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玮萍著的《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通识教育的视角》是作者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获江西师范大学博士文库专项资助成果,收录了《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嬗变》《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个案分析:清华大学外文系的人才培养实践》等。
| 书名 | 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通识教育的视角 |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 作者 | 肖玮萍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肖玮萍著的《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通识教育的视角》是作者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获江西师范大学博士文库专项资助成果,收录了《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嬗变》《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个案分析:清华大学外文系的人才培养实践》等。 内容推荐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它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特色。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高等教育模式的引入,并逐渐形成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两大特性。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受到近代中国政冶、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自身特点,培育出大批优秀外语专业人才,为近现代中国众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肖玮萍著的《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通识教育的视角》从通识教育的视角,系统考察和分析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保障制度的变迁,总结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与规律,为当今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嬗变 第一节 晚清洋务学堂的“中体西用”人才观 第二节 清末大学通才教育思想的萌芽 第三节 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第一节 清末分科大学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节 民初文理综合性大学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节 三十年代大学学院制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章 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 第一节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与作用 第二节 大学师资管理制度的演进与影响 第五章 个案分析:清华大学外文系的人才培养实践 第一节 梅贻琦与吴宓的通识教育理念 第二节 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模式 第六章 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分析 第一节 外语专业人才的领域分布 第二节 外语专业人才的群体特点 第三节 外语专业人才辈出的原因 第七章 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 第三节 对当今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