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北王胡宗南/杨者圣民国人物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者圣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小小老百姓大大野心家

少年狂生

1896年5月16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四月初四),胡宗南生于浙东宁波镇海县(今北仑区)陈华埔朱家塘村一户小药店主之家。3岁时,其父胡际春从等级森严的清朝手中谋得一个“兵头将尾”式的小官吏:湖州孝丰县(今安吉)收粮主事;于是,胡宗南随全家迁至孝丰城西十里远的鹤鹿溪村居住。生于浙东,长于浙北,为胡宗南日后政治上的发迹提供了最初的契机。

胡宗南天资聪颖,智商极高,但开发较晚。14岁时始进人孝丰县城高等小学堂读书,16岁时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毕业;18岁时考入湖州公立吴兴中学读书,于21岁时以名列全校榜首的成绩毕业,其时已是1916年了。

胡宗南从小学到中学,考试成绩不是“状元”,便是“探花”,大可以算是鹤立鸡群了。其实,这也算不得是什么出奇之处。神童才子,才华横溢者各地都有,无须特别夸耀。胡宗南的大奇之处:一方面在于他少有大志,膜拜枭雄;一方面在于他言语乖张,狂放不羁,在同学中素有“狂生”之名。 早在孝丰小学时,辛亥革命爆发,胡宗南即在全校学生中第一个剪去发辫,以示与清朝势不两立,一时在师生中小有名气。自进入吴兴中学后,胡宗南更是不断有特立独行之举。当时,学校开设英文课程,教习英语。自清代“中兴”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推进“同光新政”,实行洋务运动以来,青年学子无不把学好英语,赴西洋留学视作是“金榜题名”的终南捷径,人人对英语都是特别的“恭敬”,也是特别用功的。故每天清晨,吴中学生都早早来到教室,正襟危坐,低声朗读英语单词或课文。独胡宗南对这种洋鬼子的蛮语深恶痛绝,不屑一顾,平时只求考试及格,从不肯多花一点工夫眷顾。可是,胡宗南对历史课却情有独钟,一册《史记》更是爱不释手,晨吟夕诵,百读不倦;对中国历史上的项羽、刘邦、陈平、韩信等枭雄人物,尤为膜拜,视为偶像。

由是,每到晨读时,别人都在专心致志地朗读英文,独胡宗南旁若无人地高声朗诵《史记》。每每念到:郦生嗔目案剑大骂“吾高阳酒徒也”;韩信大呼“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等动情处,胡宗南总是豪情勃发,不能自已,以至手舞足蹈而不拘形骸,令同学侧目。如是念到:刘邦“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及吴起“欲就名,遂杀其妻”等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之处,胡宗南越加兴奋得拍案而起,忍不住击节叫好,一室皆惊。如是念到:荆轲刺秦王,辞行于易水之滨,歌咏唱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等壮烈场面,胡宗南则更是咬牙切齿,拍桌跺脚,仰天长叹,弄得满室不得清静。

胡宗南如此神经质而又旁若无人地发泄情绪,扰乱晨课,早有急公好“义”者,奋然而起,上前与胡宗南理论,岂料胡宗南从鼻孔里嗤出一丝冷笑,翻以白眼,全然摆出一副大丈夫不屑置理的神气,依然故我,我行我素,并不肯稍有收敛。如有不屈不挠者,偏要向胡宗南讨个说法,胡依然不肯正面作答,而是朗诵一句《史记》作答:“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以胡宗南的潜台词,这就是:“尔等非我同类,如何能有共同胸臆和语言”。如是,发难者虽对胡宗南不无讥讽,终无奈而退。

更有甚者,一次,老师组织全班学生座谈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学术价值。正当全班同学对红学笔法交口称颂,赞不绝口之时,胡宗南腾身而起,先以睥睨的眼光将全班同学扫视了一下,尔后以不容质疑与不屑一顾的语气论定:《红楼梦》是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用笔固然细腻,但内容无非是男女情爱,卿卿我我,打情骂俏,不乏装腔作势、忸怩作态之处,全无男子汉大丈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气概。“这样的作品不配我的胃口。”胡宗南此语一出,四座皆惊。一时间,全班同学同声讨伐,大骂他“自大狂”、“狂妄分子”、“伪君子”等等,就连平素与胡宗南相处极好的同学方秉性,也劝他不要过于自负。然胡宗南不为所动,依然摆出一副天低吴楚、居高临下的冷峻傲嚣姿态,向全班同学宣战。

以当时的社会来说,胡宗南有如此强烈的枭雄心理,是毫不奇怪的。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的中国,内乱外患,灾难深重,难于言述。依然“只知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诚实百姓,劳作甚于牛马,生活劣于猪狗,的确是到了毫无做人乐趣的地步。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揭竿而起、占山为王、拥兵自重的枭雄人物,或许是一位通权达变、折冲尊俎、纵横捭阖的官僚政客,情况则另当别论。君不见,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政,天下由此失衡,国中大乱,群雄并起,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哪一个不是野心勃勃的枭雄!抑或是高材疾足的政客!当总统,做执政,别人做得,胡宗南便做不得?更何况江湖“神相”早已推定胡宗南面相“贵不可言”,命中注定不是寻常人物。

胡宗南身材令人观之不敢恭维,可面相令人一望而不敢有轻视之心。胡生就一副横脸,大嘴,厚唇,发不浓密,神情矜持、冷峻,这些都为平常。唯有两道眉毛,令人过目不忘,印象十分深刻。胡宗南的眉毛浓而密,粗浊而有威仪,形肥直,犹如两块泼墨倾倒在额头。中医学家认为:眉属胆,性阳刚而近火,故上生而宜昂。曾国藩的《冰鉴》更是有“眉主早成,须主晚运”的说法,意思是观人看相,青少年时期要着重看两道眉,中老年时期要着重看一抹须。一个人的眉毛有这样大的作用,且胡宗南的眉毛又是这样的不同凡响,也难怪他要讨个说法了。胡宗南遍翻麻衣相书,知道有“铁面剑眉,兵权万里”的说法,如生虎眉,则又有威风凛凛,不可侵犯一说,主胆大志高,敢作敢为,事业有成等等。胡宗南从直觉上认为,这一定是在说自己了。一次,胡宗南与同学方秉性上街逛庙会,恰被湖州城里颇有神相铁嘴之名的金少裳截住,一番端详推衍,“金铁嘴”排出6个字送给胡宗南:“年少眉浓必发”。胡宗南得此不可泄露之“天机”,从此狂傲不驯起来。胡的志向从他多变的名字上,亦能测知大概。胡初名琴斋(在吴兴中学就学时尚用此名),后改名公明,再改名宗南,字寿山。足见胡宗南的心机固深,这山望着那山高。

在言论举止上,胡宗南也常是口出狂言,且极负才名,使得家里人对他的前途处于一种矛盾的揣测之中。胡的伯父胡际清是湖州商会会长王绘青家中的账房先生。能给商会会长当账房的,可见得其人在算计上一定有精明过人的地方。胡账房见其侄天资聪颖,学冠全校,很是宠爱。胡际清的夫人褚素贞对胡宗南也极为喜欢。账房先生夫妇推论:若论才智,其侄的前程当不可测度;可是若论身材貌相,似乎又非出将人相之材。到底如何,不妨到万寿寺求签看看。1915年清明节,胡账房夫妇于百忙之中,亲带胡宗南到湖州道场山万寿寺烧香拜佛。P3-7

目录

“蛇足”

第一章 小小老百姓大大野心家

 少年狂生

 “莫以乘车轻戴笠”

 强龙不压地头蛇

第二章 黄埔先进

 黄埔考官:有眼不识上将军

 谋定而后动

 差一点成了共产党

 从东征到北伐

 “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第三章 以“剿共”成名

 东线无战事

 “剿共”第一仗:血战河口

 穷追三千里,五狙徐向前

 川军拒发“人川证”

 “巴山决策”:奠定西北王的基石

 “超级第一师”

 黄埔两精英川北交手

 又是一个“天下第一”

 封锁松潘大通道

 “真有点对不起猫狗”

 毛泽东:用20个团与胡打野战,

 抱愧松潘

第四章 蒋介石的黄埔“旗帜”

 大西北的神秘人物

 “剿匪是无期徒刑”

 二次人甘:摇动大西北

 山城堡之战:西安事变的导火线

 应付西安事变的赢家

 倒垮复兴社:解铃还是系铃人

 喋血淞沪,

第五章 关中霸业

 帝王之乡帝王之心

 反共专家与红色间谍

 周恩来派来“几个师”

 “为谁辛苦为谁忙”

 从武功走向王座

 满朝侧目胡宗南

第六章 声威赫赫西北王

 “陕甘总督”

 军中尽是“黄马褂”

 不让浙江籍带兵:有个说法

 “黄埔帝国”

 黄埔学生“走西口”,

 军中“铁血教父”

 黄埔“戏子”

 秘密策划:“闪击延安”177。

 “两筐鸡蛋”被“两块石头”砸烂

 周恩来舌战“群胡”

 西北王与特工王的对手戏

 “大内高手”的“色相炮弹”

 “国难当头,何以家为”

 胡大将军智避孔二小姐

 最后“两跳”

 “北中国王”之梦

 痛失戴笠

第七章 攻略延安

 为王前驱的“天下第一旅”

 “我是陈赓,和你们胡长官黄埔同期”

 “要比共产党还革命”

 一电骂死“何大炮”

 “周恩来这个人……”

 “胡宗南只配当连长”

 “延安大捷”中的“统计学”

 要命的“七分政治”

第八章 会猎陕北254.

 陕北共军哪里去了

 一失青化砭

 再失羊马河与三失蟠龙

 “胡蛮胡蛮不中用……”

 “克星”彭德怀

 两次“放跑”毛泽东

 “寄语胡先生,从此别矣!”

 打狼崽,“钓”老狼

 “胜利”大逃亡

 “泾渭河谷大捷”

 “死亡之师!”“死亡之旅!”

第九章 逃亡汉中

 走下西北王宝座

 关中最后一战,

 “汉中决策”

 “阎王不嫌鬼瘦”

 胎死腹中的“滇西王朝”方案

 中共策反胡宗南

第十章 成都西昌台湾

 最后一张“亡”牌

 上策中策下策

 西昌斗法

 天意高难问

 46人大弹劾

 天地悠悠

附:杨者圣和他的“民国人物系列”梁天明

内容推荐

胡宗南是一个从浙北山区走出来的小矮个,最终成为蒋介石手下统帅数十万大军的赫赫上将军,成为节制中国西北数省的一代“西北王”。有道是:状貌无奇伟,谁能信其才?杨者圣著的《西北王胡宗南》以丰富的史料、流畅的文字记叙了胡宗南“黄埔为先进,‘剿共’成其名,抗日为第一,反共大兵败”的悲喜交集的一生。全书夹叙夹议,处处可见精彩之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并有多处令人信服的严密考证,具有明显的学术价值。

编辑推荐

胡宗南1896年5月12日出生于浙江镇海的一个普通人家,之后辗转进入军旅生涯。他是蒋介石最为信任军事将领之一,其一生历经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剿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个时期,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一度手握几十万重兵、指挥几个兵团的二级上将,名震一时。本书依据大量史料,以流畅的笔触,再现了一个真实的胡宗南。书中对胡宗南的早期生活、军旅生涯及最后人生境况等,都作了客观的描述。杨者圣著的《西北王胡宗南》行文流畅,可读性较强,并有多处令人信服的严密考证,学术价值也不同一般。这也帮助我们在清晰认识胡宗南反共立场的同时,也对其人生历程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