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院井台声震天 燕赵大地诞新星
明朝末年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一个比较“开放”或“民主与自由”的社会。
说它“开放”那是因为当时晚明毅然敞开四臂与诸多外国邻邦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易与往来。在把先进的文化、科技、生产力及充盈的物资输出的同时,也吸纳着外国的先进科技。因此当时邻藩诸国都与大明和睦相处,没敢随意拿大明朝来当“玩偶”。
说它“民主与自由”,那是因为当时百姓可以自由流动,可到城镇或其他地方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可任意租种他人的土地。百姓只要愿意求学,考取功名,就可入仕做官。在朝中则表现在:内阁及部院大臣或各科给事中,都察院御使,可不分时候、不分场合,据实弹劾不法阁臣及大小官员。更甚者,哪怕是皇上,所降旨意,与诸臣所思相悖,这些言官们,也会公然反驳。不是你皇上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在一定的场合下只有听从臣子们的“摆布”。这可能就是当时的“民主与自由”。
当时农业、手工业有了简单的机械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军事上早就有了较先进的火炮,望远镜等,这些亦是科技的萌芽。
政治上、文化上、科技上,社会发展的长足进步,表明了明朝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空前繁盛。这些成就亦离不开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位位佼佼者。赵南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就生活在明末这个特殊的年代,其实不如说是一个乱象环生的年代。他是河北高邑人。
高邑县是镶嵌在燕赵大平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域内土地肥沃,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赵南星的历史地位在这里尤其突出。
赵南星(1550—1627),字:梦白,号:侪鹤,万历二年(1574)进士,历任汝宁推官、户部主事、吏部考功司郎中、吏部文选员外郎、太常寺少卿、左都御史,天启三年(1623)任吏部尚书。是晚明著名的政治家,散曲作家,诗人。他性格豪爽,为人仗义,满腹才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在朝为官廉洁自律、刚正不阿,为理想、为正义、为信念,与那些奸佞之臣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被邪恶的阉党迫害致死,为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正气之歌。崇祯帝为南星昭雪,赠太子太保、荣禄大夫,谥号忠毅。无上荣衔。
关于赵南星的正史记载也好,野史传说也罢,民间流传的很多很多。然而就赵南星的名字而言,还有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呢。
据说赵南星降生前后的那些天,高邑县城发生了一些怪事。事情是这样的——
也就是在赵南星出生之前的一些时日里,县城内秩序变得很乱,地痞无赖偷盗抢劫的,故意惹是生非的,打架斗殴的时有发生,搅得城内居民、店家商铺都没法正常生活、营业。县官派衙役抓了几次,也不见好转,感到很是棘手。 有一天正好是个集日,县官想到无赖们又要趁势动手了,为以防万一,一早就派出好多衙役,让他们分别化装分散到各处,一旦遇有歹人闹事,就严惩不贷,绝不手软。
奇怪的是,这些衙役从早起等到散集,也没见到一个闹事的歹人,今日城内秩序反倒出奇的好。这种现象如果放在其他地方应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如今放在高邑县知县却感到十分不正常。
更为奇怪的是这天晚饭过后,大街上与往日也不相同——出奇的静,甚至连鸡狗也反常的不叫不咬。县官迷惑了,众居民也感到奇怪,怎么也解不透今天的怪事儿。(P1-2)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燕赵大地自古以来,英雄辈出。从刺秦王的荆轲、“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猛张飞、敢于直谏的魏征、清初的三代帝师魏裔介,到近代,视死如归的革命先驱李大钊、舍身为国跳悬崖的狼牙山五壮士……一代代燕赵壮士,唱出了一曲又一曲慷慨悲歌。
明末吏部尚书、东林党首赵南星正式燕赵壮士的代表,他满腹经纶、刚烈耿直、敢言直谏,与奸宦势不两立,在仕途上经历了三起三落,七十八岁喊冤客死山西代州。崇祯帝为其昭雪,追谥“忠毅”。他的一生就是一曲浩然悲歌。
——张书宪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灿烂辉煌。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为国为民的佼佼者,每一位都是灿烂星空中耀眼的星辰;每位佼佼者身上所发生的动人的事迹都是历史长河中泛起的点点浪花。每一朵浪花、每一颗星辰都值得书写歌颂。弘扬先贤遗志,传承先贤精神,就是弘扬民族文化,就是传承文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承袭前志,启智后人,正在今朝。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笔者就生长在这片沃土上,感到无上的光荣与自豪。笔者自幼喜欢听发生在燕赵大地上的英贤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加,渐渐地由听故事喜欢上了写故事。先后创作出版了《大清国相魏裔介》《汉牡丹与光武大帝》。如今又想到了赵南星这位历史上显赫的人物。
赵南星(1550—1627),河北高邑人,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1574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明末政治家。著作有《女儿经》《赵忠毅公文集》《味檗斋文集》《学庸正说》《史韵》《笑赞》《芳茹园乐府》等,因此被誉为散曲作家。是中国晚明时期,著名的一个士大夫政治集团——东林党中著名三君之一(赵南星、顾宪成、邹元彪)。与燕赵大地上的众多历史人物一样,都是笔者自幼耳熟能详的名人。
有关赵南星的故事在我们冀中南一带流传很广。故事听多了,也就对其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越大,对其了解的欲望就越强。日常除了从旁人口中得到一些关于赵南星生动有趣的故事外,还设法找到一些有关赵南星的史料。从《明通鉴》《河北历史名人录》,到近年高邑县整理出版的《赵南星诗词校注》《高邑县志》《高邑县民间故事选》等,凡涉及赵南星这个人物的文字,我都统统搜集、阅读。可惜的是一直没能找到赵南星的年谱,虽然于写作本书并无大碍,但是对于我来说还是很遗憾的。
整理好材料,就想把赵南星这个人物写出来。让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不畏强权的胆识、机智过人的谋略、诙谐幽默的性情,伴随着他的灵魂、他的理想、他的信念,及他那引领正气大步向前的无畏精神复活展示给今人,让读者记下先贤的同时,悟出一些道理,作为借鉴,或许于世人有益。
本书从赵南星入仕时写起,这正是明代后期,朝政日益败坏,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皇帝史无前例地怠政,朝中“君子”与“小人”并立,形成了派别。晚明处于内忧外患之时,王朝走向崩溃边缘。有理想、有抱负、守信念的赵南星目睹时局、责无旁贷,通过科考跨入仕途,想用自己有限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挽救朝政。无独有偶,这时恰好有两个与他志向相投的人站在了一起:一个是无锡顾宪成,另一个是吉水邹元标。后来他们均因宫廷斗争被贬回家,这样反而更有时间时聚会或书信往来,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身在乡野心在庙堂,同朝中强权腐朽者进行着抗争。后来顾宪成创办东林书院,讲学救世,反对者便给他们冠名东林党。
本书是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展开的,大多展现的是主人公济世为民、慨然以整齐天下为己任的大事,间或插入一些有关他童年的趣事。这样能够把赵南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核,及机智、诙谐幽默的人格魅力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带给读者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读者也会更加乐意接受这个人物。
本书写作中采用历史事实与传说故事结合穿插的方法,突出人物形象,让读者更加易读、易懂、易接受。本书在遵循历史事实的背景之下,对赵南星这样的正面人物进行了歌颂,也对魏忠贤这样的丑恶人物进行了无情地揭示与抨击。利用正反对比增加艺术感染力,使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三年来徜徉于文字的海洋中与文字对话、与文字为伴,这样的创作过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与收获。今书稿踏上付梓之路,心情很愉悦。这其中有自己的汗水,也有身边亲朋好友的关心与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感谢我的表哥张书宪。他在本书及我的上部作品《汉牡丹与光武大帝》的出版中给我提供了大量帮助。
书宪兄是柏乡县方鲁村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高级审核员,中国石化集团勘察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部级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编《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现任职于北京中设认证有限公司。本书完稿后表哥对书稿的内容和目录提出了修改建议还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在此表示感谢!
在创作过程中,我还得到了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邢台市文联主席,著名作家贾兴安先生的支持、鼓励与提携。贾老师欣然应诺为本书作序,在此表示感谢!
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著名资深历史学家魏连科先生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魏国静
2015年秋于雅兴斋
近日,族弟魏国静给我送来了一部他新著的书稿《一代诤臣赵南星》。这让我既感动又惊异,使我感动的是,魏国静这种对文学锲而不舍的执着追求的精神。一个普通市井百姓,农民,没有金光闪闪的高学历,能排除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潜下心来,用七八年业余时间先后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真是难能可贵;让我惊异的是,赵南星这位值得歌颂的历史人物,终于能以小说的形式展现给世人,让世人对这位历史人物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以此展现先贤形象,传承先贤精神,弘扬先贤业绩,实乃幸事。
作为一生从事史学研究的工作者,我对赵南星这位人物是了解的,对他在历史上的贡献是肯定的,该人物值得弘扬,纪念。可对于文学小说,我还是那句话,自己是门外汉,不敢多作评论,生怕哪方面说错了会贻笑大方。所以我日常是不大看小说的。而对于这部书稿而言,我还是要看的,因为书中的人物是我心仪已久的,著者又是我的族弟,抱着一种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族弟的鼓励,支持,我抛却一切手头上的事务来读一读。
毕竟自己到了耄耋之年,精力与体力都不济,精读是做不到的,所以就草草地浏览一遍。还好,通篇能够突出赵南星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他在仕途的各个时期对朝政突出的见解、作为,及文学思想方面的贡献。
写好赵南星这个人物不容易,因为他的一生在朝年限跨度很长,仅在朝就经历了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其间朝局变幻莫测,因此使其自身的抱负、才能的施展难上加难。从初仕到汝宁任推官,后又迁为吏部文选司员外郎的京官,再就是疏四害搞京察,因此被罢官,离开了近二十年的朝堂。回到故乡高邑,这一待就是三十年。终又被熹宗朱由校起用。先任太常寺卿,再到工部,迁左都御史,迁吏部尚书。此时朝内党派林立,阉宦猖狂,南星身为救国救时的东林志士,抱着一颗怜民忧天下的心,与邪党阉宦进行着不屈的斗争。虽最终不敌阉宦之势,正义之举一时被泯灭,被迫辞官,流放边关,含冤而终;然其一直以来秉持操守、坚定信念、稳定朝局的正义之举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朝政,最大限度地拖延了朝政的衰败。
赵南星这位东林党重要首领,一生济世为民,披肝沥胆,鞠躬尽瘁。后被崇祯帝平反昭雪。正义得以伸张。
所以说这部文稿应该很难写,而魏国静写成了,其间各个环节处理得比较恰当,故事情节及各个人物形象展现得也到位。虽然文内的某些历史史实把握还欠准确,但是这毕竟不是历史著作,作为小说不会影响它的整体效果。至此我认为这部书稿是成功之作,值得推介!
唠叨几句,算是序。
魏国静著的《一代诤臣赵南星》是以河北民间流传的明万历年间忠臣赵南星的传奇故事为蓝本,创作的演义小说。赵南星(1550—1627)字梦白,号侪鹤,万历二年(1574)进士,历任汝宁推官、户部主事、吏部考功司郎中、吏部文选员外郎、太常寺少卿、左都御史,天启三年(1623)任吏部尚书。是晚明著名的政治家,散曲作家,诗人。性格豪爽,为人仗义,满腹才学,在朝为官廉洁自律、刚正不阿,最终被阉党迫害致死。崇祯帝为照南星昭雪,谥号:忠毅。
他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充盈着忧国爱民,心怀天下的崇高精神。他是一代诤臣赵南星。
魏国静著的《一代诤臣赵南星》是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展开的,大多展现的是主人公济世为民、慨然以整齐天下为己任的大事,间或插入一些有关他童年的趣事。这样能够把赵南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核,及机智、诙谐幽默的人格魅力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带给读者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读者也会更加乐意接受这个人物。
本书写作中采用历史事实与传说故事结合穿插的方法,突出人物形象,让读者更加易读、易懂、易接受。本书在遵循历史事实的背景之下,对赵南星这样的正面人物进行了歌颂,也对魏忠贤这样的丑恶人物进行了无情地揭示与抨击。利用正反对比增加艺术感染力,使情节更加曲折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