的简单观察:与货币脱节

3.2.3 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向高利率品种迁徙

3.2.4 银行理财产品结构:向高风险品种转移

 3.3 中国货币谜题的现实成因:供给、需求与统计视角

3.3.1 基于货币供给因素的分析

3.3.2 基于货币需求因素的分析

3.3.3 基于统计学角度的分析

 3.4 中国货币谜题的宏观经济影响:观点与争论

第4章 中国高货币化比率的形成机制:分析框架与假说

 4.1 中国高货币化比率形成的分析框架构建

 4.2 中国高货币化比率形成的理论假说描述

4.2.1 货币供给的结构性变动

4.2.2 货币需求的结构性变动

 4.3 分析框架与理论假说的经验数据说明

第5章 中国高货币化比率的历史演进:实证检验与说明

 5.1 中国高货币化比率演进的影响因素识别和实证方法设计

 5.2 基于货币数量论分析框架的模型检验

5.2.1 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

5.2.2 数据和方法的选择

5.2.3 实证检验和结果说明

 5.3 存量要素、不良资产与资本深化影响的经验描绘

5.3.1 存量要素交易对我国货币化比率演进的具体影响机制

5.3.2 银行不良资产对我国货币化比率演进的具体影响机制

5.3.3 资本深化对我国货币化比率演进的具体影响机制

第6章 高货币化比率与流动性过剩:理论与现实考察

 6.1 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与高货币化比率的理论联系

 6.2 高货币化比率与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现实关联

 6.3 高货币化比率到流动性过剩:传导路径和触发条件

6.3.1 存量触发:预期改善及其结构变化

6.3.2 增量触发:全球失衡与外汇占款的冲击

 6.4 外汇占款冲击与中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实证检验

6.4.1 理论模型的构建

6.4.2 数据和方法说明

6.4.3 实证检验和结果说明

 6.5 中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措施与解决策略

6.5.1 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措施:节源、开流还是吸纳

6.5.2 流动性过剩的解决策略:“分进合击”与“以点带面”

第7章 资产投资因素与高货币化比率:新的挑战与选择

 7.1 资产投资因素的货币影响:研究的出发点

7.1.1 从资产价格角度考察资产投资因素的货币影响

7.1.2 从资产替代角度探讨资产投资因素的货币影响

 7.2 资产投资因素及其货币影响的理论模型构建

 7.3 数据和计量方法选择

 7.4 实证检验和结果说明

第8章 中国货币谜题的微观形成机制:法与金融的借鉴

 8.1 微观法与金融学:新的理论分析工具

 8.2 投资者保护机制:微观解释的起点

8.2.1 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刻画指标及其测量

8.2.2 投资者保护及其替代机制的梳理

8.2.3 投资者保护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

第9章 企业层面的破坏性成长:微观数据的实证

 9.1 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全面普遍的上升

 9.2 上市公司的筹资活动:强者恒强的特征

 9.3 上市公司的投资活动:大融资到大投资

 9.4 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越有钱但越节省

 9.5 上市公司的资本回报率:不升反降的困扰

 9.6 上市公司的成长模式:区域面板的实证

9.6.1 区域面板实证模型的设定

9.6.2 区域面板实证模型的估计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