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记忆的碎片/萤火虫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苏良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苏良著的《记忆的碎片》是散文集,主要描写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人文地域的事物、人物,家族故事等,大多回忆的是过去的风土人情,但是那些普通的事物、普通的人物、普通的故事,却又那么富于趣味和感情。作者的文笔简约,述说的故事反映了伊金霍洛旗地域文化之一角,镜鉴出来世道人心之美好。

内容推荐

苏良著的《记忆的碎片》是一本笔记类文集,主要取材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反映了地域文化之一角,世道人心之不同。作者文笔简约,故事隐藏在文字背后,将大幅想象空间留白给读者,耐人寻味,值得品读。

目录

记忆的碎片

 1.大风

 2.冰霜

 3.翻家

 4.曾祖父

 5.社房

 6.老队长

 7.打坝

 8.规划田

 9.白面

 10.荞面

 11.灯香窝窝

 12.死羊肉

 13.冻山药

 14.混糖饼子

 15.捡柴

 16.碰刺猬

 17.懂事的猪

 18.冻死的鸡

 19.大米

 20.头羊

 21.高高的云雀

 22.小河、沙鱼、捞鱼鹳

 23.黄羊角

 24.元宝

 25.成分

 26.犯人

 27.写汇报

 28.侉女子

 29.父亲的沉默

 30.远去的雁群

 31.孤独的狐狸

 32.寂寞的行者

 33.温顺的母斗

 34.狂奔的烈马

 35.肉挠骡子

 36.两行字

 37.年味

 38.春羊羔

 39.布谷鸟

 40.燕儿

 41.喜鹊

 42.鹰的记忆

 43.捞山药

 44.掏猪菜

 45.挽糜子

 46.高梁

 47.板冬花

 48.套雀儿

 49.异相

 50.公社圪台

 51.阿镇

 52.难忘的小人书

 53.擦肩而过的《红楼梦》

 54.空空落落的书店

 55.搭车

 56.千元大礼

 57.看电影

 58.榆树

 59.果树

 60.姨夫的歌声

村里人

 1.豆眼

 2.憨叔

 3.福明

 4.梅梅

 5.郑二

 6.宋家大嫂

 7.七爷爷和八爷爷

乡村笔记

 1.口风

 2.保雨

 3.灰人

 4.狼

 5.复仇

 6.长大我戴大盖帽

 7.一顿瓜饭

 8.二灰

 9.公公媳妇儿

 10.奇三家的猫

 11.官人

 12.随风飘散

 13.世仇

 14.儿行千里

 15.母之爱

 16.十块钱

 17.独守青山

 18.盲女

 19.迷失

 20.活人心

 21.与时俱进

 22.工资

 23.天湖

 24.白鸽和孤雁

卧羊湾

 1.旧事

 2.养蜂侉子

 3.猪课钱

 4.拍戏的

 5.锻炼

 6.跌羊崖

 7.乌兰淖儿

 8.夜牧

 9.折来生

平平淡淡的日子

 1.邻人疑斧

 2.《遍地生辉》

 3.木匠戴枷

 4.学长

 5.出售情诗

 6.爱恨之间

 7.饮者

 8.根

 9.照片背后的故事

春日随笔(代跋)

试读章节

12.死羊肉

春天,生产队的死羊多,随处可见有些人家房檐外高挑着剥了皮的死羊。

死羊肉不是谁家想吃就能吃上的。

我盼望我们家能吃上一顿死羊肉。

但我们家一直没能吃到死羊肉。

后来听说,有个牧工把大绵羯子故意推进水沟里淹死,结果被人找出踪来,丢了牧工差使,连真的死羊肉也吃不上了。

13.冻山药

谁家的山药地也刨不尽,生产队的山药地更是刨不净。开春,地皮刚开始松动,家家户户的猪就开始往山药地跑了,凭着灵敏的嗅觉和坚韧的吻突,它们使劲拱食地里的冻山药。冻了一冬又经春土埋压过的冻山药是很好吃的,孩子们往往跟在猪屁股后面去哄抢它们眼看就要到嘴的好东西,把猪气得哼哼哼直想扑过来咬人。

吃冻山药得慢些,不能吃得紧了,容易噎。听说有一家人新娶回来的儿媳妇,因为家大人多正顿饭吃不饱,做饭的时候提前揭开锅盖偷食一颗冻山药,看见婆婆从大门上回来了,吃得紧,噎死了。

14.混糖饼子

大队供销社里有一股很香的香味,是混糖饼子的味儿,我没吃过,倒是闻过。有个小伙伴说他吃过,不用花钱,他还承诺让我也吃一次。

有一天,他领我出了村,往南梁走,走了很远,又等了很久,终于等到往回返的供销社的拉货骡子车,央求售货员把我们拉上吧,售货员不为难,真也就把我们给拉上了。半道中,趁他们大人不注意,我们从麻袋缝隙中扭食了几小块混糖饼子,真香呀,真香。

那位售货员当时刚参加工作,言语不多,不露头角,可在之后那么一二十年中,他成为我们那地方一个能说会道风光一时的上流人物。供销社解体以后,他自己在旧供销社的土平房跟前盖起一处青砖红瓦的新供销社,准备大干一场呢,结果头一年在绒毛大战中挣发了,第二年却在绒毛大战中赔倒了,以后再没起来。一次回老家,碰见他缩着肩在沙柳地边吆放着十来只瘦羊,腰里紧一根电线绳子,全无当年风采。

人的命运呀,起伏不定,一如江海中的波涛。

15.捡柴

春天的黄风很大,刮得人难活。大人们不想出门,却得去生产队挣工分;小孩子们不想出门,大人却要指派我们放学以后去捡柴。

捡柴的好地方我们知道,那就是头一年大人们“植树造林”的地方——那些树活的少死的多,树坑又浅又虚,高露着枯茬儿,稍一用力,一拔一根,一拔一行,也不用咋费劲就能完成任务回家。

不记得当时是不是想过:大人们栽的树为什么死的那么多活的那么少呢?  这些年来,几乎在每年的4月12日都要去参加一次“干部义务植树活动”——干部们义务栽的树,成活率一点儿也不比生产队社员们的高,顶多也就是个百分之几吧!

每年“义务植树”的时候,我就有一种置身于生产队里的感觉。

16.碰刺猬

秋天,一个新娶回来时间不长的我叫大妈的第一次来我们家串门,我母亲留她吃饭,想不起该给吃什么,就怂恿我提个筐出去碰刺猬。

我约了个小玩伴进了大西庙沙柳林,时运真好,一阵儿碰了三只大刺猬,同伴碰了一只。

那位大妈以前没吃过刺猬,先还不敢下筷,后来吃得很香。

刺猬肉真香。刺猬皮可拿到供销社卖,一只两毛钱。我卖过几十只刺猬皮。

那会儿我们不叫掏刺猬或逮刺猬,就叫碰刺猬。我感觉“碰”字也还准确。

成年以后,我再没吃过刺猬。有次一个撂下庄稼地进城开了小食堂的亲戚送来一只大刺猬,我下不了杀手,领着孩子到野外把它给放了,心里隐隐地有一种对小时候伤害过的那些刺猬的负罪感。

那年月,人活得不容易,刺猬也活得不容易。

P10-13

后记

春日随笔(代跋)

冬至过罢,数完头九数二九,数完三九数四九,直到把最后一个九数完,高楼背后的积雪也融化了,春天的气息日渐浓郁。

因要出版一册笔记类文字《记忆的碎片》,掂量一下,分量还轻,怎么办?那就再写写吧,随笔而记,不拘多寡,记一下我在这年春天里的一些心路和足迹,并以此代跋。

他是家乡走出去的一位成功人士,也是一位风流人物,现在早已告别了权色利诱,无官一身轻了,我便敢试着联系一下他,先短信,后微信。

人在京城里,保养身体。

给他推荐说应该读读佛经,原来他已开始读了。

问他读最多的是哪一部,他说是《坛经》,读《坛经》能读出自信。

问我读最多的是哪一部,我说是《地藏经》,容易入门又通向无穷。

大者如他,小者如我,对于佛学,都结缘太晚了吧。

但也不晚。

知迷而返,回头是岸。

新加了一位微信朋友:石头。写诗的。文字和内心都力求干净,印了101册诗集以成本价在圈里发售:“唯愿随缘购买,能有一字一句相应,都是累世之缘,我心感激;不作赠送,也不希望碍于情面来买。”我读不了诗,但替他转发了一下。转发也是一种支持。

删除了一位微信朋友:超市大赢家。本地的,开韩品超市。前些天跟着抵制“萨德”,在微信上将韩货纷纷下架,从抢眼处挪置在背隐处代之以国货当门面;这两天听见新闻里的说法改变了,他也迅即改变,赶紧埋头换货恢复原状,并在微信朋友圈里连连晒发,要把这些天来的损失名正言顺地加倍补偿回来。

邀约一朋友来,泡一壶茶,聊了半晌。

张王李刘赵,郝白郭马冯。

张在京郊租了房,雇了做饭的,长住在那里,回来拉人头去做金融传销,在这儿被认为是违法的,在那儿据说却合法,叫什么共享经济。尽是些歪门邪道,但你抵不住那么多人去做。

独生子女政策施行了三十多年,有人总结说,领导们生女孩的居多,全中国都这样。王局长往出嫁女儿时,在台上哭成个泪人,嘴抖得连话也没讲完整。

李,人叫他一匹鬼,好长时间了再没见过。他给你说的十句话,有九句半以上是假的。好多人都不理解:他不那么满嘴假话就活不成吗?可是,这也不能只单单去费陉他,他不说那么多假话,谁会给他颁那么多奖呢?

正月初几上,亲戚们一家叫一家吃饭。刘三和赵四是连襟,赵四全家在刘三家红火热闹吃罢饭喝了酒下楼走呀,刘三老婆在楼上整理了一下窗外的菜篮子,一只冻饺子宿命般掉下去,端端正正砸在了赵四老婆的头上,一趟医院住下来,双方因为医药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的赔偿问题商量不好,官司打到法院,白厅长亲自给开了三次庭才勉强达成调解协议,一年给两万,总共五年半给清。赵四说能处理就处理了吧,亲亲处么,以后正头半月上事头事务上还得来往了,又不是纯粹的两旁外人。

说罢张王李刘赵,还准备说说郝白郭马冯呢,朋友一看手机:马上要到下班时间啦,我得赶紧回去签退呀。

哦,上班人么,签到事大,签退也事大,中间过程似乎可以忽略,两头可不能不管,那你先忙你的去吧,咱改日再会。

金宝,我,还有L,三个人在一“庄户人家”餐厅小桌坐了一中午,点几个菜,喝一瓶红酒,说了些话。

金宝就叫金宝,真名实姓,是高中时同学。

金宝那年考的是一个气象学校,管天的,大得很,却是清水衙门,于是改了行,当过一任银行行长。但人太实在,也太清廉,后来就跳出来,给一家私企打了工,直到如今。

金宝念旧,重情义,每年都要跑回来,召集一两桌老同学吃一顿饭,叙旧话新。因为上一次我和L没参加,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个别聚会。

说了一些很大的我们无法见证的上面的事,也说了一些很小的我们身边亲历的事。说过也就说过了,回头想一想,能记清的却少。

金宝有个远亲姑姑住在乡下,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年都要去看望一下这个姑姑,今年还没有去过,他准备这几天就回去。那个姑姑,好像就是金宝刚出生时的救命之人。

一个地道乡民的老同学,娶儿媳妇盖新房缺钱,金宝给借了五万。好几年了,他一次也没催要过,而他自己其实也没有多少积蓄。

那年,金宝刚上班,从外地回了老家,我和存喜步行几十里去看他。一瓶60度的鄂尔多斯白酒,我们两个人顶多喝了二两,他一个人至少喝了八两。

存喜平平淡淡上班一年以后,有个周末遇见一个陌生的中年人,自行车上驮着一袋面,挺吃力地上一个坡,存喜就伸手帮他推上去。那人问了问存喜的单位和名姓,也没多说什么。

第二天,政府办打来一个电话,叫存喜去某间办公室,说有领导要见他。

存喜莫名其妙去了,原来领导就是昨天那个自行车上驮面的陌生人。

之后,存喜一路顺风,一风顺了30年。

然而,存喜的今生福报已经享尽,去年冬天,他走了。

话到如此,我就向金宝和L推荐一本书:《了凡四训》。

是《了凡四训》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种做人道理,并且因为这本书,将我引导于精深博奥的佛学门口。

是的,我和我的友人,我们都该俯身学习,恭种福田。

网友们在微信里频繁晒花,春天的花朵,从广东福建南边出发,一路向北,逐日而开。

回老家看了看,没碰见一个熟人。大地安静,百草枯槁,零零星星的绿芽,从灰土中开始钻出。

遥想一种奢侈而幸福的生活:清粥素菜,归居乡里,听鸟声啁啾,与草木为友,不管城里怎么热闹,可以独享十里宁静。

苏良

2017年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