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童年时的抗日行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张锦贻
出版社 远方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抗日,是遥远记忆中的一段历史,是历史前行中的一段记忆。童年抗日,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却是现实中的真实存在。”这段文字清晰地再现了那段悲壮的历史,也让我的思绪追忆到战火烽飞的年代里……

这段文字的作者张锦贻,出生于日本侵占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之后第四个年头的著名作家,童年基本上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度过的,她的生活经历,也是那一个时代的缩影。

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这本《童年时的抗日行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由远方出版社倾情推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纪念意义。

内容推荐

张锦贻所著的《童年时的抗日行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作者儿时的生活、学习及抗日经历,展示了江南少年儿童的聪明、机智、勇敢,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语言生动优美,人物形象饱满,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主题鲜明,生活气息浓郁,极具可读性、趣味性。全书配以多幅手绘插图,装帧精美,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同时也是远方出版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图书。

目录

一 在全民抗日的年代中长大

二 识字句读诗词 知爱国懂抗敌

三 看报 读书 演戏 抗日

四 反抗日本来的“女教师”

五 掩护大人抗日

六 我们是抗日阵线中的生力军

七 桑林里的“抗日战争”

八 心中的“毕业歌”

试读章节

一 在全民抗日的年代中长大

我出生,是在日本侵占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之后的第四年初,距离日军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变三个年头。我家在杭州,住在浙江省图书馆斜对面那座浙大教授宿舍楼里。只是,在大学教书的父亲,没有来得及看我一眼就去世了。三个哥哥比我大十、岁、十一岁、十二岁,都已上了中学。他们放学以后,就轮流抱我到浙江图书馆院内的花坛边玩。至今在我脑海中留下印象的,只有写在墙上的四个大字和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抗日到底!还有旁边画着的一个大大的拳头。按说,还没有到记事的年龄,可是,哥哥们天天指着那四个字、那一个拳头,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日子长了,这字的意思,这拳头的意义,也就隐隐约约地印在我那刚刚翻开的心页上:我,也就朦朦胧胧地晓得要打那从东洋来、想要欺侮中国人的日本鬼子。听哥哥们说,我那时,只要一听见“东洋”和“鬼子”的字眼,马上就会握紧拳头,挥舞着,冲上去,大声地喊叫:“打!打!打!”与周围的大人们齐心合力、同仇敌忾。

一九三七年,接连发生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从北京到上海,日军开始大规模侵略中国。印着膏药旗的日本轰炸机,天天在上海、杭州的天空上飞,轰隆、轰隆地吼叫着,接着,这里那里就会传来嘣、嘣的爆裂声。长江支流上的一座座石桥被炸塌,马路两旁的一栋栋木楼被烧毁。日军所到之处,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枪声连连,血流成河。大哥、二哥都随学校迁往浙东游击区。母亲带着三哥和不到三周岁的我回老家去避难。为了避开日军的轰炸,火车都在夜间行驶。母亲一手牵着我,一手拎一只网篮,三哥提一只小皮箱,臂膊上挽一条绒毯。在候车厅昏黄的灯光下,我已经咽得睁不开眼睛,在母亲的臂弯中沉沉睡去;却又总是听见有人在大声地讲话,但听着总是很遥远。突然,有一个声音重重地压下来:抗日到底!啊,这句话我懂!是不是握紧拳头的那个人要领着大家去打日本鬼子了?我一下子睁开眼睛,我想要找到这个人,想要跟着这个人去打掉鬼子的飞机、去缴来鬼子的枪支。顿时,睡意没有了,精神提起了。但,我看到的,不是一个人,是许许多多比我三哥还要高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他们拿着话筒,给大家讲日军侵略中国的残暴行径,讲中国人民抗日到底的必胜信念。然后,他们高唱抗日歌曲。当他们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我就把手掌当作大刀,挥舞着,砍杀着,嘴里也不停地“唱”着。这时,有一位大姐姐背着一个小纸箱走过来,纸箱上写着四个毛笔太字:抗日到底!这位大姐姐说,请大家为驻沪抗日部队捐些钱。母亲拿出钱来,我拿着塞进纸箱上的“投币口”。周围的人都说我是一个抗日爱国的好孩子,我很开心。

P1-3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