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铁血权臣曹操全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常志强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蛟龙横空出世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东汉帝国走向分崩离析之际,一批枭雄、英雄悄然涌现,他们参与并见证了东汉帝国的崩塌。生死浮沉,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曹操也不例外!

汉帝国大厦将倾

大汉王朝自高祖皇帝刘邦建国以来,前后历时数百年。西汉初期,汉文帝和汉景帝励精图治,首开盛世图景;紧接着汉武帝刘彻雄才伟略,挥师北伐,大破匈奴于塞北,自此内外安定,天下承平。汉武帝执政时期乃是西汉王朝的全盛时期,盛极而衰,自武帝以后,一代不如一代。西汉末年,外戚王莽①篡汉,建立了新朝。幸得光武帝刘秀中兴汉朝,力挽狂澜于既倒——刘秀作为中兴之主,颇有作为,不仅用武力削平了天下,打败了王莽,建立了东汉王朝,而且在和平时期也是一位能君和仁君,陆续出台了一些惠民政策,宽刑省法,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整饬吏治,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无不事必躬亲。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大汉王朝重新焕发了活力,经济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

历代封建王朝固有的弊病就是家天下,所谓富不过三代,每个家族都不可能长盛不衰,帝王之家对于子孙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无疑是最高的,因为一旦遇上一个败家子继承了皇位,整个王朝和国家就岌岌可危。在中国历史长河之中,真正的贤明之君不多,暴君、昏君和庸君倒是不少,东汉王朝也不例外。开国皇帝刘秀死后不到半个世纪,他的后代就开始糟践祖上留下来的基业了。由于国家的最高元首皇帝疏远民瘼、骄奢淫逸,中央和地方的军政官员自然是纷纷效仿。而歪风邪气一旦刮起来是很难收得住的。于是,一股遏制不住的贪腐之风很快便吹遍了神州大地,东汉王朝的各级官吏无视老百姓的死活,各种盘剥政策层出不穷,使最底层的劳苦大众苦不堪言。

东汉王朝中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执政,朝廷里乌烟瘴气,社会矛盾极其尖锐,以至于后世的很多史学家认为东汉王朝亡于宦官之手。宦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太监,东汉末期的太监为何会有那么大的能量呢?

据史书记载:东汉章帝驾崩后,年仅10岁的汉和帝①继位。由于皇帝年龄太小,无法治国理政,于是皇帝的母亲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提拔了一大批窦氏官员,时有窦太后的亲属窦宪专权,其父子兄弟皆并列朝中,享受高官厚禄。数年后,汉和帝渐渐长大成人,想要自己亲政,无奈窦氏一族把持朝政,嚣张跋扈,全然不把皇帝放在眼里。面对这种臣强主弱的局面,和帝身边的宦官中常侍郑众看不下去了,在和帝的授意下,他秘密联络朝中的忠义之臣,设计诛杀了窦氏一族。  汉和帝夺回朝政大权后,大赏功臣,宦官郑众被加封为大长秋②,恩宠有加。和帝亲政后还赋予了宦官更多更大的权力,东汉时期宦官用权自此开始,太监们陆续登上历史舞台。

和帝之后,经殇帝、安帝两朝,到顺帝年间,外戚梁商和梁冀父子先后为大将军,权倾朝野,宦官们的权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顺帝是一位玩平衡木的高手,他巧妙利用宦官和外戚之间的矛盾,既重用宦官,也不疏远外戚,着力谋求朝中两大势力之间的平衡。当时身居高位的宦官和外戚们也看穿了顺帝的帝王之术,外戚梁冀试图缓和自己与宦官势力之间的矛盾,宦官们也有意向大将军梁冀妥协,于是,朝中两大势力在某种程度和解了。梁冀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适当起用了一些宦官的家属子弟,让他们到地方上去做官。宦官们也对梁冀投桃报李。

据说曹操的祖父曹腾当时与梁冀关系密切,私交很好。汉顺帝死后,汉冲帝天亡,汉质帝继位时年仅8岁,少不更事,经常当着文武大臣的面责骂大将军梁冀。梁冀怒不可遏,不久便派人将小皇帝毒死了。质帝死后,文武百官议立新君,朝臣皆认为当时的清河王刘蒜①文韬武略、仁义素著,堪继大统。梁冀犹豫不决,曹操的祖父曹腾向梁冀进言道:“清河王贤明,大将军秉政多年,过失不少,一旦明君继位,难免会对大将军秋后算账,到时轻则罢官,重则性命不保,不如迎立刘志(也就是后来的汉桓帝),可保无虞。”梁冀对曹腾的建议深以为然,遂于第二天力排众议,迎立刘志为帝,是为汉桓帝。

P1-3

书评(媒体评论)

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北破袁绍,南虏刘琮,东举公孙康,西夷张鲁,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志绩未究,中世而殒。

——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的纵横家 赵蕤

雄哉魏太祖,天下扫狼烟。动静皆存智,高低善用贤。长驱百万众,亲注《十三篇》。豪杰同时起,谁人敢赠鞭?

——摘自《三国志通俗演义》

魏武雄才大略,草创英雄中,亦当占上座;虽好用权谋,然从古英雄,岂有全不用权谋而成事者?

——中国近代文学家、小说理论家 黄摩西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

曹操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著名历史学家 范文澜

后记

曹操只是曹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曹操再神勇,也逃不过死神的召唤,然而,关于他的一切,是非褒贬始终在继续……

最早对曹操作盖棺定论的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陈寿在《魏书·武帝纪》中评价曹操说: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宏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是三国归一后的晋朝官员,晋朝是在魏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陈寿在《三国志》中尊魏为正统,称曹操和曹丕、曹叡等为帝,称刘备和孙权为主。陈寿在评价曹操时,将袁绍作为主要的参照人,最后给曹操下了一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评语,应该说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在晋朝,第二个对曹操做出全面评价的人是陆机。陆机是东吴名将陆逊的后代,是西晋著名的史学家,他曾经写过一篇《吊魏武帝文》,全面肯定了曹操的历史功绩,盛赞曹操的功绩堪与日月争辉。

到东晋时期,北方中原地区的万里江山被胡人攻取,东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为了适应时局的需要,有少数东晋官员开始全面否定曹操及魏国,东晋荥阳太守习凿齿在其著作《汉晋春秋》中,公然忽视魏朝的存在,说晋朝的江山社稷是直接从汉朝接手过来的。习凿齿认为在三国时期,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孙权,都没有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所以这三个并立的政权都不配称正统。

晋朝灭亡之后,进入南北朝时期,这一期间朝廷更迭频繁,出现了很多次权臣逼迫皇帝禅位的事情,他们纷纷效仿曹氏父子改朝换代的做法,一方面逼迫现任皇帝禅位,另一方面又假意推辞,三辞三让,然后名正言顺地将朝廷接手过来。

唐朝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北伐朝鲜国,行军途中经过曹操的坟墓,于是写了一篇《祭魏太祖文》。其中有这么几句:“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观沉溺而不拯,视颠覆而不持,乖徇国之情,有无君之迹。”

李世民在这篇《祭魏太祖文》中首先高度肯定了曹操对汉朝的匡正之功,继而笔锋一转,批评曹操有无君之迹。其实,李世民和曹操在夺取政权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李世民的江山是从自己的父兄李渊和李建成手中夺过来的,越是如此,他就越忌讳像曹操这样的历史人物。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宋朝时,曹操的形象逐渐被艺术化了。当时很多民间的说书人都乐于讲三国时期的故事,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其著作《志林》中记述说,当时在街头听说书的老百姓都很同情刘备,厌恶曹操;人们一听说书人讲到刘备打了败仗就都皱紧了眉头,而一听说曹操打了败仗就欢喜跳跃。由此可见,曹操的形象被艺术化之后,他在中国民间的声望也就跟着跌进了谷底。

到南宋时期,中原大部分疆土都落入辽朝和金朝之手,南宋朝廷被压迫到江南,统治区域大大缩小。为了适应时局的需要,同时也是民心所向,很多南宋官员开始尊奉刘备和孙权,贬抑曹操,赤裸裸地谴责曹操为奸贼。南宋史学家朱熹在其著作《通鉴纲目》中破天荒地抹去了曹魏的年号,而以刘备在西蜀的年号记事。这种罔顾历史事实的做法虽然非常离谱,但在当时却很有市场,因为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反曹声浪最高的一段时期,也是最疯狂的一段时期。

到了明代,随着《三国演义》的问世,曹操的艺术形象逐渐被定型。从此以后,曹操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就完全成为一个奸雄的形象,“谲诈、多疑、残暴”是人们对于他的普遍共识。

近现代以来,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很多人已经能够明辨是非,对于曹操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人们开始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

毫无疑问,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个功大于过的人,他在一段时期内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没有曹操,就不会有魏国;没有魏国,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晋朝。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曹操,整个中国的历史将会被改写。至于曹操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他的雄才伟略也不会因为自身的缺点而被掩盖。

力能挽弓,气能纵笔。古今英雄,谁如孟德!

目录

第一章 蛟龙横空出世

 汉帝国大厦将倾

 两座大山:曹腾与曹嵩

 少年时代:飞鹰走狗

 当公安局局长

 荣升皇帝参谋

 镇压黄巾军起义

 事业起点:济南“市长”

 “谋反”风波

 梦中情人蔡文姬

第二章 失控的大汉帝国

 禁军将领与废帝计划

 权斗:外戚与宦官

 董卓大闹洛阳城

 迈出重要一步:拉杆子

 首战兵败

 诸侯兼并战

 一女敌十万兵

第三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定鼎发祥地:兖州

 败袁术征陶谦

 兖州保卫战

 落魄皇帝双城记

 帝国中心:许昌

 不拘一格用人才

 曹氏屯田,富民强国

 狮儿难与争锋

第四章 挥师荆楚

 降服战将张绣

 剿灭称帝者袁术

 荡平第二猛将吕布

 误放枭雄刘皇叔

 屠杀保皇派

第五章 北方霸主之争

 袁绍南征

 层层阻击

 生死之战:官渡会战

 攻陷冀州

 攻克并州

 绥靖塞北

第六章 赤壁败,三国立

 小霸王与曹操结仇

 刘备终得高人

 杀孔融,下江南

 兵不血刃,入主荆州

 统一的克星:孙刘联盟

 梦断赤壁

 吴军北上

 血战淮南

 刘备崛起

 周瑜殒命

第七章 镇西北,下淮南

 逼反西北军

 马超战武痴

 离间马韩

 败马超,灭宋建

 吴军兵临城下

第八章 挥师角力汉中

 西南军阀

 刘备的新版图——益州

 雷霆万钧克汉中

 曹、刘会战汉中

 曹丞相信鬼神

第九章 剪除异己升魏王

 建立国中国

 魏王不当皇帝

第十章 点将再战荆州

 关羽樊城斗曹仁

 庞德死战关羽

 吴军巧夺荆州

 最后一战

 吕蒙擒杀关羽

 刘备再折大将

 枭雄陨落

第十一章 用兵不忘治国

 举德政恩泽中原

 乱世用重典

第十二章 创立建安风骨

 诗歌自成一派

 散文通脱有力

 建安七子

第十三章 曹氏家族多英杰

 经时济世的曹丕

 出口成章 的曹植

 勇冠三军的曹彰

 英年早逝的曹昂和曹冲

 才智过人的魏明帝曹叡

后记 曹操只是曹操

序言

力能挽弓,气能纵笔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漫长的2000多年时间里,一共产生了352位皇帝,其中统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时期的皇帝有206名,多数在三国、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

在这300多位皇帝中,曹操是特殊的一位。首先,他生前本有实力当皇帝却不愿意当皇帝,而在死后被追封为皇帝。其次,他的功业不如朱元璋、赵匡胤等人,可知名度却远远超过大多数皇帝,是历史上的明星皇帝,就好比大家提起秦始皇,就将他与秦朝等同,而提起曹操,则意味着他代表三国时代(尽管曹操并不生活在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时代)。一句话,曹操是三国的象征。

一个连统一大业都没完成的“失败皇帝”,为何会为后人津津乐道呢?也许《三国演义》在抹黑曹操的同时也宣传了曹操,只不过“三分真实,七分虚构”的《三国演义》,也未能给出一个较为公正客观的曹操形象。

事实上,曹操之所以作古千余年而依旧为历朝历代所探讨,原因就在于他的成功和传奇的人生经历。

东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年),曹操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自古英雄磨难多,从来纨绔少伟男。曹操是个典型的官二代,含着金钥匙出身,过的是锦衣玉食、飞鹰走狗的生活。作为官二代,他无须担心柴米油盐酱醋茶,就连工作问题也无须发愁。20岁时,曹操通过其家族强大的政治人脉资源,在朝廷谋了个职位,成为国家公务员。如果大汉帝国没有出现变故,继续存在下去,那么历史上的曹操恐怕就要平庸地度过一生,不可能名垂青史。曹操虽然也有自己的政治野心,但是当时他的终极目标,也只是大将军。

然而,个人的命运和发展轨迹往往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曹操按部就班升迁的政治理想,很快便被大汉帝国的变故撞得支离破碎。运转了将近200年的大汉帝国早已失去了活力,弊病丛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央权力斗争激烈和豪强实力剧增。东汉帝国到了第四任皇帝汉和帝之后,继位的皇帝基本上都短命早死。如此一来,权力流转在宦官、外戚手中,而官僚士大夫集团则处于从属地位。权力斗争从来只论输赢,不讲求公平正义,朝政一天不如一天。

中央闹得欢,地方豪强也叫得欢。他们在经济上是“富者田连阡陌”;在政治上是“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在军事上是拥兵自重,藐视中央的权威。在各方势力压迫下无路可走的民众则被逼造反。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外戚与宦官进行了终极血战,宦官和外戚同归于尽,帝国权力出现了真空。正当官僚士大夫准备接管权力的时候,董卓来了,由此展开了一场官僚士大夫与董卓争权的血腥斗争。曹操作为大汉帝国的公务员,自然免不了参与其中。面对废立皇帝之争,他选择了不参与;面对黄巾军起义,他毅然率军镇压,并因功获得升迁。此时的曹操,依旧秉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心里想的依旧是把这所破房子补一补,振兴汉室。

董卓乱政时,他拒绝为董卓效力,而是逃离京城拉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曹操准备以暴制暴,清除乱政的董卓,还民众一个清明的大汉帝国。但是,打出“诛国贼”口号的十八路诸侯,有的夸夸其谈,有的临阵退缩,各有各的小算盘,结果持续了一年多的讨董战争,最后只是将董卓逼到长安,隔关而治。

这个时候的曹操终于恍然大悟:十八路诸侯中,只有他和孙坚在北方没有地盘,而其他诸侯均以“赴国难”为借口来武装自己,分割了北方各个地区。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曹操转变观念,决定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建立根据地,一统天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残酷的现实摆在了曹操面前:首先,争夺地盘当霸主是地方诸侯们的理想,曹操只是其中一个。其次,除了地方诸侯,农民起义军、黑山军等也参与了角逐,他们也希望建立一个新世界。最后,曹操的实力是最差的,他甚至连属于自己的地盘都没有,只能仰人鼻息。想要拥有独立的版图,而地盘又已经被诸侯们分割干净,曹操创业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尽管如此,曹操还是决定参与角逐。毕竟,人总要有一点理想,万一哪天实现了呢?

战争是血腥的,斗争是残酷的。在争夺过程中,十八路诸侯除了曹操、袁绍、袁术等人在前期斗争中活了下来,其他人要么被兼并,要么被杀,永远退出了游戏。

在此期间,曹操首先效力于袁绍,通过攻打黄巾军、黑山军等来积累资本。历经血与火的考验,他成功了,进入兖州拥有了自己的地盘。而后,他目光长远,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了一统天下的征战生涯。

在随后数十年间,曹操南征北战,先后讨平了袁术、吕布、袁绍和刘表,以及马超、韩遂、张鲁、公孙康等地方实力派,成为势力 为强大的诸侯。紧接着他便遭遇了挫折,先兵败赤壁,再败汉中,实力损耗巨大,加上孙权和刘备的联盟抵抗,他已经无力一统天下。三分天下,已经注定。

这就是曹操的政治历程,但这只是表面的曹操。事实上,在创业过程中,曹操在治国理政方面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功绩:比如唯才是举,比如搞教育,比如屯田,比如提倡薄葬,比如反对迷信等,都是影响较为深远的功绩。

总的来说,曹操虽然未能实现廓清环宇、一统天下的理想,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是成功的,他在无数诸侯中脱颖而出,从一无所有到成为北方霸主,成功实现了他最初的梦想。当然,曹操在征战过程中也干了不少坏事,比如动不动就屠城,比如严刑峻法,实施连坐执法,残杀反对派势力……抛开军事、政治和治国理政不谈,曹操还是一个成功的文学家。他所写的诗文在当时独具一格,具有“苍劲雄浑”的风格,并创立了“建安风骨”的文学派系,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能马上定乾坤,文能提笔安天下。这句话用在曹操身上极为合适。纵观中国历史,像曹操这样能文能武,且诗歌留名青史的并不多见。

此外,曹操还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曹操却能很好地处理家庭事务,并教出满门优秀人才。他一生有几十个儿女,除了夭折的、病死的,出了不少精英。长子曹昂虽然战死沙场,但从曹操言里言外以及曹丕的叙述来看,如果曹昂没有战死,他应该是曹操心目中理想的继承人,其才华能力自不必说。

曹丕才华过人,废汉自立,并且继承曹操一统天下的遗志,不但阻止了蜀汉数次北伐,还成功维持了曹魏在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局面。他本人在文学方面虽然弱于曹植,但他“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而且在文学批评方面贡献颇大,他提出的文典论对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影响深刻。

曹植,天赋异禀,才华横溢,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中国诗歌抒情品格的确立者,在诗史上具有“一代诗宗”的历史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曹彰,膂力过人,能手格猛兽,曾带领军队远征乌桓,大胜而归,还参加了汉中战役等,是曹操的得力战将,战斗力在三国时期也是赫赫有名。

曹冲年纪轻轻就聪明绝顶,据史书记载,他“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于众,故特见宠异”。曹操很想将他立为继承人,可惜他10多岁就去世了。由上可知,曹操在事业、生活、教育儿女方面都是比较成功的,这恐怕才是他在众多帝王之中鹤立鸡群的根本原因。

本书立足《三国志》等众多官方史料,参考历朝历代相关的研究著作,以通俗的写法较为客观地展现曹操创业的一生、辉煌的一生、充满是非的一生。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挂一漏万,还请读者指正。

内容推荐

千百年来,曹操备受争议,有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也有人说他是“乱世之奸雄”。毋庸置疑,曹操以文韬武略在群雄并起的东汉末年一扫天下,成为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政治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自己的行为在乱世中找到法理依据,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民生上,曹操大力推行“屯田”制度,抑制土地兼并,兴修水利,是一名出色的改革家;文学上,曹操以诗言志,开创了一代文风,成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这位真实的英雄,了不起的人物,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常志强著的《铁血权臣曹操全传》充分展现了曹操决心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文韬武略,及在历史关键时刻的正确抉择。

以精彩、鲜活的史料,全景展示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历史过程,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形成的前因后果。

编辑推荐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群雄并起。曹操虽生逢乱世,却能运筹帷幄,以天下为已任,以失败为起点,以成功为动力……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成为群雄之首。常志强著的《铁血权臣曹操全传》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诙谐的文字,展现了曹操以挟天子、令诸侯的政治智慧;胸怀天下、心忧苍生的报国情怀;刚柔并济、才华横溢的文学造诣;生性敏感、内心孤独的多面性格……这位真实的英雄,了不起的人物,必将被历史所铭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3: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