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个火枪手(世界文学名著彩图珍藏版上下)(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大仲马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大仲马的这本《三个火枪手》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舍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作品虽属通俗小说,但文字相当讲究,华丽而不艰涩,风趣而不粗俗。作品从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揭露了统治阶级人物之间的伪善关系,这或许也是它至今仍有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内容推荐

《三个火枪手(世界文学名著彩图珍藏版上下)(精)》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历史小说以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三朝和权倾朝野的红衣主教黎塞留掌权这一时期的历史事实为背景,描写三个火枪手阿多斯、波尔托斯、阿拉密斯和他们的朋友达达尼昂如何忠于国王,与黎塞留斗争,穿插群臣派系的明争暗斗,围绕宫廷里的秘史轶闻,展开一系列惊险曲折、妙趣横生的故事。

《三个火枪手》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它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达达尼昂的机智勇敢、重朋友之情,阿多斯的处世老练、嫉恶如仇,波尔托斯的粗鲁莽撞、爱慕虚荣,阿拉密斯的举止文雅、灵活善变,米莱狄的年轻美貌、心狠手辣,红衣主教的深不可测、阴险奸诈,波纳斯厄太太的纯真善良以及她丈夫的愚昧可笑的性格都活生生地跃然于纸上,表现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一幅展示当时法国社会的宏伟画卷。

目录

作者序

第一章 老达达尼昂的三件礼物

第二章 德-特雷维尔先生的候见室

第三章 谒见

第四章 阿多斯的肩膀,波尔托斯的肩带和阿拉密斯的手帕

第五章 国王的火枪手和红衣主教的近卫队

第六章 国王陛下路易十三

第七章 火枪手们的个人情况

第八章 一桩宫廷阴谋

第九章 达达尼昂小试身手

第十章 17世纪的捕鼠器

第十一章 故事顺理成章地发展着

第十二章 乔治·维利尔斯,白金汉公爵

第十三章 波纳斯厄先生

第十四章 默恩镇的人

第十五章 穿袍的人与佩剑的人

第十六章 掌玺大臣赛季埃又一次想打钟驱魔

第十七章 波纳斯厄夫妇

第十八章 情人与丈夫

第十九章 作战方案

第二十章 旅程

第二十一章 德·温特伯爵夫人

第二十二章 梅尔莱松舞

第二十三章 相会之前

第二十四章 小楼

第二十五章 波尔托斯

第二十六章 阿拉密斯的论文

第二十七章 阿多斯的妻子

第二十八章 归程

第二十九章 猎取装备

第三十章 米莱狄

第三十一章 英国人与法国人

第三十二章 代理人家的晚餐

第三十三章 侍女与女主人

第三十四章 阿拉密斯和波尔托斯的行装

第三十五章 黑夜里的猫都是灰色的

第三十六章 复仇之梦

第三十七章 米莱狄的秘密

第三十八章 阿多斯如何毫不费力地得到了装备

第三十九章 一道幻影

第四十章 红衣主教

第四十一章 拉罗舍尔围城战

第四十二章 安茹葡萄酒

第四十三章 红鸽笼客栈

第四十四章 火炉烟筒的用处

第四十五章 夫妻重见

第四十六章 圣-热尔韦棱堡

第四十七章 火枪手们的密谈

第四十八章 家务事

第四十九章 厄运

第五十章 叔嫂间的谈话

第五十一章 长官

第五十二章 囚禁第一天

第五十三章 囚禁第二天

第五十四章 囚禁第三天

第五十五章 囚禁第四天

第五十六章 囚禁第五天

第五十七章 古典悲剧的表现手法

第五十八章 逃走

第五十九章 1628年8月23日在朴次茅斯发生的事

第六十章 在法国

第六十一章 贝蒂讷的加尔默罗会女修道院

第六十二章 魔鬼的两面

第六十三章 一滴水

第六十四章 穿红斗篷的男人

第六十五章 审判

第六十六章 处刑

第六十七章 结局

尾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老达达尼昂的三件礼物

1625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一,《玫瑰传奇》作者的故乡默恩镇完全陷入了混乱,看起来就像是有一大群胡格诺派教徒跑来把它变成了第二个拉罗舍尔。好些镇民看见妇女们纷纷从大街方向奔逃回来,听见孩子们站在门口大哭,于是他们赶紧穿上护胸甲,抄起火枪或长矛,借此来调整自己略显无措的样子,然后朝“诚实磨坊主”客栈跑去。客栈门前立刻被围得密不透风,而且人数不断增加,大家一脸好奇,场面十分吵闹。

在那个年代,到处都是恐慌景象,平静的日子屈指可数,总有某个城市的档案里会记下一些类似的事件。领主们相互开战;国王和红衣主教明争暗斗;西班牙人挑衅国王。除了这些或明或暗、或秘密或公开的争斗之外,还有盗贼、乞丐、胡格诺派教徒、狼群以及穿号衣的跟班,这些人看谁都不顺眼。镇民们总是全副武装地对付盗贼、狼群和跟班,还得经常对付领主和胡格诺教徒,有时甚至对付国王——但他们从不对付红衣主教和西班牙人。正是出于这种既成的习惯,在上述这个1625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当镇民们听见吵闹声,同时既没看见红黄两色的指挥旗,也没看见黎塞留公爵麾下跟班的号衣,他们就立刻一窝蜂地冲向“诚实磨坊主”客栈了。

到了客栈门口,大家才看清这场混乱的源头。

那是个年轻人……让我们来简单描绘一下他的样子:请各位想象一下十八岁的堂吉诃德,没穿盔甲的堂吉诃德,没有锁子甲,也没有护腿甲,而是个穿着紧身羊毛短上衣的堂吉诃德。那件衣服本应该是蓝色的,但现在已经变得难以形容了,大概是介于紫红和天蓝之间的颜色。他有张晒黑了的长脸;颧骨凸出,显得挺机灵;他上下颌的肌肉特别发达,从这点看,毫无疑问是个加斯科人,哪怕没戴着那种扁平无檐软帽也能确定,更何况我们这位年轻人不但戴了帽子,还在上面装饰着一根羽毛;他的眼睛大大的,很聪明的样子;钩鼻子,但线条挺精致;说他是少年个子太高,说是成人又有些矮;他的皮肩带上挂着把长剑,走路的时候会不停磕碰腿肚子,骑马的时候又会不停撞上坐骑那蓬乱的长毛;要是没有这把剑,没经验的人准会把他当成旅行中的农家小子。

没错,这个年轻人还真有匹坐骑,而且这匹坐骑非常惹人注目,以至于大家都在注意它:这是匹贝亚恩种矮马,看牙口大概十二到十四岁,黄色长毛,尾巴秃了,腿上还长了坏疽,走路的时候头埋得比膝盖还低,所以完全用不着戴辔头。别看它这样,这匹马每天照样能走八里路。不过,大家只看到它那奇怪的皮毛和难看的步态,看不到它深藏的优点。在这个人人自认为懂马的年代,这样一匹贝亚恩矮马从博昌希门进了默恩镇,刚过了不到一刻钟,就备受唾弃,甚至让人们对马上的骑手也“恨屋及乌”起来。

年轻的达达尼昂(就是这位骑着罗西南特③第二的“堂吉诃德”了)在众人的鄙薄中感到十分难堪,无论他是多优秀的骑手,也没法让自己这匹坐骑显得不那么可笑。因此,当他的老爹把这匹马送给他时,达达尼昂忍不住连声长叹。不过,他其实也明白,这匹马至少价值二十利弗尔,另外,老爹赠予他礼物时说的那些话,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我的儿啊,”那位加斯科老爹用纯正的贝亚恩方言(亨利四世一辈子也没能改掉这种调调)说道,“你听着,这匹马生在你爹家里,到现在就快十三年啦,从来就没离开过,就冲这一点你也该爱护它。你千万不能把它卖了,就让它安静、体面地老死吧。要是你将来骑着它打仗,一定要珍惜它,就像珍惜老仆人一样。要是有朝一日你进了宫,”老达达尼昂继续说道,“要是你真的走了运,那也是你的贵族血统让你进去的,你得对得起咱们的姓氏,对得起列祖列宗保持了五百多年的贵气劲儿。为了你自己,为了你的亲人,说到亲人,我说的当然就是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只能听红衣主教和国王的话。如今,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凭自己的勇气,你懂了没有,全凭着你自己的勇气。无论是谁,哪怕是一瞬间的畏惧,也很可能错过机会,因为命运很可能就在那一瞬间给了你机会。你还年轻,你必须得勇敢,原因有两个:第一,你是加斯科人;第二,你是我儿子。机会来了别害怕,要敢于冒险。我已经教了你用剑;你的两条腿像钢铸的,手腕子像铁打的;要时不时地打上一架;如今不让决斗了,更得多打一打才行,因为如今要打架需要双倍的勇气。儿子啊,我只能给你十五埃居,我这匹马,再加上刚才跟你说的这些建议。你妈还会给你个药膏配方,那是她从一个吉普赛女人那儿得来的,只要没伤着心脏,抹上它都有奇效。你要好好记着我说的这些,开心地活着,活得久些。我还有一句话要补充,我建议你找一个榜样,这榜样可不是我,因为我从来没那荣幸在宫里做事,只不过当年自愿入伍,打了几场宗教战争;我要说的是德·特雷维尔先生,他以前是我的邻居,他有那个荣幸,小时候总和咱们的路易十三国王一起玩儿。天主保佑国王!有时候,他们玩着玩着就打起架来,嘿,要沦打架,我们的国王可不总能赢呐。国王挨了不少打,反倒对德·特雷维尔先生又是尊重又是喜爱,把他当成朋友。这位德·特雷维尔先生头一回去巴黎,就和别人打了架,打了五回;老国王过世,王储亲政,这期间,他又打了架,打了七回,这还不算打仗和攻城呢;我们的国王登基,算到现在,他恐怕打过上百回架!就这么着,别看有敕令,有法令,又说了不准决斗,人家还是成了火枪队队长,那可是领导咱们的王家禁军,国王也要对他们另眼看待的。谁都说红衣主教啥都不怕,可还不是怕他们三分。还有,德·特雷维尔先生每年能挣一万埃居;所以说,这是个大人物。话说回来,他当初也跟你现在一样,白手起家去闯天下。你带着这封信去找他,把他当成你的榜样,将来也做个和他一样的大人物吧。”

说完这些,老达达尼昂就给儿子戴好剑,温柔地吻了他的双颊,并祝福了他。P3-5

序言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法国报纸为了吸引读者,刮起了小说连载风,于是,连载的通俗小说大量涌现,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通俗小说作家。雨果、巴尔扎克等,也都给报纸写过长篇连载小说,但是最负盛名的,要数当时并驾齐驱的大仲马和欧仁·苏。然而,通俗小说大多是短命的,这已为历史所证明,那个时期大批通俗小说及其作者,都已湮没无闻了。可是大仲马的代表作品,如《三个火枪手》及其续集《基督山伯爵》等,在世界上却一直拥有大量读者,甚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赏阅,显示出特别的生命力,这便是大仲马的非常之处。

非常景、非常事、非常人,构成了大仲马的非常世界。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大仲马一生都那么放诞、夸饰、豪放、张扬,因而,他所创造出来的世界里,景非常景、事非常事、人非常人,一切都那么非同寻常,就好像童话,就好像神话。

景非常景。大仲马不像巴尔扎克等人那样,花费大量笔墨去描绘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场所。《三个火枪手》的故事背景,则是一桩宫闱密谋和拉罗舍尔围城战,场景频频变化,忽而路易十三宫廷,忽而红衣主教府,忽而火枪手卫队队部,忽而乡村客栈,忽而修女院,忽而拉罗舍尔围城战大营、忽而英国首相白金汉府邸……每一处作者都不多加描述,但是每一处都因为有参与密谋的人物经过,因此,增添了特异的神秘色彩,故而常景而非常景了。

事非常事。大仲马不是现实主义作家,无意像巴尔扎克等作家那样,绘制社会画卷。基督山伯爵恩仇两报,犹如神话,表面常事掩饰着非常事,事事都惊心动魄,引人入胜。《三个火枪手》是历史题材的小说,然而大仲马坦言:“历史是什么,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钉子。”这一比喻不大合乎中国读者的习惯,换言之,历史不过是大仲马讲故事的幌子,他不但善于讲故事,还善于戏说历史。达达尼昂的雄心和恋情,同宫闱密事、国家战事纠缠在一起,事事就都化为非常事了。他和三个伙伴为了挫败红衣主教的阴谋,前往英国取回王后赠给白金汉的十二枚钻石别针,一路险象环生,绝处逢生,完成了使命,保全了王后的名誉,但是结怨了权倾朝野的红衣主教。神秘女人米莱狄为了要达达尼昂等人的性命,就奉红衣主教之命,去阻止英国权相白金汉发兵,救援被法国大军围困的拉罗舍尔的新教徒。于是,双方暗中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故事情节演进发展,铺张扬厉,逐渐超越社会,超越历史,成为超凡英雄的神奇故事了。

人非常人。大仲马笔下的主人公,如达达尼昂等,当初就是普通的海员、乡绅子弟,但是命运把他们变成了非凡的人物。何止主人公,就是其他重要人物,如路易十三、火枪卫队队长德·特雷维尔、红衣主教黎塞留、英国首相白金汉、法国王后奥地利安娜等这些历史人物,本来都在尘封的历史书中长眠。可是,他们一旦被大仲马拉进小说,就改头换面,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从历史人物摇身变为历史小说人物、从而有了超越历史的非凡之举,他们特异的性格与命运,也就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关注了。大仲马的小说人物的非凡之举,原动力固然因人而异,其中不乏高尚的忠诚、友情、正义感和侠义精神。有的人物贪图荣誉、金钱、女人、权力,贪图美酒佳肴,还渴望报仇……

大仲马在生活中和作品里,都毫不掩饰,甚至炫耀各种欲望,而在他的笔下,不炫耀者便是心怀叵测的人物。当然,在达达尼昂和三个伙伴身上,如果没有忠诚和豪爽的一面,贪欲就成了讨厌的东西了。他们四个人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生死朋友,谁有钱都拿出来大家花,遇到事情也一起行动。达达尼昂多想当官,他拿到空白的火枪卫队副队长的委任令时,还是先去逐个请求三个朋友接受。在大家都拒绝,而阿多斯填上达达尼昂的名字后,达达尼昂禁不住流下眼泪,说他今后再也没有朋友了。

大仲马的人物贪欲而不求安逸,他们认为安逸是仆人和市民过的日子,不冒任何风险,无异于慢慢等死。他们是躁动型的,往往捅马蜂窝,自找麻烦,冒种种危险而乐在其中,凭智慧、勇敢和天意,最后总能实现不可能的事情。

大仲马一生充满贪欲和豪情,过着躁动疯狂的生活。他花费20余万法郎建造基督山城堡,每天城堡里高朋满座,食客如云,多至数百人,豪华的排场名噪一时。他不断地写作,不断地赚钱,又不断地挥霍,屡次陷入债务的麻烦,最后连他的城堡也被廉价拍卖了。有福同享的大有人在,有难同当者却不见一人,这就是他的小说与现实的差异。大仲马以自己的大智慧,创造出一个由非凡的人、非凡的故事构成的文学世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7: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