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投资法主张在组合多元化之上更进一步,实现时间多元化。在人的一生中,收入流是不平均的,初期少,后期多。如果按通常的股票和债券的固定比例投资,则过度集中于中后期,大有可能无法筹齐退休所需的资金。为了将投资熨平,《生命周期投资法(让你退休无忧的理财智慧)》作者伊恩·艾尔斯、巴里·纳莱巴夫建议年轻人一开始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加杠杆,然后随着年纪增长逐步减杠杆。
| 书名 | 生命周期投资法(让你退休无忧的理财智慧) |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 作者 | (美)伊恩·艾尔斯//巴里·纳莱巴夫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生命周期投资法主张在组合多元化之上更进一步,实现时间多元化。在人的一生中,收入流是不平均的,初期少,后期多。如果按通常的股票和债券的固定比例投资,则过度集中于中后期,大有可能无法筹齐退休所需的资金。为了将投资熨平,《生命周期投资法(让你退休无忧的理财智慧)》作者伊恩·艾尔斯、巴里·纳莱巴夫建议年轻人一开始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加杠杆,然后随着年纪增长逐步减杠杆。 内容推荐 伊恩·艾尔斯、巴里·纳莱巴夫著的《生命周期投资法(让你退休无忧的理财智慧)》将教会大家: 确定适合投资者个人实际的投资敞口和杠杆比例。 制定适合不同人生阶段的理财规划。 理解在过去138年里,如果应用了生命周期投资战略,会得到怎样的投资回报。 明确不适合使用生命周期投资战略的时机。 本书数据充分、行文严谨,能彻底颠覆你对退休金账户理财的观点,带领大家提前做好生命周期投资的规划。 目录 前言 第1章 改变投资理念 是拿自己的所有身家来赌博吗 股票历年累计投资总额 利用杠杆进行股票交易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提前贴现你的收入 现状 打败现实的方法 第2章 投资规划 饼干罐 两个数字 三个阶段 社会保障金 杠杆比例为什么选择2:1 第3章 历史表现 众里寻他千百度:200/50比例投资战略 风险更低抑或回报更高 用投资回报率说话 大萧条 杠杆投资的优越性 考虑社会保障金的影响 结论 常见问题 第4章 没有假如 当今股市正走俏 富时指数和日经指数 只为过上平庸的生活吗 悲观主义者更要趁早开始杠杆交易 未来有上万种可能 更加平均化的均值 肥尾恐惧 现在是最佳投资时间吗 市盈率是否管用 第5章 开始投资和止损的时间 起步晚 起步早 随着工龄的增长逐渐降低杠杆比例 这是一条不归路吗 第6章 生命周期投资战略的使用禁忌 不要背上信用卡的债务:代价高昂 最低投资 匹配401(k)养老金计划 为大学攒好学费:要未雨绸缪 华尔街离家很近 重蹈覆辙 有点矛盾的建议 第7章 萨缪尔森份额的确定 支持相对风险容忍度的一大理由 内部(线路)工作 投资的度 我的存款够用吗 第8章 投资机制 401(k)、403(b)和457退休计划 个人退休金账户 如何找到2:1杠杆比例的期权 借贷的成本 其他方法 用超牛职业基金的方法投资 重新调整投资比例 用保证金购买股票 购买债券 第9章 看看其他人是怎么投资的 房地产的杠杆历史 回到未来 分散化投资很危险 分散资产投资的未来规定 目标线 致谢 注释 试读章节 是拿自己的所有身家来赌博吗 安德鲁平常非常节俭,几乎到了吝啬的地步。在进入法学院学习前,他曾担任法律助理一年。这份工作让他有机会去巴黎、米兰和墨西哥城等地工作。因为生活开销都能报销,所以即使安德鲁的薪水不高,也能攒下不少钱。也许身在异国他乡,他本应该去享受有异国风情的格调生活,在咖啡馆里好好享受卡布奇诺,但这不是他的风格。 为什么安德鲁得赌上自己所有的积蓄,置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品质于不顾呢?简言之,他觉得自己购买LEAP股指期权是谨慎的投资。他不敢肯定股票市场就会上涨,也不指望这样做能从短线投资中大赚一笔。实际上在2008年股票市场震荡剧烈的时候,安德鲁对于股价在期权有效期内的走势心里根本没底。话虽如此,但他依然认定这是一种有效的、保守的长期投资战略,能让个人积蓄保值、增值。此前,安德鲁曾读过我们撰写的一篇有关分散时间投资的学术文章。他把里面的想法用到了自己的投资实践中。我们撰写本书也是希望有更多的投资者像安德鲁那样开展有效的投资。 安德鲁的举动并非投资菜鸟的鲁莽之举。为证明这一点,我们先来谈一谈20世纪60年代保罗·萨缪尔森和罗伯特-默顿的研究成果。两位学者在发表的文章里,开创性地提出了如何将个人退休账户里所有的储蓄投资股票和债券,并合理分配投资比例的观点。设想一下,如果你在25岁时继承了一笔5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但你只有退休了,才能花这笔基金。你会如何在股票和债券投资中进行投资分配呢? 这个答案显然与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股票与债券的投资回报预期有关。为了讨论方便起见,我们可以假设你以六四开投资,60%的钱投资股票,40%投资债券。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知道没有人会凭空给你留那么一大笔钱。 还是站在安德鲁的角度思考一下。你25岁,很快就会成为律政界的新秀。你的个人退休账户里有5000美元。你如何开展股票和债券投资? 如果你的投资比例是六四开,即3000美元投资股票,2000美元投资债券,你就掉进了投资陷阱。这是绝大多数人常犯的错误。因为你忽略了一个事实:安德鲁将来的收入比较稳定。这就好比他有资格获得某种债券一样。纽约律师事务所的平均起薪超过15万美元。安德鲁打算每年攒下1万美元存人401(k)职工养老金账户。随着安德鲁职位的晋升,外加通货膨胀,401(k)职工养老金账户的存款额度会逐年上升。这种储蓄方式可以看作安德鲁每个月定期归还按揭贷款,虽然他并没有购买任何资产。401(k)职工养老金账户就像是个银行,里面有现值50万美元的余额。 保罗·萨缪尔森会给像安德鲁这样的年轻人提出这样的投资建议: 安德鲁大部分的真正财富总额与其人力资本关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将转变为金融资本。从理论上讲,安德鲁应该赶紧想办法将自己未来稳定的收入和存款换取现在就能到手的50万美元。可是现实中哪有这样的市场?其实安德鲁就跟我刚才举例说明的获得了50万美元信托基金遗产的人一样,他作为律师有这样的身价,只是他现在没办法获得这50万美元。他未来预期的收入可以看作在投资组合中无法动用的价值50万美元的债券。幸运的是,钱不仅能赚,也能借。所以安德鲁可以通过早早开始超额投资来实现对将来到手资金的控制和管理。 如果安德鲁将手头的5000美元存款按照六四开投资股票和债券,那么他会把3000美元投入股票,剩下的502 000美元投资于债券。当然,如果把5000美元全部投入股票市场,考虑到他将来可能获得的收入,从真正财富总额投资的角度来看,他投放股市的资金比例依然小于1%。即使他以2:1的杠杆比例投资,获得1万美元的股票敞口,他在股票市场的投资只占真正财富总额的2%,远远低于他预期的60%。我希望大家明白,利用股票杠杆投资,无论如何安德鲁对真正财富总额的投资比例都不会达到60:40。从这个角度来讲,安德鲁以2:1的杠杆比例进行价值10 000美元的投资,这种投资方式一点儿也不激进。从全局的角度考虑,他无非是拿不到2%的真正财富总额来承担投资风险。 P2-4 序言 1986年,耶鲁大学陷入财务危机。校区大楼年久失修,即将就任的校长本诺·施密特(Benno Schmidt)为节约运营成本,竟然提出要停办社会学系。 当时,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市值为10亿美元,由新招的基金经理大卫·斯文森(David Swensen)管理。选择大卫来挑大梁,实在让人意外。他有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但之前在捐赠基金管理方面毫无经验。结果他上任后,采取了非典型的投资方式。斯文森发现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投资结构有问题。50%是股票,40%是美国国债和公司债券,剩下不到10%属于其他投资类型。斯文森觉得这样的比例太不符合投资的逻辑! 具体来说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首先,股票历来的表现比债券要好,至少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的确如此,资产组合中股票投资的比重过小。其次,组合投资的资产类型过于单一。90%都是国内投资,很少有资本投放在商品或房地产市场,风险资本的比例也很小,国际投资占比微乎其微。 经济学家们喜欢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认为分散投资能带来免费的午餐。分散投资要么能分散风险,能以更低的风险获得相同的回报;要么在相同的风险水平上,能得到更高的回报。斯文森按照马科维茨的建议,采取了后面一种方法进行分散投资。 斯文森接管耶鲁大学捐赠基金22年后,该基金增值至220亿美元。即使经历了2008年的市场崩盘,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价值仍然超过了160亿美元。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股权配置,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价值只有60亿美元。在过去10年里,斯文森管理基金的年化收益一直保持在11.8%的水平上,不仅没有提升长期风险,而且还让投资收益比债券收益高出了一倍。现在,耶鲁大学有两所新的校区在建设,我觉得至少有一所应以斯文森命名。要说为耶鲁大学所做的贡献,从金钱的维度来衡量,没人比得上大卫·斯文森。 本书的目的是引导大家在不提高风险水平的前提下,实现退休投资组合更高的回报。在过去138年里,股票的回报超过了债券的回报,虽然并非年年如此,但每个投资者的总体投资都显示了这种趋势。股票的收益比债券的收益通常高5%。即使股本溢价不如预期那么高,但从长远来看,股票的收益依然比较高。为了实现更明智的分散投资,我们可以提升总体投资股票的数量,既不用冒更大的风险,又能提升总体的回报率。 免费的午餐在哪里? 斯文森帮助耶鲁大学捐赠基金通过分散投资,选取多种资产类型为投资对象,取得了更好的投资回报。这意味着要投资境外市场,投资木材行业、新创企业和房地产。我们希望你已经开展了分散投资。有很多指数基金能让你投资全球各地更多的股票市场、商品交易和房地产。 我们的投资计划比分散投资更深入。斯文森的分散投资模式将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投资多种资产类型,获得了更高的投资回报。同理,本书旨在通过介绍分散时间投资的方法,为投资者找到回报更高的投资模式。 分散时间投资 简言之,分散时间投资是一种与分散资产投资类似的投资战略。将所有的积蓄都投资在某一只股票是错误的投资战略,同理,将股票市场投资的敞口都限定在一年内也是冒失的行为。如果投资者犯了这个错误,而股市恰恰在这一周期经历断崖式下跌,那么他将血本无归。分散时间投资将投资周期扩展到几十年,投资者会更安全。 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不擅长延展投资的期限。先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单从投资的绝对额来看,相比年老的时候,很多人年轻时投资的金额非常小。考虑了通货膨胀的因素,绝大多数投资者60多岁时的股票投资数额要比20岁出头时高20倍甚至50倍。20多岁投资几千美元,年老时投资数额高出几十倍,相对而言,年轻时小额的投资根本无法分散日后的投资风险。从分散时间投资的角度来看,你二三十岁的时候进行的投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年轻时投资5万美元,然后年老的时候投资100万美元,这种投资模式不合理。我们要考虑在年轻时投资10万美元,年老时投资95万美元。对比两种投资模式,总体的市场敞口是一样的,但是后者在时间上实现了分散投资。事实上,很多人错失了20年分散投资风险的周期。我们的投资生涯本可以有40年来分散投资风险,但大部分人把投资集中在退休前10年或20年的时间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一个简单但看似比较激进的投资理念: 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利用杠杆购买股票 分散时间投资意味着增加年轻时投资的额度。年轻时,由于大家普遍手头都缺钱,所以不会大手笔地投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杠杆交易。年轻的时候进行杠杆投资是更谨慎的投资战略,这是本书的一大中心思想。假如投资者一生在股票市场的敞口是定量的,那么增加年轻时投资股票的敞口,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股票敞口,这样就能降低投资风险,实现分散时间投资。 …… 投资规划 本书的主旨非常直白。第1章提出了生命周期投资概念,告诉我们年轻的时候使用杠杆投资能够大大减少终生投资的风险。第2章解释了生命周期投资战略。第3章解释了生命周期投资战略的实证结果。大家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生命周期投资战略的优势。即使是经历过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或还未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缓过劲儿的人,利用生命周期投资战略也能大大提升退休后的财富。 第4章阐述了一个道理:即使在面临总体投资情形很糟的时候也依然有机会理好财。如果你对杠杆投资战略还心存疑虑,我们将向你展现杠杆投资不仅适用于美国股市,而且在全球各地的股票市场都能应用。就算将来股票市场的回报不如以前,就算借贷的成本升高,这种投资方式也有效。当然.我们明白一些人会对此依然持保留态度。对于那些想要亲自验证这些数据是否可靠的人,可以登录网站www.lifecycleinvesting.net。请及时向我们反馈你的发现。 认可了生命周期投资战略,第5童将帮助那些较晚起步的投资者。知道了投资的理论知识,如果一直没有行动,那又有什么用?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除了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外,还能代表儿孙帮助他们更早进行生命周期投资活动。 第6章提出了稳步开展生命周期投资的措施。在大家按照本书提供的建议进行投资前,希望大家好好阅读第6章的内容。生命周期杠杆投资战略并不适合所有人,具体有6点理由。比如,在投资股票市场前,一定要还清学生贷款和信用卡欠债。如果你所在的单位有匹配的401(k)养老金计划,一定要先把存款存在里面。401(k)养老金计划账户的钱不能用于杠杆交易(至少目前不可以)。但是单位的养老金计划要比杠杆投资更有用。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读者在年轻的时候提升投资敞口。有些人因为工作的原因,已经在股市中投资了很多钱,如果你在华尔街工作,就不需要提升投资敞口了。 第7章阐明了选择恰当的投资战略的方法。按照人们对风险的容忍度和对风险回报的不同观点,可以适当调整股票投资的比例。我们也介绍了预测为承担退休后的开销需要准备的存款额度的方法。大家可以使用本童提出的建议来明确人生各个阶段的存款计划。 第8章说明了进行生命周期投资战略的各个步骤。这包括要购买哪些期权合约,需要支付多少隐含的利息,购买哪些债券等。这一章还阐述了利用杠杆进行共同基金投资或者利用保证金购买股票时可用的多种投资战略。 有人可能会认为既然这些投资战略如此好用,如果所有人都使用这个战略,该战略就不够理想了。本书第9章打消了人们的疑虑。如果所有人都采用这种投资战略,生命周期投资战略是否还会奏效?幸运的是,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会在本书的最后一章解释其原委。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好书。从来没有哪本书像这样把分散时间投资法真正的优势讲得这么清楚,还附带了详细的操作指南。 ——罗伯特·希勒(Robert J.Shiller)《非理性繁荣》的作者 如今的年轻投资者从金融危机中学到的投资教训在于:他们应该趁年轻更大胆地举债买股、持股……定期借款,早点启动生命周期理财规划。分散时间投资法不仅理论上可行,过去的投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金融时报》 当很多投资者重新反思自己是否应该长期持股时,本书大胆地建议投资大众尽早买股票。不管你是否认同这个战略,只要你想要对个人理财规划有想法,本书部是你顺利高效理财的必读书目。 ——摩西 A.米列夫斯基(Moshe A.Milevsky)约克大学金融学教授、《投资与养老》一书的作者。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