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拉德·奎因、李敬编著的《残疾人权利公约研究--海外视角》按照《残疾人权利公约》框架,对应总则、实体权利和实施进行设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五篇论文,讲述了《公约》的核心原则和特色。《公约》在其序言就提出它是社会发展、人权保障和不歧视原则统领下,世界人权保障历史的一次创举。残障社会模式的认识是推动这次范式改变的理论基础。因此五篇论文围绕《公约》的理论基础,有范式转化的研究和反思,还有目前西方学界引用率最高的论文,《公约》研究领域最顶尖的学者对残障移入联合国人权核心的历史观察,以及对平等权这一残障情境下最复杂的话题的探索。
本书第二部分是对《残疾人权利公约》实体权利的研究,包括了合理便利、法定资格、独立生活、健康权等权利,这些目前也是《公约》最被热议的权利(法定资格2014年4月已经有了《一般性意见》)。通过这些论文,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社会关注《公约》实施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这对思考中国履约问题有重要借鉴价值。
第三部分主要通过两篇论文讨论如何有效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促进国内立法和政策发展,通过他国“最好案例”促进我国思考如何更好的在国内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我国残障人权保障的进一步发展。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是国际人权法历史上人权和残障的一次完美结合。它标志着残障议题被坚定而高调地移入了国际人权法核心体系,也开启了世界范围内各国残障立法和政策改革议程。
改革开放后,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迅速。2008年,中国政府批准《残疾人权利公约》,成为世界上较早批准的《公约》国家之一,引领了世界潮流。
杰拉德·奎因、李敬编著的《残疾人权利公约研究--海外视角》旨在促进相关各界进一步深入研究《残疾人权利公约》。本书是此专题在中国大陆发行出版物中的第一本。
第一部分 总论
残障研究、社会模式与法律发展
走出黑暗迎接光明:《残疾人权利公约》导论
残障与人权:联合国内新天地
《残疾人权利公约》的执行:原则、含义、实践与局限
多维度社会不利因素性平等的未来?
第二部分 实体权利
把“人”放回“人权”中:联合国残障公约中的人格与理论创新
残障权利公约中的法定资格:既往的钳制还是未来的指南?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和免于未经同意精神病治疗干预的权利
残障公约第十九条独立生活之渊源、含义、范围及实施责任的探讨
第三部分 实施
人权法的国内纳入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
成功实施国家残障政策的关键因素:来自其他国家的经验与教训
附录一 原文作者简介
附录二 翻译、校对人员简介
附录三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及《任择议定书》(中文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及《任择议定书》(英文版)
附录四 联合国残疾人委员会第一号《一般性意见:第十二条在法律面前获得平等承认》(中文版)联合国残疾人委员会第一号《一般性意见:第十二条在法律面前获得平等承认》(英文版)
附录五 联合国残疾人委员会第二号《一般性意见:第九条无障碍》(中文版)联合国残疾人委员会第二号《一般性意见:第九条无障碍》(英文版)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