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之火若被点燃,烦恼马上会来纠缠
情欲犹如炭火,必须使它冷却,否则,那烈火会把心儿烧焦。
——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
从前有个百万富翁,每天让他劳神费心的烦心事跟他拥有的财富一样多。所以,他每天都愁眉紧锁,难得有个笑脸。
百万富翁的隔壁,住着磨豆腐的小两口。曾有谚语说,人生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但磨豆腐的这小两口却乐在其中,一天到晚歌声笑声逗乐声不断地传到百万富翁的家里。
百万富翁的夫人问老公:“我们有这么多钱,怎么还不如隔壁家磨豆腐的小两口快乐呢?”百万富翁说:“这有什么,我让他们明天就笑不出来。”
到了晚上,百万富翁隔着墙扔了一锭金元宝过去。第二天,磨豆腐的小两口果然鸦雀无声。原来这小两口正在合计呢!他们捡到了“天下掉下来的”金元宝后,觉得自己发财了,磨豆腐这种又苦又累的活儿以后是不能再干了。可是,做生意吧,赔了怎么办;不做生意吧,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丈夫心里还想,生意要是做大了,是该讨房小的呢还是该休了现在这个黄脸婆;妻子则在琢磨,早知道能发财,当初就不该嫁给这穷磨豆腐的。
寻思呀琢磨呀,之前陕乐得很的小两口现在谁也没有心思说笑了,烦恼已经开始占据他们的心。更令小两口痛苦的是,天上为什么不能多掉下几个金元宝呢,这样就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啊?
生活原本没有烦恼,当欲望之火被点燃后,烦恼就来敲你的心门了。生活原本没有痛苦,当你开始计较得失,贪求更多时,痛苦便来缠身了。但归根结底,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总是去追求错误的东西;人之所以烦恼,是因为总是对生活中重要的事舍本逐末。其实,远离痛苦与烦恼很简单,只要名利不贪求,只要欲望刚刚好。
有一天,几位大学毕业后多年未见的同学相约去拜访大学时的辅导员丁老师。
丁老师见到大家后很高兴,问他们生活得怎么样。没想到,这一句话就勾出了大家的满腹牢骚。大家纷纷诉说着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压力大呀,生活烦恼多呀,做生意的商战失利呀,当官的仕途受阻呀……仿佛都成了时代的弃儿。
丁老师笑而不语,从厨房里拿出了一大堆杯子,然后摆在了茶几上。这些杯子各式各样,形态各异,有瓷器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杯子看起来豪华而高贵,有的则显得普通而简陋……
丁老师说:“大家都是我的学生,我就不把你们当客人看待了。你们要是渴了,就自己倒水喝吧。”
众人正好都说得口干舌燥了,便纷纷拿了自己看中的杯子去倒水喝。等大家手里都端了一杯水时,丁老师说话了。他指着茶几上剩下的杯子说:“你们注意了没有,你们手里的杯子都是最好看最别致的杯子,而像这些塑料杯却没有人去选它。”
当然,大家对此都不觉得奇怪,因为谁不希望自己拿着的是一只好看的杯子呢?
丁老师继续说:“这就是你们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大家需要的是水,而非杯子,但我们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去选择漂亮的杯子。这就如同我们的生活——如果生活是水,那么工作、金钱、地位这些东西就是杯子,它们只是我们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其实,杯子的好坏,并不影响水的质量。如果将心思花在杯子上,我们哪里还有心情去品尝水的苦甜啊。这,不就是自寻烦恼吗?”’
财富、地位、名利,这些让很多人欲罢不能的东西,其实只是生活的装饰、生活的虚相而已,并不是生活本身。可惜,这些东西特别容易把我们的欲望之火点燃,令我们全力以赴,甚至奋不顾身地去追逐。殊不知,烦恼正是因此而来。
当我们追名逐利时,为什么烦恼与痛苦就相伴而来呢?因为我们把生活的重点放错了,忘记了此生的目的,把心思都放在了追求错误的东西上,烦恼与痛苦自然难免。其实,真正的幸福,是杯子里的水,而不是装水的杯子;我们的必需,是刚刚好的欲望,而不是贪得无厌的追求。
P3-4
在这贪心的世界里,我只要刚刚好
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期间,好友小竹在里约现场观看了数场比赛。然而,给小竹留下最深记忆的不是里约奥运会上的某场比赛,而是她在里约一位朋友家里遇到的一个法国人。
那天,小竹到朋友家作客。到了朋友家时,她发现还有一位男士也在。经朋友介绍得知,这是一位法国人。这位法国男士给小竹的感觉是一位成功人士,跟小竹的那位事业有成的朋友差不多。他们一边品着葡萄酒一边谋划着准备去看哪些奥运比赛。在此过程中,法国人特有的幽默和浪漫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晚饭在大家的谈笑风生中结束。然后,法国人和小竹的朋友到了另一个房间。过了一会儿,法国人就离开了。小竹用开玩笑的口吻问朋友,两个大男人究竟有什么秘密,要背着她。朋友说,那个法国人是他的好朋友,刚才向自己借了点钱。而且,这位法国朋友能来里约看奥运会比赛,也是通过借钱才得以成行的。因为他眼下经济状况有点窘迫。
小竹的朋友说,这位法国朋友目前没有工作,没有正式住房,眼下靠救济生活,不知道明天怎么过,要做些什么。小竹很震惊。首先,这个法国男人给她一副自信十足的样子,一点儿也不像是陷入经济困难中的人。其次,一个靠救济生活的人,如果借钱去买米买面倒也好理解,但借钱远赴国外去看奥运比赛,那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小竹说:“没看出来他还是个体育迷啊。借钱也要出国看比赛,还真够迷的。我还以为他借钱要去做很重要的事呢。”
朋友问:“看体育比赛不重要吗?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跟吃饭睡觉一样重要。”
小竹说:“出于爱好,看体育比赛当然也重要,不过如果是在中国,这样的事就不好理解了。自己口袋里有多余的钱,看看比赛倒也无妨,但要借钱去国外看比赛,这对在中国吃低保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做梦,绝对没有可能。”
朋友笑着说:“他的生活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艰难。虽然失业,依靠救济过日子,但这样的窘况并没有对他的生活产生根本影响,想去酒吧照样去,想去旅游也不耽误,只要口袋里还有钱,就一定会去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即使口袋里没有足够的钱,也不会轻易放弃想要的东西,哪怕只是一场远在国外的比赛。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眼下的生活呀,不好也不坏,刚刚好。”
朋友的话让小竹觉得不可思议,但话中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三个字:刚刚好。
朋友又说:“他其实是一个很优秀的经纪人,只不过眼下境况不好,只要大环境改善,他照样会风生水起。但此人最大的优点不在工作上,而是对生活的安排方面。无论境遇好坏,挣钱多少,自己喜欢的生活一定要尽力维系。挣钱多时,过得比较阔绰潇洒;吃救济时,就计划着花。但无论怎样,他的生活永远都在刚刚好的状态,不刻意往前跑,但也绝不落后于自己的意愿。只要是想做的事,一定要依照计划去做,达成心愿之后再用努力去换取满足下一个心愿的资本。生活不见得比别人富足,但始终让自己处在一种刚刚好的状态中,争取每一点满足,不留下遗憾。”
这位法国人表现出来的样子和他真实的境况之间的反差,以及他对待生活的态度,给小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让小竹有了很多感悟。
从里约回国后,她找到我,跟我聊起了这个法国人以及他的活法。她认为,这个法国人到了中国,不太可能会成为大家效仿的榜样;即使在法国当地,也不一定就是别人效仿的对象。但小竹说她在他身上看到了另一种人生境界,一种截然不同于我们周围的人(甚至可能包括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这种境界和态度未必就是最好的,但起码会让自己活得自在、轻松和快乐。
小竹感慨道,在这位法国人身上,她获得的最大感悟是:人生最难的是刚刚好。我们身处的其实是一个永不满足的贪心世界,大多数人都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不满足,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但这位法国人却启示了她,世上还有一种挺好的活法,用一句话概括之就是:在这贪心的世界里,我只要刚刚好。
这是一个大家视贪心为正常事甚至推崇贪心的世界,尽管有些人表面上对“贪心”口诛笔伐。正如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所说:“没有不贪心的人。如果你有一颗橄榄,你就会想拥有一整颗的橄榄树。我行走于人世已近八十年,我见过不会吃牛排的人,却没有见过一个不贪心的人,尤其是在商界,功利、拜金的背后只印着一个单词,那就是贪心。我相信,在未来不贪心的人仍将是地球上的稀有者。谁会停止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占有呢。”
贪心的潜台是,我要,我要,我还要,我永不满足。如果站在追求幸福、快乐、自在、从容、轻松、惬意等角度,贪心恐怕会是这些词的大敌。
拥有富可敌国的金钱,就会幸福快乐、轻松自在吗?不见得。约翰·洛克菲勒富可敌国,但在被贪欲掌控的那段岁月里,他被病魔、焦虑、烦恼等折磨,差点儿连命都没了。当然,没有金钱,也会活得很不方便,甚至举步维艰。所以,对于金钱,最好的状态是,拥有刚刚好的金钱。拥有的金钱足以让自己衣食无忧,活得体面,不用为钱发愁,就是刚刚好。
拥有高高在上的权位就是幸福吗?不见得。高处不胜寒,爬得越高,一不小心摔得越惨。而且天天活在勾心斗角的环境里,精神高度紧张,内心压力重重,哪里会有轻松自在、从容惬意可言?唯有拥有刚刚好的权位,才能让你更加从容自在。什么才是刚刚好的权位?你能驾驭得住的权位。
娶了大美女或者嫁给了大帅哥,就幸福快乐吗?嫁进豪门或者娶了千金大小姐,就幸福快乐了吗?如果是双方门当户对,刚刚好差不多,还是有幸福快乐可言的。如果双方的门户不相当,相差得太远,矛盾很快就会产生,不幸很快就会到来。
金钱、财富、权位、名声、爱情、婚姻等,如果想要给我们带来幸福、快乐,就必须是刚刚好,我们能驾驭得了,否则只会让我们不幸、烦恼、矛盾、焦虑、疲累不堪。这样的道理,其实我们的先哲早就已经告诉过我们。
孔子的中庸之道,其中一个意思,就是建议世人能凡事都把握一个“度”字,凡事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否则过犹不及,害人害己,徒增痛苦,烦恼缠身。老子也告诉我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也就是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健康长寿。孔子老子这两位圣人推崇的这些道理,其实就是小竹感悟到的这句话:在这贪心的世界里,我只要刚刚好。
那位法国人的生活态度和活法,以及小竹的这句感悟,都令笔者深深震撼。笔者由此想到了孔子、老子等先哲的很多相关思想,于是撰写成了这本书。本书在欲望、幸福、坚持、心情、活法、名利、糊涂、面子、完美等九个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倡大家在这些方面,都能够拥有一种刚刚好的态度与行动。
愿你在这贪心的世界里,只要刚刚好的欲望、幸福、坚持、心情、活法、名利、糊涂、面子与完美。当你在这贪心的世界里,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了刚刚好,就必能与幸福、快乐、轻松、自在、从容、惬意牵手一生。
孔子建议世人,做事要把握好“度”,凡事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否则过犹不及,害人害己,徒增痛苦,烦恼缠身。老子告诉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孔子老子这两位圣人推崇的这些道理,其实都浓缩在了这句话里:在这贪心的世界里,我只要刚刚好。霍庆苓著的《在这贪心的世界里我只要刚刚好》在欲望、幸福、坚持、心情、活法、名利、聪明、面子、完美等九个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并建议读者诸君能在这些方面都能有一种刚刚好的选择与行动。当你在这贪心的世界里,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了刚刚好,就必能与幸福、快乐、轻松、自在、从容、惬意牵手一生。
富可敌国或位高权重就人生完美?
嫁了大帅哥或娶了大美女就生活幸福?
嫁进豪门或娶了千金小姐就快乐美满?
你正在拼命追求的东西,真是你最想要的吗?
◎生活最好的状态,美满人生的真谛,叫刚刚好。
工作:能追求梦想,做我想做,就刚刚好
爱情:能相濡以沫,相伴一生,就刚刚好
家庭:能齐齐整整,和和睦睦,就刚刚好
朋友:能知心默契,不老不散,就刚刚好
金钱:能衣食无忧,生活体面,就刚刚好
霍庆苓著的《在这贪心的世界里我只要刚刚好》是一本滋养亿万读者心灵的精神读本!
愿你在这贪心的世界里,只要刚刚好的欲望、幸福、坚持、心情、活法、名利、聪明、面子与完美。当你在这贪心的世界里,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了刚刚好,就必能与幸福、快乐、轻松、自在、从容、惬意牵手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