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曼·弗兰克·鲍姆著的童话《绿野仙踪》写的是堪萨斯州的小姑娘多萝西的故事。她和她的小狗托托被一阵威力无比的龙卷风吹到了奥兹国,为了回到家乡,回到收养她这个孤儿的亨利叔叔和爱姆婶婶身边,她遇到种种惊险,经历了干辛万苦。在她的漫长旅程中,不断有一些新的伙伴加入进来。其中有一心想要得到能够思索的脑子的稻草人,有一味想要一颗活跃的心的铁皮伐木工,还有拼命想要获得勇气的胆小的狮子。他们在加入这个队伍以前,各有各的遭遇,现在却成了亲密的旅伴。他们患难与共,喜悦同享,一起经历了那些不可思议的奇特事件,最后都实现了各自的心愿。故事曲折动人,人物个性鲜明,令人手不释卷。
多萝西和叔叔婶婶一起住在堪萨斯的一个小农场里。农场周围整个儿都是灰色的,但即使是在这样灰暗的环境中,多萝西依然过得很开心。
有一天,多萝西生活的村庄刮来一阵旋风。虽然多萝西的家有可以避风的地下室,但为了找到跑丢的小狗淘淘,多萝西没有来得及躲避。结果,多萝西、小狗淘淘和她家的小木屋一起被旋风刮走了。刚开始时,多萝西很害怕,可后来她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咣”的一声巨响将多萝西从梦中惊醒。多萝西惊奇地发现房子完好无损地掉落在一个奇怪的国度。那儿整个儿都是蓝色的,一群亲切的个子矮小的人生活在那里。多萝西从一个穿着白衣服的小个子女巫的口中得知自己来到了芒琦金国。这片土地共有四位女巫:两位是善良的女巫,两位是恶女巫。而其中一个恶女巫已经被多萝西的房子压死了。
这里非常美丽,但多萝西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快回到堪萨斯。然而堪萨斯离这儿太远了,凭她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回去。善良的女巫告诉多萝西有一个人可以帮助她回堪萨斯,那就是生活在奥兹国的伟大而恐怖的魔法师奥兹。
多萝西下定决心一定要见到奥兹,她与淘淘一起踏上旅途。在途中,多萝西先后遇到了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他们都各自带着自己迫切想实现的愿望与多萝西结伴而行,前往翡翠城。他们相信奥兹一定能满足自己的心愿。
多萝西与朋友们一起开始了在那个国度的冒险旅程。他们在旅行过程中历尽艰险,发挥出自己的潜能,终于实现了各自的愿望。
莱曼·弗兰克·鲍姆著的童话《绿野仙踪》故事生动,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故事的主人公可爱、独特、天真、善良,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
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多萝西和她的亨利叔叔、爱姆婶婶一起生活在堪萨斯州的大草原上。亨利叔叔是个农民,他们的家只有一个小房间。因为建房子的木材得从很远的地方用马车运回来,很辛苦,所以亨利叔叔只好把房子建得这么小。家具也很少,只有一个碗橱、一张饭桌、几把椅子、一个生满了锈的铁炉子,以及两张床。亨利叔叔和爱姆婶婶的那张大床放在一个角落里,多萝西的小床放在他们床对面的那个角落里。屋子里既没有阁楼也没有地下室,只是在地板下挖了一个小洞,多萝西一家人把它叫作旋风洞。在可以摧毁房子的旋风刮起来的时候,可以躲到这个洞里。在地板上有一扇像盖子一样的门,里面有一架梯子,通过这架梯子可以很快下到洞里。
多萝西家门前有一片大草原,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整个草原都是灰色的。站在这宽阔平坦的原野上向四方望去,周围没有一间房子,连棵树都没有。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翻过的土地被晒得干干的。那里的草也被晒得干枯了,变成跟大地一样的灰色。原来多萝西家的墙上曾画着颜色鲜艳的画,后来经过阳光暴晒、大雨冲刷,现在也变成了像草原一样的灰色。
爱姆婶婶刚到这里来时,是一个又年轻又美丽的姑娘。但是火辣辣的太阳和猛烈的风使她的样子发生了变化。爱姆婶婶那双水灵的大眼睛很快失去光泽,变得灰暗起来。那原本红润的两颊和嘴唇也变得苍白了。现在爱姆婶婶看起来很憔悴,早已失去往日的容颜。
多萝西的父母去世了,当成为孤儿的她第一次来到这个家时,爱姆婶婶简直被她的笑声惊呆了。爱姆婶婶每当听到多萝西那清脆的笑声时都会马上紧闭上嘴,以免惊呼出声,同时用双手不停地抚胸。直到现在,每当多萝西灿烂地微笑时,爱姆婶婶总会像看一件稀奇的宝贝似的看着她。亨利叔叔是从来不笑的,他一天到晚就知道干活,好像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快乐。亨利叔叔长着长长的胡子,一直拖到他的胸口上。
多萝西一直都是很快乐的,因为她有一只可爱的小狗淘淘。淘淘长着一身像绸缎一样光滑柔软的长毛,还有一双亮晶晶的不停地眨呀眨的黑眼睛,还有一个可爱的小鼻子。淘淘顽皮极了,从来不会安安静静地待着,总喜欢跟着多萝西跑来跑去地玩。多萝西特别喜欢淘淘。但是这一天多萝西和淘淘不玩了。亨利叔叔坐在门前,他正在看着比平时更加黑暗的天空,脸上布满忧愁。多萝西抱着淘淘站在亨利叔叔的身边,仰望着天空。突然从北方传来了呼呼的旋风的声音,草原上的草剧烈起伏着。这时南方也传来风的呼啸声,草翻滚起来。亨利叔叔霍地站起来,朝着爱姆婶婶喊道:“爱姆,旋风来了!我得去看一下家畜。”
说着,亨利叔叔很快朝着养有奶牛和马的牲口棚跑去。正在刷碗的爱姆婶婶还来不及把碗擦干,赶快跑到门口看了看,她也一眼就看出危险马上就要来了。于是她朝着多萝西大声喊道:“多萝西,快,快跑到地洞里去。”
多萝西很快朝着通往地洞的门边跑去,但就在这时,淘淘从多萝西的怀中挣脱出来,躲到了床底下。多萝西赶紧去抓它。这时爱姆婶婶已经打开了地板上的门,躲进了那个黝黑狭窄的地洞。多萝西好不容易将淘淘捉住了。
她们正打算跑进地洞,这时可怕的旋风刮了进来,屋子晃动起来,多萝西一屁股坐到了地板上。过了一会儿,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屋子旋转了两三次之后竟像气球一样飞上了天空。同时从南方和北方刮来的风汇合在屋子中央,形成了旋风的中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风眼。通常旋风中心很平静,但它周围的风力却很大,这种强大的力量形成一股上升的气流,使得位于旋风中心的多萝西的家不停地朝着空中飞去,一直飞到旋风顶部。屋子像一根轻飘飘的羽毛一样越飞越远。
P1-3
在中外文学发展史上,赫然屹立着一座座绵延不绝而又轮廓清晰的文学的山峰,它们就是由一部一部文学名著构筑而成的人类文明的文学史山峦。对于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来说,它们是我们文学阅读中长久的膜拜对象,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永恒的文学支撑力量。
什么是文学名著?
曾有人对文学名著提出了六条标准。它们是:
一、名著是读者最多的。它们不一定是一两年内最畅销的。但一定是经久不衰的,比如《飘》、莎士比亚作品或《堂吉诃德》。据估计,荷马的《伊利亚特》在3000年中至少有2500万个读者。因而一本好书不一定是它那个时代最走俏的,它需要时间来汇集最多的读者。
二、名著是通俗的,不是学儒式的。它们不是专业作家写给专业人员的专业书,不是给教授看的,而是写给大众的。
三、名著是不会因为时代更迭而被遗忘的。它们永远不会随思想、原则、舆论的变迁而过时。
四、名著言近旨远。它不会使你望而却步,你会一遍遍地读,但其内涵却不能穷尽。它们能以不同理解层次去读。明显的例子是《格列佛游记》《鲁滨孙漂流记》等,孩子们读他们感兴趣的故事,却体会不到成人所发现的美和意义。
五、名著是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它们已对人类思想做出基本贡献。它们是具有影响力的。
六、名著论及人类生活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世上有使人类认识和思维困惑不已的许多谜。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老老实实承认这些谜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巩固人的智慧,使其不被摧毁。
参考这样的说法,我们从中外儿童文学史的历史长河来看,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正是那些曾被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阅读、处于世界儿童文学史顶峰、永远也不会过时的作品。
每一部文学名著,事实上都浓缩着或隐含着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文化所形成的最基本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审美经验和心智成果。同时,名著又是经过了人类审美的随机拣选和时间长河的无情淘汰,才逐渐浮出历史地表,最终固定在人类文学创造的历史坐标上的。
因此,对于名著、经典的某种尊崇和信赖,也就成了人类长久以来最基本的精神生活态度之一。
儿童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形成了一大批影响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心智发育和成长的经典。回顾整个儿童文学史,从历史的厚重帷幕后浮现出来的,首先不就是安徒生、格林兄弟、卡洛尔、科洛迪、林格伦等人整理或创作的童话,还有凡尔纳、狄更斯、马克·吐温、史蒂文森等人的小说那样的名著吗?安徒生童话对于社会和人生真相的有力揭示,卡洛尔童话对于荒诞艺术的绝妙呈现,凡尔纳小说在科学知识、幻想与小说艺术的结合方面所做的空前的创造性工作,都是文学史上突出而典型的例子。正是这样一些作品,构成了一份值得文学史,特别是儿童文学史骄傲的文学清单。提起它们,许多人就会有一种重新打开童年的心灵履历的难忘和激动。在他们的童年记忆中,甚至,在他们后来的阅读记忆中,这些作品都曾经那么深刻地参与并影响了他们的心灵建设,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宝贵的“精神的底子”(钱理群先生语)。
让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少儿时代就亲近名著、亲近经典,这是每一位父母、每一位儿童文化工作从业者的心愿。明天出版社精心组织翻译、策划出版的这一套“世界文学名著少年版’’丛书,收入了《八十天环游地球》《爱丽丝漫游仙境》《白鲸》《丛林故事》《福尔摩斯历险记》《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海蒂》《金银岛》《鲁滨孙漂流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三个火枪手》《所罗门王的宝藏》《汤姆·索亚历险记》《堂吉诃德》《王子与乞丐》《雾都孤儿》《侠盗罗宾汉》《小妇人》等20部外国文学名著。这些作品在题材、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在文学创作史和文学阅读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和贡献。我相信,让孩子们在他们的少儿时代就亲近这样的作品,正是一项为当代少年儿童的精神建设“打底”的事业。
2017年9月10日于丽泽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