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漂泊者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金克木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金克木善于运用古典意象在抒情空间里凝结了现代人的感触,使抒情具有客观化的意味,提炼出精致深婉的诗情,在精神和情感层面得到共鸣,具有舒缓的韵律美。金克木不仅注重诗“质”之美,其别具一格之处还在于在隐藏自己与表现自己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他主张情知合一,以简约追求丰富,以有限追求无限,营造出悠远深微的诗境。

金克木的文字精细而立意宏远,微言大义,在漫不经心的叙述中,潜伏着一种严密而不可肢解的精神脉络,思想被整合在天马行空的文字中,自然、随意、顺理成章,没有硬要讲道理。

本书为金克木著的《漂泊者》。

内容推荐

金克木是位卓尔不凡的学者、大学问家。其作品徜徉中外,思接千古,涉及哲学、宗教、文学、历史、文化和天文,涵盖社会、自然两大学科。金克木虽出身书香门第,但仅有小学文凭。是他曩昔的苦难成就他日后的辉煌。金克木著的《漂泊者》着意选编文中有“我”、记录他人生轨迹的文字,是一本“自传”式的随笔集。

目录

百年投影

两位母亲

三个姐姐

二嫂

遥寄莫愁湖

保险朋友

一点经历

文丐生涯

译匠天缘

我的“偷袭”

鸟巢禅师

孟加拉香客

德里一比丘

未完成的下海曲

化尘残影

少年漂泊者

家庭大学

岁寒三友

游学生涯

人苦不自知

无声的惊雷

三笑记

末班车

遗憾

告别辞

自撰火化铭

编后记

 书剑飘零——《漂泊者》编后记

试读章节

“戊戌”(1898)和“辛亥”(1911)这两次革命都是失败的。其成功之处只是改了教育制度和没有了皇帝。两次提出的理想都没有实现。中国照旧是又穷又弱,军阀官僚土豪劣绅照旧横行,洋人依然称霸。

我上小学时正赶上“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过去,读到了第一批用白话文的小学课本。小学毕业后读到了《新青年》的合订本五大卷。这时可比读《新民丛报》瞳得多了。可是书里面提出的理想并没有实现。“新文化”的高潮已过,“五四”前后作为文化的革命,除在语言文学上有进展,在婚姻制度上有“自由恋爱”的强烈的冲击波以外,仍然是失败了。我的周围依然未变。可是更大的革命来了——革命军“北伐”。不过伐到长江以北,到了我们那里,这次大革命又夭折了,比“戊戌”“辛亥”“五四”更惨,规模更大,斗争更激烈,死的人更多。

我十六岁刚满,名为十七岁,便去乡间教小学。半年后去外地一处中学闹“学潮”。学生被捕,学校关门,我又去邻县乡间教了一年小学。这两年的中学生和小学教员生活使我见到了也认识了不少的新人,知道了而且经历了不少新事。我听到了广州、武汉、上海的革命的涨潮和退潮,而且和黄埔军校毕业战斗归来的人结交,和中山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干部学校”的学生在一校同事,还见到各种各样的男女革命者。我不由自主又背上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沉重精神包袱。

我背负着“戊戌”“辛亥”“五四”“北伐”四次革命失败的思想感情负担。在1930年,我刚满十八岁,经过上海,由海道到了“故都”北平,也就是北京。

仅仅过了一年,就来了震动全国以至世界的“九一八”。日本侵略者公然占领我们的东三省,要先吞并“满蒙”,进而吞并中国。这比“八国联军”严重得多,真要亡国了,我们要做“亡国奴”了。从北到南掀起了全国要求抗日的大风潮。几个月后,1932年“一·二八”上海的日本军队又动手了。但和在东北不同,他们遭到了抵抗。吴淞口的炮台吼起来了,开炮打日本军舰。十九路军对日作战。日本飞机炸了商务印书馆和附设的东方图书馆。北边黑龙江也有中国军队抵抗日军。抗日义勇军在东北日军铁蹄下组织起来。然而所有这一切很快又成为过去。烽烟都熄了,只剩下江西的内战的炮火越打越激烈。又一次革命退潮了。“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仿佛注定还得做奴隶。

我不参与运动,但见闻很多。这次我虽然亲身经历,也还是和以前的四次革命差不多,感受多而行动少。前两次只是精神经历,因为“戊戌”在我出生前,“辛亥”后一年我才到世界来。然而五次不同的革命的失败氛围给我的精神重压是摆脱不掉了。

1932年冬天,我由友人介绍到山东一所县立初级师范讲习所当教员。一到就碰上学校闹“风潮”。我住进校内而有职无业。那位朋友忽然临时去省城。我既无走的路费,又无住下的饭钱。在黯淡的煤油灯光下,我提笔写出了诗《秋思》。随后又连写了几首都寄给北平(北京)的友人,其中有一位是写新诗谈文学的。友人来信说:“诗可以发表了。你不寄,我们替你寄。”结果是几首诗在当时唯一能继续出版的大型文学杂志《现代》上刊登了出来。于是我继续写诗,有些发表了,有的留在手头。到1936年初编成了一本《蝙蝠集》出版。我写诗本不为发表,也不是和哪位诗友争胜,更不是有什么忧国忧民的大志要借诗表达,又说不上是借诗发个人小牢骚,当然不会是职业的要求,不过是有时想记下一点个人的感受,也多少想对新诗体做一点试验。无奈渺小的个人也脱离不了大时代的氛围,我又在无意中背负了五次革命失败的精神压抑,用艺术形式表达感受时就不能不由小通大,由今通昔,并且由个人见时代了。至于诗的好坏,读者会看出什么,那就非我所知了。

P4-7

序言

岁月流沙,时光在俯仰之间不经意中从我们指尖滑落;岁月流金,光阴在云起云落的当儿,世人创造了多少辉煌的业绩,铸就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流沙是岁月之花,流金是岁月之果。

我们出版这套“流金文丛”,旨在梳理扒抉现当代文人墨客的“流金”——性情之作,即闲适的零墨散笺。这些作品多为作者在月光里、芭蕉下、古砚边搦管挥毫的闲情偶寄,或是在花笺上信手点染的斗方小品。这些佳构华章,曾星散在历史卷宗的字行间,有的不大为人注目,我们将这些吉光片羽珠串结集于斯。丛书内容丰赡、题材多样:书简、日记、随笔、词章或其他,类盘中的珠玉,似掌上的紫砂,如心中的玫瑰,可赏可玩可品;然又不失思想,不阙情趣,不乏品位。

我们多么希望这套“流金文丛”能流人阁下的书斋,站在你的书架上。

后记

这辈子端的是出版的碗,吃的是编辑的饭,为他人作嫁编书冷暖自知。我为文坛前贤师友编的书较多,这或是最后一本,也是最难编的一本。

金克木(1912-2000)先生我素敬仰,他是大家;尽管他谦称自己是杂家,谅谁都臣服他是位卓尔不凡的大学者、大学问家。先生思想“精骛八极,神游万仞”,其作品徜徉中外,思接千古,涉及哲学、宗教、文学、历史和天文,涵盖社会、自然两大学科。先生与陈寅恪、钱锺书等不同的是,他是一位全靠自学成才的“低学历大师”。

我之所以说这本最难编,一是金先生的著作丰赡、内容深奥、品类繁多,选编较难;二是十多年前我为先生编过一本《倒读历史》(江苏文艺版),选目要脱旧编之窠,编出新意来,真不是易事。本书初目列出后,我与《倒读历史》比对一下,发现思路与选目大同小异,有“翻版”之嫌,自觉亵渎了作者,敷衍了读者,也对不起自己一张老脸,于是决定改变思路,推倒重来。

金先生之所以是金先生,他的与众不同之处是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仅有小学文凭,只是非正式上过一年中学,而最终成为大家。先生曩昔的苦难成就他日后的辉煌。他的人生阅历异常丰富,早年是个少年漂泊者、文丐、译匠,一个以“啃报屁股”为生的穷困潦倒的文学青年。他用以“金”克“木”的精神,焚膏继晷,孜孜以求,成就了自己卓越的学术人生。鉴此,我立意舍弃已广入其他选本中的关于历史、哲学和读书方面的佳构,着意选编文中有“我”、记录他人生轨迹的文字,致力于将其编成一本“自传”式的随笔集,窃思这对读者的教育和启迪或更有裨益。

由于我已年迈,精神、眼力衰退,对厚厚的八卷本《金克木全集》不能逐一拜读,精彩篇目漏选在所难免,又因学殖浅薄或带有偏见,有的选目也未必精当,祈方家、读者教正。

2017年6月15日

于金陵老学堂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