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做成想做的事?不管梦想是什么,考个更好的学校、找个更酷的工作、挣更多钱、再瘦5斤、变得更漂亮、去更美的地方……所有的成就感,不过是源于离自己希望的样子更近了一些。在这个信息纷繁的社交网络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的是慌乱、无效和不自由。这些问题与时间相关,但又不是由时间管理就能解决的问题。纪元著的《哪有没时间这回事(Ⅱ自律的力量)》是一本从心理深层到实践方法,让你全方位看到自己成长的书。作者基于十几年的心理学研究,打通读者内在的心理关节,再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案例和工具,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完整自然、行之有效的成长方案。让读者自律,更自由。
想要的太多,但人生有限。考个更好的学校,换个更酷的工作,挣更多钱,再瘦5斤,变得更美,去想去的地方……所有的成就感,不过是源于离自己希望的样子更近了一点。但在这个信息纷繁的社交网络时代,人们感受到的是越来越多的慌乱、无效和不自由:往往特别急于改变,却又始终一动不动。这些问题与时间相关,但并非管好时间就能一劳永逸。
精进之路,你需要的是正确的习惯,而非盲目的控制。自律训练达人纪元经过对数千人的咨询和一对一辅导,在书中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律习惯养成训练,帮助你打通内在的心理关节,给出直达行动的效率清单,实现从“知道”到“做到”。
每一天,都有人在飞速成长。你要做的不是焦虑、追赶,而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状态,从容前行。顺势而为,才是对时间最好的尊重。希望这本由纪元著的《哪有没时间这回事(Ⅱ自律的力量)》能帮你改变自己,打败借口,抵达自由。
自律者经常被看作没有欲望的无趣的人,其实他们也一样需要摆脱无聊,需要寻找刺激性的活动来填充自己空闲的时间。
这是一些朋友常问出的问题,这的确是真实存在的情况,我也一样,玩和工作给我们带来的体验肯定是不同的,解决之道自然是有的,读完本书你就会发现这两者完全可以不冲突。但在这里,我想强调的并不是具体的解决办法,而是自律者的一大特征——他们会努力去完成高难度、高价值的事情,并从中获得满足。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摆脱无聊的需要,自律者也一样。现在人们的生活太舒适了,大都已经达到了衣食无忧的阶段。但随之而来的是相比以前,人们似乎不满更多了,快乐更少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提勃尔·西托夫斯基在他的著作《无快乐的经济》中,对快乐有很好的诠释。什么是快乐?很多学者认为那是一种人们要追求的终极状态。还有很多心理学家发现,快乐与人的舒适度有关,他们认为如果人处于一种最佳的舒适状态(不痛苦但也不是极致的舒适)时就会是快乐的。西托夫斯基的睿智在于,他发现以上两种说法都与我们的实际体验不符,而且,他给出了他对快乐的理解,他认为快乐是从“不适”转换到“舒适”的短暂状态。听上去像是一种副产品,当人的舒适状态发生变化时,快乐就冒出来了。所以我们肚子饿了,填饱肚子会感到快乐;当我把这个自然段完成时,我也会感到快乐。皆因不舒适感被消除了。而现在的人类呢,实在太舒适了,需要被消除的不舒适感越来越少,于是,无聊成为很多人的大问题。
如果你时常感到无聊,我得先恭喜你,说明你是个“有闲”人,有一部分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且不会为温饱发愁。因为对于那些被迫天天劳作的人来说,无聊是不会成为问题的。你无聊的时候会怎么做呢?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帕斯卡在他的《随想录》中说道:“我发现人类所有的邪恶都来源于一个事实:人没法安静地坐着不动。”所以无聊时,我们就会去寻求刺激。人们需要保持忙碌,却无法找到使他们保持忙碌的合适刺激,新的问题就产生了。
在远古时期,人们在暴力活动中获得满足,而在文明时代,这种刺激却不合时宜。文明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在暴力和辛苦劳作之外创造令人刺激的活动,能够发展出进行并享受这些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也能够提供学习必要的技能和纪律的教育。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创造了许多良性活动,包括科学研究、探险、文学、艺术、体育运动、技巧性游戏和各种体力及脑力的休闲娱乐方式。但是这些活动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参与者需要付出的努力不同,活动所提供的心理刺激的强度不同,享受活动所需要的技能、教育、纪律和耐心也不同。自律者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最令人神往的良性活动,这需要最高的技巧。一个糟糕的事实是,越是渴望强刺激的人,越不愿意付出努力去学习这些技巧,于是,更多的人选择低门槛的活动。刷手机相较于读书、看美剧相较于园艺、逛网店相较于绘画,都是些低刺激、低技巧性的活动,而且反复使用这些刺激,其作用会逐渐减弱,于是人们也就会越来越感到无聊。
P21-23
一、时间焦虑
距出版《哪有没时间这回事:碎片化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已经过了两年。两年中不断有读者来信反馈,大部分是上班族,还有一些是大学生、自由职业者、创业者和孩子母亲。他们告诉我这是他们读到过的最实用且最顺应人性的时间管理书,很多人感恩遇到此书,并因此正在努力实现人生转变。令我倍感意外的是,读者当中还有喊着我“叔叔”的中学生,早早就确立了自己的志向;有餐厅服务员,读书后决定不再挥霍自己的年轻时光;有洗车工,因为我的书看到了一个新的生活可能性;也有香港、台湾的朋友,希望可以引进繁体中文版。
而这些,是我在写作之初,不曾预料到的惊喜。
随着我的书的出版,大家对于时间也越来越珍重,分享时间管理理念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做培训那会儿,讲时间管理的人屈指可数,有意识学习时间管理的人也是小众。而现在,各路精英都在网络中分享自己的心得,大众对于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如何管理自己的计划和任务,以及如何养成好习惯,似乎有了空前高涨的热情。
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各种知识平台的涌出,为这股热情推波助澜,学习与成长高歌猛进的背后,显现出一丝隐忧——大家开始发现学得越多,焦虑敢越强;知识获取很多,实质改变很少。这股知识焦虑,必须找到宣泄对象,于是,矛头就都指向了“时间”。这个时代,金钱、权力、地位也许会存在差异,但对所有人来说,拥有的时间是一样的。于是“没时间”竟成了最大、最普遍的焦虑。读书学习需要时间,锻炼身体需要时间,职业发展、家庭生活、财务管理全都需要时间。我猜,这可能是时间管理开始盛行的真正原因,但坦率讲,这是找错了对象。
时间管理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从各自的立场给出了各种说法。有的人说,时间无法被管理,实际应该管理精力;有的人说,必须要有目标,时间管理本质上是目标管理;还有人说,时间管理其实就是项目管理……这些都没错,但难免陷入标签和概念之争。时间管理扮演着保姆角色,看护一个人从想法产生、付诸行动到取得最终成果的整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包含了情绪调节、目标设定、任务执行、精力分配等诸多问题,绝不是一个标签可以涵盖的。
事实上,大家都在学习自我管理的方法,力争做个自律的人。在《哪有没时间这回事:碎片化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出版之后一个月,我建立了“自律帮”,开始背着“使自律者自由”的使命去助人。
二、改变焦虑
不曾想,“自律”这个词也被几个微信大号迅速点爆了。2017年年初,一波波关于自律的文章在网络中流传,受其影响,大家开始更多地关注这个看似抽象的词,人们的思考开始趋近于问题的症结——和时间较劲没用,和精力较劲没用,甚至和学习较劲都没用,一个人若不自律,不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不能想到就做到,不能把所学转化为行动,不能把行动坚持为习惯,学再多也没用。
……
2.第一部分:重构自律,重在帮你认识真正科学的自律,读完后,请把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决定写下来,告诉周围的人。
3.第二部分:目标愿景,重在帮你理解你要达到的理想状态,读完后,请你扪心自问,你到底想变成怎样的人。
4.第三部分:核心方法,重在教会你自我改变的技能,请务必带着改变的目标开始阅读,并同步实践。
5.第四部分:18条方法,重在帮你从初级到高级实现自律,请逐条学习,逐条实践,切勿急切。
三、人生焦虑
这本书的绝大部分案例,都来自学员一对一咨询的问题,为了保护隐私使用了化名。
找我咨询的求助者,有一半其实并非为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而来,他们更多的是希望让我帮助他们寻找事业发展和人生的方向,他们都有一种渴望过上的生活——受自己掌控、充实富足、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身体健康,无须为金钱发愁。
我在帮他们做的,一方面是解开心结,结打开了,人就通顺了,做事不会再瞻前顾后,效率自己就起来了。另一方面,我通过优化他们的时间表,帮助他们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有些人想摆脱被人控制的局面,有些人想变换行业,有些人想找到理想伴侣,有些人则希望可以像我一样,以助人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我自己,也是在三十岁左右,明确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确定了自己实现这种生活状态要做的事情、要付出的努力及大致的路径。其实,当你把自己想怎么活想清楚,好多“技术”层面的问题就不再那么纠结了。
希望你也能以本书为契机,多多思考自己的活法,这本书教给你的方法,一定可以支撑你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最后,预祝你本次阅读愉快。
这是一部时间管理的暖心之作,从符合人性的角度解读自律是怎么回事,读完之后相信你会重拾信心、放下焦虑,重新开始自己的成长之路。
——《小强升职记》作者 邹小强
想做自律的人,快跟随纪元老师新书,看他如何一步步庖丁解牛般完成对自律的拆解。从人类是否可以自律,自律者才会有的幸福生活体验,到人性化的非对抗式习惯改变方法,以及专为追求自律者设计的行动清单。文字坦诚、案例详实、比喻到位、激发行动,让人收获颇丰。
——整理咨询顾问 袁春楠
纪元老师是国内自律领域的佼佼者。
——幸福行动家创始人,时间管理讲师 张永锡
很多人认为自律是一种品质,实际上自律是一种技能。本书就是教你变成一个自律者,让你了解形成自律都需要哪些过程,给你提供一些接地气的建议和方法。期待你能在这本书的影响下变成一个自由的自律者,游刃有余地面对工作和生活。
——“100天行动”发起人、知名自媒体(warfalcon)创始人、时间管理专家 战隼
这是一本写给想成为自律者之人的书。很多人想自律,却苦于管不住自己。其实,自律并不是凭借毅力的苦行,而是可以顺应人性自然实现的。如何做到?纪元老师这本书就给我们带来了答案。
——《好好学习》作者 成甲
想做自律的人,快跟随纪元老师新书,看他如何一步步庖丁解牛般完成对自律的拆解。从人类是否可以自律,自律者才会有的幸福生活体验,到人性化的非对抗式习惯改变方法,以及专为追求自律者设计的行动清单。文字坦诚、案例详实、比喻到位、激发行动,让人收获颇丰。
——整理咨询顾问 袁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