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味相投——掰12《宋飞》没必要说的故事
电影看得越多,越觉得电视剧好看。我最喜欢的电视剧是《宋飞》,因为它很搞笑,而且在国内,看过的人很少,适合用来自我标榜。《宋飞》从1990年开播,一共有九季。我可以用整整一页纸来介绍它的收视率有多高,得了多少无意义的奖,受到什么样的吹捧,不就是翻译下英文嘛。但我不会这么做,这些头衔的目的就是强迫你去喜欢它,一旦你看了两集不知所云,它还会让你觉得自己是个白痴。此外,这也不符合《宋飞》的风格,它很不同寻常,就像中国的禅宗大师,如果禅宗大师对抱着海绵宝宝的你说“放下”,你应该意识到这绝非把海绵宝宝放到地上那么简单。同理,如果是宋飞或乔治让你“放下”,那就是把海绵宝宝放到地上的意思。
在美国,《宋飞》经常被用来跟《老友记》比较,可能因为它们都是90年代最红的肥皂剧。在中国,很少有人这么做,因为没有人听说过《宋飞》。它在中国的遇冷,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原因,比如播出时问不凑巧,没赶匕中国的美剧热。它的许多笑话外国人也很难听懂,必须得是对美国文化有深刻见解的人才能品得出味道,于是越发适合自我标榜——我对美国的了解是深入骨髓的,因为我看过《周六夜现场))c《宋飞》的价值观也很难为国人所接受,它的虚无主义和犬乳(儒)主义太奢侈——其实我也不知道犬乳(儒)主义是怎么回事,如果你看过以后才发现那根本不是犬乳(儒)主义。请别见怪,我就是想用用这个平常没机会用的词儿,增加一点文化和挑逗的感觉。
先给《老友记》的粉丝道个歉,因为接下来的文字有可能会伤害到你们的感情(哈哈)——在两部最受欢迎电视剧的论战中,有种陈词滥调的观点是“大众爱老友,智者爱宋飞”。所以你除了知道《宋飞》的粉丝有点不要脸以外,对该剧的标榜功能也应该更有信心了。
《宋飞》是一部什么样的剧呢——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略二了一点,不过我有精神分裂,这是文艺青年最渴望得的两大疾病之一,他们觉得“精分”很酷。另一种是梅毒,很多伟大的艺术家都得过。总之,请见谅。让我再重问—遍:
《宋飞》是—部什么样的剧呢?
剧中角色给出的答案是:这是一部没有故事的电视剧,原文是“a showabout nothing”。是由我最喜欢的乔治·克斯坦萨说出来的。起因是NBC请宋飞写一总情景喜剧,暂时没有工作的乔治也参与了进来,贡献了“无故事”的点子。他说:“所有人都在讲故事,我们什么也不讲。”不久以后,宋飞和乔治去了NBC,跟局领导有了如下的对话。
领导:“把具体的故事跟我说说吧。”
乔治:“没有故事。”
领导:“没有故事?”
乔治得意地点头,就像爱迪生刚刚发明了电话。 领导:“那这个剧都说了些什么?”
乔治:“你今天都干了啥?”
领导:“我起床,然后来公司上班。”
乔治:“行了,这个就可以拍成一部剧。”
领导:“这怎么可能是一部剧?”
宋飞:“也许在你上班的路上发生了一些事情…一”
乔治:“不!不!不!什么都没有发生!”
《宋飞》的主要编剧有两位,一位是杰瑞·宋飞,一位是拉里·大卫,我不知道最初提出“nothing”的是哪一位,但宋飞在坚持“无故事”方面要比拉里更称职,因为他在片中出演自己。在前几季的开头、中段和结尾,都会加入一段由他表演的脱口秀,关注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比如“为什么中国人要用筷子而不是勺叉吃饭”、“为什么我们需要乐队指挥”、“为什么买西装时会赠送一个备用纽扣”。千万别以为他是从平凡事中看出大道理的哲人,他的大多数笑话既不会让你知道更多,也不会让你思考更多,几乎可算是无聊和无知的。宋飞会变成这个德行,前提是他没有真正的难题需要解决。中国人更穷一些,人越穷就越实在,但是随着祖国越来越富强,有闲钱的city boy变多,可能宋飞也会变多。P6-8